淘客熙熙

主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逝世 -- 老老狐狸

共:💬360 🌺2669 🌵7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包产到户”四个字有魔咒么?

              万公到安徽并不是去解决安徽的农业问题的,历史上也没有搞过农业,到了安徽怎么又要搞什么“包产到户”,“包产到户”四个字有魔咒么?

              当年“张浩风波”时召开的三省三市农业座谈会(又俗称前门饭店会议)上,包产到户引起了争论。只有安徽农委主任周曰礼坚持包产到户。

              只能说,这就是现实的需要

              • 家园 病急乱投医。

                个人认为,安徽77大减产,与干部大调整有关,新来的1、2、3#可能对灾情重视不够,对安徽农业生产特点不了解,没经验。78年还是气候条件不好、减产,拿不出办法,慌了!

                从历史经验来看,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不少领导倾向于加强管理、收权,遇到困难了,就反过来了,给下面足够的自由、充分发挥民主,你们自谋出路吧!

                • 家园 增产未必是真增产哦

                  年份 全国产量{万吨)  全国比上年增长(%) 安徽产量{万吨)  安徽比上年增长(%)

                    1976  28631               1684.2

                    1977  28273      -1.2        1500.5      -10.1

                    1978  30477      7.8        1482.6       -1.2

                    1979  33212      9.0        1609.6       8.6

                    1980  32056      -3.5        1453.9       -9.7

                  也就是说,1979年这个“安徽也不错”,扭转了连续两年减产的颓势,较上年增产8.6%,单年增产127万吨,是建立在两年巨幅减产的基础上的,特别是仍然少于1977年的产量。更不要说1980年继续减产了。

                  据说,从1981年以后,安徽粮食产量就开始持续增长了。但是资料不好找。。。而且一个重要问题是之后已经进入化肥大量推广的新周期了。

                  • 家园 嗯!

                    点看全图

                    安徽省历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1949--2004)

                    点看全图

                    《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中的1975-2010年的图表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4年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组织发动,推动科技兴粮,克服多种自然和生物灾害不利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创造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683.2亿斤,比上年增产27.3亿斤,增长4.2%,增产量占全国增产总量的1/4以上,增幅居全国第2位,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温的时空分布及随高度变化较为明显,有南部高,北部低,丘陵高,山区低的特点。降水量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丘陵。初夏江淮地区有梅雨。全年降水量在770~1700毫米之间。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60%。全年无霜期在200~250天之间。≥10℃的活动积温在4600~5300度·日左右。

                    从气候角度看,安徽省气候条件优越,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光、温水同步,适宜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但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带,天气形势多变,且地形地势多样,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有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经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农业生产起伏比较大。

                    从建国以来统计数据来看,安徽粮食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5

                    这段时间安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39万吨增加到1153万吨,年均增速高达10.33%,人均粮食由229kg增加到359kg。这段高速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土改后,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49年并非建国的前历史最高产量,低水平恢复生产相对快一些;从1950年开始的治理淮河成效非常显著。

                    第二阶段:1956-1961

                    这段时间安徽粮食产量由1955年的高点先慢后快急剧下滑至1961年的629万吨,已经低于1949年了,人均粮食也同步降到210kg。为扭转局势,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征得毛泽东同意后搞起了包产到户试点,但61、62年安徽农业仍然很不理想,落后于全国。一些回忆中提到安徽包产到户后,农民得到甜头,其实际原因不是生产恢复,而是粮食征购量大幅度下调,增加了农村留粮比例。

                    安徽农业下滑早于全国,恢复比全国慢,大滑坡原因除了58-61期间全国都犯的哪些错误外,与水利投入过大也有关系,安徽在治理淮河中尝到甜头,曾希圣非常重视水利,但水利规模过大、投入劳动力过多,对安徽粮食生产影响不小。

                    第三阶段:1962-1976

                    15年间安徽粮食生产12增3减,年均增速高达6.8%。

                    困难时期,全国大大小小水利工程普遍停建。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个1000万亩以上的特大灌区之一,58年开工的,59年就应急灌溉97万亩,61年工程停建,64年重新启动续建,至1972年,大型骨干工程及分干渠以上渠道工程基本建成通水,灌溉面积为744万亩。86年后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到21世纪初,仅安徽省境内主要骨干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026万亩,年均实际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70%以上)已达860万亩。

                    灌溉条件的改善,公社制度的规范化,安徽粮食生产在1970年以年产量1264万吨越过1955的高点,71、72、72连创新高,76年达到1684.2万吨,人均粮食产量368公斤,也超过1955年。综合来看文革十年,安徽粮食产量由66年的957.6万吨增长到76年的1684.2万吨,年均增速5.81%,即便剔除恢复期,从1971到1976,6年间,年均增速4.9%。

                    第四阶段:1977-1980

                    这四年安徽三年减产一年增产,粮食生产在低谷中徘徊,1980年,粮食总产量145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296公斤。

                    第五阶段:1981-2014

                    1981年,安徽粮食生产结束4年的下滑和徘徊,创下1815万吨的新高。1990年,产量达到2520万吨,2014年为3416万吨,人均粮食产量560公斤。

                    1981年初,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的比重约15%,到了10月秋收后,已经占到50.8%。[李文:《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2年中央1号文件为双包放行,到1983年末,全国农村双包的已占生产队总数的97.8%。

                    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彻底走入历史。

                    以1980年低谷(1454万吨)为基数,34年间安徽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速2.54%。当然,如果以1982年发布1#文件划界,以1981年相对高点(1816万吨)为基数,33年平均增速就会降到1.93%。

                    关键词(Tags): #包产到户(林风清逸)#粮食产量(林风清逸)#安徽(林风清逸)#数据(林风清逸)通宝推:阴霾信仰,西安笨老虎,林风清逸,年青是福,
                    • 嗯!
                      家园 统计局还篡改安徽数据,以证明包产到户好

                      统计局篡改历史数据,以证明包产到户不差

                      链接出处

                    • 嗯!
                      家园 好数据

                      找了半天没找到,还是你有办法。

                      数据是个好东西,很多事情离开数据说不清楚。

                      • 家园 实话实说,数据也会误导人!

                        同样是安徽的数据,我就看到过这种解读:

                        《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显示,1949年安徽粮食产量639万吨,1955年安徽粮食产量1152,9万吨,1961年安徽粮食产量629万吨。就是说经过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粮食产量下降了45.5%,而且还不如解放前。说明一切都是失败的。

                        而联产承包制的第二年,1981年安徽粮食产量就达到1815.5万吨,比1980年粮食产量1453.9万吨增加了361.6万吨,增产24.9%。第十年1990年安徽粮食产量达到2520.1万吨。10年增产73.4%。是1961年的2520.1/629=4.006。就是说增长了4倍多。可见联产承包制在安徽省的巨大威力!

                        这个呢,技术含量低,打脸容易,下面这表,就高大上了,既直观,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你还不容易挑出错来。

                        点看全图

                        这张图是不是和我贴的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的增速,直观感觉差异很大?

                        如果把纵坐标换成比例而不是绝对值,图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就是作图的技巧了。

                        再举个钢产量的例子。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呵呵!

            • 家园 就是一个政治打手,称公有辱西河清誉
              通宝推:夏级核潜艇,高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