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龙玉出冰天--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一章 -- 石头布

共:💬122 🌺102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加索人离得近是因为眉骨高,眼睛跟眉毛中间的

          眼皮被扯起来了。你觉得好看不过是好赖无西方文化强势的影响,唐朝时,你长这种眼睛都自卑的不敢出门。大家都说你有胡子血通,那时侯这可不是夸人的话。等到西方文化衰落时,就没人说这个样子好看了,反倒田量成了西方女人的大众情人。所以说为了俺们都变成衰锅,中华文化一定要强势腾飞。

        • 家园 眉毛挡汗水

          处在深眼眶的“悬崖”边上,挡汗水的效果最好吧。

          至于好看不好看,还是取决于匀称的程度。

      • 家园 高加索人种也是在寒带形成,甚至可能更冷

        那么,为什么高加索人种没有演化出“蒙古眼”?

        高加索人种的皮肤色素含量相对最低,可以解释成对寒冷的适应(提高微弱阳光下的维生素D合成能力以维持人体钙循环),而蒙古人种的皮肤色素却不支持寒带形成论。

        关于“蒙古眼”对强光的适应说法非常牵强,假如确实如此,那么应该观察到蒙古人种的弱光视力应明显不如其它人种,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和数据,而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中,雪盲患者的比例可不小。

        有学着认为,“蒙古眼”特征是适应风沙的结果。

        • 家园 肤色的深浅是维生素D和叶酸双重因素影响

          自然条件下,人体需要维生素D和叶酸。维生素D对人体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叶酸对婴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不可或缺的。维生素D的生成主要需要阳光,在中午阳光下暴晒帮助合成的维生素D比吃多少鱼肝油都有效。浅色的皮肤有利于维生素D的大量合成。故纬度高、日照不丰富的地方会自然选择淘汰掉肤色深的基因。但是,浅的肤色不能保护体内叶酸被阳光加速分解消耗,故日照越多的地方就越需要深色的皮肤帮助阻挡多余的阳光。白人孕妇的妊娠期需要补充大量叶酸,就是这个缘故。其实绝大多数国人并不需要补充叶酸,但是架不住迷信洋人,也就有样学样。不过多吃一些叶酸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吃就吃了。肤色的深浅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过深和过浅都是致命的。

          从肤色这个角度看,黄种人的起源地不是特别靠北,也不在南方。

          关键词(Tags): #肤色 维生素D 叶酸
          • 家园 要考虑冰川纪的影响

            第二批走出非洲的欧亚人群分化为蒙古和高加索人种,当时正处于第四纪冰川期,气温上的“南方”和“北方”概念与现在大不相同,当时,地理上的“南方”气温远比现在低得多。

          • 家园 还有第三个因素

            肤色也与表皮层厚度有关。

            表皮层由角蛋白构成,角蛋白的颜色是黄色。东亚人的表皮层比较厚,是御寒需要。这是偏黄肤色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部分东北亚人来说,可能是主要原因。

        • 家园 白人的主要形成环境是阴暗的森林

          是一种日照极低的环境

          • 家园 那也应该是寒带的针叶林

            西非的尼格罗人种(就是黑人啦)生活在热带雨林,肤色是人类中最黑的。人类共同祖先生活在东非,其原地直系后裔是开普敦人种,肤色明显比尼格罗人种浅。

        • 家园 肤色跟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关系最大。

          阳光并不是维生素D的唯一来源,肤色与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关系更大。

          高加索人不是在寒带形成的,他们进入北欧很晚,环北极的土著人群都是蒙古种的。

          • 家园 第二批现代人走出非洲时正处于第四纪冰川时代

            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是:现代欧亚人种由第二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分化而成,在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形成过程中都是处在寒冷地区,当时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都被冰川覆盖。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中国汉民族人群的来源非常复杂,至少包含了截然不同的三支主要来源,即南支、北支和西南支(以中原地区作为方向判定基准),其中文化上的古华夏人群的主要来源,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者的看法是西南支(大致是从波斯高原-印度次大陆-缅甸-云南-陇西-中原一线迁徙、扩散而来),这支人群是汉藏羌等族的父系共同祖先,语言学研究也支持这个说法(汉藏语系)。

            • 家园 南来与北来其实不矛盾

              分子生物学认定的南来,是超过三万年以前的事情。

              而东亚人口结构,是最近一万年的大迁徙造成的。这一万年里,发生了大批北方移民的涌入,尤其是在史前时代。这个结论在殷墟中小墓的人骨分析里已经给出了。

              • 家园 O系族群是从北方来的

                N、O、R、Q的祖型NOP就是在中亚。

                现在N型分布在西伯利亚和北欧,R就是欧洲了,Q是从白令海峡去美洲的印第安。

                没理由剩一个O是从西南来的。

                之所以好像显得O是西南来的,实际上是冰川时代,O被压缩到了西南,西南其实是避难所,冰川时代结束,O系就北上了,显得O是西南来的。

              • 家园 关键是西南支到达的时间

                根据复旦方面的研究结论,华夏族群的主要父系祖先西南支人群到达陇西至河套一带的时间大致在1万年前,汉藏分野甚至仅仅在5千年前。再注意一点,印第安人的祖先进入北美的时间是在大约近两万年前,其标志性基因类型与华夏族群是不同的。还有,约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头骨已带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点。印第安人的祖先和山顶洞人都属于蒙古人种,至少是原始蒙古人种。显然,汉藏族群的祖先西南支还在迁徙过程中,蒙古人种就已经有了,这强烈暗示蒙古人种是在南方形成的。

                同样在复旦大学的研究中揭示,由南亚迁徙至中南半岛地区的一群人于两万多年前形成了澳泰语系人群,其中一支沿海岸线快速迁徙至东北亚,逐渐形成了阿尔泰语系人群,他们中的一支度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同时该人群也是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祖先。

                只要证明一点:构成汉族的三支来源——汉藏语系的西南支、澳泰语系的南支和阿尔泰语系的北支都本来就是蒙古人种的话,那么蒙古人种必然不是在寒带甚至极地高寒区形成,而是在气候温暖得多的南亚/中南半岛地区形成。

                • 家园 山顶洞人不是蒙古人种

                  山顶洞人不是蒙古人种,这一点后面会论证很详。

                  根据性染色体,不能确定人种属性。另外分子人类学是很年轻的学科,其对迁徙时间的确定目前还属于“软科学”范畴。这两点结合,用它们来管窥上古人群在相对小范围内的迁徙是靠不住的。比如说韩康信发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先民普遍跟现代华北人差异很大,具有显著的南亚特征。跟复旦这个一万年前就到达河套的结论是完全矛盾的。

                  大部分印第安人是“半成品”的蒙古人种,只有美洲西北部纳-德内语系印第安人属于“成品”。他们最晚到达,时间不早于一万年前。

                  • 家园 纳-德内语系准备改名德内-叶尼塞语系

                    在网上查了一下纳-德内语系,发现这个语系涉及到了极其广阔的空间。

                    =以=下=转=载=

                    纳-德内语系在最初提出时,除了原来的阿萨巴斯卡语系诸语言(如纳瓦霍语)、埃雅克语 (Eyak)、特林吉特语 (Tlingit)之外,还包括Xaat语,但有关Xaat与其他语言的关联性,在语言学界一直有争议。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美洲的纳-德内语系与汉藏语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被视作现代语言学开山奠基人之一的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年),早在许多年前,便提出汉语与纳-德内语系可能同源的理论。[1]

                    他在1921年写道:“假若我所掌握到的Na-Dene(纳-德内语系)与Indo-Chinese(注:汉藏语系的旧称)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素(morphological)与语汇(lexical)资料只是一种‘巧合’,则上帝创造地球上所有东西都只是一场巧合。”

                    要充分证明萨丕尔这一理论,必须首先证明汉人的先祖,起码是汉人先祖其中一个分支,曾经在西伯利亚栖息,并将这一语言带入北美洲。但萨丕尔这一理论出现之前的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其后是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热战,再后是美苏阵营长期对抗的冷战,学者要到西伯利亚研究当地语言根本无从说起。[1]

                    这一理论也只能搁置一旁,直至2008年,才出现突破。2008年3月,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瓦基达(Edward Vajda)在阿拉斯加一个语言学研讨会Dene-Yeniseic Symposium之上,发表长达10年研究的成果,罗列出大量语素以及文法上的证据,力证居住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Yenisei River)的一种少为人知的原住民语言叶尼塞语系(Yeniseian),与北美洲纳德内语来自同一源头。瓦捷达的理论不仅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得到一群语言学家的唱和。

                    在爱德华·瓦基达(Edward Vajda)发表的论文中,建议把纳-德内语系及叶尼塞语系合并成为“德内-叶尼塞语系”。这个建议,得到相当多位纳-德内语系方面或叶尼塞语系方面的语言学专家广泛支持。

                    在这次会议上,语言学家们最终确认Xaat语跟这个新语系内的成员并没有关连。这个建议,得到相当数量的语言学家支持。[1]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