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29 🌺36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

    英国一开始想要并不是香港,而是舟山,马戛尔尼使团到中国的时候,就向乾隆提出,割让舟山的某个岛屿给英国。

    鸦片战争开始之后呢,英军一边封锁珠江口,另一边就直扑舟山。1840年7月5日,第一次定海战役打响。具体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后边谈谈打打,1841年10月1日,第二次定海战役清政府依然告负,10月10日,镇海沦陷,10月13日,宁波沦陷。

    大概是第二次定海战役打完,道光可能才回过神来,这是一场国战,而不是普通的边衅。这时候呢,清廷还不是特别服气,因为英军呢,是利用自己的制海权,灵活主动的选择战场,每次都能集中优势兵力,优势火力,取得战役的胜利,清军因为被动防守,处处设防,账面上的兵力优势被摊薄,所以每次都是劣势兵力迎战。

    失败嘛,总是需要借口的,站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很多。绝不仅是兵力,火力的原因,但是当时人身在庐山,难窥全貌也很正常,而且人嘛,反思经验教训也是从最容易的做起。既然人不够就堆人,炮不够就造炮,来不及造就买。

    第二次定海战役之后呢,英军不在是游移不定,而是驻扎固定的据点,这样一来,清廷决定组织优势兵力打一次反击作战,10月13日,宁波沦陷,10月18日,道光就选定了统兵大帅,奕经。

    为什么是奕经呢?

    首要因素是政治斗争,《剑桥中国晚清史》在提到奕经的时候,把奕经说成是道光的堂兄弟。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熟悉清朝的人看到宗室的人名就明白辈分和远近。奕经是奕字辈,经是纟旁,这明显是道光的子侄辈,近支宗室而非近派宗室。恭亲王奕訢,奕字辈,言字旁,是最亲贵的宗室。被中纪委点名的庆亲王奕劻,虽然能用奕字,但劻字一看就知道隔了几层。《剑桥中国晚清史》关于“浙东反击战”的记载错讹很多,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我后边会提到。

    奕经身为近支宗室,是道光时期“载铨”一派的主要成员,这一派是以宗室为主。“宗室派”的最大对手是“穆党”。道光一朝,军政多归于“穆党”,钱粮则归于“宗室”派,两派的斗争非常激烈。

    “穆党”的核心是穆彰阿,“穆党”的头面人物是琦善和耆英,同时在汉官系统深耕密植,前期的二陈,后期的曾国藩,都是集团的得力人物,又联结刘韵珂为首的地方实力派,势力最为庞大。以“潘世恩”为首的“谏垣系”虽然号称直臣辈出,其实谁也不敢得罪。在“穆党”和“宗室”两派之间左右逢迎,由于穆彰阿的政治手腕成熟老到,“谏垣系”更倾向于“穆党”。

    道光十九年,载铨想借庆玉案扳倒琦善,为什么是琦善呢?这就是穆彰阿的高明之处了,所谓“穆党”一词是后来人的总结,而在当时并没有“穆党”一说,只有“琦善党”。所以载铨扳琦善的时候,道光反而问计于穆彰阿,结果倒好,琦善没扳倒,宗室派赔进去好几个大将。

    鸦片战争开始之后呢,战和之争又起,这时以王鼎为首的汉官派系反对穆党,非常激烈,王鼎比载铨聪明,看出穆彰阿是“穆党”的总后台,因为林则徐,邓廷桢的事,一直追着穆彰阿不放,只要一见面就“厉声诟骂”,穆彰阿笑着躲开,有几次实在躲不掉,王鼎指着穆彰阿的鼻子骂秦桧,严嵩,穆彰阿也不争辩。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后来呢,王鼎和载铨终于找到机会联手扳倒琦善,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奕经,查抄琦善家,就是奕经负责。

    由于军政大事一直把持在“穆党”手中,当道光筹措“浙东战役”的时候,宗室派就把奕经推了出来,意欲借机攘夺穆党的军政之权。

    穆彰阿的对策是什么呢?他不反对奕经为帅,但是他建议道光给奕经配个副手,文蔚。文蔚是“庆玉案”时穆方主将,借庆玉一案,穆方保全了琦善,文蔚顺势进入户部,这时呢,文蔚是户部侍郎。

    按正常剧本,文蔚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参赞浙东军机,应该是负责协调军饷粮草后勤供给,这时候应该暗暗下绊子,扯后腿。

    其实不然,这就是穆彰阿的政治手腕了,穆彰阿为政讲究顺势而为,他掺进去一个自己人,不是为了扯后腿,而是“顺势而为”。文蔚在整个浙东战役期间,应该是积极配合奕经,甚至还有些逢迎,穆彰阿在后方呢,也是全力配合前方军事,这些都有大量的史料档案可做证明。

    穆彰阿的目的何在,他其实就是做了一个政治对冲,仗打赢了,文蔚有功,升户部尚书,甚至以后入阁都有资历,你把手伸进我的地盘,我也把人安插到你的势力范围。

    仗打输了,琦善翻身。甚至穆彰阿还奏请道光允许琦善军前效力,被奕经理所当然的拒接了。

    而且国战期间,他尽心尽力,公忠体国,这样道光会更加信任他。

    更神乎其技的是,因为控制了军饷后勤,在战事结束后的报销环节,翻云覆雨,恩威并施,居然把奕经拉拢到自己阵营。

    再来说说奕经这个人,这个人《清史稿》的评论是:“素谨厚,为上所倚重,奉命专征,颇欲有为而不更事,尤昧兵略。”简单翻译下,就是奕经这个人啊,是个好人,但是又蠢,又不会打仗。

    从后来的历史看呢,这里评论得挺准确,但是还是要分析一下。

    奕经本人呢,其实是有军事经历,他曾经跟长龄平定过张格尔之乱,当时有人说他“长于赞画”,《剑桥中国晚清史》评价是:奕经的特长是善于制订计划和准备工作,对于这些事他干得很热心。(不过前边介绍奕经的军事经历又错了)

    他跟随长龄打过仗,虽然仗不是他打的,但是呢,他至少知道哪儿的军队还能打仗,哪些将领会打仗。调兵遣将的时候有针对性。他指名要来的将领和军队,在实际战斗的表现也还说得过去。

    他的性格呢,就有点问题,就是《清史稿》说的“谨厚”,这一点性格从两面看,坏的一面就是比较软弱,慈不掌兵,军队这个环境对下属过于宽厚,一味纵容,也不是什么好事。

    好的一面呢,就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这里的群众说得当然不是广大人民,而是江浙的“士绅”。

    在当时啊,打一场仗也不容易,清朝到了道光时期,进入王朝末期,整个中国缺乏一支战略机动部队。北京的奕经要去浙江指挥打仗,他需要从8个省抽调兵力,最能打的部队从陕甘川藏调,各级军事指挥官也来自全国各地,慢慢汇集到浙江,再进一步整合,才能发起攻势,10月8日认命奕经为战役主帅,到开打已经是来年的3月。整个战役准备过程长达5个月,这样就给地方带来极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当地士绅阶层的支持,供给,情报,劳役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别说打仗了,不造成兵变都是老天保佑。

    奕经这个人呢,首先能诗会画,看着就是个文化人,所以呢,和江浙的人士能搭得上话。而且一路上还带着木箱,放在驻地门口,鼓励大家有什么想法就来建议,同时广开幕府,招纳士人,一时之间,群贤毕集,各路人才一应俱全。前后大概有5、6百人的样子。奕经觉得这些人熟悉当地情况,安排很多人去刺探敌情,这里真的出了不少“情报奇才”,这些人真TM是个人才,现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很多错误还和这些“奇才”有关。

    先写到这吧,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有空再慢慢续吧。

    通宝推:瀚海黄沙,从来,外俗内正,澹泊敬诚,方恨少,袁大头,老陈70,史文恭,AleaJactaEst,和平共处,胡一刀,桥上,起于青萍之末,mezhan,醉寺,审度,漂漂2号,天空不空,
    • 家园 提到一鸦时期的浙东,补几个满清的骚操作。

      作者:教子有方张献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829389/answer/1664240808

      清朝的扬州是盐业重镇,当时扬州的仪征有许多贩卖私盐的帮派人员,官方叫他们“盐枭”,后来他们还有更个响亮的名号—青帮。当时的盐枭可是有武装的,而且大帮有五六百人,小帮也有三三百人,这些人的战斗力如下所述:这些盐枭皆“强狠有技能”,配备有炮位、鸟枪、长矛、大刀、鞭锤等武器。其中又以老河影(今仪征市十二圩)地方永州巴杆船的盐枭势力最为强大,其水手精壮不下千人,每人均备有兵械,拥有抬枪达数十门之多,驾划船破浪,其驶如飞。此外,安徽颖、亳、寿及江苏徐州四处盐民也常寄泊于老河影及扬州白塔河,势力也有数百人。这些人均桀傲不驯,“习于战斗、好战轻生”,平时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英军为肃清江面,自然也动到了盐船的头上,在清兵水勇不敢出击抵抗的情况下,盐民们见夷船即放抬枪,奋起反抗打击英军。(《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

      要是带清真想搞动员,还不用去别的地方找人,这些人就是天然的抗英队伍。然而带清的士绅特别是盐商却很看不惯盐枭,直接给洋大人送了几十万两银子,并且给英军指路,把这些盐枭的据点给炮轰了:

      7月18日(六月十一日),颜崇礼上英舰与璞鼎查协商扬州赎城事宜,有一夷目对颜崇礼说:“素闻仪征富饶不减省会,今我公使戒兵勿入,仍得安居乐业,可为仪征人贺。”颜崇礼则面带忧色,“此说诚然,但尔船初入我境,盐枭即乘机骚扰,抢劫纷纷,居民被害已复不浅。”该军官问何为盐枭,颜则遥指老河影一带,“此中数百家,聚亡命之徒数千,皆平日贩运官不能禁者”。该军官于是召一名英军,用英语讲了一通,颜听不懂不知他们讲什么。到了夜半时分,突然江面上响起了猛烈的炮声,该军官拉着颜崇礼走出船舱观看,只见老河影一带火焰腾空,“数千盐枭,几无噍类矣”。——《壬寅闻见纪略》先是夷约仪征盐匪为汉奸,业有成说矣。讵扬商因此项人不下三万,平日官兵无如之何,乘势用数十万金买夷匪,出其不意,烧其船只,并用炮轰之,得免者二三千人耳。——《平夷录·李湘棻谈片》

      靖江一个小县在当地民众支援下,打得也挺不错的,击退了英军。结果《南京条约》签订不久,知县杨凤翮便接到两江总督牛鉴的手令,以“大胆滋事”的罪名被撤职。

      • 家园 发动群众这件事吧

        发动群众支持,对获得军事斗争的胜利,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怎么说呢,军事斗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到一鸦。

        第一,指望清政府这样一个专制政权,像我党一样发动群众,这是不现实的事。组织能力,思想高度都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第二,我们也不能说,清政府没有发动群众,只能说,清政府以自己的模式,力所能及的发动群众。

        2·1:募勇,招募民壮,这里又需要分两个方面:

        2·1·1,战区以外的募勇,比如河北地区,这里的募勇主要是为了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2·1·2,战区的募勇,这里募勇的目的是为了做花账,做花账的目的倒不是为了纯粹的贪污,而是用来结交当地士绅,清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还是有赖于当地士绅的配合。当然,这种纯收买的手段,并不高明,当地士绅嘛,也谈不上全心全意的配合。这里不展开说了。

        2·2,团练

        奕经幕府的臧吁请就训练了近万(据说)的团练。

        2·3,各种悬赏

        利用经济手段,让战区民众对英军的散兵,进行攻击。这方面的资料也不少,比如黑水党什么的。战果的话,比较可信的数字应该是俘虏16人吧,我记得是。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因为要换俘。斩杀的话,按英方的数字是40多人,中方的数字,就比较高,见仁见智吧。

        第三,回到军事斗争,在一鸦二鸦这个历史阶段,即使发动群众,虽然对战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很难说就能获得胜利。

        比如说义和团配合练军,还是很难获胜。

        战争嘛,还是个科学问题,还是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时候即使发现问题,但是如何在实际中解决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鸦之前,清军习惯在具备火力优势的战场作战。一鸦之后,中国的军队发现自己的火力优势不在了。这就是很难的转型,毕竟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浙江反击战之后,奕经在战斗总结中提到经验:面对英军的正面火力优势,要组织多支散兵小部队,迂回穿插。

        道理很容易懂,奕经这样被史书嘲讽为军事白痴的都明白。

        但是实际呢,奕经后的湘军解决不了,湘军后的淮军解决不了,淮军后的练军解决不了,练军后的新军也解决不了,甚至包括军阀部队,国民党部队都解决不了。

        是因为这些部队的将领中,在军事上的见识都超不过奕经吗?明显不是,做不到而已。

        群众也是一样,自古以来,谁不知道群众支持的重要性呢?滔滔千言,连篇累牍,最后呢,还是做不好。

        发动,组织,引领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功的时间不过是眼前寥寥几十年间罢了,即使是这几十年,还是不少失败的时候。

        通宝推:迷途笨狼,瀚海黄沙,天空不空,
        • 家园 群众的表现比起腐朽的正规军还是强多了。靖江县就做得不错

          参战的义勇就知道通过地形躲避英军射击,自身伤亡不大。

          义和团在廊坊也会隐蔽接近到八国联军200码以内再发起冲锋。义和团夜袭联军的次数更多,表现比绝大多数清朝正规军强。

          可惜这时候的武器差距比一鸦时期拉大太多了,联军已经装备野战炮和机枪了。义和团手里步枪都没多少,向满清官府要武器要过多次,但是满清就是不给。

          义和团在天津也打得不错,日军记载里面就提过由于有义和团守城,天津的防守比起甲午时候要坚定太多了,清军的士气也高了很多,联军损失惨重。

          按老外的记载,在天津英日合计被击毙70余人,美军被击毙150余人,对比一下之前的甲午战争,日本人攻下旅顺,仅仅被击毙40人,失踪7人。

          义和团坚守天津到最后,正规军跑得可比义和团快。可惜满清没给义和团装备多少武器弹药,也没啥训练,义和团还在天津武备学堂里面开堂口,学习怎么用步枪。

          聊到义和团,最后说一句,现在对义和团的认识都有些走极端。要么神话要么妖魔化。

          实际上义和团最初仅仅就是传统意义上老百姓守望相助,抵抗洋教组织的拥有步枪大炮的反动教民武装侵略的武术团体罢了。

          不是别人,正是教民自己催生了义和团的产生。而且和现在某些人声称的不同,当年有很多教民和义和团的战斗,不是义和团先动手,而是自以为优势很大的教民主动攻击义和团。

          看义和团的组织就知道,他们内部是师徒乃至师兄弟关系,只有传统的武术团体才会出现“老师”、“大师兄”这样的称呼。至于一个自卫的武术团体最后为啥会发展成波及全国的大运动,这就要问满清和洋人了。

          • 家园 这一点正反面的例子都有

            确实存在民团,义勇的表现比正规军好的例子。

            但是在大范围来看,获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还是要看部队的组织力。应对不同战场,也不同就是了。

            一鸦的清军的主力部队,也很难说腐朽,精锐的表现还能说得过去,至少做到了一个军人的本职。各级军官也没那么怕死,民族英雄也有不少。

            非主力部队就比较糟糕。

            义和团不展开说了,你的看法我也不反对。

            • 家园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义和团至少是不知彼而知己,而清军基本是彼、己都不知,前期是冒进主义,后期是逃跑主义。

    • 家园 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下—完)

      奕经选定的进攻时间是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时,1842年农历1月24日四更寅时,我算了一下,年日时都和“寅”靠边,月根据我的计算,应该不是壬寅,不过,我的历法学得很差劲。和古代的专业人士相比,我错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个细节就不纠结了。

      寅嘛,就是老虎喽,四个寅+前线主将段永福属老虎,就是五虎,洋人嘛,自然是羊,五虎带着一群虎头人去打羊,这就是“五虎平洋”。

      前边我说了,奕经在浙东反击战的总兵力大概是1万2的正兵,和2万多勇壮,就是3万多的样子,为什么我在战前态势只列出了几千人呢?原因很简单,能打的就这么多。

      根据战前安排,兵分两路,攻击宁波,镇海,当然还有水军攻击定海,这一路的疑点太多,打没打都是问题,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攻击宁波,镇海的部队,看战前部署就是一锤子买卖,前锋突入,后队接应,打得过就赢,打不过就崩。其它的部队,名义上是总接应,其实就是防守,奕经的中军距离宁波80公里,所谓的两路前线指挥,张应云离宁波30公里,文蔚离镇海20多公里,以古代的道路交通和士兵组织情况,基本是指望不上。这么一看,宁波方面,真正的前敌指挥是段永福,镇海方面,是朱贵。当然按古代的通讯情况,也指挥不了什么,能不能突进城就是看突击部队自己的能力。

      一、宁波之战:

      宁波的战斗,中英公私史料讲述的内容,差异不大。

      清军是分两队向宁波发起攻击,一队攻击宁波西门,一队攻击宁波南门。

      我之前说的内应,确实存在,南门的攻击部队在内应的接应下顺利进入宁波。

      西门的部队,运气就不大好,之前提到,宁波的英军接到了太多“狼来了”的情报,所以对这次清军进攻的情报提不起兴趣,但是郭士立根据多种迹象分析,这次与之前不同,还是提醒英军提高戒备,英军并没有在所有的城墙上放部队,但在西门附近布置了隶属18团的140人的部队。寅时的时候,西门外来了一个举着火把的中国人,被城墙上巡逻的英军发现了,这个人应该是按计划和内应会和的选锋,英军举枪让他停下,大概是因为语言不通,这人继续前进,被英军射杀。

      这一声枪响惊动了整个宁波城的英军,包括江上的两艘英国军舰也进入战备,(一说,这两艘战舰是被清军的火攻惊动)。

      从南门进入宁波城的清军,在紫薇街和英49团的部队相遇,紫薇街道路狭窄,街道两边商铺高楼林立。英国根据战况绘制的插图如下:

      英军的战报对战斗过程的描述是:

      instantly commenced street-firing, and also made several charges with the bayonet on the head of the enemy's column, and finally succeeded in driving them out of the city with a very heavy loss

      这里的描述可以看出,英军的近现代军队编制,灵活的采用连排战术,在狭窄的街道使用“street-firing”战法。而清军的军队编制还是处于古代,在野战中采用“连环枪法”和连营跟进的密集冲击战术。由于之前误信情报,这支部队只携带了极少的火器,缺少了火力压制的密集冲击,即使面对前膛枪时代的火力,也造成了极大伤亡。

      在外国的著述中提,英军通过火力压制,驱赶着清军从一条街赶到另一条街,直至赶出南大门再次回到郊区。

      于此同时,西门的战况非常胶着,西门有个瓮城,地形对进攻方尤其不利,清军进攻西门的主力应该是来自嘉绒藏区的藏兵,他们“继续坚韧不拔,不顾一切的努力着。这些勇敢的人们把自己的指甲深深插入城墙城砖。奋力向上攀登,另外一些人拿来爬梯靠在围墙上。阿姆斯特朗中尉指挥第18团的士兵清除他们”,这时“他们的领袖”,一个“勇敢而强大”的人,终于爬上城墙的顶部,但是不幸被一个叫“麦克·库逊”的士兵击败。

      之后,蒙哥马利炮兵上校命令城里仅有的两门炮,四又五分之二寸榴弹炮,支援西门,三发炮弹之后,西门的清军进攻部队终于崩溃。

      这时候,清军的后援还没赶到,是段永福胆怯了吗?其实也不是,段永福是名勇将,在平定张格尔的叛乱时,最后生擒张格尔的就是他,“永福……直前夺其刀,手缚之。”因此得以绘像紫光阁,算是拥有了当时军人的极高荣誉,但是在近代战场,他的战场反应就非常糟糕,西门,南门的清军陷入苦战的时候,他没有及时的支援。英军在击退了进攻的清军之后,组织了一百多人的部队进行反冲锋,段永福没有及时收拢溃军,反而被英军一轮冲锋打跑。

      宁波之战,大概就这么个情况。

      二、镇海之战:

      镇海之战的话呢,我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推测。

      镇海之战呢,中外史料讲述了两场战斗,一场是镇海城之战,一场是镇海外招宝山之战。

      镇海城之战,一线指挥是刘天保,同样由内应开门,清军进入镇海,之后呢“三进三出”。

      接着就是“招宝山”之战。

      这里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前线清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镇海,一路攻击招宝山,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清军一线兵力本来就单薄,再分兵,无论是情报,协调,通讯都不大现实。

      所以,我个人推测是清军的所谓“三进三出”,前“二进二出”指的是两队清军在内应的配合下,进入镇海,但是英军在招宝山安置了炮兵阵地,和镇海城形成犄角之势,这两队清军在受到招宝山炮火的威胁下,撤出镇海。然后合兵一处,又对镇海发起一次攻击,还是因为招宝山的炮火威胁,攻击失利。

      这时才转身攻击“招宝山”,招宝山战斗中,贝青乔的笔记里说火炮,火性炎上,不利于下,大概意思就是英军炮火俯射角度的问题,被清军的炮火压制,来自藏区的藏兵发挥了善于山地战的优势,积极进攻英军的炮兵阵地,在即将得手的情况下,英军军舰前来支援,从后方开炮,击溃了清军。

      由于功败垂成,刘天保特别气愤。因为他的接应部队没来。

      接应部队是由勇将朱贵亲自率领,但是,迷路了。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到,这时候,仗都打完了,刘天保和朱贵发生了冲突,朱贵也觉得可惜,“贵欲合兵再进,天保、长星均不之应。其部下尤怨愤,咸谓朱将军迟延不救,致我败绩,哗噪而前,几成奇变。张应云从中调停,始得解,而贵亦不复鏖战矣。”

      这一次冲突呢,也可能是朱贵后来殉国的一个因素。

      三、大宝山之战:

      宁波,镇海之战失利之后,清军精锐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而英军呢,在5天之后,就3月15日组织了1203人,对清军发动一次进攻,兵锋直指大兵囤积的慈溪。

      这时呢,清军驻扎在大宝山,这大宝山呢,在慈溪县的西边,这就有意思了。英军如果要进攻,肯定是从东边,而清军呢,则驻扎在县城西边,明显是把县城当成缓冲,英国人也说“最莫明其妙的是他们并无意于守城。同时他们大量地屯驻在施公山(即西悬岭山)的两座高峰的有炮垒的军营里。”

      英军呢,就分为三路纵队攻击西悬岭山,因为有县城在前边,虽然没有军队驻防,但是让清军知道英国人来了,驻扎在西悬岭山的3100人的清军部队,飞快的跑路。

      虽然英国人也很快,但是清军更快。

      “这时第四十九团以他们常具有的精神冲奔上山,克服一切抗拒,几分钟内盘踞高地之巅,驱逐在前面每一样东西。……不久,全旅抵达山巅,攻陷敌方工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清军都逃跑了。

      当“在海军少将几乎抵达最高点的一刹那间,我看见一大支敌人正在从他所进攻的山的背后上来”。

      这支部队就是朱贵的500名陕军。

      朱贵发现英军攻占西悬岭之后,就迅速退回大宝山,和英军发生了激烈战斗,这里讲述有些不同,据当地学者实地考察:

      朱贵部队当时驻军在妙湾和枫湾间的小山上,即目前朱贵将军庙西面的小山上,与后面的大山是相连的。这在上文《圣武记》中已谈到朱贵驻大宝山之右。一直来都讲大宝山战役中朱贵部队驻大宝山上是错误的,大宝山是孤山,易被全部包围,兵家是禁忌的。再讲当时敌四十九团和海军旅是绕城往西走到北门集合,再攻西悬岭。西边的护城河到大宝山的距离最近处至多200米,若大宝山上有驻军,战争必在大宝山前面先打响的。

      朱部队退回原驻地以后,真正的战场在西悬岭后山脚——枫湾到马路湾(即目前金田铜业的大门口)之间平原上进行的。此战役是比较残酷的,最激烈的阶段估计是下午2时到5时。

      朱贵的部队依托阵地,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英军的评价:“火铳打得非常快”“敌人的军队坚持得很好,守住了山,直到我们的军官和兵士多次与他们短兵接战才放弃。”

      中方的说法是,后山的乡勇溃败,英军的迂回部队抄了朱贵的后路,同时舰炮进入丈亭江,参与攻击。

      这场战斗,朱贵500人的队伍,阵亡215人,朱贵父子三人,两死一重伤,部队军官几乎全部阵亡。

      耗时143天,用银450万两,征调八省军官士兵以及民壮的浙东反击战,至此基本结束。

      本来想说点什么,再想想,也没什么好说的,匆匆结束,就这样吧。

      通宝推:史文恭,回旋镖,胡一刀,从来,伏波将军,桥上,
      • 家园 谢谢分享!

        看到楼主的帖子,我也搜了一下这场战役

        据说清军主帅用银子买英军人头,搞人民战争,还真收缴了不少英军首级,是当时斩获英军首级最多的一次战役。

        • 家园 斩首最多的应该是台湾保卫战

          台湾保卫战,五战五捷,算是一鸦的小亮点。

          斩首的数字比较可信,因为真的是斩首,斩杀战俘。

          斩杀战俘的命令是道光亲自下的,后来到了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英国人因为这件事要求清廷惩办台湾保卫战的主将姚莹和达洪阿。

          道光也没办法,就让穆彰阿办这个案子,当然朝堂上下都知道这是个冤案,就胡乱定了个罪名,冒功捏奏。大概意思就是仗是前线将士打的,指挥官属于冒功。当时人拿姚莹和达洪阿和岳飞相比,不过姚莹和达洪阿结局比岳飞好多了,坐了六天牢,就换个地方当官了。

          穆彰阿也是个有意思的奸臣,当时人评论他“爱才,亦不贪财”,当然受贿是肯定的,不过他这个受贿呢,属于政治性的,不完全是经济性,毕竟要维护政治团体,没钱是不行的。姚莹和达洪阿进京的时候,他的门生弟子带头出城去迎接两人,姚莹和达洪阿下狱之后,他又亲自跑去慰问。等到咸丰上台之后,把穆彰阿革职,这件事又成了罪状之一。所以说啊,封建专制年代当奸臣也不容易。

          • 家园 这个姚莹是姚鼐孙子

            流放四川期间著书《康輶纪行》。

            • 家园 《清史稿》中的穆彰阿传

              就是姚莹的孙子:姚永朴、姚永概编撰。

              所谓“穆党”一说,就是从《清史稿》里来的。

              有意思的是,二姚还把穆彰阿的姓给弄错了,穆彰阿是镶蓝旗,应该是郭尔佳氏,《清史稿》误为“郭佳氏”,现在百度百科也沿袭了这个错误。

              《清史稿》的错误确实多,靠给《清史稿》纠错,混几十个教授,几百个博士不成问题。

              当代搞“新清史”的领军人物欧立德,把 “钮祜禄”被写成“钮钴禄”,也被人狠狠的嘲笑了一把,就这满文水平,还号称利用满文资料呐。

              • 家园 毕竟已经是民国了

                加上军阀混战政坛动荡,对清史稿的编撰审查就不是那么用心,以前朝的范例一般都是皇帝和国家重臣确定标准后修撰,最起码在政治立场上是不可能出大问题的。

      • 家园 好像有一说是夏历建寅,

        所以夏历一月应该是寅月。

    • 家园 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下—上)

      英国对中国的情报工作,以我看到的记载,应该始于明朝。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情报系统已经非常高效成熟。具体到浙东战场,英国的情报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条线,一条是来自清廷中央,10月18日道光任命奕经,数日后英国人就接到了情报,情报还根据任命对清军配置,以及朝廷对和战的态度做了分析,在后来的中英谈判中,类似的情报源源不断,英国对中方底牌和谈判手段了然于胸。

      另外一条是英国通过派遣传教士,设立在地方的间谍网,比如说定海战役之后,英国为了长期占有中国领土,任命了地方官,其中有一个叫“郭士立”,他应该是德国人,后来被东印度公司雇佣,早在1832年就以传教士的身份进入中国,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特地入籍福建同安的郭氏,他在浙江经营了多条情报线,目前能知道的代号有“LI”“BLUNDELL”“NORRIS”还有一些名字太长的,就不录了,反正现在也抓不到。其中“BLUNDELL”的情报质量最高。有人猜测他可能是高级官员身边的资深幕僚或者是书吏,还有人更大胆的猜测或许就是某些中高级官员。这是因为郭世立比较青睐培养士子和医生,前者有希望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后者能接触社会各阶层。

      不过呢,毕竟出卖情报都是为了金钱,所以嘛,情报质量也不好说,外国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很多情报是根据需要编造的故事,但是外国研究者一方面没办法全面考证庞杂的情报档案,另一方面同样是为了自己立论的需要选择情报史料,真假不重要,适用就行。这也造成了海外中国史研究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讹。

      当时浙江的一些士绅,是把这场战争当成发财的机会,在清英双方通过出卖或者说编造情报,进行渔利,这里说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谍海奇才”陆心兰。我在上文说了,奕经通过本地士绅在宁波安置了十七个情报行动小组,在镇海安排了十一个情报行动小组,做为内应,这些内应存在吗?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有多少,就是个大大的问号。比如贝青乔在张应云幕中帮办文书的时候,看到陆心兰呈报的情报工作汇报,自己明明在办公室里坐着,但是在陆心兰的汇报里已经被安排到前线去工作,身边还带着500浙勇。陆心兰能吹会骗,宁波城防兵力空虚的情报也是由他提供给奕经,已经觉得他劳苦功高,还为他保举了五品顶戴。陆心兰又趁热打铁,和奕经说,宁波,镇海的内应我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你们只要悄无声息的过去,必能杀英军一个片甲不留,为了保证战斗的隐秘,进攻的部队千万别带枪炮。正好呢,进攻之前,雨水连绵,道路泥泞,奕经督造的大炮特别重,士兵本来就不想推,瞌睡碰到枕头,进攻宁波的部队呢,基本就没准备枪炮。但是,镇海前线的刘天保对此极力反对,不带枪炮打仗,这不胡闹吗?所以镇海方面枪炮就比较充足。

      后来有人据此认为,陆心兰这么说一定是受到英国收买,陆心兰当然被英国人收买了,这点我下边说,但是不带枪炮进攻,我个人以为可能是当地士绅的“民意”。早在陆心兰建议之前,就多批士绅去向浙江巡抚刘韵珂吹风说宁波三城,物阜民丰,人员密集,商铺林立,如果大军枪炮齐施,怕是玉石俱焚,有伤天和。刘韵珂因此和奕经提了几次。另外,当地商人因为枪炮的事和驻军发生了多次冲突,比如说清军准备在一个烟铺安设炮位,用来伏击过往英军船只,烟铺主人极力反对,认为此举会招致英军报复,和清军发生冲突,殴毙清军炮手。

      当然,陆心兰确实是英国间谍,他多次把军事预算,清军驻点的人员武器配置以及军粮运送路线报告给英国,更重要的是他向英国多次泄露清军发动进攻的日期。这些情报真真假假,有的真,有的假,他还向郭世立报告,清军士气低落,军心动摇,他有把握“策反”一支3000人的清军主力帮助英国人,而且他帮英国人在清军驻地建立多个情报行动小组,对清军进行骚扰袭击。甚至还有战果汇报。在清军即将反攻之前,他又一次报告了清军进攻的日期,而且不知道用了什么名目,骗了郭士立“6万串铜钱”,从此杳无音信。虽然他报告了清军进攻的准确日期,但是由于之前他和其它间谍伙伴们,报告的清军进攻时间实在是太多了。英军实际上已经被搞疲了,所以很难拿出全部精神进行准备。不过,郭士立还是看出了此次情报和之前不同,因为街面的店铺做出了不同往日的反应,早早关闭店门,对门窗进行加固。郭士立还是让英军提高了戒备等级。

      进攻的日子终于到了。

      最后说下陆心兰的下场,浙东战役之后呢,他居然还没有暴露,到天平天国的时候,他又混入太平天国,当了宁波总制,清军攻陷宁波的时候,把他抓住杀了。

      通宝推:史文恭,伏波将军,从来,mezhan,
      • 家园 军事情报当中兵要地理很重要,

        张松献地图是三国里很精彩的一章。

        英国对中国的情报工作,以我看到的记载,应该始于明朝。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情报系统已经非常高效成熟。

        吴法宪是江西人,在回忆录里面说---在南方山区里,就那么几条路,不容易迷路。而他到了北方,都是平原,好像怎么走都行,就容易蒙圈。

        反过来,北方人到了南方,一样容易走丢。

        英国军队跑到中国,还有方向感,真不容易。功课应该提前做了不少。

        长征的时候,肖克在贵州找了一张一平方米的法文地图,如获至宝,抓了个牧师翻译之后,成了他的平南指掌图。

        不过,最神奇的我觉得应该是蒙古西征,在东欧中亚如同神兵天降,打得当地人措手不及。还经常分进合击,钳形攻势,在陌生的地理环境里没有什么失路,失期。

        不知道他们的军委二局的主管是谁,真的要授予一吨重的奖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