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 老乐

共:💬184 🌺689 🌵68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00 / 0

    老乐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14/0
    flyingcatgm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80/0
    两个都不严谨不可靠
    5/0
    两个都严谨,都可靠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单纯把这个问题开列出来,因为这是我和flyingcatgm这次网络交流的缘起。原来的那个帖子下面,我觉得无关的帖子太多了,因为我是来谈问题,更是来谈方法论的,不是来吵架骂大街的,所以,我以我和flyingcatgm这次交流的起点为新帖,说一下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我不预设立场,只谈方法论,以及采用不同的方法论得出的不同结论的可靠性。

    flyingcatgm的升学率数据如下:

    1975年小学升初中率:90%;初中升高中:60%。

    1985年:小学升初中68%,初中升高中:42%。

    flyingcatgm网友结论: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flyingcatgm网友,你觉得,你用两个升学率作为证据,能否得出你的结论---“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是或者不是。能否给一个简单的回答?

    我的观点是,你给出的两个升学率,是不能得可靠地得出上述结论的--也就是说,单纯凭借两个升学率,我无法支持“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下面,我对“改开前后升学率”和“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之间的关系做一次梳理,希望你能够从这里开始,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厘清。

    我所否定的,是你的“方法论”,我所质疑的(不是否定),是你的结论的可靠性。至于到底是不是“无书可读”,或者“苦难民众到底是多了/少了”---这些问题不是我和flyingcatgm讨论的焦点。因为这些具体的问题在我看来,最终都会有答案---只要手里的数据真实,并且采用相对合理的严谨的分析方法。

    请flyingcatgm先和我把“改开前后升学率变化”和“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之间的分析方法讨论清楚,然后再梳理其他的。

    如果手里只有“改开前后两个升学率”这样的数据,在我看来只能建立这样的结论---改开(以某个时间点为原点)以后,升学率大大下降

    而flyingcatgm的结论是: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我这个归纳,你是否认可?flyingcatgm?

    如果你认可我上文的归纳,你就至少需要做完如下工作,才能够确定/排除你的结论--“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1)在没有升入初中/高中的孩子里面,他们“没有升学”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如下可能(不是全部):1.自己选择不升学;2.升学考试难度大了,考不上了;3. 升学考试难度没变,但是低级学校的教学质量差了;4. 教学质量不差,考试难度不变,高一级学校的数量少了,升学机会下降了;5.教学质量,升学考试难度都没变,高级学校的数量也没变,但是学生收入状况恶化,无力承担学费了...等等---在我看来,以上诸多原因,只有2,4,5成为升学率下降的主因的时候,才算是“无书可读”的状态。

    2)假设上文2,4,5就是造成升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我看来,结论只能达到“邓氏改开之后孩子们无书可读”的程度。而你的结论是“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别小看这个“让”字。这个“让”字的使用,说明你认为“邓氏改开”是造成“无书可读”的原因。如果想要论证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你必须继续向前走一步。因为“改开(以某文件发表为原点)”和“无书可读”---这两个事物先后出现,并不代表先出现的事物(邓氏改开)是后出现的事物(升学率下降)的原因。你下一步还必须要论述,造成上文2,4,5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正是邓氏改开的某些政策造成了2,4,5,那么我认可你的结论,给你宝推。如果造成2,4,5的原因,不是邓氏改开之后的政策,而是改开之前,或者前后政策的相互作用,则我还是不能认可你的“邓氏改开让孩子们无书可读”。

    只有把论证过程做到这个程度,在我看来,才能最低限度的达到我认可的“结论可靠性”。

    如果再想往前一步,去论证“邓小平就是改开以后造成孩子们无书可读的罪魁祸首”,那么还需要至少做出如下的工作:1)确定改开以后出台的政策(ABC)是导致上文2,4,5的原因。2)确定邓小平本人,在ABC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邓小平本人在制定/出台/执行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那么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振臂高呼---邓小平就是造成改开后孩子们无书可读的罪魁祸首!我宝推!

    上面的方法论,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不知道这一次,我说明白了吗?

    第一次用投票方式发帖。看看有多少网友认为我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有多少人认为flyingcatgm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通宝推:相信逻辑和常理,wooxiao,
    • 家园 结论出了:邓改就是让孩子无学可上。培养官老爷的题海加强了

      工农业实践知识被严重忽略了。

    • 家园 还有一篇文革时期的教育扩展,和我的看法也差不多。

      网上可以下载。

      • 家园 文革的普及教育是和文革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符合的

        改开开始的大学,与改开的社会生产力需要不符,完全成了美国生产力的后备,以及买办官僚的温床。

        扩招后,虽然学生水平下降,但由于分配面向生产实践,反而真正为中国入世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 家园 扩招之后,还有毕业分配这个概念吗?

          扩招后,虽然学生水平下降,但由于分配面向生产实践,反而真正为中国入世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 家园 怎么没有?好几年双向选择。改变是有个过程
            • 家园 你说的哪一年呢?不是99年大扩招?

              1992年,邓小平南巡,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中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通宝推:南宫长万,
    • 家园 供参考“文化大革命”与教育乌托邦

      普及高中教育: 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文革”时期的教育现实比我们记忆中的更为丰富复杂,呈现一种奇怪的混合: 在“读书无用论”泛滥,知识权威扫地,反智主义盛行,“白卷英雄”、造反派和“大老粗”成为时代英雄的同时,农村教育也迅速发展,进入大普及和大跃进的时期。

        继1958年“教育大跃进”之后,“文革”期间再次全面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强调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使城乡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类似的,“文革”期间也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高指标。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要“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1974年,国务院科教组提出“继续大力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

        不少地方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与1958年“大跃进”时“村村有小学,队队有中学”的目标很相似。1970年,湖北省文教局在《1971—1975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的初步意见》中提出: “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到1975年要普遍做到区区有高中,社社有初中。”普通中学开始急剧增长,生产大队基本都办了初中,有的还办了高中班。到1976年,全省中学达17949所,为1965年875所的20.5倍,其中高中4029所,为1965年147所的27.4倍。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55

        因而,20世纪70年代初,当高等教育奄奄一息之时,中小学教育却得到了大发展。从统计数字看,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是1965年的6.25倍,初中生数是1965年的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到原来人数的11.3倍。见表1-3(略)。

        教育重心下降,面向农村的发展是实质性的。如表1-4(略)所显示的,初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33.7%,提高为1976年的75.2%;高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9.0%,提高为1976年的62.3%。这是十分惊人的。

        “文革”期间,整个教育的重心降到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的重心却不切实际地上升为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成为发展最快的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被认为限制劳动人民子弟接受教育而遭到批判和取消,原有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半农半读技术学校等大多变为普通中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许多小学附设初中班,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被抽调到中学任教,反而削弱了小学教育。由于将农村中小学的公办教师转为民办,下放原籍并转为农业户口,不拿工资,改记工分,极大地涣散了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降低了教育质量。据统计,全国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中民办教职工所占的比例,由1965年的52.6%上升到1978年的73.4%。何东昌主编.当代中国教育.上册.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08将办学权直接下放到大队或生产队一级,而且经费大多自筹,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支出反而减少,这是很荒诞的。教育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1966年为6.36%,1970年最低,为4.24%。从1972年起,国家财政预算中将教育事业费支出单列,加强管理,这一比例有所回升,1976年达到6.29%,与1965年的6.24%相当。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8

        如同“大跃进”时期,“文革”期间的中小学教育数量的发展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当时小学实行五年制,初中、高中各两年,取消了考试和留级,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因而实际的教育程度并不能真正达到初中、高中的水平。但是,如果不是以“升学教育”的标准,而是以实际的功用去评价,那么应当承认,这种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如同当时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一样。它无疑是低水平的,但切合实际,首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今天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的60年代生人,正是受惠于70年代农村的基础教育。

        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案例,使我们深入认识基础教育的功能。我们通常说,由于“文革”时期的教育荒废,耽误了一代人。这当然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对那些在“文革”前接受教育的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但对于在“文革”时期上四年制中学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许多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青年,正是“文革”教育荒废时期的中学生。今天回头看,“文革”时期低水平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它启示我们认识人才与教育的功能。这至少说明两个道理:一是优秀人才是制度挡不住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考试制度。二是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自由、宽松、“低水平”的教育,同样可以生长出优秀人才。一些过来人将那完全没有权威的时期称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从中获得了实在的生长。当然,这是一个极端;我们现行的严酷的、令学生透不过气的“应试教育”是另一个极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后者更利于人才的成长,真理应当是在两端之间。

      • 家园 对比一下不同年代中学教材就知道原因了

        对比一下不同年代中学教材就知道原因了

        见过早年的工农业基础和政治,还有文革时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编者比几十年后的教材编修水平高出十万八千里

        文革末期的,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实践,估计合格初中生自己也能看明白

        90年代的味同嚼蜡,授课老师多半也稀里糊涂

        上一代没文化少见识,又不在重点学校,靠老师和自学能考好的是极个别天才

        即使这样,师资力量越雄厚的地方录取分还越低,真他妈的

        上层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

        笨狼能考上大学,与小学读毛选息息相关。谁孩子学文科,建议效仿下

        • 家园 你真的是太太太谦虚了

          你能上大学是因为你聪明勤奋,否则,其他那么多小朋友都读过毛选,怎么没考上呢?

          《十万个为什么》,文革前就有了,文革后也再版了。

          当年工农兵大学的微积分教材,我看过,比我浙大大一时用的那本,要浅显易懂,我完全承认——工农兵大学的教材风格很像美国的for dummies系列。

          中学教材,我没看过,没有发言权。

          对比一下不同年代中学教材就知道原因了

          见过早年的工农业基础和政治,还有文革时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编者比几十年后的教材编修水平高出十万八千里

          文革末期的,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实践,估计合格初中生自己也能看明白

          90年代的味同嚼蜡,授课老师多半也稀里糊涂

          上一代没文化少见识,又不在重点学校,靠老师和自学能考好的是极个别天才

          即使这样,师资力量越雄厚的地方录取分还越低,真他妈的

          上层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

          笨狼能考上大学,与小学读毛选息息相关。谁孩子学文科,建议效仿下

          • 家园 二十多年前初中混文凭的很多,高中瞎混的比例有限

            二十多年前初中混文凭的很多,高中瞎混的比例有限

            那个年代尤其矿区学校很乱,干扰极多,不过混日子的男生最多两成左右

            很遗憾最勤奋的往往是成绩较差的,苦学超越生理极限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聪明,7-8——10:1(7-8考虑到技校好专业等因素)初中--高中升学率已经说明了问题。按这个选拔比例,扩招几年后上大学应该很容易的事,当然现在部分“大学”就是原先的中专甚至技校

            周围同龄人和比我大几岁的中学看过毛选的应该不多,我小学和初中(含毕业后)泛读过几遍,精读了一小部分,累计有两到三周时间,高考后才又重翻一遍

            我估计文科生早读毛选能为之增加20-30分的总分,至少有利于识别低级的政治忽悠,搞清中国现代革命史脉络,再就是语文方面无形的的熏陶。政治方面同理,不过和特色教育相抵触,加分效果大部分可能抵消了,整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相同时间投入,除非有名师指点,否则没这么好的辅导书

            那时候除了统一的教材和基础训练,几乎没有辅导材料,高二暑假提前教部分科目还需要借教材

            老师手里似乎也有限,历史老师手里指导教学小册子借来想复印,顶我两周生活费,还得拆开才能全印(否则边上没法印),没舍得,看了两天还回去了

            1993-96高中教材感觉就是罗列知识点,没启发怎么学和怎么教,老师水平不行的话……

            所在高中老师大多大中专毕业,省内的师范本科都不多,我估计当时高中老师如果参加高考,只考自己所教科目,能获得80%以上分数的凤毛麟角,能获得70%分数的估计也就一半左右,有的可能不及格。

            有的老师靠拖堂显示敬业,害的厕所都没空上,科目成绩却不怎么样

            有的数学老师上课直接念课本上的例题,要靠自学弥补

            高中三年的英语老师水平赶不上刚入大学的上海同学(众数),后来不教学了和人跑客车卖票,昔日学生见了多数装不认识,少数故意当众冷嘲热讽

            中学和大学耗费最多时间成绩最差的科目一直是外语,妈的我高考那年居然搞什么标准分

            上大学时方言比外语更可恶,2/3是上海本地生源,加上长三角和知青子女,吴方言区同学大约占到9成,他们非隐私讲话很长时间内根本不明白,最怕老师普通话不标准说着说着还飙出沪语(从外面请的“指导者”有的绝大部分时间直接说沪语)。大三我才基本解除生活中方言听力障碍,不算楼下大妈之类土著,当然能听出+猜出前者大部分意思

            不知道包子主席任职福建时多久才适应属下的闽味官话,又是多久才听懂当地老百姓的土话(假如对方能听懂普通话)

            近几年居然限制拼音教学,诱导幼儿园方言教育,明摆着沪语、闽粤语发达地区赶外来人员子女滚回家上课。包子和身边谋士没注意到还是过于昏庸或者知道却故意纵容?

            相关旧文《推迟拼音教育是愚民手段也是分裂隐患》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213393

            《推迟拼音教育是愚民手段也是分裂隐患》

            和矿区比,地方学校重点高中(一所或两所)外师资力量大概更差

            现在山东也没消除大班,别说二十多年前了,那时非重点学校大概只有生源不足的小学低年级是小班

            就这样师资条件更优越的地区录取分数反而低很多,以前还分城市农村,现在老家初中升高中至少农村和城市户籍至少差几十分(逼着买房迁户口)。我觉得全国统一卷部分区域搞标准分一是掩盖不公正,二是卡瘸腿科目的学生(譬如非重点学校学生外语)。现在又搞什么自主招生还有平时成绩,就是为某些学不好的兔崽子开后门,卡的是谁的孩子呢?

            《十万个为什么》我大学毕业多年后才看到(以前有卖的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明白其价值,当消遣儿童读物,刻意远离),手上有文革版本的6册和80年代初的1册,多数是5元一本买的。以前见过十几本(接近整套)才40元的,品相不好,再说最想要的几本早淘到了就没下手,后悔了

            《十万个为什么》1962年版本是8册,1965年版本是14册,1970-71版本是21册,改开后应该更多,旧书摊对比过部分,强烈推荐文革期间版本,没有再说其他

            还见过文革时的《工农业基础知识》(淘到一本工业部分),和改开后教材比,我认为是远超前者的物理自学教材

            如果当年理科生初中毕业读了这本书和文革期间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估计至少能提高20-30分的高考总分

            据说全国统一卷的时候,哪个高考大省平均分都没达到400分(总分750)。2017还是18高考,河南两成多考生总分不到150分,湖北接近两成考生总分不到150分(武汉初中升高中上限57%),他们抽一个暑假看看毛选,还有文革期间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工农业基础知识》,高三再突击一年,不是混子那种,怎么也能提高个百八十分吧

            基础教育这熊样高校还大扩招,不让公布分数和排名,是选拔和培养人才呢还是制造人渣好当奴隶统治呢?

            从教材自学难度的演化,就知道效颦年代的教育方针了

            学大学数学时,先学了一个学期国内教材,又学了一个学期美国版本的,后者很有趣但难度极低,老师直接说初中毕业也可以学

            不过这个跟我说的文革期间和改开后的教材对比不是一码事

            通宝推:hwd99,
            • 家园 其他内容我不发表意见了

              他们抽一个暑假看看毛选,还有文革期间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工农业基础知识》,高三再突击一年,不是混子那种,怎么也能提高个百八十分吧

              语文我也不说什么,那玩意天赋很重要,李白屈原没读毛选,人家语文水平很高。

              数理化方面,我是91年安徽考生,就我所知前后那几年的情况,《十万个为什么》和《工农业基础知识》,绝对帮不了提高高考成绩。

              高考能出不出高分,关键就在于这些考题,当中有多少,你以前做过类似的习题?

              高中就是所谓题海战术。

              • 家园 你漏了 “高三再突击一年” 这句话

                《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科普读物,对高考的直接帮助不大,但是打开一扇门的作用就有了,起的是梯子的作用。否则直接上高考习题,人家完全看天书,一窍不通,不仅没有效果,对士气的打击也很大。

                我教的美国大学生,就是基本的微积分、线性代数,重要的就是要 “开窍”。很多美国学生不笨,但是基础没有打好,高中时代老师稀里糊涂教,光顾着背公式,进了大学很容易挂科。一旦用 “讲故事” 的形式把前因后果讲明白了,让学生有 “恍然大悟” 之感,美国学生会说 OK,that makes sense 人家有了 sense,之后可以自己学,就很容易进步。

                总的来说,我也不同意迷途笨狼的观点,提高学生(尤其后进生)成绩,需要老师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在国家层面上就是要多花钱,多师资,小班教学,没有什么一点就通,没有捷径。

              • 家园 连基本的理解能力没有就做习题连两成分数考不到不奇怪

                连基本的理解能力没有就做习题连两成分数考不到不奇怪

                初中考试有的想抄袭,专业老师直接把课本给他们,确实是“抄都找不到地方”

                记忆中我高中做的习题很少,高三上学期期中期末各一次模拟考试

                别的卷子就当练习,而且非常有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