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彭雪枫的几个人生节点 -- 三言两拍

共:💬8 🌺1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彭雪枫的几个人生节点

    彭雪枫是我党著名的36名军事家之一,如果不牺牲,1955年授大将是铁定的,可惜他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彭雪枫从一个豫西山区贫寒之家的少年,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著名军事家,很不容易。我在读《彭雪枫传》时注意到,他的人生有几个重要节点,这几个节点构成了他人生的几次转折:

    第一个节点

    彭雪枫出生于河南镇平,小时候家里很苦,后来辗转求学,到天津投奔大伯,但大伯也不富裕,正一筹莫展时,遇上了贵人——他的族叔彭禹廷。彭禹廷此时担任西北军的军法官,很欣赏这个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的族侄,就资助雪枫到西北军子弟学校读书,这是雪枫人生经历的第一个重要节点,他由此和西北军结上了关系。尽管后来因彭禹廷家人不愿再花钱供养这个远房穷亲戚、彭禹廷不得不中断对雪枫的资助,但此时的彭雪枫已经在学校里站住了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又有领导才能,人缘很好,老师同学纷纷解囊相助,尤其是校长余心清给他找了小学教课的工作,使他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在西北军子弟学校里,彭雪枫不仅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朋友,才华也得到极大的展示,很快成为学校的学生领袖,最重要的是,他在学校加入了中共,为他后来的人生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第一个节点的作用是为他后来叱咤风云奠定了重要基础。如果没有遇上彭禹廷,彭雪枫的人生轨迹可能就会局限于豫西老家,成为一个普通农家子弟,默默一生。所以很多人成功是有贵人相助的。

    第二个节点

    从西北军育德学校毕业后,彭雪枫又在开封训政学院上了一段学,然后就成职业革命者了,曾在胶东军阀刘珍年部做过地下工作。但北方革命工作并不好开展,搞地下工作很难很苦也很危险。对彭雪枫而言,他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与此同时,南方的苏维埃运动正如火如荼,但主要由工农分子尤其是农民组成的红军严重缺乏干部。于是党派遣彭雪枫到彭德怀的红五军工作。这是他人生的第二个重要节点。如果说第一个节点是为他以后人生打基础的话,那么这次,就使他从一个穷困潦倒的普通地下工作者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

    在北方搞地下工作时他显得普普通通,但到了红军,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加上中央派遣干部的金字招牌,就使彭雪枫成了红军里的香饽饽。这个只搞过学运和短暂地下工作的书生一到红军就被委以重任,先是当五军五纵队教导队大队长,不到一个月又升为红八军一纵副政委,这是很高的职位了。许多跟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之后又出生入死的工农分子浴血奋战多年也没达到这样的高度。比如55中将周玉成,比如55大校田长江,等等。后来,彭雪枫靠向彭德怀密报红八军要分裂而得到彭的信任,以后逐步高升。到陕甘支队时他已经成了二纵队司令员,因为二纵是三军团缩编而成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彭雪枫已经成了红三军团的掌门人。

    彭雪枫能成为三军团掌门人,一方面是他能力突出,作战勇敢,同时也跟三军团作战作风有关。正如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说的那样,一个部队的作风跟这支部队的主要指挥员有极大关系。三军团是彭德怀一手创建的,深受彭德怀作战风格影响,就是猛打猛冲不怕死,这样的部队很凶悍,战斗力强劲,但缺点是伤亡大,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是身先士卒(红军初期,连高度近视的文弱书生黄克诚都曾在攻城时带头爬城墙),所以高级指挥员也都牺牲很大。到了长征时期,三军团早期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伤亡殆尽,只剩下彭雪枫、黄克诚硕果仅存,他俩自然也就成为三军团的代表人物。因为彭雪枫是军事干部,黄是政工干部,所以彭一黄二。但要论战略眼光,黄高于彭,发展根据地的能力黄也高于彭。

    说句题外话,我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就是三军团的高级指挥员很多都是在前沿阵地被敌人冷枪击中牺牲的,比如彭遨、张锡龙、洪超、邓萍,就连彭雪枫最后也难逃这个宿命。这可能就跟三军团高级干部习惯于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有关。

    第三个节点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彭雪枫离开了部队,到阎锡山处搞了一段统战工作。太原失陷后,他被中央派到河南开展游击战争,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兼政委。这是他人生的第三个节点。之前,彭雪枫虽然也身居高位,带兵打仗,但大都是在上级指挥下进行的,几乎没有独立作战过。到阎锡山处搞统战,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虽然是独立行动,但统战工作范围狭窄,授权有限,相对简单一些。到河南组建并领导新四军游击支队才是他第一次独立开辟并领导一个战略区的军政工作。由于他资历老地位高,在本战略区可谓鹤立鸡群,所以党政军一把抓,是这个地区的最高军政首长。这才是真正考验彭雪枫能力的时候。

    我个人认为,彭雪枫的工作是及格的,但并不优秀,有功也有过,交的答卷算中等吧。

    彭雪枫从竹沟出发东进豫皖苏时,仅带了300人。短短两年时间里,在他的领导下一块一万多平方公里、300万人口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就建立起来了,还整合发展了当地的地方武装,创建了一支正规的党军——新四军四师。在豫皖苏,彭雪枫苦心经营,率部打击日伪势力,扩大党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军政干部。豫皖苏根据地的发展对周边其他抗日根据地比如苏北、淮南甚至鄂豫皖都是有力的支持和配合。这都是彭雪枫的功劳。

    但进一步来看,彭雪枫领导的豫皖苏根据地并不十分巩固,四师的战斗力和战绩也不是很强。在新四军七个师中,六师被一师兼并,七师类似地方部队,主力师只有五个,四师与其他几个师相比,明显要弱一些。我觉得这跟彭雪枫的特点有关。红军时期,彭雪枫和彭德怀被称为三军团的大彭小彭,但其实他的性格并不像彭德怀,反而像陈毅。他骨子里是个文化人。尽管他对军事理论方面有一定研究,但在军事素质、战场指挥方面他不如粟裕,在战略眼光和经营根据地方面不如黄克诚,在综合平衡、处理各方关系方面不如李先念。

    由于彭雪枫参加红军后一直都很顺利,地位不断升高,所以脾气也变得很大。到豫皖苏后,他是党政军一把手,更是比较独裁,轻易听不进不同意见。三军团军阀作风本来就很严重,彭深受影响。张震刚给彭当助手时内心就很忐忑,怕挨骂挨训,时间久了才慢慢习惯。张爱萍是彭的老战友,此时任豫皖苏省委书记,两人在战略方向上有不同意见,彭就把张爱萍撵走了。这事甚至惊动了毛泽东,在调邱会作到豫皖苏时,特地让邱捎信要彭注意团结人维护人,不要排斥张爱萍。邱会作也跟彭雪枫搞不到一起,坚决要调走。就连邓子恢刚调到四师当政委时也很忐忑,因为他也知道彭很傲娇,脾气大。

    第四个节点

    1941年的三月反顽斗争是彭雪枫人生的第四个节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由于他在军事、政治、战略、战术、形势判断、统战工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失误,使这次反顽斗争遭遇惨败。在国民党顽固派的猛烈攻击下,四师在津浦路西站不住脚了,只得丢掉豫皖苏根据地,退到津浦路以东的皖东北,借助别人的地盘生存。这次失败之惨重甚至被称为小皖南事变。

    这次事件让彭雪枫抬不起头来。首先他遭到上级(主要是刘少奇的华中局)的严厉批评,(毛其实还是很喜欢彭雪枫的。)刘想撤彭的职,调他到军部当参谋长,让张爱萍任四师师长。由于张顾虑到老战友的关系坚决不来,彭也坚决不走,要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来,最后只好调邓子恢到四师任政委兼党委书记,彭降为二把手。同时,四师也由原来的一个独立单位变为由华中局和军部直接指挥了。

    其次下属也跟他怼,10旅旅长刘震就公开跟他大吵,11旅旅长滕海清也不满意,因为彭强令两个旅分开作战,使得两个旅损失惨重,严重缩编。

    刘震原是红25军出身,25军的人性格都很彪悍,而且山头倾向严重,当初他们只服徐海东,徐海东走后黄克诚来接管344旅,他们开始都不服,后来看到黄既有能力,处事又公正公平,才慢慢服从了他。后来,黄克诚率领八路军二纵和彭雪枫四纵合并,刘震改隶彭雪枫。由于受党教育多年,刘震的山头倾向改了很多,但这次看到彭明显失误,而且不听下属建议,一意孤行,于是公开和彭叫板,甚至用其他部队的电台直接向中央告状。

    不过此时,彭的脾气温和了许多,主动检讨自己的错误,对华中局的过火批评并不辩解,对下属也虚心对待。以至于邓子恢都感到意外,没想到彭现在这么好相处。不过刘震还是不愿意再跟彭干,于是上级就让他和三师九旅对调,让刘震回到黄克诚的三师,九旅来到四师。

    在皖东北的三年,彭雪枫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一方面积极与日伪顽军作战,一方面大力发展部队。他内心一直憋着一股气,一定要打回路西,恢复豫皖苏根据地。对他而言,豫皖苏根据地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代表着他的名声和荣光,让他念兹在兹。

    可惜命运多舛,终于盼到大反攻了,彭率领部队西征收复失地时,却在一次不太重要的战斗中被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流弹击中,壮烈牺牲。还是前头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这个时间段,彭雪枫这个级别的高级干部牺牲,对延安、对新四军都震动很大。他的葬礼规格很高,不仅在华中根据地举行,在延安也举行了追悼仪式,毛主席亲自参与。对彭做出了很高评价。

    解放后,他被河南人民认定为河南三大抗日名将之一,与吉鸿昌、杨靖宇齐名。

    尾声

    不过,彭雪枫还是命运多舛,59年庐山会议之后,军委扩大会议批彭德怀时,有人又提到三月反顽斗争,又对彭雪枫进行批评。因为彭雪枫是彭德怀的亲信爱将。这件事的根源一方面是一三军团的老矛盾引起的。一三军团在红军时期一直有矛盾,一军团自恃天子门生,瞧不起三军团,认为他们军阀作风,打仗不讲战术,三军团对此很不服气。其实两个军团的最高领导人彭德怀与林彪聂荣臻关系还是很好的,主要是中高层指挥员互相较劲。三军团的代表人物就是彭雪枫。当年红军东征时,陈光师长在前面吹冲锋号,彭雪枫政委在后面吹撤退号,把陈光气的不要不要的,但没办法,政委有最后决定权,陈光除了发发牢骚也没别的辙。另一方面,刘少奇对三军团的人似乎一直有偏见,对彭雪枫也缺乏好感。他认为当年黄克诚部、彭雪枫部到新四军都是彭德怀搞的,是彭要把手伸到华中地区。所以曾对邱会作说过对彭雪枫很严厉的话,那时还没有发生三月反顽斗争,可见他很早就对彭雪枫不满了。所以1959年批彭雪枫,背后也有刘少奇莫大的因素。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一介书生,camper,回车,北纬42度,老阿,老老狐狸,红军迷,明心灵竹,李根,向前向前,独立寒秋HK,薄荷糖家族,野芹,南宫长万,桥上,mezhan,
    • 家园 性格孤僻又不只是彭雪枫这样

      林彪同样是很难相处的,换个n个副手还是罗帅才让他满意,一军团出身的邱会作这么写未必不是有山头主义的嫌疑。

      • 家园 彭雪枫不是性格孤僻

        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霸气侧漏,妥妥的偶像派。

        按照邱会作,黄克诚,张爱萍他们几个的说法,彭雪枫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听不进批评意见。

        另外,他们都强调过,毛主席很信任彭。这大概也是彭自信的来源之一。

        性格孤僻又不只是彭雪枫这样

        林彪同样是很难相处的,换个n个副手还是罗帅才让他满意,一军团出身的邱会作这么写未必不是有山头主义的嫌疑。

        通宝推:野芹,
        • 家园 楼上说法是可信的

          我也不认为彭雪枫不善于处人。他的遗孤解放后一直被照顾的很好,其爱人虽然只是副司局级干部但一直享有高干(中将)待遇,儿子退休前也官至上将。

        • 家园 名将这种性格的不少

          苏联著名大将瓦图京也是这样,他交的学费比彭雪枫交的还要多,但斯大林照样用他。没有一定的自信什么都要考虑就很容易优柔寡断不能及时下决心。即使是腓特烈二世这样的军事高手同样存在打莽撞仗的情况。

    • 家园 邱会作回忆录里面说,他和彭雪枫在工作之外是不讲话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