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共:💬560 🌺2019 🌵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滑铁卢、孟良崮友军都没有及时支援。漠北之战也是一样。

        原本有些事情我没细想,今天仔细想了想卫青漠北之战和李广的激烈反应,我觉得这事情不是很对劲。

        漠北之战时,汉朝的计划是霍去病率领精锐主力进攻匈奴单于,卫青率领“普通精锐主力”去进攻匈奴其他方向。实战中,匈奴单于带着主力遭遇了卫青。卫青的安排是自己扛线,由李广带兵迂回包抄。

        仔细分析这一布局就知道,卫青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位置固定,严重依赖队友及时包抄到位,风险很大;李广的位置飘忽在外,游走不定,机动灵活,且有主将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处于战场黑暗之中,风险较小,而且,由于是包抄作战,一旦击败匈奴,就有极大机会捕捉到匈奴贵族乃至单于。

        这一布局,就好像拿破仑派格鲁希带领一部分主力离开滑铁卢战场,结果自己危急时刻始终等不到格鲁希的回援,反而是敌军的援兵甩开格鲁希首先回来了。和张灵甫在孟良崮的中心开花、等待友军支援,也有相似之处。拿破仑和张灵甫都死在了队友迟到上。

        结果到了实战中,李广部也是迟迟不到。形势之危急,是可以想见的。

        实战中,卫青在劣势状态下,利用天气变化主动出击(夕阳西下,狂风乍起,飞沙走石),通过虚张声势(命令骑兵左右出击,包抄单于),把中心开花和里应外合的事全都干了(匈奴单于担心被围,率领数百人突围逃走。卫青率军与继续匈奴交战,双方损伤相当,很快卫青得知匈奴单于逃走,立即追击一夜,一直打到赵信城,休整一天返回)。等到仗打完,李广才姗姗来迟(卫青大军离开赵信城,回营的路上才遇到了李广)。这个时候,卫青派人调查李广部迷路的问题,李广自杀。

        一般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李广愤而自杀上了。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卫青当时没有天气变化、也没有抓住天气变化的时机主动出击、伪装出主力尽在的模样,匈奴单于也没有因为畏惧汉军主力而狼狈突围逃走,而是指挥匈奴军猛攻卫青,卫青万一顶不住,那就是个死啊(匈奴单于逃走后匈奴军与卫青部战斗损失依然相当)。而且,卫青即便战死了,李广军在这个时候突然杀出,依然是可以歼灭筋疲力尽的匈奴军获得胜利的。现在来看一看李广在战后的激烈反应……

        当然,也许是我多心了。

        所以,卫青大概确实有一点命好吧。

        • 家园 考虑到当时汉军的装备和训练优势,卫青并非居于劣势。

          后人有评价汉军对匈奴的军事优势,西汉可以一当十,到东汉彼升此降,仍然有一比六七的优势。

          这些优势体现在:铁制兵器、防护甲胄、军事纪律和兵法训练等诸多因素,所以历史上只要是汉军精锐常能数千人大财漠北数万之众。

          卫青所率即是精兵,又是主力,对匈奴用兵,不但不是劣势,反而是绝对优势。

          • 家园 胡兵五而当汉兵一

            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汉书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这是陈汤说的。

            但是这个说法建立在汉宣帝汉元帝时代汉军已经彻底掌握匈奴战术的基础上。汉武帝时期还没到这个程度。

          • 家园 夸张点,如能以一敌十,李广上一年就不会大败而回了

            当时是李广自领四千精骑为先锋,后面张褰率领一万骑兵跟随,两部的间隔是一天路程,结果李广军被左贤王四万人包围,仅仅一个下午,李广的四千精骑就损失怠尽,打也没打过,跑也没跑了,几乎被全歼,第二天早上张褰率领一万骑兵才解了围,但也不敢追击,各自撤退。就是说大概一万多汉军可以对抗三、四万匈奴。但漠北决战是单于以逸待劳,而卫青是劳师袭远,刚刚穿越艰苦的戈壁大漠,所以及时是数量相当也是没有必胜的把握的。这里临战的战术运用非常关键,扬长避短非常关键,象李广那样不讲队形,前后掉队,不利用有利的武器打近战,也不注意防护,上来就和匈奴对射,怎么样都是很危险的。

            • 家园 这么看李广还不如他孙子

              李陵带五千步兵对匈奴骑兵也没说半天就完蛋了

            • 家园 李广虽然被称为飞将军,但他一直率领的是步兵,骑兵不归他。

              李广所率汉军步兵对匈奴,史记上记载的几次都是几千怼几万,几乎总是处于:追不上,甩不脱的境地。就这样,李广也经常打败匈奴,战斗力之强毋庸置疑。如果遇上的不是个死脑筋的匈奴将领,不肯拿轻骑兵去死磕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重步兵军阵,李广也没辙。

              • 家园 上年李广失败的就是骑兵,但当步兵用,恰恰是李广失败的原因

                史记原文是这样说的:后二岁 (元朔六年后又过了两年,大概是元狩二年或三年,就是漠北决战的前一、两年),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这里首先说明,李广的那四千人和张骞的一万人都是骑兵。同时说明,李广的战法就是让自己士兵围成一圈与匈奴对着射箭,等于是把骑兵当步兵用,自己成了敌人的固定靶位,人又都聚集在一起,因此很容易被射中,几乎是一箭一个,甚至串糖葫芦,一箭能射穿好几个。而敌人在外面回旋机动,目标是快速移动的靶位,又可分散后撤,很难被射中,虽然李广号称是骑射双绝的飞将军,但无奈士兵的普遍的射箭水平不要说和李广比,恐怕就是连匈奴的平均水平都不如(游牧民族的骑射功夫是天天打猎磨练出来的),当然是李广军吃大亏,当然是'广军几没'了。而后面'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为什么不能追?因为李广治军不严,军队没有队形,一追就放羊了,如果敌人再回头杀来,更要全军覆没。记得上一个故事吗?三个匈奴人被汉军几十骑兵追,利用回马射把几十个汉军骑兵几乎全杀光了。就是说如果仅仅是靠骑马射箭,汉军是很难打赢终日以骑射游猎为生活方式的匈奴骑兵的。

                但这次战斗中有一个描述也说明了匈奴骑兵的重大弱点:'敢(李广儿子李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就是说匈奴骑兵最擅长的是远远射箭,而一旦冲到匈奴骑兵近距离的两翼,匈奴骑兵的射箭威力就发挥不出来了。可惜李广父子虽然能够发现敌人的弱点,但却抓不住敌人的弱点克敌致胜。否则, 如果派出冲击匈奴的不是数十骑,而是数百骑,甚至四千骑兵齐出两翼,抵近攻击,那么就可能以少胜多,打败匈奴。后来漠北决战卫青不就是派出五千骑兵去冲击单于的大部队吗?再派骑兵包抄匈奴的两翼,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李广的战法跟匈奴差不多,甚至不如对方,都是射箭,而李广又治军不严,军队人数一多就没有队形了,那还怎么率领大部队去主动进攻敌人呢?说白了,他的射箭和拼杀战法还停留在汉高帝时代,就是步兵加车兵的战争年代,战马仅仅是交通工具而已。

                而这一时期,汉武帝却领导了一次伟大的武器装备革命和军事战法革命,给汉军士兵配备铠甲和武刚车(装甲车)以防护弓箭,又给骑兵配备了马鞍(好像是这一时期),再配备环首大刀,经过长期训练(包括武艺和队形),培养出了大批的不但骑射过硬,而且马上砍杀武艺超群的职业骑兵,可以在优秀的将领带领下冲入敌阵,大肆砍杀武器相对落后,防护相对薄弱,武艺相对较差(游牧民族不和野兽飞鸟拼大刀)的匈奴骑兵,因此往往取得以前从没有过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汉军能以一敌五的原因,也是更年轻的霍去病可以对匈奴骑兵催枯拉朽的主要原因。

                而李广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指挥因为年纪和性格的原因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因此不断失败于匈奴是很正常的。而汉武帝对他的评语已经是很客观,也是很客气的了:1-'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2-'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作为汉军军事革命和战法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汉武帝说李广老了,首先是说他的战法老了,指挥方法老了。而说李广点背倒霉其实是很客气的,说'恐不得所欲'也是有明确所指的。如果在漠北决战时李广作为先锋还是仅仅靠跟匈奴站立着比射箭,那恐怕李部就不仅仅是'恐不得所欲'了,而可能会重蹈一年前的复辙,先锋军全军覆没,那么整个漠北决战的结果就很难讲了。

                这也说明为什么在漠北决战中,卫青要利用风沙天气作掩护,派骑兵从两翼包抄单于,而单于一听说自己军队要被汉军从两翼包抄,就撒丫子连夜逃跑了。而那边霍去病部对匈奴左右贤王部的决战也是,霍去病部先驱赶大批匈奴俘虏做前锋掩护,然后让汉军借机冲入敌阵,而一旦开始撕杀,左右贤王就立刻撒丫子逃跑了,肯定是看到汉家骑兵刀枪不入,而手持利刃,砍杀匈奴如削瓜切菜一般势不可挡,都给吓破胆了。

                关键词(Tags): #李广(林风清逸)#战术(林风清逸)#骑兵(林风清逸)#步兵(林风清逸)通宝推:林风清逸,jhjdylj,
                • 家园 这就涉及两个争议问题:一,李广率的是骑兵?还是骑马步兵?

                  二,当时汉军是否已经配备带马蹬的马鞍?

                  关于一,骑兵有个弱点,“马上是条龙,马下是条虫”。王外马甲在骑兵团那本书里说过骑兵全都是罗圈腿,下了马战斗力还不如步兵。在赵武灵王开始学胡人骑射之前中国是没有骑兵和骑射的,只有车兵和步兵,而骑马步兵是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李广的战法很可能是因为他率领的就是骑马步兵。而步射和骑射比,各有优缺点,步兵的弓弩射力更强射程更远防护盾甲更厚重,但处于静止是活靶子;骑射处于运动中不易被瞄准,但骑弓射程短,穿透力弱,在马上其实也不容易瞄准。匈奴主要靠的是局部的绝对人数优势。

                  具体分析一下:李广四千遭遇匈奴四万,不战而走肯定是不行的,不但无功有过,而且很可能逃不掉,只有迎战!十比一的人数差距,无论如何都是被包围的情况,是全体骑兵冲锋来场混战?还是发挥汉军训练和装备优势结阵抗战?还有比李广更好的战法?以步射怼骑射,匈奴的伤亡损失远比汉军大,这也是汉军才来了一万援军,匈奴就退兵的原因。

                  第二个争议问题,中国从何时开始出现马蹬,这决定了骑兵的作战方式。在马蹬出现以前,胡人也没有骑马砍杀的战法,骑射仍然是骑兵主要作战方式。早期汉军骑兵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沿习来的双手执长戈击刺,下马用短剑斩首。史书记载三国时关羽杀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文丑之一时还是说“刺…于马下”然后下马取其首级。马蹬据说是东汉时期才出现,骑兵才能采用重心倾侧的方式从马上劈砍,然后才出现更利于马上劈砍的刀,最初的刀就像把剑从剑脊处一分为二的半把剑,因为刀柄末端做成环状便于用带子悬在手腕上,所以被称为环首刀。

                  从骑射到骑马砍杀的战法改变始于何时,何时普及,一直有争议,环首刀的出现就更靠后了。

                  • 家园 有马鞍没马镫又如何?关羽未必没用大刀

                    马鞍本身就是骑兵冲锋和砍杀的稳定器,后来有了马镫当然更好,但没有马镫而只有马鞍,也比裸骑战马冲锋和砍杀更有威力的多。

                    ‘骑射处于运动中不易被瞄准’ 这话有其相对性,对于整日骑马打猎,射飞禽、射走兽的游牧民族讲,在自己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猎杀快速移动的物体,是基本生存技能,和汉人农民种地是基本技能是一个道理。因此汉人胡服骑射只能用来对付汉人,但用来对付老师就差远了,只能勉强依托城防来固守,不能出击取胜,更不能用来千里奔袭,决战决胜。必须有武器装备和战法战术的全面革命,才能战胜匈奴骑士。

                    而正因为匈奴骑士可以打运动战,在局部制造人数优势,各个击破汉军,所以汉军也不能孤城死守,多点分兵,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以骑兵对骑兵,用武器装备和战法战术的优势,加上持续性的打击来摧垮对手。而李广作为老一辈将领,不是不勇猛,而是号称飞将军,其弓马骑射武艺甚至高于匈奴,所以才被多数骑射不如匈奴的汉军崇拜,也被自夸骑射高明的匈奴人敬仰,就是这个道理。但这种武艺无法推广到全军中去,这么与匈奴对战,只能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焉有不败之理?而应该扬长避短,用汉家强大的国力提升武器装备,建立和磨练正规军和先进战法,以自己优势来克制对方的弱点。

                    至于关羽是怎么杀的颜良不能只听某位所谓专家的一面之词,《三国志》里是这么记载的: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就是说,当时颜良周围有万众和诸将,关羽怎么可能是先用长矛刺死了颜良,再下马拔出宝剑砍下其脑袋,再收起宝剑,再上马,再持长矛继续冲锋呢?颜良周围的万众和诸将难道都真是土鸡瓦犬,都站在一边发呆吗?将领的一身铠甲有多重?而“马上是条龙,马下是条虫”可是你自己也知道的。史书也说了,袁绍诸将不是在发呆,而是 ‘莫能当’,就是一直在努力抵挡关羽,但关羽太牛了抵挡不住。说明关羽是一直在连续冲杀的,不存在下马砍颜良脑袋再上马的时间空档。因此关羽的 ‘刺良於万众之中’ 和 ‘斩其首’ 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先扬鞭打马冲过去,然后马上就’刺’,再‘斩’,都是连续完成的动作,同样,敌人来‘当’,而关羽继续冲杀而‘还’ 也是一气呵成的连续动作。因此,关羽使用的兵器应该是可刺可斩的长长的利刃,所以非常可能就是直刃的长刀,甚至就是环首刀,或者是马槊或长戟。

                    你要看史记里描写卫青霍去病他们的杀敌,也是动不动就斩首几千几万。这也不可能是先刺死或射死,再下马一刀一刀地砍脑袋,那么队形就全乱了,敌人再杀回来,自己的脑袋就都没了。应该也是‘刺’和‘斩’一气呵成,连刺带砍。而环首刀是西汉就有的,有出土文物做证据,不知有何疑问?而从关羽的战法看,到东汉时期,骑兵的冲杀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和有没有马镫没有关系,唯一区别是,在明确已经有马镫的南北朝时代,马上武将的双手全都解放出来了,可以双手各持一件不同的长兵器,比如魏天王冉闵在作战时,经常左手拿双刃矛,右手拿钩稽,胯下是一匹朱龙驹,万人难挡。而汉朝骑兵要一手持缰绳,一手策马,然后接敌时再举枪或举刀杀敌,所以环首刀可刺可砍,以及不容易在换手时把刀掉落的优点都非常突出,所以成为汉军骑兵的制式兵器。

                    关于关羽的独门兵器,台湾有个历史专家在东森电视台的关键时刻节目里拿出过一张南北朝时期(离三国时代不太久远)的关羽画像照片,里面的关羽手拿的是一把与现在京剧和电视剧里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的三停刀,主要区别就是刀刃更长,更直,而刀柄没那么长,整个刀有一人高,刀刃占去一半,除了侧面的分叉,靠前的那个刀尖的刀背一边是直的,是向前的,另一边的刀刃是略带弧形的,所以类似于偃月的形状,就是半月形状,但刀面窄而尖锐,因此是可以直刺的,更可以砍斩。而现在京剧和连环画里的青龙偃月刀把弧度搞得过于夸张,连刀背都弯过去了,就不叫偃月,而是新月了。

                    所以现在的青龙偃月刀应该叫青龙新月刀,有绿教化的嫌疑。不是太开玩笑,下面是我搜索其他战争题材而发现的图片,看到下面那个中亚武士手里拿的兵器了吗?就是典型的青龙刀,只不过小很多。而三国戏剧的大量兴起是从元朝开始的,之前以口头和书本传承为主,那时没有复印件和照相机,很难把南北朝时期偃月刀的形状描绘出来,以后在元朝因为中亚或草原地区兵器的引入而改变了刀的形状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有可能那个外国武士(估计是某国的战争电影)手里拿的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斩马刀。

                    抛砖引玉,大家可以深入讨论。

                    点看全图

                    • 家园 说的越多,离题越远,问题越多。

                      一,李广四千敌四万匈奴,败了吗?看着原文还能解读出打败,理解不能。以十比一的数量劣势作战,即未投降,也没全军覆没,坚持到等到了援军,迫敌退兵,这样的消耗仗也叫大败?谁家的标准?

                      二,指李广的战法错误,有比李广很好的战法?请举例说出你认为比李广高明的战法,前提是要符合当时的技战术水平。任何脱离时代讨论战法,就如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交朋友,都是耍流氓。

                      三,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本就是对付胡人的,并凭此逼退胡人,北向拓展了疆土,可不是什么只能对付汉人。

                      四,关羽使什么兵器靠想象可不行,拿后世的想象更证明不了什么。

                      五,马上作战并非必须一手抓缰绳,一手执兵器,骑射实际就是双手脱缰的,执长戈击刺也是双手脱缰,但有个前提:个人骑术要好,双腿能夹得住马鞍,不然一晃动身体重心就会离开马背落马。没有马蹬的时代,后世的骑兵战法是不可能普及的,只有少数人能做到而已。

                      • 家园 马镫的事情其实很怪

                        马镫应该是很早就有,这种东西的发明基本上不用智商,稍微有点实践经验的一群人,总会有那么几个会想办法让人固定在马上

                        从古代人的角度去看,类似于马镫的东西也完全不用什么技术含量,布圈皮圈或者木头圈,都可以,不经用的话,多准备几个就是,换起来也非常容易。非要花那个功夫用金属打造,那得是要求变高了,而且冶金成本也变低以后的结果

                        考古上总说马镫很晚才出现,是没发现形制类似于近代的金属马镫。布圈皮圈木头圈啥的,很难保存下来。但要说没有这种东西,就太鄙视古人的智商了

                        另外,骑射的话,大部队骑射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队形要时刻注意,间距要一致,需要随时根据指挥在高速中改变队列和方向,不仅要避免人马冲撞,更要保持所有人的射界。游牧民凭习性就可以做到几十人的团队作战,而成百上千的话,就需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的训练。做不到的话,还是乖乖下马步战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