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 老乐

共:💬184 🌺689 🌵68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00 / 0

    老乐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14/0
    flyingcatgm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80/0
    两个都不严谨不可靠
    5/0
    两个都严谨,都可靠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

        从85年开始,流动人口就已经对失学造成这么大冲击了?

        人口的流动,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在85年左右的时候,是“我想流动”还是“我不得不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人口流动的背后,总是有政治经济原因的,您觉得呢?我看了你之前的一个主题贴,就是写自己过去的学校的,是吧?

        不知道您是不是在教育口工作,冒昧请教一下:在85年,学生如果选择“不流动”,呆在户籍所在地,那么学校是没有理由不收的,对吧?

        您认为人口流动的原因,能够简单归结为:追求个人财富/自由...吗?

        您的信息拓展了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宝推之。

        感谢您的参与。

        • 谢谢
          家园 这个人口流动对入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底层农村

          说白了,就是四川,湖南,河南三省。

          因为这三省,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九零年代中期,是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出发地。而四川与河南又是人口大省。

          我是九零年开始读大学。一直道四年毕业。年年春节都是与民工潮一起挤火车回家,返校。

          另外一部分流动人口主要是下海经商。不过,这部分人对失学问题应该不具影响。

          • 家园 这些我都不知道,大学和家在同一个城市

            春运,我只在电视上看过。

            其实我特别遗憾,我自己缺乏外省上大学的经历。羡慕阁下。

            也就是说,在80-90年代,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形成人口大流动,而这样的人口流动,则很可能造成失学。

            那么在那个时候,民工选择外出打工,您觉得是主动“走出去”,还是被动的“不得不背井离乡”?

            • 家园 当然是主动走出去。。。

              当然,这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不阻拦,甚至是鼓励)。四川啊,天府之国,就算是在川中丘陵山区,也是基本不愁吃饱饭的。当然,能吃得有多好就不一定了:80年代普通农村人每个月几户人家杀头猪打打牙祭还是可能的。

              80年,我小学三年级,还在农村,就看到小表哥的手抄本,满是歌词。是他的朋友从南方(广东)传回来的。

              90年开始读大学,每年寒假回学校,火车路经广安,渠县,达县,都是半夜。车站外都是黑压压一片人头。每次几乎都是维持秩序的武警用警棍强行撬开车窗,先将一个人塞进车厢,然后就是一个个打工的人爬进来,直到再也塞不进为止。

              出去的人基本上都是怀揣着打工赚钱的目的,在火车上看不到任何什么被迫离家的感觉。

              火车经过安康附近,每一次临时停车,都有山坡上提着篮子跑到火车车窗边叫卖鸡蛋,玉米,橘子的当地人,大姑娘小姑娘年轻人都有。

              每次春节回家在武昌火车站都是和大包小包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一起挤车。我和伙伴们买坐票,可往往没有座位。。。谈不上被霸占座位,而是太多打工者挤在车箱里,大包小包蛇皮袋装满了带回家过年的东西,坐在座位上和坐在过道边,行李架,厕所里,睡在座位下,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样的情形下,往往是从武昌到成都,三十五个小时,基本上不喝水,不吃饭,只在路上买几个鸡蛋,吃几瓣橘子:没什么原因,就是上厕所太困难。大家也都差不多。

              当然,能够买到卧铺票,是可以稍微好一些。但是那个时候卧铺是很难买的,基本上要单位开介绍信出差用才能买。或者有关系。

              只是春节前后连卧铺车厢也往往不得不塞人进去:地方火车站的压力大。那个时候还没有成达铁路,四川打工者出川的通道主要就那么两条:走重庆,达县,武昌去广东,或者走重庆,贵阳,长沙去广东。

              经历过几次,就真的懂了,什么叫做打工潮。

              通宝推:笑不拾,
    • 家园 为什么好好说话不受人待见,而不加考证张口就来却得花无数

      在这栋楼里也算是见识了。

      在这里支持楼主。

    • 家园 诡辩到极致与高铁霸座男、霸座女无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