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贵州独山 -- 胡里糊涂

共:💬65 🌺328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贵州独山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揭露了,但是最近马前卒亲自前往目击(调研?)贵州独山顺便也看了三都这些贷巨款修的烂尾奇葩建筑,让人比较直观感受了这个问题。

    贵州是人无三分银的穷逼地方,搞这么多贷款,怎么可能还得起?放款的银行,上级政府,中央政府,只要有一个负责任认真考察项目就不可能放贷。

    老实说,云贵那地方,地理太崎岖,交通太不便,由于土豆的输入,人口还繁殖那么多,穷是正常的。想要云贵和东部拉平是不可能的。我的想法,那地方就维持温饱就行了。老实说,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这些地方对国家意义大得多,还没富裕呢,贵州凭啥富裕啊?

    习中央提出不以gdp为纲是对的,主要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别什么都一刀切。中国地理复杂,各地的定位就不该一样。对东部沿海可以用经济来考核干部,对中部,东北等地就以农业来考核嘛,对山区就以自然保护考核,对边疆就以安全形势来考核,诸如此类,因地制宜。

    • 家园 小地方,穷地方有个现成的路径

      用自然大山,代替大中城市的社会大山,或曰几架马车。

      地产,教育,养老,医疗,远程工作,都是路子。

      具体在贵州,条件可能不如成渝远郊,不过事在人为。其他地方还在地产挂帅,所以有机会。这两年回过味来的地方不少,难度增加了。

      但是,又来了,

      低成本的事,时间跨度长,自己腰包鼓的慢,体制问题,无法解决。

      短平快的利益行为,说来挺合适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刑期,积累速度与风险相比,一万个正确。

      • 家园 养老+医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配上相关服务,这是离超

        大城市一定半径内的小城市可能的路子。

        主力工作人口可以周一至周五在大城市,住小户型,老人+孩子在小城市,主力工作人口周五回家(平时也可以,独山高铁离贵阳不过半小时),周一去工作地。

        • 家园 养老需要大医院

          有钱人当然最看重自己的命,养老的地方挨着大医院才好呢,出事第一时间送过去。而且指望不上高铁,因为没法保证半夜不出事,高铁半夜又没车。

          但哪个大医院会建在小城市?最远就是大城市郊区,小汤山那样。或者小城市先重金打造个全国知名的老年病医院,但这基本是登天的难度。所以99%的小城市指望吸引外地有钱老人来长期养老是没希望的,人家最多短期过来玩玩农家乐,能变成地产项目快速变现才是正道。。。

        • 家园 不容易搞 -- 有补充

          我们能想到的,其实老潘也想到了。

          我在独山吧,看到老潘2017-2019年的投资规划。

          根据设想,独山计划2017至2019年累计完成民间投资455.19亿元,涉及1个州级项目以及21个县级项目。

          看到没有,吸纳社会资本的想法,马上就想到,并且准备实施。

          具体的项目内容,和此前的构想有所区别,从之前的制造业,金融,高科技,转向农业,文旅,养老,物流,汽车零部件商贸。可以说是政策嗅觉非常灵敏了,连养猪都规划了。

          其中养老:

          7、黔南州独山县阳光康复养老中心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养老中心用地1000亩,用于养老公寓、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租用生态有机种养场1000亩,用于粮食蔬菜种植和家畜家禽及水产饲养。

          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15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11亿(2017年1亿,2018年 5亿,2019年5亿)。

          养老项目,很多地方也想搞,但是真不容易。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再补充几句 -- 补充帖

          刚才突然来事,匆匆结尾。

          一个贫困地区搞养老产业,并不容易,具体的来不及多说,但如独山一样搞养老生态园的,绝大部分是失败的,搞到最后都变成了养老地产。忽悠别人来买房子。

          因为这些养老产业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他们瞄准的不是“养老”,而是“有钱人养老”。

          “养老”作为社会问题,以目前的条件看,最有可能成功的还是“居家养老”。

          但是“居家养老”给基层社区带来的压力就更大的,所以推进养老产业,还是要进一步改革现有体制,给基层压担子,就要给基层更多的人,更多的钱,一切向第一线倾斜。减少中间层级。

          都不容易。

          养老是件大事,搞不好,会出问题的。

          • 家园 肯定会有个过程,需要时间。

            而且,会有相当多资本作为前浪会死在沙滩上。

            但是,老龄化问题客观存在着。需求和成本压力始终存在,而且越来越大。

        • 见前补充 4538877
            • 家园 “养老”作为社会问题

              zf甩养老包袱,是因为不好收税。地产,教育,医疗,社保等税在年轻时收,人有指望,能用强。

              以后大量掌握机械运行能力的人被挤到社会边缘,事情就难讲了。

        • 家园 面对系统的问题,县委书记做不成

          省一级能办下来吗?没有霸王手段,我看够呛,雄安不也是稳步推进。说是百里侯,本县也要磕头。

          贵州省,贵阳这么饿,独山搞来名义400亿,到手有限。中间大家知道干不成,贪一些,背黑锅,甚至把坑挖大点都有可能。

          拖一天是一天,否则互相大打出手,更难。

    • 家园 回到80年代的浙江

      浙江论地形也好不了很多,否则不会有那么生猛的方言。

      可能是地方领导对于基建信心太高了,期待基建等效抹平大山。路修通了,各种水电资源开发了,说不定就成了呢。钢筋水泥能运进去变成烂尾,别的也一定能进去变成发展。

      不过到底什么进去,我真是说不上来,拉斯维加斯那种平地起高楼,要么是稀有昂贵资源,要么黄赌毒。强制建立大学城么?强制建立工厂、数据中心么?搞影视城么?(已经有了仿古建筑了,远处高楼ps下,有了学生不缺群演,甚至不缺影视制作的人力资源)

      张贴出拍卖国有资产的广告,才是破罐破摔,把地上的屎踩了又踩的行为。甚至我阴谋论地怀疑,有人嗅出风险之后在搞狙击,马前卒成了马前卒。说不定拍卖的决策,就是狙击的人操纵的。

      • 家园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你知道吗?温州的铁路、机场、大学都是老百姓自己掏钱建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711523676314047&wfr=spider&for=pc

        01、永强机场——政府与民企的气魄

        进不来,出不去,只有“水”(温州话:“水”与“死”同音)路一条。

        连去省会杭州都只能坐八到十个小时汽车,还谈什么对外开放?不过就是一个空口号罢了。

        温州人想出去,跨山越海“飞”出去。1985年5月,温州市长卢声亮作为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温州要建机场。”

        会议期间,卢市长与浙江省委铁瑛书记、薛驹省长、徐启超副省长约见中国民航总局沈图局长时提出。

        “我同意建温州机场,建一个地方机场大概要八千万。这样吧,中国民航总局出三千万,其他的你们自己筹集。”

        至少5000万。

        如今听来不算是一个骇人的数字,但在当时,对于市政府一年的机动财力只有1000多万元的温州来说,实在难!

        而这时候一家家已经站起来的民营企业就将这笔钱筹集了起来。据最后《人民日报》所报道,共筹集6000多万元,比所需更多。

        我多次嫌弃过温州机场,比起其他城市的机场,破旧,狭小,一点也不气派。

        现在想来,这座一点也不气派的机场背后,体现的是温州政府,是一所所民营企业的惊人气魄。

        02、滚烫乡情 铺就百姓之路

        温州火车站与老金温铁路的建成通车息息相关。

        三面环山,这样的地理位置要修建铁路,难!骨头难啃,就别啃了。所以国家并不支持温州修铁路。

        1.7亿的修建预算,南老尽全力也只能筹备到部分资金。但是南老身后紧随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温州百姓。

        十块钱一股,千千万万位沿路百姓都成为了金温铁路的铺就者。每一股之下无关利益,与情有关。滚烫的乡情叫温州再也不是那个只有“死路一条”的破落城市。

        1998年,在温州籍学者南怀瑾先生筹资下,中国第一条由香港、地方和铁道部三方合资兴建,全长251公里贯穿浙西南山区的“金温铁路”开通。

        说不定等金温铁路建成,已经没有机会去坐了。”南老一语成谶。

        03. 筹建温州大学便成了当务之急。

        1984年温大建成了。

        可是这所大学却是一所被人笑称“田螺壳里做道场”的大学。

        太穷了!

        一笔47.5万元启动资金,一辆旧上海牌小车和一处位于蛟翔巷原市行政干校的6亩地,就是老温大的全部家底了。

        拥挤的环境,82名学生,这样的大学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文化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也成了幻想。

        那就改变!可第一期的工程就要600万元,这笔金额令市政府捉襟见肘。向上求助?然而,省政府在同意筹建温州大学的批复中明确指出,经费以地方自筹为主。

        “买车子送奖券!”一声吆喝声,惊醒了时任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的金文斌。

        采取彩票发放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们进行募捐。凡是捐资了3元的人基金会都会赠送一张“温州大学基本建设三元券”来作为纪念。

        --------------

        浙江真穷,贵州真富裕。

        刘伯温六百年前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原来真的应验了。

        通宝推:朴石,普鲁托,审度,
        • 家园 有一点云贵完胜江南

          生育率。

          江南作为996福报之地,後繼無人。美国白人200年的建设成果接下来要被墨西哥人的后裔享用了,未来的江南恐怕也会类似吧。

        • 家园 80,90年代的温州官员绝大部分没提拔

          我对老习全国范围内的调他中意的官员很不以为然。原来还主要是省级干部,现在都到地市级了。

          温州80,90年度的市长和书记还是有点想法的,也把温州这个浙江省内比较贫困的地区带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但是就是这批闯出温州模式的官员,也就是海峰网友上文中提到的时期的官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仕途也在温州到顶了。唯一的例外是刘锡荣,他是刘英的儿子,还是另当别论吧。

          另外一个例外和过渡性人物是蒋巨峰,他在1998年和2002年之间当温州市委书记,后来当了四川省长后退休。不过他到任的时候,温州模式早就形成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温州的发展在浙江省内其实是退步。在90年代我们还颇看不起台州,人家都是1994年才撤地设市,并把行政中心从靠北的临海迁到靠近温州的台州南部地区椒江和黄岩。

          而习2002年到浙江当官后,温州的书记和市长走马灯似得换,绝大部分官运亨通。具体有李强上海市委书记,陈一新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刘奇江西省委书记,陈德荣宝武集团董事长,赵一德河北省委副书记,徐立毅郑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杭州市委书记,陈金彪浙江省委秘书长,成材率太高了。没上去的只有邵占维在杭州市长任上心脏病突发去世,王建满在同级的副省长任上退休,张耕在经信厅长的任上腐败下台。

          总结起来,政绩相对较好的80和90年代的那一批基本没提拔。而2002年之后的一批至少在温州政绩不明显,但是他们几乎都提拔了。

        • 家园 "海峰1"河友你这个帖子是间接回复我这个帖子的吗?

          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536687

          。。。

          沿海发达人口净流入的省份可以赌一把的骚操作,在老少边穷人口净流出的地区十赌九输。

          一尊的人专门去老少边穷地区卡位,这卡位的眼光不怎么样啊。

          ==============

          河里黑习近平的各派别中,"尬黑,强行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黑习近平"----这一派,我印象中包括了你和流浪肥猫河友,分割线上面帖子的内容是我回复流浪肥猫河友的,但我刚好今天看到了你这个帖子,我觉得对我的帖子的内容有些针对性,能帮助提高认识,不知你是否愿意和我讨论交流一番;

          当然,黑习派中还有其他派。其中有一派他们的路线比你们"实事求是"多了,暂时就叫他们"理中客派"吧,只不过他们"比较常见"对你们极端派在河里遭遇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遭遇表示同情,"极少"甚至"没有见过"---"理中客派"对你们极端派的观点提出质疑来证明他们路线的正确性。

          所以我觉得这些"黑习理中客派"理中客程度不如我这个真正的理性经纪人,黑习独立人。

          没错,河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黑习近平第一人正是在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