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毛主席关于经济建设的设想为何会落空? -- 乾道学派

共:💬345 🌺908 🌵7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1981年我国军用炸药价格比美国还高 (转)

      对炮用炸药极其装药研究和发展的意见 金为箴 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

      工业落后啊

      1981年TNT1.5元/kg,美国是160美元/吨

      黑索金RDX6.7元/kg,美国353美元/吨

      钝化RDX7.3元/kg,美国442美元/吨

      奥克托今HMX160元/kg,美国2318美元/吨

      美国军用炸药价格比我们便宜多了,越是高级炸药越便宜

    • 家园 鲜为人知的文革期间的“大跃进”

      文革对于经济的破坏,大家应该都知道。

      但是文革时期发生的投资过热和跃进,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1969年,全面内乱基本结束。一方面是为了补上前两年的欠账,另一方面是为了积极备战。

      1970年和1971年两个年头。政府的投资规模等出现了高速的增长。

      1969年,基建投资额为186亿元,1970年为295亿,1971年为316亿。

      上马了大量建设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跃进高潮。

      1970年,制定的四五计划草案中,规定了全国要搞西南、西北、中原、华南等十大经济区的计划。钢产量到1975年要有3500万到3800万,而1969年不过1330万吨。江南要煤炭自给。各省市县都要做到粮食和油料自给,一般轻纺产品自给。地方发展五小工业,每个县都要搞农机修造厂。肯做机械化程度达到40%到50%,农业人口每人一亩稳收高产田。

      这些目标本来就很高了,但各地官员还继续加码。煤炭部门说三年就要完成江南煤炭自给。电力部门提出两年发电能力翻一番。国防部门提出3年内尖端技术赶上美苏,再3年超过美苏。轻工部门提出5年内主要轻工产品翻一番。

      各省区甚至县都纷纷提出要自给。

      当然这些后来几乎全部都落空了。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当然只能大会战式的群众运动。1971年,参加会战的民工最多时1000万人。湖北省在某些时段抽调的农村劳力更是高达全身的40%,天门县更是达到70%。

      江西省搞了114个“一步炼钢法”高炉,结果一个也没成功,完全劳民伤财。

      而且在当时林彪和各地军委会军人的推动下,大量的军事项目上马,挤占民用投资。陈云后来就批评说,有些将军不懂经济,胆子大,经验少,说搞什么就搞什么。

      1969年,军队将领们提出兵器工业要有每年装备500个师的能力。需要投资120亿元。这超过中共建政以来兵器工业总投资的两倍。而且三年就要完成。

      后经周恩来等削减,1970年兵器工业总投资仍为国家预算内投资的13.7%,仍然超过过去的几倍。

      1970年,将领们又提出要新建军工厂700多个,总投资210亿元,相当于20年间国防建设投资的140%。

      军方制定了各种军备扩充计划,要大搞直升机、运输机、火箭炮、空降兵等。1971年,三、四、五、六机部的科研项目多达1200项,重点200项,结果搞成的没几项。

      军工生产挤占民用工业。大量民用工厂承担军工项目。民用为军工让路。机床只占20%的军工企业占用了70%的高速钢。景德镇曾建成一个大型陶瓷厂,结果军方说要搞直升机。把设备等拆走分掉。结果陶瓷出口受到影响,而直升机根本没影。

      当时军费和军工相关企业占用的预算开支已经超过40%,这一比值比苏联的30%还要高出一截。

      其结果就是出现了“三个突破”,就是职工人数突破500万,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粮食销量突破800亿斤。

      农轻重的比例已经失衡,当时农业投资在1971年只占10%,还被挪用。而工业投资占65.2%,工业工业投资中,轻工业只占6.5%。

      当时搞了一堆项目,在这样的跃进建设下,却欲速则不达。1971年,计划建成356个项目,实际建成115个。39个主要产品新增能力,未完成了36个。1972计划建成260个,实际完成120个。41个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增长计划,就完成了2个。

      为了应付这个过热的局面。周恩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利用林彪集团覆灭,军方势力削减的情况。减少了前两年增速极快的军费以及军事相关开支。

      同时,修改了标准过高的四五计划。比如工业总产值从4000亿减少到3300亿。钢指标从3500万到4000万吨降到了3000万吨。压缩了很多投资。

      当然这也与毛本人不想重蹈大跃进覆辙有关。毕竟大跃进的失败实在太惨重了。所以这些缩减也得到了他的同意。

      因此这次小跃进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到1973年,基本稳定了下来。

      本回答主要资料来自于陈东林《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