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桂月大反覆——丙辰丁酉28天序时记事 -- 老老狐狸

共:💬819 🌺9768 🌵1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说法肯定是合理的,建国20年,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教育

                    不能解决重点倾斜农村,这怎么能不令人失望?

                    下放,下到基层,边远地区,这是必须的,所以,武训传就很没意思。要靠体制解决中国人的基础教育,毛主席做到了。

                  • 家园 它山之石:从物理学史看文革起因

                    非常赞同先生的观点:文革是解决思维意识问题的。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牛顿力学已经十分完善,以致开尔文勋爵讲 物理学的天空只剩下两朵乌云。每个问题的解决都完全动摇了物理学大厦的根基。而解决问题的都是一批年轻人。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26岁,创立量子力学也多是二十多岁的人。为什么不是那些对牛顿力学了如指掌的大家呢?因为了解得越深越被这个体系的美所吸引,便越爱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便越不怀疑它的根基有问题。

                    如果说先秦是中华文化的 1.0 版,对应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那么自秦始皇起就是中华文明的 2.0 版,相当于牛顿力学的建立。后来虽有很多变革,也只是对这一体系的小修小补。这个体系是如此的成功,许多东西慢慢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金科玉律,不容置疑,也不会去怀疑。直到主席横空出世,才破尽一切桎梏。留下的毛泽东思想就如中华文化的相对论,是第三座丰碑。

                    但每一个成熟的体系都可能是后来者的精神桎梏。如何让人们不拘泥于既有理论,不囿于条条框框?这就要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地革命。不是革他人的命,是革自己的命,是改造自己的灵魂。这就是文革的使命。也就是为什么主席说文革要每七八年再来一次。

                    从这方面来看,只有张春桥是主席思想的真正传人。他的《论资产阶级法权》,批判的就是 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观念。要继续革命,永无终点。

                    通宝推:泽徒,胡辣汤,真离,
                  • 家园 歪个楼

                    在我了解的语境中“挂”这个字有贬义,是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么?

                    • 家园 通常有,但网络上用词随性。前面

                      “毛爷爷”,后面一句“术上面我认为他持无所谓的态度,他挂之后哪派胜利,只要够强,强到不被外敌欺负,他都接受”。

                      看全文,也是认真说事、说理。没啥恶意。

                      • 家园 你这个比较客观吧

                        我们都不是毛,也不可能知道他死之前内心的想法。

                        但是综合地看,按照他一生的轨迹和行事处事习惯,他从来都是找出问题之所在,然后做通大家的工作,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做,至于做到多少,那是每个人的事。更何况他死之后呢。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道的问题很难讲清楚

                    包括河里最近关于入关学、民族主义等的争论,根源也是大家在“道”这块是模糊的,怎么争论也论不到一起去。

                    这也是三十年来不争论只追逐经济利益不追求上层建筑的副作用,短时间内没办法。所有的争论千千万万,归根到底都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因为主流叙事的反乌托邦和世俗化,大家对这个问题普遍不感兴趣或者嗤之以鼻。但这个问题却是一切理论构建的基本问题。

                    关于文革的起因,我认为还要早。《武训传》拍摄于解放前,创作者也大多是建国前培养的文化精英,毛泽东对这个群体是有深刻疑虑的。文革的源头我认为还要到当时在中央苏区毛被留苏派打压、冷落、边缘化鬼都不上门的那几年,到反围剿失败长征后到达延安,开启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这些直到文革都是一脉相承的。

                  • 家园 文革的起因,另一种说法是

                    中南海的“八司马事件”,河里以前也详细讨论过的。

                    批《武训传》,主要是批评武训等人面对剥削压迫,没有起来勇敢反抗,而是用乞讨的方法。主要是批评武训逆来顺受,不敢反抗。和文革有一定关系,但应该不是直接关系。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你从武训传切入,有自己的道理。

                    真正理解为啥批《武训传》,视角就不同了。

            • 家园 有一点商榷:关于文革前17年的大学生成分

              文革前17年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敌对阶级子女和官僚子女

              不知道陈王这句话有无出处或者统计数据?

              我父亲是文革前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最后一届应届生。父亲讲:“高中班上38人,考上了37名大学生,升学率唯一一次打败了黄冈高中。那唯一一名没考上大学的,是班上的第一名,因为家里成份(资本家)原因,不让考大学。直至文革后,又考了一次,还是第一名,终于考上了大学,当时报纸上因此还有一篇新闻报道”。

              我母亲是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与家庭成份(贫农)原因被保送:

              点看全图

              我父亲也属于绝对的贫农,而且是孤儿(我爷爷为闻一多家族看坟及凿墓碑,长年吸石粉,肺咳血去世时父亲仅10岁,两个兄长都是20多岁早殇;高考前一个月我奶奶因贫病去世,我父亲曾流泪回忆:“最后一碗饭,还留给我吃,她饿着走的”)。

              据我观察,父亲的高中同学,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子弟。比如与父亲一起考上北京政法的高中同学,两人当年结伴进京,因家贫,18块钱的火车票,县里支援了10块,大队支援了8块------父亲最后一次返乡,特意带着我去感谢九旬高龄的大队书记,所以这个事情算是我亲历亲听: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当时穷到什么地步?结伴而行的两人,身上只有一毛钱,路上买了两个鸡蛋,20多个小时的慢车,一直到北京,都舍不得吃。

              北京接站的老师,见到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他们把身上的破衣烂衫脱下来全扔了,换上学校配发的新衣。读大学期间,因孤儿身份,我父亲享受18快5一个月的二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9块5,那是给予革命烈士子女的。

              我父亲一生感谢共产党、毛主席。

              本帖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主席在文革前,已经初步解决了农村尤其是贫农家庭优秀子女公平考上大学的问题

              也许我说的这些局部样本并不代表全国的普遍情况。但是呢,如果陈王能前面那句结论给出必要的论据,那么结论会更有说服力。

              通宝推:qq97,GWA,神仙驴,TKwang,北庄,醉寺,很高兴,mezhan,石洪行,桥上,老老狐狸,
              • 家园 也许我母亲这个也不是范例

                但是也说明当时还是考虑到各方面尤其是思想进步青年的情况。

                我母亲当时还在朝鲜抗美援朝,组织上通知她回国考试上了大学,并且是全额奖学金。她本身出生在地主家庭,但是解放前在中学接触到进步思想最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那个时候的人真是单纯,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生活幸福是不会革命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方平,
              • 家园 我之前看过一个数据,60%多是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孩子

                这是大致平均数字,到65年接近50%。这个数字还隐藏了一个事实,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姑且算10~20%是干部子弟, 干部的父亲大多数还是地主或者富农。一时半刻找不到,哪天看到,我再贴上来。

                就好像有人批判任志强背叛了他的父亲,革命者,他说我爷爷是大地主,言下之意是他虽然背叛了父亲,但是追随了爷爷,因此不算背叛或者不孝。

                换句话说,70%甚至更高的大学生是地主富农资本家后代,有的是地主儿子,有的是干部儿子但是是地主孙子。

                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让贫民的孩子也能上大学,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是地主孙子的。我的小学老师就都是当年知青,至今我还能记得他们对我的殷切期望,不过我一生蹉跎,寸功未立,愧对老师教诲,这么多年都没有敢去看他们。

                通宝推:天空不空,方平,
                • 家园 一旦受到足够的教育,就会背叛,无解

                  因为知识阶层生产世界绝大部分财富。

                  人工智能发展一定阶段,将消灭工人农民,50后就可能会看到,什么996,有工作,就是地位的象征!

                  • 家园 资本没那么多利润分,所以现在小资不得不开始读毛选

                    996715大好,知识分子不得不觉悟,先进生产力再次回到工业阶级手里。现在网上年轻人都开始流行“你工人爷爷回来了”

                • 家园 主席不赞成唯成分论,他主张的是看表现与劳动改造

                  有成分论而不唯成分论,是主席的一贯思路:

                  成分还是要看的,但不要唯成分论,看表现,地主、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背叛地主、资产阶级就可以了。”

                  ---- 1965年6月11日在接见华东局书记处成员讲话

                  省里开过贫代会没有? 上中农表现好的要有代表参加,地富子女表现好的也要有代表参加,他们都有代表性。贫下中农的代表,有百分之七八十就行了。”
                  ----1965年11月12日在同湖北省委领导谈话

                  “阶级出身和本人表现,要加以区别,重在表现。唯成分论是不对的。我们在工厂中划阶级,并非查所有的人,并非主要为了查剥削阶级出身的技术人员,他们过去有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只要现在表现好,就要信任他们,即使表现不大好,也要改造。如果只按出身,那末马、恩、列、斯都不行。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只能经过知识分子,工人每天在剥削压迫下生活、工作,自己产生不出马克思主义,要有知识分子。”
                  ----1964年5月13日在继续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中讲到职工中也要划阶级的讲话

                  以我父母的大学及毕业后的亲身经历为例。

                  我母亲保送的中办43班,有很多高干子弟,比如至今一直保持联系的好友,文革前的武汉军区第一政委余非之女;比如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之子张牢生(确实是牢里出生的,随母亲在武汉坐国民党的牢,后湖北省民政厅长退休)

                  点看全图

                  母亲1965年入学,文革开始后,全校师生先到条件艰苦的张家口劳动改造三年(我母亲作为南方人,从此习惯了窝窝头与香菜),然后到江西五七干校继续劳动改造,包括老狐狸兄提到的怀仁堂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张耀词,也包括主席的女儿李讷:

                  点看全图

                  期间,中办干校由本科降级为大专,最后降级为中专。母亲也放弃了回中办,选择了留在九江一家普通工厂(因此我本人也算半个江西人)

                  点看全图

                  回忆起当年的劳动改造期间,出身贫农的母亲说,她不觉得有多大问题,100多斤的担子,挑起来健步如飞。问题是,那些一起劳动改造的高干家庭的子女往往觉得苦得受不了,最怕的是光脚下田(有血吸虫)、怕挑粪肥。

                  主席把贴身的警卫与心爱的女儿一起送到五七干校,可见五七干校的在主席心里,算不上是什么牛棚,也谈不上迫害----主席不会连自己与江青唯一的女儿也迫害吧?

                  我父亲五年大学毕业后,作为湖北省要的3个苗子之一分配到省委组织部,首先也是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三年,包括带队(干部子女的劳动改造)。父亲说:劳动之余,每天来回游一次汉水。

                  父亲对待那些自己管理的一起劳动改造的干部子女(改开后,其中一女成为武汉市第二大商业集团也是上市公司的中南集团党委书记)非常照顾,因为他们的干部父母大多数进了学习班。干部子弟下乡,从劳动到生活,自然有很多不适应,也是艰苦的。父亲安排他们每周一次去周边的(犯人)劳改农场洗一次热水澡,喝一次牛奶。

                  说到牛奶,直至80年代还是个稀罕物。我父亲因工作劳累,很早就得过黄疸肝炎,家里有一段时间订了牛奶给他补身子,我们这些孩子都没钱喝。

                  主席始终相信:出身不是问题的关键,出身不好的,也要给机会,看表现,尤其是通过劳动改造,改造自己。

                  另一方面,出身好的,就一定好嘛?现在被反贪的,有多少是本来是苦出身、靠自己读书读出来的农家子弟?

                  包括台湾省省长陈水扁也表示有话要说。

                  通宝推:铁手,rentg,很高兴,东海后学,桥上,80后30,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