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是这样看

            民族问题是农业社会的问题。

            进入工业社会要用工业社会的手段来解决。公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才应该是国家的基础。

            我觉得是列宁斯大林一系的共产主义者从马克思那里偏离了。这里应该有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

            这几天看邓小平的有关记载,说他和毛主席讨论斯大林的得失的时候,毛主席认为斯大林破坏法制,说大清洗之类事情在英法美这样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当然这是邓自己说的,不知道有否旁证。

            • 家园 这不可能是毛主席的话。

              邓小平撒谎太多了,这个思路和毛差距太大。

              毛是认可斯大林的实用主义的,但是这个实用主义里面有理想,不像邓小平毫无理想。

              斯大林的问题并不是破坏法制,也不是个人崇拜。

              只是处理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同时在国际共运方面处理不够细致体贴。

              有时候判断出现失误,比如对中共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评估,确实斯大林也出现了误判。

              过于实用主义了。

            • 家园 邓选这话无第三人证据。

              只能以邓的人格担保。从毛的角度,似乎不太可能说。这种无任何旁证的话邓也敢引,至少这种论事方法是有问题的。

        • 家园 斯大林倒是太强硬了,苏联在民族迁徙上真是累积满了仇恨 -- 有补充

          当年民族自决是主潮流。我们二大还喊过,后来改成民族区域自治了。

          本来还有阶级矛盾的大杀器,不过改开赎买上层,硬生生扶持起了分裂势力。

          当年不少政策问题不算大,但是几十年不变问题就大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当年还要反对一下地方民族主义,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 -- 补充帖

          应该也是吸取了苏联的教训。

          https://www.guancha.cn/wuqina/2018_02_19_447387_4.shtml

          观网这篇文章可以参考一下

          • 家园 民族迁徙其实是最好的方法,打击了民族主义,丰富了新区

            人口构成,甚至不用大规模清洗,因为这些民族要面对新区的适应区。

            恰恰是赫鲁晓夫和贝利亚他们的放回迁移的民族,导致了国内的巨大的动乱,各种矛盾,还破坏了国家的均衡的民族构成。

            在那个时代后的今天已经很难搞这种方法了,面对的世界舆论压力太大了。那个时代包括我国建国初期是最好的时代。

            其实因为战争带来的人口迁移很正常,所以和平时期,适当的为了减少民族矛盾这个现实,进行有序的民族迁移非常正确!

        • 见前补充 4596354
    • 家园 看来直接复制旧贴图片拉不过来,下次得重新找图编辑一下了。 -- 补充帖
    • 家园 明末清末杂感一则

      明末清初的军事水平不比同期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差,由于火力的显著增强,明清双方在战场上能汇集有几十门红夷炮,几百门大将军弗朗机,几千门小型火炮对轰,三阵列多阵列队形进攻中成为主流,方阵开始减少使用甚至快看不到。早在浑河之战的时候,类似西方方阵的白杆兵就被投降满清的辽军的火器齐射打得全军覆没。

      从松锦大战的记录来看,双方骑兵反复突击的水平不比拿破伦战争时期差。

      在澎湖列岛,80名荷兰人面对100名郑军,郑军在荷兰人射击下维持阵型一顿冲锋,击溃荷军,杀死荷军40人。在围攻热兰遮城的时候,郑军也是只能派出千把人来围城。因为补给问题,大部分士兵都去开荒了。

      虽说当年棱堡和大帆船是西方领先,不过我们学得也很快,郑军为了攻克热兰遮城而修的炮台已经借鉴了西方炮台了。

      晚明时候我们面对西方人,还能让西方看到我们有面对密集射击也毫不动摇的纪律,有迎着火炮白刃冲锋的勇气,有分进合计的灵活的战术指导,有严格的训练操典和指令,有几个月复制对方工事的快速学习能力。

      而到下一轮交锋的时候,西方人看到的都是啥?是面对密集射击一哄而散的溃不成军,是面对刺刀冲锋一触即溃的胆怯懦弱,是只知远处放枪不知侧翼冲击为何物的呆板笨拙,是洋务搞了20年军队除了武器外还是没有一点近代化影子的迟钝,是无论西洋还是东洋人真的可以靠几百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击溃数千名军人的耻辱。

      直到几十年以后的义和团时期,民众才爆发出令西方人吃惊的勇气,再过了50年,志愿军才展现出了面对密集火力也能完成战术动作,斗志和毅力毫不逊色,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快速学习苏械装备应用,学习现代化战争的学习能力。

      明郑军队和共和国军队这两者之间的三百年,中国军事技术的演变到底经历了什么历程,而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地方。

      • 家园 并不能认为明朝对西方有先进性,追求这点毫无意义

        所谓回复五千年文化历史,其实没多大的意思,正常的研究就好。

        搞好这两千年,就可以了。

        历史的早期的那点长度并不能给国家带来多少的实惠。

        作为研究,就好了。

    • 家园 有关前面论文提到的朱元璋兴起的文字狱,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

      比如陈学霖的《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继续补充些有关太平天国的相关记载

      据胡恩燮《患难一家言》:余见事乱,登万竹园城堞探望,甫登而烽烟直上,见众贼缒城○集,驻防兵纷纷弃甲,贼尾追而下········夜闻城上呼杀声达旦不绝,驻防城一带,火光烛天。贼之破城也,于九日五更,仪凤城地雷发,城塌,贼拥入,将军忠勇公祥厚,协领壮愍公伊伯讷力御,杀贼无算,贼卒不少却···是日,江南提督壮敏公福珠洪阿,江宁驻防协领壮愍公伊伯讷,署江宁城守协副将沈鼐皆战死····是日,江宁将军忠勇公祥厚阵殁,贼攻驻防城,炮如雨集,将军令丁壮悉数登城助战,不足则增以老弱,令妇女饷军,一昼夜弹药俱尽,城遂陷,将军身中数枪,战死城上,贼剖其心以去,某官率千余人夺朝阳门以出,贼遂屠驻防城,男妇幼孩无一免者。

      据《张继庚遗稿》:····不料南门西门兵勇闻仪凤门破,皆弃号衣散去,贼见无人,遂蚁附而登,城遂陷,少顷,贼遂满街满巷矣,探闻制军遁入满城,祥将军云:“我力只能守内城,大人可速出去,招集百姓助战。”制军遂从小门出,行至小营,满兵尾其后,骂为汉奸,遂被杀,附近居民收葬于小营中,俗所谓妆楼故址云此初十日事也···十一日内城破,祥将军战死城上,身中数枪,贼挖其心去,后葬于西华门旁。都统率千余人杀出朝阳门去,或云都统战死,将军杀出,不可考矣。满城中如妇女小孩,皆被杀,无一存者。

      据《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如是者数日。忽于三月初三日闻得发匪尽退,城中胆大好事之人见富家屋内无人,即随手牵羊取物。旗营中知之,尽出所有之兵掠取民间,不分大小店铺、贫富居民之家,无物不要,口称非吾等打败发匪,尔等身家性命安得存全?如是者兵民抢夺约有十日。抚台罗遵[殿]破城时吞金而亡。杭州府麟趾策马携女冲出城外......城中满营,第七日破之。营中旗兵官弁,将军、都统预出号令,发出火药,每家兵丁发给三斤,官弁衙门每给一桶,将、都二衙门,每给四桶火药,候发匪破营时将军号炮一响,众家齐放火药,彼此身殉。此时营外观者见有四十七处火头,所以营中变为瓦砾之场。只有钱塘门一带旗兵不愿殉难,自开城而逃。不料发匪截路,死伤凌辱者不知其数。故于克复后,杭城旗兵仅存三十一人耳。

      • 家园 既然提到了太平天国,补点湘军破南京以后的记载

        太平天国破南京的时候除了对满人杀戮以外,对其他老百姓可没动手。

        等到湘军破城了:

        一经湘军之所谓克复,借搜缉捕盗为名,无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虏焚掠,无所不止,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如金陵其尤凋惨者也。

        搜曳妇女,哀号之声不忍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均被虏),老者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方

        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气象。本地人言发匪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

        不料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归入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按增剃头自己的奏疏:破城以后,三日内毙贼十余万。

        对比一下李秀成的说法,太平军总共1万余人,能守城的就3,4千人。

        这么看剩下的被算进“毙贼十余万”只能是拿无辜群众的脑袋和鲜血了。

        通宝推: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