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漫谈国事 -- 温雅颂

共:💬496 🌺6278 🌵20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于是粮食产量少量增加,肉类产量却大量增加?

                                                邓小平掌握了什么外星科技?不用粮食就生产饲料?

                                                你用粮食产量数字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当年是主食都吃不饱,粮食是硬通货。家里粮食满仓是富裕的象征,现在发展水平这么高了,谁还吹牛说自己家里有几吨上好的白面啊。

                                                • 家园 增速不快,但基数大了,增加的绝对量也不小啊

                                                  老兄不至于连这点常识都要我手把手教吧?

                                                  我前面的数据已经是有的,只是需要你再算一下而已:

                                                  58年粮食单产103KG,79年186KG,单产年均增长2.83%,共增加83KG。

                                                  81年粮食单产188KG,03年粮食总产4.31亿吨101、单产289KG,单产年均增长2.13%,共增加101KG。

                                                  80前后,人均粮食产量基本上已经到了临界线了,新增粮食可以主要用于养猪、养鸡、养牛,再加上大量的玉米、大豆进口,肉蛋奶产量增速快,不是很正常吗?

                                                  ——————————————————————————————————————————————————————————

                                                  另:

                                                  老兄作为一个实际效果为“邓黑”的“邓粉”,有两个问题,一是逻辑混乱,二是编造数据。

                                                  举个例子啊,那个“上海二两油”

                                                  事实是70年代上海每月凭票供应食用油2两,还不是精炼油。就这供应水平,被老百姓骂死。

                                                  100克油。。。。几小勺。。。现在呢?

                                                  搞宣传工作一定要有良心哦。。。。

                                                  实际呢?金大陆《上海“文革”时期的粮油供应》:

                                                  从1965年8月起,上海口油定量核定为:市区居民每人每月5两,城镇居民每人每月4两,农村农民每人每月3两;66年春节、国庆时,市区居民每人增补油5两,城镇居民每人4两;67年节日食油增补量为每人2两。这个标准一直执行到改革开放以后。

                                                  上海食用油供应,除了按人供应的口油,还有饮食业用油。66年,饮食业用油销售大概在口油销售1/4左右,76年,就上升到2/3了。

                                                  良心啊,真是个好东西,但在今天这个世道,可能是真稀缺!老兄缺这个,倒是比较确定、肯定、一定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高中三年,七天,
                                                  • 家园 服了你了,爱人民公社是不需要理由的,是真爱。。。

                                                    你生错年代了。

                                                    • 家园 转进了?
                                                      • 家园 既然知道在网上说服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不如随意一些。

                                                        天多么蓝啊。。。。每月3两油挺健康的。。。

                                                        • 家园 错就是错,编造数据就是编造数据,转进,挺没品!
                                                          • 家园 你天花乱坠吹牛,吹破了还说别人转进

                                                            吹增长起劲忘了看数字,自从伟大的人民公社建立以来,群众饭碗里的饭就一年一年变少。

                                                            接着忽悠,当别人都是傻子。

                                                            以为老百姓这么好骗?

                                                            • 家园 是呀,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3.32少于1.95

                                                              群众饭碗里的饭就一年一年变少!

                                                              从58-60,人均粮食占有量(含进出口)从295kg到213KG,确实是一年一年变少,而且是大幅变少,这一点本穷从不否认,从61年开始,人均粮食占有量(含进出口)从214kg到79年的351KG,13年是增加的,6年是减少的。

                                                              这叫“一年一年变少!”?

                                                              离开数据的瞎煽情,只会被打脸!

                                                              本穷以前就说过,公社化时期人均粮食提高不快(不是没有提高),人民群众是不满意的。

                                                              但是,这个提高不快并不是粮食总产、单产的问题,而是人口增速的惯性。

                                                              这段时期还同时实现了水利建设、农村小学入学率、升学率、人均寿命等指标大幅提升,死亡率由58年的11.98‰降到79年的6.21‰。

                                                              这点非常不容易。

                                                              要想总产、单产增速不高的情况下快速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呵呵:

                                                              提高死亡率或者降低死亡率下降速度、降低人均寿命或者减慢人均寿命提高速度,倒是可以在单产提高不快的情况下快速提高人均粮食产量,乃富不至于主张这个吧?

                                                              • 家园 狐狸兄,建议你别回这位豪河友了

                                                                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能否理解是别人的事。这位不太谦虚,凡事喜欢直接下简单结论,有时还人身攻击。回来回去很容易把自己气到他的水平。

                                                                通宝推:桥东棒棒,
                                                              • 家园 61年产量低到没脸见人,你拿这个做增长基数?

                                                                这不是忽悠是什么?为什么不拿建立公社前几年的产量做基数?

                                                                什么?全是负数了?现实很骨感。。。。

                                                                公社之前几年一样入学率提高,搞水利建设,寿命提高,怎么会人均粮食增长这么好?按你说法是因为战后重建容易,怎么建立公社瞬间战后重建就结束了?增长就停了?效果这么好?日本的重建可是一直搞到80年代。

                                                                • 家园 转进到日本,那也是不行的!

                                                                  按你说法是因为战后重建容易,怎么建立公社瞬间战后重建就结束了?增长就停了?效果这么好?日本的重建可是一直搞到80年代。

                                                                  你这段话有说了两件事,可惜都是错的。

                                                                  1、“怎么建立公社瞬间战后重建就结束了?增长就停了?效果这么好?”

                                                                  战后重建、国民经济恢复期的结束是以1952年划断的,很简单,52年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超过建国前的历史最高水平。53年就已经开始一五计划了,把53-58算成战后重建,乃富是独一份;50-5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超过13%,53-58降到3.17%,不需要本穷再多说了吧?

                                                                  2、“日本的重建可是一直搞到80年代。”

                                                                  这个论点也是乃富首创吧!本穷看到的所有资料都是以50年代初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作为日本战后重建恢复期结束的时间节点。

                                                                  给乃富一个数据:

                                                                  1946-1951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1956-1972年度是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连续超过英法德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8.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