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农业文明的几个问题 -- ziyun2015

共:💬236 🌺117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一个历史爱好者

              哪有机会认识陈先生。

              对于“西来说”,我本来的看法是无所谓,都在一个地球上,文明之间有交流其实很正常,也很平常。但是西方带着种族优越感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非要把人类历史搞成只有一部西方史,这也太恶心人了,更恶心的是中国学术界还莫名其妙迎合这种论调……估计主导这事的多半是河殇一代,这些人一天不西去,“西来说”就还要继续卖弄风骚。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握手,我在去年关于农业文明的头篇文章里

                观点和兄类似:农业文明发生的早晚,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所以稍早、稍晚无所谓,不是“民族自豪感”的历史基础。

                陈老先生质疑两河地区的农业考古,很讲道理、符合逻辑。对比陈老先生、严文明老先生,另外一些大学/社科院的人士就真是如兄所说,让人产生很多‘不适’。

                因为,在海外想给孩子们教点儿中华历史,遇到的第一盆冷水,就是发现西方黑中国是从娃娃抓起、从中国古代黑起,所谓大阴帝国,真是很阴,不仅表现在香港教育,也表现在企鹅/百科全书等。所以我也就对张文宏、赵志军这种什么都是西来的国内大V,比较敏感,直白说,比较烦。

                教员说得好,还是不要等他们西去,扫帚还是要有的。

    • 家园 关于农业文明的起源中的几个有趣问题

      第一个问题:截止到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书、教授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农业文明主要发生在北半球几个大河流域:再往北、往南的大河,也不是完全没有经历冰河时期;也不是没有禾本植物。

      那么为什么原始农业主要是发生于北半球这几个大河流域呢?

      第二个问题:无论原生小麦、大麦、燕麦、小米、大米、玉米、甚至是原生土豆,颗粒都非常小,刚刚从冰河时代生存下来的“智人”,是怎么认识到这种小小小的颗粒果实(相比于之前的采集的植物果实),可以成为食物的?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母系氏族形态主要发生在从渔猎采集、到早期农业文明阶段?进入比较成熟的农业文明,人类社会又回到了父权社会形态?

      通宝推:审度,俺是老胡,
      • 家园 初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截止到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书、教授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农业文明主要发生在北半球几个大河流域:再往北、往南的大河,也不是完全没有经历冰河时期;也不是没有禾本植物。

        那么为什么原始农业主要是发生于北半球这几个大河流域呢?

        答:农业文明普遍发生在各大洲的气候周期性强的地区。并不是仅仅发生在北半球几个大河流域。非洲(例如埃及)和南美洲都产生了农业文明。气候的周期性导致植物产量的周期性,从而导致人类必须为了过冬而储备粮食。在此过程中,人类发现人工种植可以有效得提高产量,从而更好地渡过冬天。所以产生了原始农业。而河流的存在,提供了水源。这并不仅仅是农业需要,也是人类生存本身的必需品。

        第二个问题:无论原生小麦、大麦、燕麦、小米、大米、玉米、甚至是原生土豆,颗粒都非常小,刚刚从冰河时代生存下来的“智人”,是怎么认识到这种小小小的颗粒果实(相比于之前的采集的植物果实),可以成为食物的?

        答:谷物被食用的起源现在已经不可考。有些理论认为是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观察到被猎获的动物(例如田鼠,松鼠,兔子等等)在窝里储藏了谷物。这些谷物可以吃。同时,一些被抛弃的谷物在春天发芽生长,提供了种子的概念。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母系氏族形态主要发生在从渔猎采集、到早期农业文明阶段?进入比较成熟的农业文明,人类社会又回到了父权社会形态?

        答:这个问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说的很详细。另外,并不存在所谓的“又回到了父权社会”形态。

        母系社会本身主要是群婚制的产物。世系从母亲方面传递,并不代表女性就一定在部落内普遍拥有更高的权力。事实上,由于男女体能的差别,母系氏族的打猎和军事首领往往仍是男性。男子的地位并不是精子提供者。同样的,母系氏族也不是充满了女战士的阿玛宗女人国。母系氏族完全可以是男性担任部落首领。这其实和父系社会有女王,有女总统是一样的。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仅仅是表明世系和血缘是如何传递和定义的。

        父权本身的兴起、乃至家庭形式的变化都和生产力的提高有关。

        通宝推:empire2007,xm,南寒,瓷航惊涛,陈王奋起,唐家山,ziyun2015,
        • 家园 母系社会的运转有现成的范例:摩梭人

          摩梭家庭最重要的固然是母亲,但是也有舅舅这个类似与父权社会中父亲角色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母系社会,也是有父亲这个角色的,只不过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母亲的兄弟而已。

        • 家园 个人直觉的判断

          母系和父系社会,对应的是剩余物资的多少。

          剩余物资少,族群生存困难,就需要团结更多的人,从而避免类似狮群杀幼,群婚制或走婚制使得只能确认母系传承。

          长期剩余物资增多,族群内难免分配争执,武力强盛的男性有更多的资源,为确保资源传给自己的基因后代,固化配偶关系,群婚制解体,自然过度到父系的阶级社会。

        • 家园 多谢孟兄的解读!握手。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解读,孟兄可知道那些理论在哪些书籍中有详述?谢谢

          我是在和孩子们谈最早的家畜训化,谈到猫时,才恍然意识到啮齿类小动物,很可能不仅是人类驯养猫的原因——鼠类是农业文明粮食贮存的天敌,而且很可能是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业种植文明的“催化剂”。

          大型食肉动物不会把体型太小的各种小动物,直接当作他们食物链的下家儿。如果没有蜜蜂对花蜜的采集,人们也不会(像蜂鸟)那样直接食用蜂蜜(吸食花蜜)。所以,虽然从冰河期生存下来的‘智人’在北半球这些季节周期交替的大河流域,与大量禾本植物产生了交集。如果没有某种“蜜蜂”把禾本植物的种子“集中”起来,人类还是很难从渔猎采集走向农业种植的。

          而季节周期,则是啮齿类小动物贮存食物的“理由”。在热带(包括非雨、旱交替季节)河流区域,小动物们就缺乏这种“理由”。

          辩证法思维:既然啮齿类小动物能从人类农业文明的贮存中,能“窃取”巨量的粮食。那么,合理的回溯,则是人类也曾经从啮齿类小动物的过冬粮仓中,取粮养活了超过渔猎采集常规的人口。这才启发、启示了人类!

          所以推测啮齿类小动物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催化剂”,才能比较好地用唯物论(而不是神、圣、英雄创世)解读人类的文明进化。

          至于恩格斯这篇名著,在上大学时读过一遍,现在还可以重新读一读。不过,毕竟时间已经过去150多年,人类在田野考古、气象、动植物研究方面有了非19世纪中叶可比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重新表述自然辨证唯物论关于人类历史的表述。

          与其单纯从“生产能力”来解释父权,不如从农业文明起源后,人类社会对土地的所有权,与渔猎采集文明时代的所有权概念,有了质的变化。而对于土地所有权的确认,需要大量的暴力,这是父权重新确立的唯物因素。

          而农业文明起源的初期,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掌握了食物生产能力、又还不怎么涉及土地所有权的暴力确认,所以在小部落社会中女权得到高于以往。用这种唯物因素介绍母系氏族社会的存在,更符合、能更合理解释科学历史的专业成果。

          今天人类社会女权的提高,与当今社会数字文明中的所有权,还不太需要男性的暴力条件,且女性在数字社会中生产创造能力不输男性,恐怕也是密切相关的。

          历史解读不能只能解释历史,还要面对现今,还要面向未来。

          通宝推:俺是老胡,踢细胞,审度,瓷航惊涛,陈王奋起,
          • 家园 【讨论】关于概念

            能力有限,所以只是随便谈谈:

            关键一点是,不要被母系社会这个概念所迷惑,因为很大程度上是推断出来的概念和有限实在的混合,会变成观念先行。很容易忽略本质上的差异。父权亦然。因为这里的父权其实更加指向简单的“男权”,也即男性权力的逻辑基础,而不是家长制等权力结构。实际上家长的权威很可能并非来自暴力。同样的,土地所有权之类的经济概念也是如此。至少中外有很大不同。女权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也要强调一下前文提过的芬利方法:

            古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现代社会有着根本性不同,不能用分析现代经济的概念和范畴来理解和分析古代经济。

            虽然这近乎常识,古人都清楚的很。但直到上个世纪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很令人触目惊心。本世纪也有。比如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就点名批判过许田波:

            她书中经常用许多现代概念来描述古代现象,读后时常会让人产生触目惊心之感。作者在运用这些概念时出现的诸多不当之处笔者于此不便一一指出。只须说明的是,秦国法家改革的基本方法和“成功”之处就在于“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它给臣民的好处与现代意义上的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公民权绝对不能相等同。秦国的法律以刑法为核心,意在控制民众、鼓励打仗勇敢者和严厉整饬即使是很微小的“违法”行为,而不是给民众什么权力(这就是为什么陈胜吴广会被逼造反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秦国和战国时期的其他各国有着一定的“言论自由”,那也是因为思想控制技术在当时的中国尚未被发明出来。这种“自由”决没有法律上的意义。

            沃格林《政治的新科学》开头讲的符号混淆也是这个问题。讨论社会制度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至少要知道它指的是什么。

            国内高中课本和一些政治教材,出于某种学说或者某种目的的正统表述,是不太可能把这些说清楚的。但是这却是大学或者研究生工作的常识。

            另外,个人认为女权的提高非常有限,只是对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对比男性权力的发展依然差距不小。而且古代中国的女权和国外也有很大不同,实际上是日益下降的。社会权力的集中会显著削弱女性权力的发展。由于古代体制捆绑男性家长,其表现就是男权了。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父权制的主体会是老太太。

            最后,化书中有个很有趣的说法,虽然不太现实:

            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顧盻,而顧盻化揖讓,揖讓化陞降,陞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車輅,車輅化宮室,宮室化掖衛,掖衛化燕享,燕享化奢蕩,奢蕩化聚斂,聚斂化欺岡,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亂,悖亂化甲兵,甲兵化爭奪,爭奪化敗亡。其來也,勢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義渔獵之,以刑禮籠罩之,蓋保其國家而護其富貴也。故道德有所不實,仁義有所不至,刑禮有所不足,是教民為奸詐,使民為淫邪,化民為悖逆,驅民為盜賊。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 家园 您和孟兄的解读真是精彩,受益良多

            献上1宝,聊表敬意!

    • 家园 井田制——“仁”在中华农业文明早期的社会内部体现

      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早期。两千多年来的史书有记载,但考古证据工作比欧美国家对于两河、埃及的工作,晚了100多年;如果以欧洲文艺复兴对古希腊古罗马古物的搜集整理为始,就晚更多了。

      作为第一个的夏王朝,目前还没有完整文字记录发现,只有个别字符还在研究解读。

      120年前发现的甲骨文,民国时期对安阳殷墟开始考古挖掘,至今甲骨文解读、挖掘面积均不过百分之一。

      只有周王朝,因为儒家经典的记载、叙述、考据、考试,成了中华文明、文化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记忆。

      前面跟帖说过,理工男兴趣在于古代的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井田制就是儒家经典中始终记载的一个这方面的“题目”:

      1、井田制,相比面对大水灾等(外部)自然灾害的“继绝存亡”,是“仁”在社会内部体现。

      2、井田制,是礼记中大同世界的“经济基础”,因此成为中华农业文明中的千年传颂的理想。

      3、井田制中的土地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没有土地所有权,诸侯们”替天子牧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4、井田制国家可以重新调整土地。我们还不知道古代两河、埃及、印度关于早期土地制度的记载,但知道古罗马时期,土地也是国家所有、可以调整的,后来逐渐被破坏。格拉古兄弟是因为要”复古“回复国家分配土地、”均贫富“而被杀的。(可以参见《货币战争5》有关章节)

      5、井田制不仅仅是弥补解决早期农业社会数学不发达、不便于计算收获物中上缴”公家“的比例问题。而是将公、私之比公开化、透明化,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这个可以说千古人心都是相似的。

      6、井田制不仅公田要八家共同耕种,而且各家私田也离不开彼此帮助。把面对大水灾等自然灾害时的邦国之间的救助,细化到一家一户彼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互助。

      7、八份私田一份公田,意味着“税”负是1/8=12.5%,这个比例对于今天的人们不也是有很大吸引力吗?

      8、井田制中,闾里共同教育、照顾孩子;妇女共同织布劳作;老人对年轻人指导、监督、教训。

      9、夏商周时期,邦国之间还有不少渔猎、游牧民族,如狄、夷、蛮、戎,野兽也很多。井田制也让农人更容易组织起来防御、驱逐、对抗、狩猎。

      10、在面对“公家”时,也起码八家一起协商、沟通、共同决定。提高了议价能力,使得除公田之外的劳役付出也有限度。

      11、公开、透明、监督、低税负且长期不变、自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社会啊!

      12、相比欧洲人手持热武器在美洲对于原住民的“开拓”,中华先人们不可能靠一点冷兵器,就完成对日日与野兽搏战的渔猎民族的“征服”。井田制、理想社会对人心的“化”的作用,是我们今天要重新考虑的。

      • 家园 为农业奴隶制鼓与呼也行?

        商君废井田开阡陌为强秦奠基横扫六和一统八荒,用想象填补井田制的空白近乎文学作品。

        井田制的缺点,诗经就有:《齐风· 莆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不要耕种公田,让野草蔓延。

        • 家园 甫田什么时候成了公田?

          甫 - 大的意思。甫田就是大田。

          这首诗是思念亲人的作品。整首诗如下:

          无田甫田, 无人耕种大田啊

          维莠骄骄。野草长得老高

          无思远人,不要思念远方的人啊

          劳心忉忉。心里烦恼

          无田甫田,无人耕种大田啊

          维莠桀桀。野草长得繁茂

          无思远人,不要思念远方的人啊

          劳心怛怛。心中焦躁

          婉兮娈兮,孩子清秀又漂亮啊

          总角丱兮。羊角抓乣扎成双

          未几见兮,这才几天没看见啊

          突而弁兮。长大戴帽

          这里思念的可以是丈夫 (丈夫远行,家里的田没人耕种。)也可是母亲思念儿子 (儿子离开时还是小孩,回来时已经长大。)

          • 家园 参见高中考点

            点看全图

            • 家园 这个所谓“考点”本身就是错的

              题目本身对“甫田”的解释就是“大田”。 但在解析里就完全不顾上下文联系。无人种田的原因是因为远人不归。这甚至可以引申到因为战争、劳役导致劳动力不足,田地荒废。引申为无人治公田就是胡说八道,误人子弟。

              这种解释的流行,其实是改开党意识形态的杰作。鼓吹大家对公田不上心,对私田才用心。其实就是宣传私有胜于公有罢了。常见的改开私货而已。

              通宝推:empire2007,xm,hwd99,ziyun20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