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国志·蜀书十》:陈寿是怎么黑诸葛亮的 -- 林风清逸

共:💬10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国志·蜀书十》:陈寿是怎么黑诸葛亮的

    中国修史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在传主的本传里说他的坏话。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是会有缺点的。有缺点怎么办呢?写到别人的传记里。陈寿作为当时公认的良史,作为中国二十五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三国志》的编纂者,在这方面其实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诸葛亮有三个历史形象,一个是真实的自我,这个已经随着他的去世消失不见了;一个是历史的自我,这个随着政治观念的取舍一直在有所变化;一个是文学的自我,这个已经被神化成了完人了。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战,我也懒得提那么多了,前一阵子不知道得罪了谁,几乎在所有地方的帐号都被封了,这种针对性打击一看就知道是有组织的,惹不起惹不起,我也懒得查了。

    但是说话总是有用处的。现在网络舆论上已经把卫青李广的事情说得很清楚了,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拿着我的观点到处传的、传播的过程中是不是为他自己牟利了,但是楚弓楚得,也算是没白说。

    所以,既然打不过、没法打,那就单纯说一说事儿吧。

    都说陈寿黑诸葛亮,我就看了一下这个观点的论据到底是什么。发现只不过是三个观点:

    甲,《三国志》作于西晋,以西晋所继承的曹魏为正统。陈寿出身蜀汉,背叛了祖国。

    乙,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下,街亭之战马谡畏罪自杀,陈寿之父亲被处于髡刑。陈寿自己也屈居下僚、不得升迁。陈寿与诸葛亮有私怨,所以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没有全面吹捧诸葛亮,说了一些诸葛亮的坏话。

    丙,陈寿在蜀汉时官位不高,不得重用,因此在传记中留下曲笔,发泄不满情绪。

    我注意到,这些观点都不成立。

    驳甲:

    陈寿修史必须按照西晋官方意图去做,西晋官方意图是以曹魏为正统,那么陈寿就不能搞什么蜀汉正统。

    首先讲道理。从道理上说,蜀汉缺乏正统性。三国的合法性来源都在追溯汉朝。那么谁继承了汉朝的主要政治遗产呢?曹魏。曹魏直接继承了汉室主要政治遗产,从政治结构到政治集团,基本上汉朝留下来的都被曹魏吸收改造继承了。从法理上来说,曹魏有足够延续性。西晋继承自曹魏,自然延续性保持得很好。

    其次,讲情绪。考虑到很多人不讲道理,只讲情绪,那就讲一讲情绪。西晋篡夺曹魏政权过程中,大量杀害反对者,动不动就灭三族。现在官方看着陈寿写书,陈寿能写蜀汉是正统吗?写了能写成吗?

    所以,从道理上说,陈寿写曹魏是正统,言之成理;从形势上说,陈寿写曹魏是正统,顺应现实。

    所谓陈寿没有以蜀汉为正统,本质上是正统之争的延续。这一条就是强人所难,吹毛求疵,强行加戏,硬扣帽子,理由非常牵强。

    驳乙:

    首先,即便我们说陈寿与诸葛亮有私怨,那也不等于陈寿会以私怨修诸葛亮传。有私怨就一定会报复,就一定追究到底,那是小人。因为别人有私怨就认定别人会报复,那是小人之心。那么,陈寿是不是小人呢?历史早就做出了评价。陈寿被西晋乃至后来的唐代公认为优秀的史官,称赞其所修史书质量优良。历代评论家都知道陈寿与诸葛亮的私怨,但是,他们在掌握这一信息的基础上,重点审核了陈寿是否秉承了公心,陈寿和他的作品接受了当时人物的共同检验,既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陈寿是良史,那也就否定了陈寿以私怨故意抹黑诸葛亮的可能。

    其次,求证于史书,陈寿给予了诸葛亮很高的评价。三国志只有8个单独传记,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大帝孙权、陆逊,其中6个是皇帝。其余两个人,分别是诸葛亮、陆逊。其中,陆逊是正面击败刘备并直接导致刘备病死的名将,后来长期处于孙吴对抗曹魏第一线,举手投足即可左右天下局势。曹魏则无人获此殊荣。曹魏是正统但不宜过度尊崇,这一点陈寿把握得很好。对照第一条正统之争,就可以看到责难陈寿没有以蜀汉为正统完全脱离了时代背景,而且也没有充足理由。并且,陈寿不但通过单独立传强调诸葛亮的特殊性,在篇章中的遣词用字也做到了有根有据。读过诸葛亮传就会知道,陈寿下评价时都有依据。比如他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这八个字,切中肯綮,指明了诸葛亮在军事组织上的长处、在军事指挥上的短处。历史上诸葛亮能够整肃军伍,得到不少名人称赞。但是其亲自指挥的战争中,除了殴打边疆蛮夷可以凭借汉朝-三国本身所具备的先进军事水平碾压敌人以外,在高强度对抗中从无重大战役胜利。可见其特点正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同时,在刘备用兵作战中,诸葛亮也从未充当谋主发挥作用,而是承担镇守后方、团结士众的职责。为此陈寿评价说:“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股肱就是大腿和胳膊,诸葛亮发挥的是重要核心作用,法正发挥的是借优秀的军事决策能力、充当刘备谋主的作用。陈寿所言,有凭有据。所以《晋书》称赞陈寿,说:“丘明即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自斯已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意思就是说,陈寿修史,条理清晰,明彻事理,是自古以来优秀历史传统的继承者。所有想在这方面怀疑和质疑陈寿的人,就先要从这些历史评价中碾过去。

    驳丙:

    该条说陈寿在蜀汉时不得重用,因此怀有怨愤。但是这与诸葛亮毫无关系。因为陈寿不被重用是因为反对黄皓。可是黄皓反对北伐,与坚持北伐的姜维矛盾很深,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政治路线矛盾。换言之,从政治上来说,陈寿应该与诸葛亮路线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在政治领域,陈寿一方面与诸葛亮有共同利益,一方面与诸葛亮路线的对手有遭到打压的关系,那么陈寿反而有了为诸葛亮写好传的动机。该条存在的问题是移花接木。

    综合全部这三条意见,可以看到,这三条意见,一方面,重点夸大了私怨,将私怨作为政治人物的主要矛盾来看待,所采取视角的政治层级很低,根本达不到陈寿这个级别;一方面,牵强附会、移花接木,将陈寿的正常行为、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分青红皂白的强行归结为陈寿与诸葛亮的私怨,哪怕这些行为与诸葛亮毫无关系,哪怕陈寿与诸葛亮甚至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这三条意见,相互矛盾,可信度很低,不成理由。结论是,所谓陈寿对诸葛亮颇多诋毁,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陈寿没有诋毁诸葛亮,但是陈寿确实记录了诸葛亮的阴暗面。

    如果只看本传,我们是看不到这些传主的缺点的。传主的缺点一般写在别处。对于陈寿来说,他依然公正的采取了这一方式,将传主的缺点写在了别处。就诸葛亮传来说,这个集中写缺点的篇章,就是《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这个篇章很有意思。

    本章里面所有人的死因都与诸葛亮有关,但是陈寿写的总评却说:“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一方面,其人其事全部与诸葛亮有关,一方面又刻意强调他们的死全都是自己作的、和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蜀书十里所有人的死因都与诸葛亮有关。

    刘封,诸葛亮进言、离间君臣关系之后为刘备所杀;

    彭羕,诸葛亮进言、离间君臣关系之后为刘备所杀;

    廖立,刘备死后,诸葛亮以其非议军略为由废为庶民。刘备死后,诸葛亮批评长水校尉廖立轻视基础军事训练、认为国家首脑更应该关注重大战略设计,是“讬在大位”、“坐自贵大”,以自相矛盾的理由将其废为庶民。既然身居“大位”,自然就“贵大”,这两个理由是自相矛盾的;

    李严,刘备死后为托孤大臣,但是未能进入中枢,后为诸葛亮管理后勤,借故被废。以当时形势而言,诸葛亮选择的进兵时机在夏秋之际,正是雨季,非常影响运粮,时机选择的非常奇怪。李严在一开始说,兵粮无法迅速备齐,特别是无法供应大军进攻,是正常的。老天要下雨,这不是故意不运。只能说诸葛亮选择的出兵时机,嘿,太不对了。然后诸葛亮退兵时,李严对后主的解释是,诸葛亮应该是伪装退兵,一方面可以吸引敌军追击然后反击,一方面可以就粮。结果诸葛亮以李严之前所说的兵粮无法运抵为由,直接撤兵。并且,诸葛亮抓住李严前面说兵粮无法运抵、后面又说兵粮可以运抵的矛盾,抓住把柄不松手,控告李严,将其废为庶民。其实,这有个刻舟求剑的问题,前后形势已经变了:进攻之时,蜀军过于前出,军粮运输距离过长,无法运抵很正常;后来蜀军后撤一段距离,先期到达的军粮和后来运送的军粮重叠,自然军粮输送压力大减,很容易就补充充足了。李严的说法在不同时间看起来矛盾,但是由于运输距离不同,不见得矛盾,李严的说法是能够分别对应不同的形势的。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军粮是否充足与行军距离直接相关,所以,这个军粮到底够不够,不光要看后勤运输的能力,也要看前方军队的位置。换言之,如果蜀军一开始故意冲得特别快、特别远,那么就会给后勤造成巨大压力,必然导致军粮不济;如果蜀军后来又故意退得特别快,那么军粮就一定会齐备。但是,蜀军在撤退后军粮完全可以补足的情况下,没有变更策略,仍然以之前军粮不济的理由坚持撤军,这就很奇怪了。诸葛亮与李严这个官司打得非常奇怪,最奇怪的是,两个托孤重臣之间的决战,竟然只是打的笔墨官司,最后以某个重臣的文字有冲突,搞了个作文评分,就结束了。我想,这大概与诸葛亮讲道理的时候手里拿的是兵,李严讲道理的时候手里拿的是米,有一定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后主只废了这两个人,没有杀。然后出了一件怪事:

    刘琰,因怀疑妻子与后主通奸当中侮辱妻子被杀。刘琰之死非常奇怪。他原本就是清谈之臣,刘备生前主要为刘备充当陪客。刘备死后,又优游于诸葛亮身边。他死的时候,形势极其奇怪。首先,在诸葛亮死前,他因为在前线与魏延爆发矛盾,被诸葛亮派遣回朝;就在回朝之后,公元234年正月,他的妻子入朝朝贺,被太后留居宫中一个月。他怀疑以妻子与后主通奸,带兵折辱妻子,妻子上告,蜀汉下令将刘琰弃市。也就是当街杀了。这个处分发布的背景,是诸葛亮带兵最后一次北伐。特别要注意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北伐的时间是公元234年二月(刘琰的妻子入宫一个多月出来也是二月)。春季出兵,原本就很离奇。而更加离奇的是,诸葛亮这此次出征之后,一反他历次出兵都能够迅速撤兵的常态(杀马谡时他撤得很快,废李严时他也撤得很快),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被动,都坚决不肯撤兵,哪怕最后病死五丈原,他都坚决不肯后撤。

    魏延、杨仪。这两个人放一起说,主因是杨仪的高光时刻主要在最后的撤军之争。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次撤军的主导者有问题。这次撤军时诸葛亮的安排几乎必然要爆发矛盾,而在这样必然爆发矛盾的背景下,诸葛亮安排的撤军主导者,既不是蒋琬,也不是费祎,而是杨仪。并且在杨仪与魏延不和的背景下,诸葛亮明确强调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那么杨仪就先带兵回撤。也就是一开始就奔着对付魏延去的。提醒一下,刘琰是因为和魏延矛盾才回朝的,回朝之后就在正月二月的事件中被杀,成为诸葛亮出征时一个不祥的征兆。而杨仪搞死魏延之后,没有收获任何有价值的回报,最后他表示不满,说撤军的时候如果他选择魏延就好了。这个事很有意思:选择魏延。就是说,他杨仪自己不论,当时他还有两方可以选。那他不选魏延,还能选的是谁呢?他不是和魏延对立的另一方首脑么?他还怎么选?换言之,当时表面上是杨仪和魏延之争,其实,魏延固然是一派,杨仪却并不是另外一派,杨仪只是一个操盘手。另外一派实际上是蒋琬费祎所代表的力量。这样才可以解释得通。而且杨仪被废之后,依然坚持上书驳斥,可见他确实觉得非常不平。结果他因此被下狱,之后在狱中自杀。

    这几个人的死亡,都与诸葛亮直接关联。但是陈寿却特别强调说与诸葛亮无关,此举十分奇异。看陈寿的对这几个人的评语:

    “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幹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这个评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每个人的情况,第二部分是总评。在第一部分,每个人的情况分析中,首先批评刘封处嫌疑之地而不能自卫,算是指出了刘封的问题。可是刘封在当时没有什么可以选的主动策略。他要么就准备政变,要么就逃亡敌国。但是刘封既没有政变,又没有叛逃,他错在哪了?他没有主动做错什么,他所有的错误就在于“被动”,刘封之死的过程中所有当事人只有一个人主动改变了局势,这就是诸葛亮主动进言杀刘封。刘封之死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主动发起改变局势的事件,就是诸葛亮进言。更加诡异的是,在评价刘封之后,陈寿对其他人的评价全都没有写他们的问题,而是只写他们的优点。并且,陈寿特别指出,这几个人全都身份贵重。而这几个贵人之死,除了刘琰之死非常蹊跷之外,全部与诸葛亮的主动行为有关。刘琰之死与诸葛亮之死在时间和过程上的奇妙联系,也非常奇怪。到了第二部分,陈寿特别强调“览其举措,迹其规矩”,要求读者仔细看这些人的举措经历。然后,陈寿下了个评语,说他们“招祸取咎,无不自己”。说话听声,锣鼓听音,陈寿说什么,没说什么,什么是实说,是什么是虚书,就体现在了这里。写事情的是实的,下结论的是虚的。类似的事件我在别处看见过。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决定更改国歌,调查各级人士的意见。有一个人是这样说的:

    伊万琴科,少校——列宁格勒方面军第67集团军侦查处主任助理:“采用新国歌是正确的决定。国歌编写得十分巧妙,简明而清晰,比国际歌更短,这使其演奏起来更为容易。”(第247号文件,《维·谢·阿巴库莫夫致约·维·斯大林的关于军人对苏联新国歌反应的特别报告》,1943年12月23日)

    这个人的意见被列在了“表达对苏联国歌采用新歌词的积极看法”的类型中,所以他的名字没有被斯大林标注。然后其他的类型还有“国歌的更换是受我们与英美盟国的合作影响而进行的”(代表言论是“采用新国歌与德黑兰会议有直接关系,会上盟国建议斯大林同志放弃一切与我们的世界革命理想有关的事物。大概,很快盟国就要开辟第二战场了。”)、“部分红军军官对使用新的苏联国歌歌词代替国际歌表达了负面评价”(代表言论是“一切更换国歌都意味着国家政治的某种根本性改变。还没采用《上帝保佑沙皇》呢。对天发誓,那首歌很不错,把‘沙皇’一词换成‘人民’差不多就好了。”)、“个别红军军人的敌对言论”(代表言论是“我国的实质已经改变了,我们已经不再面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而滑向资本主义制度了。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如今对我们已不再合适,需要重新审视它了。”“很快就要唱《上帝保佑沙皇》了。一切回到过去。”)。这些人有很多都被斯大林在名字上加了符号,并且说:“重要。有些人得查查。斯。”

    伊万琴科是个聪明人。他这一段话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新国歌是正确的决定。”这句话没别的意思,就是表明立场。第二部分:“国歌编写得十分巧妙,简明而清晰,比国际歌更短,这使其演奏起来更为容易。”第一部分写虚,表明态度,第二部分写实,但是真实意思其实是反对。因为称赞得很敷衍。在国际歌本身并不十分冗长的背景下,说新国歌的有点是“短”,简直就是逗你玩。但是这个逗你玩是在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的,所以他没有危险。

    现在再看陈寿的评语,他的结构正好和伊万琴科相反。他第一部分是写实,第二部分是写虚。在第二部分,陈寿的观点是:“招祸取咎,无不自己。”在第一部分,他写的事实是:“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幹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当然,也许陈寿只是在说老实话。他究竟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陈寿真正写诸葛亮的缺点,主要就是在这一篇:

    《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通宝推:非鱼,三笑,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