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以八十年代末出生的北方农村留守儿童身份诉说自己的心结 -- 前行的卑微者

共:💬35 🌺597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创伤需要国家很多年来慢慢补偿

      因为心理亚健康的国民,带来的肯定是各种社会问题和成本。不过这种事,在事后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来总结,很容易指点江山说当初该咋样,不该咋样。但当时,全国人属于睁眼看了一圈外面,都慌了。在心慌意乱下决定要马上开始跑,再不跑,就会“被开除出世界民族之林”。这句话,我们小时听得很多,完全是一种慌了的心态。这之后,有许多波折,挫折,歪路,但我们国家最终没有走到东欧状态,没有走入叙利亚状态,完全是运气加上一些把舵的在风浪里还有点定力。

      现在回头,真该庆幸,然后再是为以前的错误反思,并立马准备补救措施。楼主提到的现在国家的福利,覆盖力度和广度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绝无仅有,在发达国家中也不是个个做到。应该是这种事后的补救补偿措施。能做到这些,说明这个国家还是很有思考和行动能力,国家和国民的前景很有希望。

      鲁迅的呐喊状态,其实才是这个世界大多数社会的常态:看得到问题,却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现在西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都是陷在这种状态,一路衰弱下去。

    • 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误区

      出口导向带动经济的政府经济政策使得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速度远落后于沿海城市地区。衷心希望这次疫情导致的出口市场萎缩能够迫使政府改变经济政策。出口市场是快钱,国内市场是慢钱。国内的发展是根本而且稳定。共产党当年提出消灭三大差: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第一件已经开始实现。当第二件,城乡差别消失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将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的居住条件。这将产生巨量的国民经济总值,带动钢铁业,金属加工业,水泥和建筑材料工业,机电工业和建筑安装业等相关行业充分就业。中央政府应该实行针对各省的"马歇尔计划‘’。通过低息贷款引导各省的农村建设。(英格兰银行基准利率0.25%,普通房贷低于2%)。

      当然,上边说的都是"事"。需要"人‘’来操持。没有‘人’,什么"事‘’,无论多伟大的人类计划,都是一纸空文。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那你能想出一个办法让西部农村在80年代发展快过东部城市吗

        另外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比城市发展更快。

      • 家园 从国家战略上来说,三农一直很受重视

        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三驾马车:基建,出口,和内需。这里面前些年,基建和出口的拉动效应远远比内需要更强。有很多提升内需的建议,但核心都在于适当降低大众储蓄率,适当增加大众消费信贷。而对于作为大众的普通老百姓(城市工薪阶层和农村居民)而言,房价,医疗和子女教育是横亘在内需提升前面的三座大山。这里就不多谈,但是也有了不少改善的积极措施。我是想多说几句国家关于农村地区的一些战略上的举措,我觉得我党和政府的头脑还是清楚的,虽然有很多不足,节奏未必人人满意,但是该走的步子还是在往前走,做了很多反市场的调节。

        首先,过去历年中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和三农有关。三农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个1号文件划出了每年三农的工作重点。如果把这些1号文件连在一起看,可以看出政策的延续性和战略的前瞻行。那为什么是1号文件,因为三农问题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要握在中国人手里。无农不稳。(与之对应,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其次,国家在缩小城乡差距上的措施,我印象中和亲身见到的就有很多。罗列一下流水账哈:

        1. 取消农业税

        2. 村村通公路(水泥或沥青硬化的路面),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等

        3. 取消民办教师,转编制

        4. 农机补贴,良种补贴,机井补贴

        5. 新农合

        6. 建设新农村,把很多不宜居的村子整体迁移,异地重建

        7. 对农业企业项目低息或无息贷款,或者大额补贴,比如育种温室大棚啥的

        8. 维持在乡镇一级的邮局,农行,供销社,卫生院网点。这些网点很多是为了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9. 定向定点扶贫。我的同学朋友中有到云南,贵州,广东各地贫困地区扶贫的,那真是一去数年,出谋划策,对接资源,抖音卖货,各显神通

        所有的措施还是要靠生产力的提升和城市税收为主的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这个是政府要反市场运作的。个人认为消灭城乡差别还是要通过城市化。经济靠市场调节的话,制造业服务业天然有聚集和规模效应,城市作为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必然对农村有虹吸效应,人力和资金都会向城市进一步聚集。如果城市化进程继续深入,农村人口将继续降低。而政府通过补贴和提升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手段,农民人均农业生产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即农业生产从小农户模式升级到规模化,那么剩余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改善。其居住和生活条件才有向城市看齐的可能。

        农业和农村对国家经济运行的拉动作用有限,但确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宝推:朴石,天河行,jhjdylj,普鲁托,燕人,心有戚戚,
        • 家园 值得表扬,但做得还不够

          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大约相当于90年代的台湾,但台湾那时的农村养老金(老农津贴),一个月3000新台币,当时新台币兑换美元不到30,而大陆农民现在的基础养老金,一个月88人民币,至少10倍的差距。共产党起码应该比国民党做得好吧。。。

          • 家园 确实有很多亏欠

            历史欠账累积下来是很多,要解决也不容易,如抽丝剥茧,难以雷霆万钧。

            从国际通行的养老金机制来看,比较完善的养老金制度中有三个来源: 1)国家养老金账户资金主要是由退休前工资中强制扣缴(自己缴纳多为自雇人士安排),雇主再相应缴纳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2)如果企业福利比较好,企业也可以额外再设立养老金账户(类似国企退休养老安排和村办集体企业分红来解决村内养老金);3)自己平日再储蓄或者投资一部分。这样,个人,雇主/企业,和国家的责任和权利相互匹配,互为补充。目前的社会制度和个人意识的整体环境下(没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还是靠自己。

            那么我们再来看国家养老金的情况,现在的养老金是从社保账户中发放。那么现有社保基金来自于现有积累。提高养老金标准和覆盖范围的话,现有资金,明显不够用怎么办?能想到的方案是:1)拖- 比如推迟发放, 我印象中我祖父辈的退休工资(很低)也拖了几年十几年才补齐,而且受通胀影响。又比如现在说的比较多的退休年龄提高;2)提高工龄人员养老金扣缴额度; 3)钱生钱,比如社保基金入市,或者将国有资产划转,不变卖国资的前提下,从国有资产增值和红利来补足;4)财政拨款,如果不增发债务,或者印钞的话,将挤占其它财政资金的使用;5)发债,寅吃卯粮,用未来的钱; 6)发钞,隐形铸币税。

            上面哪个选项都有很多风险,难啊。先以非沿海地区为例,按户口所在算,55岁以上人口估计接近2亿人,其中农村人口算1个亿吧。每人每年增加1万元退休金以接近北纬兄说的台湾90年代水平。那么每年就是1万亿。这个钱怎么出?那些非沿海的省份,有几家每年有财政盈余?我只想说好难。我的感想有二:首先投胎是个技术活;其次,大众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建设,接受自己周边发展的慢一点,公共投资少一点,每月工资多交点,航母少造点,岛少填点,来提升社会公平。做选择题好难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主要出路还是农民进城,没有别的办法

          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矛盾是人多地少,人均不够一亩地,你让他种什么,怎么种也脱不了贫,种大麻都不行。只能大多数农民进城,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剩下的农民才能发展机械化种植,多种经营,民宿旅游等,从而赶上或接近平均收入。美国只有200万农民,我们现在还有几亿农民,这是核心的问题。

          在靠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是有很多办法的。难的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那些小县城的日子过得都很差,没什么产业,靠国家转移支付而已,更别提农村了。

          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说白了是城市对农民工的冷酷和不负责任。只需要人家的劳动力,不提供社会保障,比如廉租房和子女入学。我国现在发达的基础设施,还不是海量的农民工做出来的,城里人只是设计、管理和监理而已。不说血汗工厂,单单建筑业,就有大量技术熟练的高级工种,但他们现在也还是农民工,管不了自己的留守儿童。疫情期间雷神山和火神山一共调动了4.5万非武汉的各种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这是我国的脊梁了吧,这算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了吧,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城市落户问题,所以没法搞好留守儿童问题。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户口的锅。北京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民工,但不希望给他们户口,让他们成为北京人,就是这么简单。用的时候给钱,自然就有人从农村老家出来干活,不用了就打发回去了。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能让这些人安定下来,不要再城市农村两头跑,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一大半 了,干脆取消户口就行了。

          比如楼主的父母,在北京肯定是打工赚钱的,北京应该提供廉租房,外地子女入学,哪怕条件不如北京本地人的小学,也比农村小学好多了。

          都说先富带后富,现在确实好多人先富了,没人想起还有后富的事了,只有老习还念念不忘的要脱贫,一声叹息。

          通宝推:一着,桥上,
          • 家园 除了极个别一线城市,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值钱多了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户口的锅。北京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民工,但不希望给他们户口,让他们成为北京人,就是这么简单。用的时候给钱,自然就有人从农村老家出来干活,不用了就打发回去了。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能让这些人安定下来,不要再城市农村两头跑,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一大半 了,干脆取消户口就行了。”

            除了极个别一线城市,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值钱多了

            不强迫,傻瓜蛋才会主动放弃

          • 家园 先富带后富是个神话

            所谓的涓滴经济学说法trickle down在欧美也是个神话。这次英国疫情隔离两个月,国家替资本家给雇员发工资,包括庄园打野鸭产业的,富翁的佣人园丁...等疫情过去,这些人再回去给资本家赚钱。中国富人,有点钱的,都通过各种办法让钱流往国外

          • 家园 我始终觉得“进城”行不通

            宁南山的文章我挺喜欢的,但他那个“我作为中产阶级对国家的希望”那篇文章,认为应该取消城市住房用地的限制,全面放开的观点我不赞同。田兄这段话的意思跟他接近,就是开放城市,取消限制,提供保障,公平对待。愿望当然是好的,但客观条件做不到,满足不了。想象一下,全国人都跑到珠三角长三角山东沿海京津地区,会怎么样?国内北上广活不易,国外超大城市贫民窟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总不能我们有大量贫民区吧?提供廉租房,提供学位,近年有做,但无法全员覆盖,做不到,永远做不到,太多问题解决不了,不是一个自由流动就行的问题。

            目前的状况,我想信随着西部交通改善,我国西部对外通道的开拓,调整依赖海路对外贸易等因素,人口和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的情况,会慢慢缓解。就地工作才是出路。应该严控超大特大城市,发展西部农工商业。

            • 家园 本质上,这是对如何实现共同服务的两个不同思路

              思路一、都发展。从东部转移支付给西部,放慢东部的发展速度,提高西部的发展速度,缩小差距;

              思路二、西部自然禀赋不行,让大部分人直接落户到东部,这样西部人口密度降下来,人均资源提上去,东西部自然就均衡了。

              个人建议是第二种。我老家冀东农村,一人一亩多地,靠种地,没前途的。倒是黄奇帆的地票制度,有一线希望,能让农村人也享受城市化的利益。说一线希望,是因为财富转移的过程中,要基层组织来执行。钱经过层层盘剥,到不了农民手里。

              • 家园 跟你的意见有差异

                一,西部发展不等于压制东部沿海发展。东西部发展差距,除了天然禀赋不同,跟国家投资导向,法律法规约束,有很大关系。转移支付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是西部占了东部的便宜,而是东部削剥西部太狠了,国家给补偿一二。

                二,大部分人落户东部,必然加剧东西部差距,而不是相反。大部分人落户东部,必然会形成超大,特超大城市群,正是我所反对的。

                靠种地,(经济发展)没前途,这个观点我们是一致的。我的解决方法是适当加强西部工业能力,这跟人迁人走有差异。

                地票制度,就是当年苏联的财产卷,农业领域的私有化。目前来说,取消农村集体所有制,动摇国本,不止地动山摇,直接就是天崩地裂——土地流转传朱时代提出,温时代推行,李时代强推,一直受到抵制,是有期原因的。

                • 家园 继续讨论下

                  我也不认为转移支付是西部占东部便宜。说东部占了西部便宜也有一定道理,比较当年资源是优先向东部投放的。但补偿的方法,我觉得最好是把西边的人接到东边落户,一块享受改革发展红利。城市越大,一定程度上效率 越高。最简单的例子,像共享单车、像美团外卖这种,都是从大城市发展起来的,足够多的人,才能够摊薄各种服务的成本。加入西部人口密度进一步讲到原来的十分之一,那么仅从农业看,一个人可耕种的土地就变为原来的十倍,这样原本无利可图的农业,也就有些利润了。

                  • 家园 特大超大城市利资本不利生产生活

                    特大超大城市,起码市中心是纯消费城市,所谓成本低,是资本获利成本低,生活生产成本可不低。目前农民工愿意去,并不是生活有多好,是赚钱回家。希望外来人员与户籍人员相同待遇,客观上做不到。城市越大,最后一公里越贵,垃圾GDP越多。垃圾GDP我应该是从陈经那看到的,是指纯消耗没产出的GDP,如堵车。

                    维持超过临界点的大城市,对社会资源是极大的消耗,对其他地方是吸血。国内典型是北京。国外贫民窟现象,就是超级大城市的必然,我们也有城中村。

                    本来写了很多的,不小心退出了页面,以前回来还能找到已写正文,现在找不回来了。近来几次回复都吃了这亏。简单的说,就是超大城市居不易,如果以资本获利为导向,城市越大越利于资本垄断和收割;如果以安居乐业为目的,应当控制特大超大城市数量,合理配置大中小城市乡镇。

                    目前来说,三通和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陆路外贸的推进,把工业带回西部越来越有可能实现,就看国家导向了。十年二十年后,春运人次数量级降低,是可以期待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