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對"南宫长万","审度","桥上", -- highmax

共:💬17 🌺11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對"南宫长万","审度","桥上",

    雜記-- epimetheus

    因為無通寶,所以要集中一帖子回覆,抱歉

    替换

    審度

    至於豬是否需要“從豕”,“豕”字早已不是常用字了,沒學過文言文的還不一定知道是什麼東東呢,反而“犭”字旁,一看就知道是四個腳的畜類。何況字的來歷,並非只有像形一種方法,只不過初其以畫表意,畫簡成字,表意複雜畫不夠了,指示形聲會意字就來了。

    凡事拘於祖宗古法,殊為不智。我跟人家說,信命信風水,最終必然是遷墳改墓,一味復古,最後不知道是不回到石器時代呢?或者重新爬回樹上?

    確實,除了"象形",還有形聲會意;;;更進一步的有"六書"

    這個"六書"最明顯實例就是:化學元素表

    "釒","气",即使是簡體化了的,也可以令廣大14億人民即使不是相關行業人員,也大致看得出來其中到底是"金屬"與否

    對比原版本拉丁文的,哈哈!!!!!!!化學界隨後必定華人天下

    我主張繁體自問是有實際利益考慮,其中之一盲是要華人在化學界更進一步,將拉丁語打回樹上倒是有想過

    替换

    南宮長萬

    我記得當年一次英語考試,separate幾乎沒人不認識,但是聽寫小一半人錯。繁體字比這個難多了。更不要說即使會,寫起來的麻煩。一個台灣熟人,說她小時候考試,就恨爹媽起的名字太複雜。

    考慮"無紙辦公","電腦打字"的時代趨勢,寫不麻煩了

    至於你提到你的台灣朋友的情況,順帶一提台灣:

    我必須強調:近年台偽叛軍於立法院就"漢字拼音書寫"(強調是書寫)進行討論,島嶼上的"少數民族"大力支持幸好被否決

    我在香港也聽說過類似的"港話拼音化"

    憂鬱的台灣烏龜就是例子。解讀文件的需求是對文字很低的要求。你讓那些掃盲班的寫個家庭情況匯總試試。繁體字唯一的作用是美學意義。但是跟普及比,這個不值一提

    掃盲成績我承認,可不能"掃盲=簡體";;;至於繁體字的作用,上面"化學"內容是一例

    那些懷念繁體字的,多是在過去知識壟斷的時候,覺得高人一等,現在“連村口李癩子也會寫文章了”大大不滿罷了。

    不排除有這種人,但這種人恐怕"年事已高"吧

    替换

    橋上

    您大概不是在大陸上的小學,每個字要寫若干遍的,好對筆劃有深刻記憶。

    謝謝提供教育情況,香港我小時學繁體都是一本練習簿,內有虛線,兒童不斷沿線抄,簡直是次於英語的童年陰影

    不過,回顧過去:我覺得英語多餘,至少是學太多了,無什麼機會用,說中文時加英語單詞裝BB我又覺得白痴;;而中文真日日說啊,所以有用

    通宝推:桥上,透明,燕人,
    • 家园 禤翥龘听说过吧

      为了文化及知识的大面积及快速传播,文字简化是肯定应该的

    • 家园 我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繁体汉字或者正体字

      但是,我认繁体字基本上没有问题,词组或者短文就更没问题了,因为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猜字的意思,我读台港报刊或者奇摩雅虎台湾的新闻一点儿障碍没有。

      写不行,写不了。

      个别的繁体字单独的出来可能有不认识的,比如你题目里的 “對"南宫长万","审度","桥上",”乍一看,我一愣神儿,我把"對"看成了“封”,为啥要封这几位呢,都是帅哥文化人。( 對 | 对 )

      我觉得只要简体汉字没问题的,大部分的繁体汉字都能猜个差不多。

      • 家园 较真一下

        您说没学过正体字的说法不正确。在大陆,简体字就是正体字。简繁是相对的,但是正不是。官方认可的字就是正体字。所以一些港台人士用正体字来称呼繁体字倒也不错,但是不能把繁体字等同于正体字。因此以正体字来对立简体字的说法是错误的,是港台人的故意误导。

    • 家园 化学字和简繁体无关吧?

      谢谢您回复,就再讨论一下。

      我是觉得:

      一、简体是将已有的某些简化字规定为正字,原有的正字仍然存在,还会在某些情况下用到。

      二、因此,简化字可说是无一字无来历。其实有些字本可以简化,例如”菽“可以简化为”尗“,但没有简化,因为不流行,没群众基础。因此显然不是为简化而简化,而只是把流行的俗字定为正字而已。

      三、规定简化字基本不会影响传统文化,就个别字(好比“爱”)的简化来攻击简化字的可说是没有传统文化的修养。

      四、简化字的有些简化可能有缺点(例如“”观“、”汉“等),但主要是为了简便书写,在当时条件下意义极大,因为汉语当时被认为无法打字,而现在条件变了。

      五、有时候笔画的简化未必没有道理,或者说未必比经过隶化后的繁体字有道理,例如”马“。

      我之前也写过几个帖子讨论,如下:

      《部尾字典:写在前面 上》

      《部尾字典:写在前面 下》

      《听话听音——语音乱弹》

      通宝推:阴霾信仰,审度,
        • 家园 簡體字不一定就扼殺繁體字文化傳承

          您的意思,繁體字是華夏文化,那麽普及簡體字則是與時俱進的工具。好比普通筆用了很多年,而毛筆文化還是能夠得到繼承和發揚。況且簡體字也有很重的文化的成份。類似例子很多,電子音樂也沒有扼殺小提琴鋼琴。

    • 家园 再讨论一下

      首先,目前使用的简体字主要来源是中国文字书写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反简体字的一大理由所说的中共硬造,虽然楼主没有提到这点。第二套简体字推广不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字的来源道统不足。

      其次,第体字的推广,其时的背景是要大规模普及读书识字,(这一点古今中外没有比中共做得更好的)。简体字的应用,极大降低文化普及的难度,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真正的多快好省,功德无量。

      第三,楼主提到的所谓“无纸化”,分三个方面:其一,就算真正的电子化,繁体字也要占用更多的数据量,还是比简体字耗资源。其二,现在还离不开纸,大量场合使用纸张作为文字载体,特别需要保存的东西。其三,目前电子文字,其优点在于来源方便,但是阅读起来,特别需要反复仔细对照阅读标注,电子版的比纸质版的效率差远了。

      第四,起码我们六七十年代许多人,阅读繁体字是不存在压力的,但是繁体字的阅读效率明显没有简单字高,笔划多,分辨效率就低了,同样是台湾乌龟,繁体字得大点才容易看清。

      综合来说,简体字是中国文字自然发展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统一标准的合理合法的字体,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极佳的社会效益。

      如果为了迁就个别地区,迁就小部分人不打粮食的情怀,为了避免一些污蔑说词,由简返繁,殊为不知,并会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

      • 家园 【整理】拾遺+回覆

        首先,目前使用的简体字主要来源是中国文字书写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反简体字的一大理由所说的中共硬造,虽然楼主没有提到这点。第二套简体字推广不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字的来源道统不足。

        1.固有自然而成的字,我也聽說有參考日本的字。

        2.簡體字由約1903年後開始有人構建,1949時其實只是[氣候已成]。在香港確實有反智派聲稱之為「中共產物」,唯我觀察1900-1949年文化史,不能苟同。

        3.簡體字推廣不成功:就我身邊人,他們倒嫌繁體麻煩/不懂寫(不懂寫和香港教育愈趨英語、通識、洋奴哲學有關),極力使用簡體;;;推廣不足主要是經濟因素(一國兩制、基本法、一切以英文範本為法律依據,要再罵鄧小平);;;當然學術界確實有你說的,但人數極少。

        替换

        第三,楼主提到的所谓“无纸化”,分三个方面:其一,就算真正的电子化,繁体字也要占用更多的数据量,还是比简体字耗资源。其二,现在还离不开纸,大量场合使用纸张作为文字载体,特别需要保存的东西。其三,目前电子文字,其优点在于来源方便,但是阅读起来,特别需要反复仔细对照阅读标注,电子版的比纸质版的效率差远了。

        這我過去無考慮,感謝補充。

        替换

        第四,起码我们六七十年代许多人,阅读繁体字是不存在压力的,但是繁体字的阅读效率明显没有简单字高,笔划多,分辨效率就低了,同样是台湾乌龟,繁体字得大点才容易看清。

        當然不存在壓力。

        而我的閱讀理解倒是:[鳥]和[烏]有時會因一劃看錯,[龜]倒不會,因為相似字我很少見。

        替换

        如果为了迁就个别地区,迁就小部分人不打粮食的情怀,为了避免一些污蔑说词,由简返繁,殊为不知,并会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

        至於反智派、反動派觀點,呵欠。

        至於成本效益,前期付出驚人,後期以僅領土計:越南朝鮮將由[只在象棋有漢字的國]變回[中國一部分],遑論港台。而數以十億計的民眾對數理化學的抽象思緒將全球蠻夷狄番打倒地上爬不起來,效益也大,當然這是我腦補。

        • 家园 这个事,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解释过

          中国古人早就发现口语会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随空间变化,就是我们今天很容易观察到的各地方言不同。随时间变化,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但你去翻一下五四时期的白话文,立刻就会感觉到“那些人说话怎么如此别扭?”

          有鉴于此,中国古人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给分开了,前者就是“文言文”,后者就是“白话”,执行不同的组织文字的规则。得益于此,今天受到基本文言教育的人可以读几千年前的文章。而如果读白话文,仅仅是100年前的五四时期的白话文,看起来已经有几分别扭了。

          顺便说一句,采用表音文字的西方语言系统,因为口语擅变的缘故,今天的人不经过专业的教育,已经无法阅读莎士比亚的小说了。才400年而已。

        • 家园 几乎所有的简体字都是古代就有了。这事河里早就讨论过了。。

          转个旧贴:

          新中国的简体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1935年版,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表。

          简化的原则是约定俗成。

          1956年以来正式推行的简体字大多数古已有之,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为证。《简化字总表》第一表350个字、第二表132个字,共482个字。有人考察其中388个字的来源,发现汉代和以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占28.61%),三国到唐代出现的有55个字(占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占42.78%),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占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占87.88%),民国时期出现的有46个字(占11.86%),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占99.74%),1949年以后出现的仅有1个字(占0.26%)。

          新中国只不过把简体字变成了官方文字。

          你是在说古人很搞笑吗?《兰亭集序》里面可是也有好多简体字哈。

          通宝推:黄河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