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红朝故旧录—陈永贵传奇 -- 苏仙岭

共:💬182 🌺2473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Z】由乞丐建立的帝国,终究还是变成一个笑贫不笑娼的世界

                            留个资料。

                            经济长期繁荣的结果之一,是社会风气日渐奢华。

                            这个由乞丐建立的帝国,终究还是变成一个笑贫不笑娼的世界。

                            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对于历代君主纵欲祸国的教训极其重视,称帝以后,“宫室器用,一从朴素,唯恐过奢,伤财害民。”在灾荒之年与后妃同吃青菜粗粮,严惩贪污浪费。明成祖朱棣也相当节俭,有一次看见宦官用米来喂鸡,就大骂他们“暴殄天物”,说像这样养一只鸡的花费,足够饥民一天的饭钱了。皇帝的表率和严格驭下的作风对吏治的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明朝中后期,工商业越来越发达,民间日益富裕,奢华之风就慢慢的兴起来了。

                            一个社会的浮华程度,从着装上来看,大体可能分成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家都很穷,不注意打扮;第二阶段是富贵人家的女人开始打扮得花枝招展;第三阶段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第四阶段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开始打扮得花枝招展,第五阶段是普通人家的男孩也打扮得花枝招展,最后就是老男人、高级官员等等原本应该是最刻板最严肃的那帮人,也打扮得花枝招展。

                            经过长达两百年的太平盛世,明朝后期已经发展到了第六阶段,也是最高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前是第一阶段,开放后三十年是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现在则处在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度的时期:很多男孩开始喜欢学习女孩子一样化妆打扮了,“小鲜肉”这种词开始流行,但是还没有形成风气。英国、日本这种“腐国”基本处在第五阶段,年轻男子打扮妖艳成了时尚;某些英联邦国家和北欧国家,长期和平稳定,上至达官贵人下到人民群众,天天都闲的没事干,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国家高级官员里面也充满了同性恋、奇装异服爱好者、年轻英俊富有的小鲜肉等等,政治圈都快赶上娱乐圈了,那就比明朝末年更甚了。

                            除了男性着装女性化,明末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奢侈浪费不仅限于达官贵人,底层人民也深受这种风尚的影响。就算是农村的老爷子也会家里备两件花衣裳,走亲访友的时候穿。一方面是经济繁荣,普通人民也能挣些闲钱,但主要还是不良风气的侵蚀。本来穷人有钱应该储蓄起来,供孩子念书或者做点小本生意的,但是都拿来花在吃穿和攀比上了。因为当时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你不穿好点,出门人家都看不起你,去参加酒席主人都会安排你坐到偏远的角落里去。

                            这一时期,广西钦州地方志记载,当地有大操大办丧礼的风俗,人死之后要请道士和尚来做法事,杀猪宰牛招待前来吊丧的亲戚朋友,需要耗费肥猪数十头,有些人家没有钱,借钱也得办。不办就没面子,被乡里乡亲瞧不起。[1]南京地区贫困人家的女孩,家里月收入在几石米,就要穿丝绸衣服,一有积蓄,就要拿来买珠翠头饰。因为追求奢华,没有积蓄,一旦生意不好就卖掉房屋甚至带着妻儿跑路的也很多[2]。嘉定县富有人家招待客人极为奢华,中低收入家庭也竞相模仿,吃一顿饭就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收入;湖州府中等之家为了追求富豪的奢侈,一不小心就负债累累竟至于破产的也不少[3]。

                            这种奢侈风气损害最大的还是官场风气。万历年间江南地区的地方志记载,在明朝中前期,外出做官的人退休回到乡里,两袖清风,乡里乡亲就会说他道德高尚。反之,如果带了很多金银珠宝回来,大家就会说这是个贪官,不愿与之往来。但是到了中后期,做官的人回来,大家都不讨论人品问题了,专问搞了多少钱回来。搞得多的就竞相巴结,没有钱的就取笑他这个官白当了,呼之为“痴牧者”,也就是白痴官员的意思。[4]

                            ——这个由乞丐建立的帝国,终究还是变成一个笑贫不笑娼的世界。

                            这个视角切入,古今中外,脑洞有意思。

                      • 家园 喝开水这件事上有疑问

                        马督公说的燃料限制了喝开水,不一定正确。

                        老家在丘陵地带,燃料是柴火。我有记忆开始,似乎就没缺过。分地到户后,每家都有一片小山,专门用于木材和柴火。柴火多的是,没有哪家说不够的。老一辈人口少,推理一下,似乎柴火会更充足。所以在我老家,这个燃料限制应该不存在。

                        十几年前,普遍用上了液化气。柴火少人砍了,植被疯涨,原来的山,现在根本就上不去了。

                        不光是建国后,其实历史上,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低,文明古国也不是说说的。基本上粮食问题会有,燃料问题在历史上本身就出现不多。毕竟耕地难得,山地却多的是。建国后,卫生,医疗,执行力,观念这些快速大幅改善,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远超历史,很多问题与此有关。我觉得马的这个燃料问题应该是疑问很大的。

                        • 家园 本狐老娘下乡的地方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山地

                          这里的山比川中丘陵、川西龙泉山啥的高得多,但和大巴山深处、巫山、武陵山、川西龙门山等相比,差的还远。

                          小时候跟着老娘的学生上山打过柴,据说,主要是跟着哥哥姐姐们玩,顺便捣乱。

                          督工那篇文章,本狐读着,觉得很开脑洞,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城市人口、地下水污染、王府井甜水井”,再一个就是“燃料、开水”。

                          督工文章里引用了两篇文章,一个是几百年前宗族争械斗争夺柴山,一个是建国后高院转发各地山林水利争斗。

                          知乎幽兰的文章里提到杨绛回忆五七干校:

                          1970 年,作家杨绛下放至河南 " 五七干校 " 从事农业劳动,不得不喝生水,因为 " 在当地,草也是希罕物品,干草都连根铲下充燃料。"这种燃料短缺,直到 80 年代,仍频繁见诸各种官方资料。

                          70 年代,官方提倡搞 " 人工沼气 ",核心宣传内容之一就是 " 办了沼气,解决了燃料不足的困难,改变了部分群众原来喝生水的情况 ";80 年代全国推广省柴灶,核心宣传内容之一同样是 " 解决了农村部分群众喝开水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节约了柴草和煤炭。"

                          多数中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喝上热水,时间已是 90 年代中期,距今不过 20 年。这一点,可以由保温瓶的普及程度观察得知:1957 年,全国保温瓶年产量只有 0.3 亿个,1975 年只有 0.69 亿个;1983 年,年产量飙升至 1.38 亿个,1984 年达 1.49 亿个,1988 年为 2.07 亿个;1994 年为 2.38 亿个;1997 年为 2.66 亿个,达到了最高峰值。

                          从当年人均煤产量、粮食产量(秸秆)、人均森林覆盖率来看,我倒觉得,督工的说法在大多数农村可能是适用的,尤其是森林覆盖率低的北方农村以及人口密集、缺乏山林的南方农村。

                          解放前,成都有不少城市贫民家庭,生活窘迫,每天做短工、打戳戳,靠买“升升米、把把柴”吃“对时饭”度日,这种家庭,恐怕是没法保障开水。

                          家乡的甜水井和苦水井

                          忘了哪年开始,地里打出了深水机井,浇地用上了抽水机。但是,我们吃的水和用的水,还是要到井里去挑的。那时家家都有两口盛水的大瓮,一个用来盛甜井水,一个用来盛咸井水。大人孩子回家了,口渴了,掀起瓮上的盖子就用瓢舀水喝,冬天也是如此,并没有人觉得不卫生。

                          我们村里离得近的井都是咸水井,水质苦涩,只能用来洗洗涮涮和饮牲口,也经常有人在井边上洗衣服。饮用水则要去村外的甜水井里挑,离着村里有一里路远的样子。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可能要看地方,有的地方山地少

                          我是经历过某地附近的林子被砍光的。

                          • 家园 是的,应该是各地区有差别

                            但是象马督公说的那种普遍性的全国性的现象,我认为是夸张了。

                            一是从自己的经历看,燃料不是问题;二是历史上看,燃料问题并不常见;古代人也是要烧饭喝水的,烧开水并不需要多少燃料;三呢可以推理,燃料不过是要山地,而耕地的条件要严格得多,如果山地都满足不了,耕地更难满足,那么粮食方面早就遇到了大问题了。

                            新中国建国后,由于医疗卫生意识增强,医疗条件改善,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压力增大,导致局部地方燃料出现问题,那是有可能。我还是不太相信这个问题会大面积地出现。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荷包蛋这个有个名字叫鸡蛋茶

                        河南农村,现在还是这么叫,来客人了快煮鸡蛋茶。

                        我是从河南曲剧听来的

                      • 家园 前一阵子看了几本回忆录,看到万恶旧社会农村的一个侧面

                        1. 革命老区都是穷山恶水。

                        2. 来自革命老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够从广大的普通红军中脱颖而出,原因是他们或多或少有文化基础,有文化的战士进步快。他们的文化基础哪来的,又各有不同。

                        3. 刘亚楼和杨成武,家境小康,所以能进初中。在红军里面是大秀才了,很快就被重用。黄永胜是秋收起义的师兄,不久就被这两个闽西入伍的师弟压着一头,一直压到文革----黄永胜自己的解释,就是他们俩有文化。

                        4. 黄克诚家里很穷,但是也是中学生,他受教育的背景是整个家族怕在打官司之类的事情上,因为不识字受欺负,所以几房凑钱,培养了黄克诚。

                        5. 徐海东也是赤贫,分家的时候还不是劳动力,几个哥哥都不愿意带他。但是他也是识文断字的。原因是村里有公学,由于学校经费来源于地主,所以地主的儿子在学校里受优待,老师不待见破衣烂衫的徐海东,但是徐还是接受了免费教育。

                        6. 邱会作吴法宪他们也都是贫农子弟,家里让他们接受了基本教育。

                        看到谈到农村,随手写了这几句。

                        通宝推:老老狐狸,mezhan,起于青萍之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