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进出口贸易中的轻纺品与机电产品: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比较优势论的缩影 -- 陈经

共:💬25 🌺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进出口贸易中的轻纺品与机电产品: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比较优势论的缩影

    进出口贸易中的轻纺品与机电产品: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比较优势论的缩影

    不夸张地说,细致观察机电产品与轻纺品历年进出口数据,就能对改革开放以

    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一。进出口贸易是实践检验现代化先进国家的关键

    一个有志于现代化的国家不大搞进出口是不可想象的,这方面没有任何疑问。

    不说没什么资源的国家,就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靠本国资源撑一段时间,

    但最终也要去大量进口资源。石油与铁矿石就是典型的例子,经济发展到了一

    定阶段,原材料需求总是会急剧上升本国满足不了,不得不靠进口。另一种情

    况是,现代化到了一定阶段,中低级消费品本国生产不划算,也转为靠进口。

    现代化道路上稍有成就的国家,这两种情况至少会发生一种,经常是两种情况

    都出现,进出口贸易额就会很大。所以研究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是了解该

    国经济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最关键的一环。以我的经济分析经验而论,进出口

    数据的可靠性相当高,因为是到国际大环境中去比较,研究起来有参照,得出

    的结论也很扎实,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出口也是检验国家现代化成就的试金石。毛泽东时代结束

    时中国到底是不是先进国家,如果一直是封闭系统,进出口非关紧要,那么可

    以自己定义标准,有技术力体系就是,没有就不是,完全可以自洽。但是既然

    进出口与现代化紧密相关,绕不过去,就不能不重点考察,以实践来检验了。

    没有经过进出口检验的先进国家,是根据定义的先进,别人很容易质疑。在进

    出口贸易中表现良好的国家与地区,其先进性会得到一致公认。

    在进出口贸易中表现不好的国家,经常会有各种经济灾难。众多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危机总是与进出口贸易有极大关联。这从另一方面进一步说明了进出口贸

    易作实践检验手段的有效性。

    因此,如果是讨论经济,可以把先进国家与地区定义为:在国际贸易环境中成

    功实现了不等价交换获得巨大额外利益的经济体。也可以有别的定义,如“能

    制造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先进武器的是先进国家”。但是在经济讨论中,不难

    看出哪个定义更合理。造武器的技术最终得用到经济生产上来才算数。

    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决定论

    如果开始考虑大搞进出口,那么比较优势无论如何绕不过去。这不同于本国内

    部的经济系统,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政府要搞管制、保护,方法多

    得很。产品出了国,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你有本事让别人听话,让别人放弃经

    济主权反而来保护你的产品;第二条路就是发挥产品的比较优势,成本质量规

    格制式品牌综合衡量,去占有别人的市场。

    苏联主要靠的是第一条路,它建起一个经互会,搞主权有限论,对圈内社会主

    义国家进行经济分工,不仅自己计划经济,还计划到别的国家去了。苏联自己

    主搞高精尖,消费品就靠周边国家,人均GDP一度搞到近万美元。这条路如果

    能一直走下去不出事,的确是相当厉害。但是麻烦在和平演变,周边国家不乐

    意。自己也觉得不是办法,横不下心来干脆四处侵略维持体系。当社会主义阵

    营国家陆续演变过去后,苏联的经济也没办法维持。现在来看,东欧巨变刚开

    始的时候,苏联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军事入侵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强力维持经互

    会的经济体系。既然下不了手,那么苏联自己崩溃,也没什么话好说了。经济

    方面的背景就是这样。

    历史上英法德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到现在的美国及其仆从国也是靠第一条路

    ,原来是殖民主义、鸦片战争门户开放,现在就是全球化、WTO,要发展中国

    家放开市场自由化结构调整,这方面比苏联还恶劣。但它们比苏联强的是,第

    二条路也做得不错。这双管其下,苏联虽然曾经创造奇迹,最终还是不敌。美

    苏争霸的结局,从经济表现上来说,是注定的。

    这第二条路上的表现,是不是市场经济就比计划经济好,这应该可以争议。如

    果把日本当计划经济,众多发展中国家当市场经济,那么计划经济也可以取得

    很大比较优势。但第二条路的重要性是无可质疑的,计划经济也好,市场经济

    也好,都要以产品的比较优势为核心。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速度无疑是惊人的

    ,但它的产品研发出来就只管做,不管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本

    不在考虑之列,反正小兄弟得听它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我们必须承认

    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是不错的,发展中国家一旦被逼得开放市场不能保护自己了

    ,就搞不过它们。西方国家逼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也是以产品的实力为根基

    的。

    中国显然已经走不成第一条路了,工业革命发生时中国在封建社会停滞,机会

    错过了。现在就只有靠第二条路了,不然就只有关起门来自己混,也不是办法

    ,资源问题就解决不了。实际上,第一条路是捷径,事半功倍,只是中国没这

    条件。好在第二条路还有得混,现在看来,这条路就是为中国这样艰苦奋斗又

    有雄心壮志的国家准备的。

    中国人民的勤劳世所罕见,人口又多。中国共产党政府是一个有着明确发展目

    标,执行能力十分强大的政府,这也是世所罕见。如果技术上没有问题,那么

    一个产品的比较优势就是中国的,别国若不限制,产品市场就会被中国横扫。

    中国开放以后20余年的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可以称之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的最直接原因。这也是我对中国走向发达充满信心的根本原因。

    相对来说,技术上的困难是非致命的。进出口贸易上“技术决定论”不如“比

    较优势决定论”更全面,更适用。这有几个原因。

    1. 相当多大类重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其实已经不需要多大发展,然而又是现代

    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这样的产品还越来越多。例如电视机,一千元左右就可以

    买到基本功能都有,看上去也舒服的彩电。许多人完全有能力买更好的,但就

    满足于此,搬个千元电视回家了。这样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在生产运输销售

    等综合条件上,与技术关系不大。

    2. 有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上也许会有突破,但难度太高,即使是发达国家

    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搞出来。例如机器人技术有发展,生物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但是要到能够完全代替人类生产还差很远。这些产品的生产,也不是由技术先

    进程度决定的。中国许多劳动力密集工业、农业不会因为发达国家搞出机器人

    技术或者生物工程持术就失去比较优势。

    3. 另外,技术最终要体现到成本上去才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用自动生产线

    生产电池是可以的,但是面对一个新订单也许要重新设计生产线,费用不小,

    反而不如中国培训人力进行生产成本低。

    4. 技术优势有时必须结合生产运输销售等综合条件才能体现出来。例如日本

    整出新的电器生产技术,用到中国来很合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但是到别的

    地方去用这个技术,从头来过,就花费巨大,失去了降低成本的意义。

    这里绝非说技术不重要,而是指出就具体产品而言,比较优势经常可能不在技

    术上,技术决定论不成立。当然,也有许多具体产品,技术就是最重要因素,

    这些产品上可以用技术决定论。

    改革开放中,中国的技术发展的确有很大失误。如果按照技术决定论,中国应

    该是个失败国家,应该早就崩溃了。还没崩,就不断推迟崩溃时间,眼看章加

    敦的coming colapse要过去了,2009,2010,十年之内等新说法又出来了,各

    方人等都有,就是不信中国混得下去。

    如果按照更全面的“比较优势论”,事情是很清楚的。中国混下去不成问题。

    发达要靠技术发展体系上找到办法。但一时搞不出来,也还是按步就班发挥非

    技术的比较优势吃市场份额,一年年高速增长不成问题。中国政府在非技术上

    的比较优势做得不错,包括维持稳定,大搞国土整治,发展消费等等。只要技

    术上不是太烂,成为全球生产中心问题不大。实际上中国的技术发展相对于发

    展中国家还是有优势,从生产角度上来说不算一烂到底。

    以上是理论探讨。下一节以轻纺品与机电产品进出口统计提供数据支持。

    三。比较优势下的轻纺品与机电产品进出口大发展

    80年代刚开放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和现在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从小

    发展到大总有个渐进过程,不会忽然就爆增几倍。在发展的初期,轻纺品是头

    号主力。

    80年代十年间,全国新增出口额的61%是由轻纺产品实现的,这是个相当大的比

    例。从1980年的182.7亿的总出口额增加到1989年的525.4亿美元,粗略相当于

    轻纺品贡献了其中的209亿。那时轻纺品是中国出口产品的绝对主力,超过一半

    都是轻纺品。

    这说明轻纺品的生产上,中国有比较优势。这是第一次比较优势在中国发挥出

    威力,以轻纺品为主力,十年出口额翻了三倍。绝对值增加以现在的标准其实

    不算多,考虑到起步的困难,已经不容易了。

    也许是因为轻纺品在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中如此重要,以致于人们相当长时间

    以为把衣服鞋帽当中国的出品产品代表。而且轻纺品的比较优势也一直维持下

    来,年年增长,到2004年,已经发展到了约100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率经常在

    20%以上。

    轻纺品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时间段 服装及衣服附件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2005年1-3月 139.8961 84.128

    2004 616.1551 334.7831

    2003 519.1638 269.2824

    2002 411.8544 205.8072

    2001 365.5596 168.3969

    可以看出,2001年以后,轻纺品出口年年高速增长。发现了比较优势,就一直

    维持住,二十多年了一直在扩大份额,国际市场大得很,至今没有吃完。

    然而,轻纺品即使这样的高速成长,却早在1995年就失去了第一大出口产品的

    地位。占中国总出口额的份额从最高时的五成以上,跌到了2004年的不足17%。

    因为中国发现了下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机电产品。

    20世纪90年代十年间,全国新增出口额的50%是由机电产品实现的,昭示着机

    电产品出口的兴起。这一次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势头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进

    入21世纪,增长反而加速了,简单象疯了一样的增长,年年没有40%也有30%地

    增长,早已成为出口额中的绝对大头。轻纺品虽然也增长,但份额就这样被机

    电产品挤下去了。

    机电产品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2005年1-3月 854.297

    2004 3234.0363

    2003 2274.5672

    2002 1570.6213

    2001 1187.6706

    这样一种疯狂增长的劲头还没有停住,不知道中国的比较优势到底强到了什么

    程度。从轻纺品与机电产品出口的长期持续高成长来看,比较优势并不是一种

    用一阵子就用完了的优势,而是越发挥就越不断加强,有正反馈马太效应。而

    且这种效应正前所未有地在中国显示其强大的威力,人类历史上可能没有过。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人想象到中国的出口会短时间内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样的

    疯狂增长已经成了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观,使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其中的意义。

    这种增长如果粗粗的凭经验看,会以为是不可持续的。然而中国已经持续十多

    年如此增长了,终于让人们相信,比较优势会一直发挥到其极致,越滚越厉害

    ,人们总结出了产业聚集等规律。高速增长的停止只会是因为:1. 市场份额

    吃完了,世界人民不需要更多的中国产品了;2. 世界各国受不了了,不得不

    限制中国产品;3. 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之类的举动主动放弃比较优势。由于

    1还远没有到头,所以主要就是2和3两个闹得凶。

    这种“比较优势决定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技术决定论”几乎破产。

    轻纺品还罢了,机电产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小康生活大部分就在机电产品里

    面了,技术升级也在里面了,大量使用机电产品是现代国家的标志。近几年,

    中国还实现了机电产品的顺差,从2005年趋势来看,机电产品的顺差似乎在加

    速扩大。

    机电产品进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时间 出口 进口

    20051-3月 854.297 716.5892

    2004 3234.0363 3018.9739

    2003 2274.5672 2249.3695

    2002 1570.6213 1555.843

    2001 1187.6706 1204.9716

    四。展望未来

    中国已经通过轻纺品与机电产品展示了比较优势的强大威力。未来会如何演变

    值得关注。

    由于全国多年深入人心地对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教育宣传,人们对技术的威

    力十分认同。所以技术决定论会得到应有支持。但是我认为人们对比较优势的

    认识还处于实践中,尚未有清楚的结论。

    以我较为初步的分析,我认为产品生产的正反馈系统是最关键的东西。形成了

    正反馈系统,不要花大力气也会自然而然地短时间翻倍成长。科学技术是生产

    力,并非因为科学技术多么神圣,而是因为科技加到产品生产里来经常会有很

    好的正反馈。也有许多科学技术加到产品生产里来反而不合适的事情。另一方

    面,正反馈系统的形成,除科学技术以外,尚有许多重要因素,并不能先验地

    以为低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里并不是贬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是指出产

    品生产的正反馈系统的巨大威力与重要性。

    西方发达国家在几次工业革命中让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然而,中

    国的产业聚集比较优势似乎是一个新鲜事,同时,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有

    停滞的现象。某些技术发展似乎是为技术而技术,脱离为生产服务的目的,也

    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关。这两个趋势使我们断不可以简单地以技术力来分析

    一切。有可能中国的产业聚集会使全球的工业生产发生非技术性的革命,创造

    出从前不可想象的经济奇迹。例如中国可以通过组织生产大幅提高全世界包括

    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实物生活水平,真正作到人人都获益。

    发达国家的发达之路全部表现为货币国际化升值炒高第三产业,这样一种模式

    必然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还没到以机器生产足

    够多的生活必需品的程度,只能去国际上不等价交换。而中国的发展,产生出

    巨大的实物生产能力,将彻底改变世界经济运行的轨迹。

    中国的模式不一样,是通过比较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优势地位,解决资源与技术

    进口资金问题。这个过程中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民币都会是不可自由兑换的,充

    分说明了中国的独特性。

    而中国本身的发展,已经注定是十分奇异。由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前所未有的威

    力,获取建设资源包括技术支持都已经不成问题,国土整治推进到发达国家标

    准似乎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中国达到美国水平的高速公路计划,以及众多的

    超级大项目都在顺利实现。这至少在发展中国家是全新的事。

    一般而言,国土整治推进到一定阶段,相应地区的人民进入小康生活就有了扎

    实的根基,可以进行社会福利普及。例如东部地区包括外来工的住房条件都是

    越来越好。有了相应的基础设施,过的基本就会是相应的生活。没有国土整治

    先行,空谈均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均贫。如果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小康

    生活的产品都具备了,那么均富不过是举手之劳,并无太大难度。例如中国生

    产的电视数量足够做到全国人都看上电视了,所以看电视也就成为全国绝大多

    数人的基本生活。与贫富关系不大,富人也不会一人看十个电视。

    当然现在国土整治正在大搞,还差很多,不能说就能均富了。但我相信中国一

    定会朝这个方向前进。例如住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住进与发达国家标准一

    致的花园小区。虽然许多人可能是租住,但实质上也和房主用一样的基础设施

    生活,并非买不起房就要骂娘起来革命,除非租都租不起。不会是中国有能力

    生产并维持大片花园小区的运营,结果大半空置,没人买也没人租。中国房地

    产市场再来宏观调控几次,全国人有了经验,就会陆陆续续或买或租住进花园

    小去,完成中国的住房革命。这需要很多年,但是看不出有什么障碍阻止中国

    建起越来越多的好房子并让人民住进去。

    用文学手法描述中国人民生活惨状,说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下降,我是坚决

    反对的。看实物消费一目了然,各种主要消费品都是高速增长,由于富人一个

    人也就用那么多主要消费品,所以主要消费品的增长就意味着均富。包括上大

    学也是一种消费,说多少多少人上不起大学,实际上事实是越来越多人能够上

    大学,以前是没这种机会的。治病也一样,说多少多少人治不起病,实际上看

    医药品消费,并不是萎缩,人均寿命也没有少了。精神状态受影响我倾向于认

    为是暂时的,以前上学看病只要一点钱,现在要那么多了。时间长了,民众就

    习惯了,就按照努力挣钱花钱上学看病生活了。

    从轻纺机电推到住房,中国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未来会如

    我所预期的平稳发展,没什么特别大的事,就这么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过上好

    日子。

    (完)

    元宝推荐:不忘中国,四月一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