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颤栗的产痛 --第二章 文革的种子 -- 史文恭

共:💬206 🌺2426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支持你的第3点

          残酷的战争,使得参与者晋升通道大大加快,在下面的帖子里,你举了迟浩田的例子,但没有考虑迟浩田的年龄因素,迟浩田参军17岁,虽然那时青年军官也比比皆是,但不再时红军时期,林彪25岁出任军团长的时代。所以前几年提升慢些或许有这个因素。就这样,如果他转地方,出任乡长级甚至县级的干部是毫无疑问的。

          38年入党,49年未能出任团级干部那个人努力或发展机遇出了问题。38年入党的开国将军都有好几个,著名战斗英雄王克勤45年下半年当俘虏兵,46年冬就是排长了。我认识的一个老同志,父辈37年入伍,40年营长,还与华国锋合作了一阶段,解放战争开始已经是旅级干部,64年的少将。当然这都是个例,但抗战时期参军(入党),解放后出任县级干部,或发展快一些出任地级干部,都是正常的。

          • 家园 查到部分抗美援朝第一战役的团长:

            范天恩,38年参军;

            陈耶,37年参军,38年入党;

            罗绍福,30年参军,36年入党;

            耍清川,38年参军,40年入党;

            徐锐,31年外围组织,组织委派进东北讲武堂,38年入抗大,39年入党;

            吴宝光,没查到;

            王扶之,35年参军,36年入党;

            牟立善,38年参军,39年入党;

            诸传禹,没查到;

            孙洪道,33年参军,38年入党;

            还有一个例子:

            杨白冰:38年入党,49年二野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这样看,解放时的团长,是以38年入伍为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38年入伍,只要活下来,49年当团长就容易。战争年代虽然存活率低,那是班排连干部,营级干部再往上,存活率要高得多,升迁的机会也要少得多。38年入伍,45年干到连级,是普遍情况(如王外马甲《骑兵》中的刘大爷)。但是这些干部一旦干到营长,再往上就要看机会了(部队扩编或者团长牺牲)。迟浩田算是一个例子,49年的指导员,抗美援朝到55年才升到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说起来,抗美援朝的烈度比三年解放战争高多了。我没有相应的资料,但是我觉得解放时38年入伍的营长,应该比团长多。其实看看更高级的干部在3年内战中的发展就可以发现。45年的师长,到49年当上军长的是少数。东野好像就梁兴初、钟伟、吴信泉等几个(老吴是军政一肩挑,本来就不是普通的师长)。

            另外,做到县级干部比团级干部要难很多。下边的帖子提到,陕南地委书记相当于军级。当时的省委书记都是兵团级的转任,如黄克诚、李先念、张平化、柯庆施、程子华、叶飞、康生、陈正人等。都是大将、上将级别的人物(上将都差点意思)。县委书记,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不过我觉得一般的县委书记应该是师政委这个级别的。团政委转地方,是做不了县委书记的。迟浩田那种指导员,出任乡长甚至县级干部,恐怕不可能。另外,年龄对升迁不会有那么大影响。

            • 家园 你千万别把现在的军人降格安置

              与以前重用部队转业复员干部相提并论。解放初期干部奇缺,如果特殊安排象迟浩田这样主力部队连级干部到地方工作,还能去当村长?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是不可想象的。

              • 家园 主力连队主官想转业部队也不让吧

                另外一方面,主力连主官在部队里有前途,一般也不想转地方。所以讨论迟浩田指导员转业是县长、乡长还是村长,是空对空,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问题是部队的团长,对应的是地方什么级别的干部。这不是重用转业干部的问题。

                地方工作比部队复杂,头绪多,人口也多。一个团1、2000人,而且部队讲究令行禁止,相对容易管理;华北、华东、华南一个县十几、几十万人,老百姓自由散漫,管理难度绝对不一样。

                重庆的首任市委书记是陈锡联;成都首任市委书记是李井泉;重要城市的市委书记是兵团级,这样看土共干部的配置,一般地委一级,军级算是正常。以此类推,团政委转业未必能当上县委书记。以纪凯夫案为例,王清以团政委的身份转业为武汉特别市第二医院党支部书记(上级党组织是武汉第四区委),这个党支部书记是什么级别不好说,但是从职位上说,比县委书记还是差远了。

                土共十分重视干部培养,包括地方干部培养。陈毅说,革命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组织群众推小车的是谁呢?自然是地方干部。所以说,土共在三年抗战中培养出的地方干部也不少,虽然没有军队那么多。像贾拓夫、李雪峰、王任重、曾山、魏文伯等都是从抗战开始就从事地方工作了。

            • 家园 嗯。七天兄不妨参照两个例子

              交城的苏政委,

              还有李雪峰当北京市委书记(抗战时期)的年纪

              • 家园 苏政委自然牛B。还有一个例子,是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44年,21岁团政委(估计识地方团队)。

                李雪峰就没法说了。抗战前的党员、干部、战士存活率太低。活下来,还能识俩字的,那是宝贝,发展规律和年龄没有关系。

                我觉得,还是解甲老师说的有道理。

      • 家园 太祖有一个自比李闯的“进京赶考”一说,

        我认为,这个“考”,并不在于青山、子善是不是会不及格;而是像史将军说的,在突如其来的胜利面前,自有干部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与旧士绅合作,成立联合政府。一旦考试通过,自有干部成长起来,用自有干部替代前朝遗民,就不可避免。

        关键词(Tags): #进京赶考
      • 家园 其实,南下和本地之间的矛盾有时还是很激烈的。

        其实,南下和本地之间的矛盾有时还是很激烈的。如广东、海南等地都有过大风波。但是基本上都是南下获胜。

      • 家园 我们家乡的一些佐证材料

        苏南某县,南下干部主要是山东藉的,当地老百姓描述他们的特征是“吃大葱”,我们南方都是小葱作调味,不能直接吃的。南下干部县乡(区、公社)两级都有,县级为主。

        我们那儿并不完全是新区,原来也是新四军的边缘地带,45年北撤时,外婆村上一个晚上走了十几个小伙。如果能够活到解放,也正好处于县乡级干部,不过土共的特色,不可能让你锦衣还乡。

        土共得天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年轻,干部固化在文革前土共可能没有注意到,象我们县,只有少数有机会升迁,南下干部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退出历史舞台(指离休)。

        • 家园 没那么快,迟浩田那么NB的人物,44年入区中队,45年

          入正规军,识文断字,上过抗大分校,解放时也就是个指导员。55年抗美援朝回来也就是个营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当时的情况,省委书记正兵团级,重要城市的市委书记级别更高(陈毅、刘伯承级别的)。团政委转业是做不了县委书记的。

          土共在山东的活动很早,山东部队,很大一部分是黎玉他们拉起来的。因此,山东的南下干部很多是抗战前入党的。抗战后入党,解放时做到县委书记是很难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