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谈《九月》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61 🌺696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或者这么比较

            我认识最典型的一家。70年代,单位宿舍区我家的邻居,男同志是职工,爱人和4个小孩来自广东某个很穷的县,岳母也大部分时间一起过,大娘帮我家带过小孩,所以记忆比较深,爱人也有点收入,在街道的服务社做点什么,割胶鞋之类,老大老二上小学,不清楚交没交高价学费,医疗福利肯定没有,口粮如何解决也不清楚,总之一家过下来了。这种情况放在今天不可想像。

            90年代搬进了楼房,倒是有两家来自外地的职工自由落体了,据说因“家庭矛盾”,厂里炒了很多半老不少的职工,再招外地工补上。

            当年也不是每家都"物质匮乏",双职工有孩子参加工作,生活好很多,我家隔壁老大上山下乡,今天来说也就离广州一百几十公里的农村,老二进了厂,只有老三一个上学,过得挺滋润。今天父母加一个孩子,三个人三份收入,也不少过得愁眉苦脸。

            相对的比较,很难说今天有多大的改善,40年了。

            • 家园 今年不是在大大的领导下要全民脱贫吗?一个不能少。

              开天辟地啊!还是在新冠的背景下,怎么能说没有多大的改善?

              相对的比较,很难说今天有多大的改善,40年了。

            • 家园 这就是社会主义啊

              其实吧,毛主席搞的这一套呢,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前三十年这一块呢,社会主义具体的组织形式或者说权力结构呢,就是城市这一套叫“单位制”,农村的呢,叫“公社制”。

              这些年相关的研究非常多,我记得以前在河里谈过多次,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这一套社会主义制度,简单来看呢,从感性认知呢,就是党和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同建设国家。

              从理性上来看呢,就是党,人民,国家,三方签订契约,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党利用国家这一组织把人民背负在身上。

              这一套东西,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马克思的一面,有苏联经验的一面,也有传统的一面,更多的是来自中国革命自身的实践经验,有的研究者称为“新传统主义”,很有见地。

              这套东西,也有些问题,首先就是一个物质基础,这一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在签订契约的这一阶段呢,党,人民,国家,都要让度一部分东西。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党的地位太超脱了,它既在契约之内,又凌驾于契约之上,而人民呢,相对来说,就弱势一些。今天党要为人民服务,如果明天党要人民为它服务。这怎么办呢?毛的文革,就是试图解决这一点,能不能解决,解决得好不好,见仁见智。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前三十年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这套制度把党国家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我们说“人民当家做主”,毫无违和感。小时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教的人觉得是真理,唱的人觉得是天经地义。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有一点比较好,宣讲的东西真话比较多,比如党章是真的,讲话精神是真的,有时候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而不是主观上想怎么样。人民呢,在这套制度的保障,怎么说呢,是能生活下去的。至于说,好不好,幸福不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我个人的感受,挺不错,无忧无虑,真的是无忧无虑,发自内心的无忧无虑,比现在的孩子幸福,虽然我没喝过奶粉。

              但是,这套制度能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物质积累呢?还是存在争议。正反双方都很多观点,这里我也不做综述了。

              邓的问题是什么呢,邓吧,应该是个挺不错的执行者,但是呢,历史把他放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他过多的从执行的层面理解原则问题,邓的路线就变成了甩包袱的路线。从风雨同舟,负重前行,变成了轻装上阵,怎么轻装呢?把一些人踢下船不就完了吗?当然,这么表述也不完全准确。毕竟,成就也不能视而不见,只不过,从此之后,党,人民,国家的联系就渐渐淡了。

              通宝推:明心灵竹,东海后学,盲人摸象,didae,报以琼琚,天马行空,瀚海黄沙,南方有嘉木,阳春白雪,云山,ccceee,鱼与渔语,老陈70,钢铁飓风,唐家山,住在乡下,白马河东,桥上,心远地自偏,从来,起于青萍之末,陈王奋起,高三三班,普鲁托,薄荷糖家族,
              • 家园 但是全民准军事化管理

                长期来看,我总是充满疑虑。

                • 家园 弊端肯定是存在的

                  这种体制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根据地”建设。

                  经济上搞“大而全”“小而全”,政治上搞山头主义。

                  这些都是问题,看怎么改吧……

                  不过,历史也来不了假设。

              • 家园 中庸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不是偏左就是偏右。邓没有问题

                小学考试排名,聪明勤奋的孩子享受前三的荣誉,然后委任为班长、课代表辅导落后的小朋友——我女儿小学有三科是全班第一,所以根据她们班的规矩是三科课代表。

                小女在辅导帮助后进同学学习方面简直是不遗余力呢。

                我们不能说,应该抽签或者根据出身、性别、界别来公平推选课代表,不应该由成绩好的小朋友独享课代表的殊荣。

                课代表可是要肩负辅导后进小朋友的责任的呀。

                安排一个少数民族、女性小朋友当课代表倒是显得公平与政治正确,但她学习稀烂,辅导不了其他小朋友咋整呢?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贡献越多则收入越高(按劳分配)——小平改革的核心思想非常正确,木有问题。

              • 家园 所有理论表明前三十年只是过渡态不会是常态

                儒道佛马列毛熵增……

              • 家园 想起了澎湃网上介绍的这本书

                摄影好书|《你好小朋友》:元气满满的80年代中国儿童

                本文图片均在1981年到1982年间拍摄。

                秋山在访谈说提到,80年代时,他觉得日本的孩子并没有“元气”,忙于课业、补习班,甚至在日本举办了一个“不开心的孩子们”摄影展;而中国孩子面对镜头更好奇,在照片中显得非常有活力,有一股“坚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的能量”。画册里呈现出的小朋友的状态是理想化的,这种理想化在态势瞬息万变的今日似乎难以被“复制”。孩童的脸,总是能反射时代的光线。

                通宝推:东海后学,
                • 家园 再过几年就要在夏令营遇到日本小朋友了

                  孙云晓当头给了一棒子,让我国人自卑好多年。那个时间那个年龄段的,和我好像是同龄人啊。

        • 家园 80年代初有大学生张华该不该救人而死的讨论,80年代末

          有《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红极一时。

          张华作为第四军医大学的大三学生,为救一位素不相识的掏粪老农,跌入粪坑,沼气中毒牺牲。这件事居然引发了社会大讨论。

          讨论什么呢?讨论张华值不值。

          可以想见,当时鼓吹追求个人存在、个人价值有多火。

          为什么又有《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这本书?不将毛赶下神坛,不将毛的集体主义思想彻底粉碎,个人存在,个人价值这些东西就没办法鼓吹。

          但是这个世界的残酷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只有少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才有资格。

          通宝推:黄锴爱李莹,盲人摸象,桥上,
          • 家园 当然值得

            改前时代,救人是人的本性。

            价值低了,还可以再创造。

            人性丢了,这个人就毁了。

            全社会没人性了,这个社会就完蛋了。

            用可以被货币衡量的价值来衡量救人的行为,本身是错误的。

            围绕着钱的问题来讨论救人的问题,本身就是制造一些伪问题。由此可见,80年代舆论宣传部门的格调有多么的低下。

            不谈人性只谈钱,由此掀起了钱改时代。这样一个以钱为中心的时代,即便再富裕,也让人感觉生活压抑。

            • 家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全社会没人性了,这个社会就完蛋了

              按此逻辑,美帝新冠病毒死了那么多人,都无所谓,应该算没人性了吧,完蛋了吗?

              孔子讲仁爱,算是有人性了吧,秦始皇是靠儒家学说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吗?

              • 家园 看问题有登泰山,看天下蹲厕所看苍蝇的区别

                恭喜你,你想反讽的证据是对的。

                没人性,所以要灭掉。必然要灭掉。

                但是不是没人性,立马灭掉?这种绝对的判断显然是不对的。

                事情总有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老祖先。才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处不报别处报,终有一天会有报。

                你可能会讽刺这句话是有逻辑性问题,不符合科学判断的理由。

                看问题。有登泰山看天下,有蹲厕所看苍蝇的区别。我讲的是登泰山看天下的问题,就不用用后面的来反驳前面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