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共:💬677 🌺8594 🌵4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啊

                    有文化的都混的好,因为当官的比例高,把能搂的都搂了,没文化的百姓能好吗?

                    改开初期领导人给人民画的大饼可是共同富裕,而不是有文化的发达,没文化的一边去。

                    至于所谓有文化的都混的好,恐怕也是伪命题。工厂停产了,厂里的知识分子去谋了第二职业,不至于像没文化的工人一样丢了老婆,他就会认为自己混得好?讲沈阳下岗工人的文学作品《钢的琴》里,一起做琴的人里也有老工程师,他的心情是否很好?没看出来。

                    • 家园 要不怎么叫文学作品呢

                      真有本事的老工程师江浙和山东的很多民企抢着要,工资不少给。

                      至于文化,大家都是后来补习的,实在不行自己上个夜校,八十年代初国家还号召大家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来着,这个怎么不听呢。

                      • 家园 依然是同样的问题

                        你是认为只要有人接盘给提供个工作,被下岗的就会觉得自己混得不错。而我认为不会这样。

                        一条船沉掉了,上了救生艇的人存活下来,目睹了沉入海底的人撕心裂肺的呼号惨状,经历了自己差点没顶的灾难,心里会有点庆幸自己的心理,但恐怕更多想的是仇恨那个导致船沉的人。深恨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么一个倒霉的旅程。

                        我想《钢的琴》的作者就是有这样感受的一个人,作品体现的思想是:工人们是能在任何艰难条件下创造出工作奇迹的人,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不是他们的无能造成的。虽然只是文学作品,但是立足于真实,否则如何打动人?

                        那些导致船沉了的企业领导们,当然早就登上了其他的大船,但凡有点良心,都该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他们是没有资格产生“我混得不错我骄傲”的心理的。

                      • 家园 还是同样的问题

                        你是认为只要有人接盘给提供个工作,被下岗的就会觉得自己混得不错。而我认为不会这样。

                        一条船沉掉了,上了救生艇的人存活下来,目睹了沉入海底的人撕心裂肺的呼号惨状,经历了自己差点没顶的灾难,心里会有点庆幸自己的心理,但恐怕更多想的是仇恨那个导致船沉的人。深恨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么一个倒霉的旅程。

                        我想《钢的琴》的作者就是有这样感受的一个人,作品体现的思想是:工人们是能在任何艰难条件下创造出工作奇迹的人,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不是他们的无能造成的。虽然只是文学作品,但是立足于真实,否则如何打动人?

                        那些导致船沉了的企业领导们,当然早就登上了其他的大船,但凡有点良心,都该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他们是没有资格产生“我混得不错我骄傲”的心理的。

                        通宝推:红裤衩,独立寒秋HK,燕人,发了胖的罗密欧,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真的是能在任何艰难条件下创造出工作奇迹的人吗?

                          讲件亲身经历的事吧:俺爹所在的工厂技术升级比较成功,大下岗那几年产品一个劲出口,被誉为沈阳某区一枝花 -- 这个重工业区别的企业都悲惨无比,他们厂不但不下岗还能给职工分房子。讲这么多,就是特地声明一下,俺家在大下岗的时代还能分到新房并不是占了下岗职工的便宜,免得被人声讨。

                          下面说关键的,俺家的新房在七楼还没电梯,装修材料需要靠人背上去,周围企业下岗职工一堆一堆的,可俺就没见过沈阳本地人干这个活,零,哪怕一个都没见到!俺还特地问了邻居,都说没见过。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本地人不好意思公开干这个,会假装是外地人,可要知道干这活的不少是身材瘦小的南方人(绝无地域歧视之意),东北大汉的身材很难隐瞒啊。

                          05年吧,李长春去抚顺视察棚户区改造,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国家出资给盖房子,去建筑工地一问,工人全是关里的,棚户区里打麻将的年轻人倒是一堆一堆的,李长春是辽宁老省长,不见外,当场气得说了很重的话。。。

                          俺觉得吧,俺和中央领导都见过的事情,总比您从文艺作品里看到的故事真实点吧,这算是大下岗中少为人知的另一面吧。。。

                          通宝推:AleaJactaEst,acxp,崇山彩云,
                          • 家园 这个现象应该存在

                            华北有类似情况,不至于一个没有,但是这种和人接触的“低贱”工作确实很少下岗工人干。我觉得很大程度是面子问题。给自己孩子同学家长抗装修材料,北方男人接受不了。这当然算是一个劣根性,劳动么,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这和下岗本身应该是正交的不同维度的文化问题。我们市很多下岗工人都去干清洁工,扫马路挣钱少,非常累,而且要早起,天亮前干完。即使会冬天把棉军大衣能湿透,但是都也去干。因为不会被看见。当然更多的是去外地打工。所以这个宁可挨饿也不扛包现象如果用懒来解释是不确切的。

                          • 家园 和大庆的油工后代一样,八旗化了
                            通宝推:acxp,
                            • 家园 八旗化,这个词说得太传神了!

                              八旗化,这个词说得太传神了!

                              联想到美帝三大汽车的工会,被称为癌症毒瘤!

                              没有外来的竞争者,企业或许还可以混下去,但在竞争的市场上,基本上就是蜕化变质的结局。

                          • 家园 鼓风机厂吧? 据说当年铁西区没沦陷的就是鼓风机和啤酒了
                          • 家园 向打麻将的沈阳年青人致敬。

                            年青人应该是对“中国梦“最有吸引力的一个主要群体,而如今这些年轻人是宁愿打麻将都不去做工,其社会深层原因是年青人的眼高手低吗?还是类似于当下日渐下降的年青人生育意愿?我想对此问题首先应是和当地的生活水准及劳动力价格等基本要素相关联,在此就不展开分析了。

                            对当前社会现象作解释,私下觉得还是用毛的阶级学说最为贴切。

                            推荐一段与此问题类似的言论分析。

                            1. 居然有属于全体中国人的“阶级属性”------中国人阶级和美国人阶级。因为抢夺“资源”对“中国人”阶级有好处,比如大伙都分几桶油,这样就可以确证“民族利益”这个玩意存在了,确证“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鸟。Y不如直接喊,大伙一块去抢中石油算啦。

                            2. 当今走的居然叫“社会主义”,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话里话的意思,当今诸位都没有受剥削。他的逻辑跟一傻逼没啥区别,他问:有没有人愿意受剥削呀,好,没有,那就是说,我们现在没有剥削啦!有没有人愿意死啊,好,没有,那就是说,我们都没死!居然还有左逼在他妈的鼓掌,呵呵。

                            要俺有空在现场,早就一屎棍抡过去了。

                            艾大屎跟左逼们说,其实现在跟原始社会没啥区别。习总穿着兽皮,左逼拎着木棍,满森林找肉吃。逮住一头野驴。结果奥巴马穿着兽皮也过来抢。艾大屎用几片绿叶盖住私处,撅腚挺胸,左逼们,给我上,爆奥巴马菊花!这样,左逼们嗷嗷嗷嗷嗷的一哄而上,完爆奥巴马,晚上左逼们开开心心的享用驴肉火锅鸟,还开开心心的绕着篝火跳舞呢。

                            老板们为啥要捞石油?艾大屎不说。他只说为了捞油打来打去,至于原因,这是他主子的小咪咪。

                            市场经济的一切利润都来自剩余价值。每次资本周转都会产生一堆金灿灿的剩余价值。周转越快,剩余价值越多。于是,各国老板们都在思考如下问题:

                            当今天缺油时,明天能补上不?

                            当上午缺油时,下午能补上不?

                            当这个小时缺油时,下一个小时能补上不?

                            当这一分钟缺油时,下一分钟能补上不?

                            当这一秒钟缺油时,是否已经有N秒钟的油存在库房里呢?

                            不能补上,周转就中断,剩余价 值就会断流。老板的劳动不能创造一个子儿的利润,那是苦逼干的事儿。但老板也是劳动者,习总,孔二庆东,艾大屎都是劳动者!他们的目标是,让这个周转畅快!加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货如轮转生意旺,客似云来财源广”,这么优美的诗句,比一切唐诗宋词还优美,难道不是最优秀的民族传统么?爱国逼民族逼艾大屎视而不见,明明在装傻!

                            左逼,右逼,民族逼到处乱扯一通的神马“石油美元”,“货币战争”,跟工人全他妈毫无关系。工人只知道,周转越快加班越多,当然工资也越高,一直高到足以挂掉为止。而左逼孔二庆东会惋惜的说,他们本应该可以赚的更多,他们明明这一小时挣了100块,肿么一天就挣不了2400呢?

                            石油只是资本周转的一部分。油路被断掉,只能是资本周转的中断,只能是利润的中断。左逼民族逼,从来没有反过市场经济,于是,他们操心利润的中断,也是理所当然的。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

                            听过不少说东北人被计划经济养懒的说法。

                            俺母亲90年代回过一趟东北看望当年的老邻居,老邻居一家非常善良,当年给过我妈很多帮助,所以我妈也一直惦记着他们 。老两口有三个儿子,一个姑娘,都在国营单位工作,老大老二都下过乡当过知青。那时正是下岗潮开始的时候,老大是工人,下岗,在街道上的一个台球城看场子,大嫂是国营商店的店员,被两万块钱买断工龄下岗,商店归了原来的领导,她们万分不满也没用,儿子在深圳打工,2000年前还跑到深圳,说能不能在深圳开饭馆,她饺子包得好,后来又说要去加拿大打工,说有不少姐妹都去了,她那么大年纪,还能打什么工呢?后来还是去加拿大了,没有音信,过了几年离了婚,前几年听说又回来了,看儿子。老三在工厂当技术员,下岗,据说无所事事,最小的姑娘也是工人,下岗,在家做酱料,到街上摆摊。只有老二一家没有下岗,老二78年考上了大学,是干部身份,二嫂是医生,也是干部身份。

                            东北人并不懒,我们都有不少东北同学,我不认为他们比别的地域的人懒,相反,我觉得他们勤奋聪明,比平均水准还要更出色一些。

                            咱们从稍高一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以你的例子来看,你也说你爹的厂子是沈阳某区(假设是铁西区吧)一枝花,也就是说一枝独秀,其它的厂子都不行,工人都下岗了,那么你爹的厂子能提供多少零活呢?能给多少下岗工人带来长期的生计呢?学术一点说,你爹厂里的员工能拿出多少钱长期购买第三方服务呢? 其实这就是有人说的,第二产业不行了,可以做第三产业嘛,人只要勤快肯干,总能找到活路的,从个人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像东北那样大面积的下岗,第二产业没了,谁来购买第三产业的服务呢?对于东北来说,如果原来的支柱第二产业垮了,第三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根本吸纳不了相近规模的劳动力。

                            所以,与其说东北人懒,不如探讨为什么东北的第二产业当年会崩盘,重建第二产业为何困难重重。

                            通宝推:燕人,老老狐狸,
                            • 家园 想什么呢,沈阳这么大的城市竟然会没盖楼的?

                              经济再差也有一堆楼房在盖啊。

                              另外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辐射东北各地,第三产业就养活了不少人,在沈阳五爱市场做买卖的下岗工人多去了。。。

                              东北为什么第二产业崩盘啊,继续讲故事:俺爹的工厂后来在昆山开了个分厂,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设备,昆山分厂的合格率高出好多,而且也没有政府衙门天天来检查讹钱,更不用交高额取暖费,厂长直说,他们厂要不是国企,就干脆把沈阳这边关了直接搬到昆山去。。。

                              通宝推:acxp,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