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反抗父母是走向觉醒和解放的第一步 -- 北大28楼

共:💬349 🌺1732 🌵8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养老社会化是二十世纪的一大进步

        过去讲社会主义优越性、讲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比十九世纪进步,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养老社会化

        其他诸如医疗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其实质都是原来完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和风险,改为由社会承担一大部分

        完全由家庭来承担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养老)这是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早期的落后现象,既加重了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又不利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

          • 家园 这只是假象

            不管老人多老人少 老人总要活

            所以一定的社会财富总是要分配给老人用

            但是这部分社会到底由谁来出,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一样的。

            如果老人多了 养老社会化当然就要增加税收,对资本家不利。取消养老社会化,表面上个人顾个人,实际上减少了资本家(及高收入者)税收负担,实际上将财富由劳动转移到资本。

            当然,穷老人如果确实负担不起,也可以选择不活,给“社会”做贡献。而养老社会化条件下,客观上鼓励穷老人活得更长,加重“社会”负担

        • 家园 这可能不太现实

          就不提共产主义了,就是一个比较纯洁的社会主义离我们都还是很远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指望社会养老,是不现实的。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的。

        • 家园 那么

          养娃社会化呢?

          or “儿童公育”

          • 那么
            家园 也是

            单位幼儿园是原来一项主要社会主义福利

            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企业福利一部分

            即使在现在的中国 很大程度不还得靠“公育”,只不过商业化了,加入了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残酷竞争

            • 也是
              家园 不能完全同意

              单位不是社会

            • 也是
              家园 不能输在起跑线

              是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母权化的封建父权推波助澜。

              我甚至可以说一句,当代的中国母亲,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反动的封建父权的牺牲品和推手。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混乱,就好比明末,一群东林党试图代行封建皇权,最后只能一败涂地,皇权依靠异族卷土重来。且看当代中国母权代行封建父权,能走到什么地步。

    • 家园 苏格拉底的麦穗

      父母是错的,反抗父母是解放,如果父母是对的呢?反抗父母就是自我放逐,自残的行为。

      父母养孩子,从投入产出比角度来看,一定是亏钱的。“来自父母的“催婚”、“催生”,实质上是一种有意识、无意识下强征未来养老劳动力”,

      两个孩子的父亲看到这句话泪流满襟。

      这他妈的胡说八道啊,原谅我此处使用了迄今为止网上发言的最强烈负面词汇,非如此不足以表达我的愤怒和不屑。养儿防老,这仅仅是父母养孩子的一个顺带目标,即使孩子不肖,多少父母不一样无私付出?即使孩子身患绝症,明知希望渺茫,父母不一样倾尽所有去治疗?这是他妈的生意?

      要说养孩子是生意,的确是生意,自然界的生意已经做了几十亿年。孩子能够开枝散叶就是父母最大的利润,如果还过得开心,那真是老怀大慰了。

      父母的忠告,是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可能很多是错误的, 但不能否定其中大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正确的,仅仅自己在当时不能理解和接受。

      至于婚姻,是目前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繁衍的最佳策略。生孩子,有两个人一起负担,有困难可以两个人承担,有事情可以两个人商量。诚然,两性之间会有利益冲突,但这不是根本性的矛盾, 是可以妥协和调和的,把男人当成敌人,是我见过的女权主义者最蠢的策略。

      “老大当嫁,不然越老越不值钱”。这里的“不值钱”一语道破婚姻是一桩彻底的经济行为的本质 —— 用女儿来换取父母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道出了对女性的“物化”—— 女性作为家庭生产劳动力值多少钱。

      上面的这段话,彻底反映了这个作者对社会智慧的误会和敌视社会的潜意识。男人女人都在社会中寻找最佳伴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女人的生育优势的确在削弱,这是固有的生理特性, 通俗地说不值钱。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因为找最大的麦穗很困难,因此放弃找麦穗,走独身路线,则是更大的错误。

      未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孩子的,没有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这个美丽新世界与你何干?

      如果你愿意要孩子,但不愿意要家庭,更是经济学上的愚蠢行为。自愿替远处不知名不承担任何责任的男人抚养后代, 只生一个,自己的基因仅仅能传承50%, 生2个3个, 你以为你是邓文迪吗?一般人经济上根本无法负担。

      我已经要求我的孩子们长大去捐献精子了。

      通宝推:尚儒,乡下秋叶,不会游泳的鲨鱼,红军迷,心远地自偏,透明,三笑,发了胖的罗密欧,
      • 家园 陈王的帖子说明,封建父权在中国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没时间,能写多少写多少。先回答陈王兄开篇的问题。前提条件,子女是成年子女、不是未成年。

        父母是错的,反抗父母是解放,如果父母是对的呢?反抗父母就是自我放逐,自残的行为

        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没有重复验证的机会,而且往往会塞翁失马,所谓对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证明。

        举两个例子:我们那届一个女生,校子弟,谈了一个西北男友,毕业要跟着男友去西北,父母寻死觅活把他们拆散了,后来女生嫁给了我一个哥们,哥们品学兼优、比较帅、叔叔是教务处长,条件比原男友强很多,然而,后来哥们得了肺癌、英年早逝,留下她和尚未成年的女儿。另一个高我们2届的女生,不顾一切跟男友去了西北,后来又两口子一起跑到北京北漂创业,在帝都二环内买了几套房子,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happy ending。有钱后,丈夫开始找女人、打老婆(男人跟老婆说:男人一辈子如果不睡100个女人就白活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所谓对错,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验证、没有标准、而且会相互转换。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关于对错的争执,大多数是一面之词,而且根本没法验证。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父母的意见是对的并不意味着儿女的意见是错的。

        陈王用对错来界定这个关系,跟小孩听故事的时候纠结于“好人、坏人”差不多。

        回到陈王的问题。我认为:

        子女如果自己拿错了主意,承担后果好了,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儿女的独立性把主意拿错了呢?父母能代替子女承担后果吗?据我的经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的。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一定要为儿女拿主意、最终儿女承担后果。而且呢,周而复始地“为你好”。

        我认为,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首先是平等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这条,谈对错、煽情,都是行使父爱包装下的父权压迫。

        --------------

        其次,陈王在0.1%太久了。父母把子女当私有物品是普遍现象,而且,越是穷的,抓儿女越紧。穷人总比富人多吧。3周前去见了一个人,他父亲一个农民,把大儿子管废了、找二儿子借钱给老大在县城买房(二儿子在加拿大做博士后,两口子租一居室、33了没有孩子,也没什么钱)。本来想写一的,可惜一直没有时间。这种现象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今天太晚了,以后有空说了。

        • 家园 赌博的时候会选概率大的

          下棋的时候会选自己认为赢棋概率高的。

          父母给子女出了主意,还是要子女自己采纳,子女当然要自我斟酌。这个和父权有什么关系?

          我儿子如果有自己的主意,坚决不听我的建议,我也只好听之任之。如果他的行为荒诞,至少我认为荒诞,我能做的就是切断他经济上的支持。

          既然是独立自主,就不要指望别人无条件支持。

          回到你的博士后,站在他父亲立场,全家节衣缩食支持他读书,一直到博士后,现在叫他拿点钱出来支持老大买房,也是有合理性的,不过要把握度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