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共:💬451 🌺3017 🌵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补充:读《王郁昭散记》、《建国50年统计数据》所得

                            赵树凯的《县长 省长 九号院——王郁昭散记》挺有意思,推荐一下

                            其中写到,70秋,王郁昭到滁县地区全椒县任革委会主任:

                            王郁昭抓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特别是治理危害多年的淮河支流襄河,搞农田基本建设,大搞科学种田,全县粮食产量迅速攀升。三四年的时间,全椒从社会秩序乱、生产落后的后进县,成为全省闻名的先进县。

                            全椒搞得好,75春,王郁昭升任滁县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用王郁昭的话说:从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初,不论他被提拔,或者他提拔别人,程序很粗放,过程很简单,但是用人风气似乎相当清正。

                            从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初,王郁昭先后担任县和地区主要领导。说到这个时期的官场,他时有感慨。不论他被提拔,或者他提拔别人,程序很粗放,过程很简单,但是用人风气似乎相当清正。王郁昭介绍,万里在安徽的时候,在管理干部方面相当信任下级。有一次他来滁县视察,王郁昭汇报工作,说到地委班子需要调整。他说:“你马上拉个条子出来”。王郁昭写出建议名单,交给他的秘书。回到省里不久,省委的任免文件就下来了。

                            我曾多次与王郁昭谈到干部制度问题。从今天来看,当年的管理显然过于简单随意,制度化很低。现在的干部任命,程序日益复杂严密,民意测验、投票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等,过程繁复,还有种种约束性规定。令人费解的是,当年程序简约,却甚少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在程序严密,却盛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或者说,为什么这些繁复的程序和严格的标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为违规的操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空间?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好好研究。”

                            那么,[B]当时[/B是不是]只有全椒县or全椒县等少数地方抓“抓工农业生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搞科学种田,粮食产量迅速攀升”呢?

                            我没有查到全椒县的统计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的《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安徽部分,全椒县应该不是个案,那段时间,整个安徽省数据是相当不错的:

                            1969年,全省灌溉面积326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9114万亩,粮食总产量933万吨;

                            1976年,全省灌溉面积36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9614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684万吨;

                            1970-1976,7年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8.8%,粮食单产年均增长7.98%。

                            77年上半年,原省委第一书记宋佩璋因“清理帮派”不力免职,万里、顾卓新、

                            赵守一空降,三人分任安徽省委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77、78连续两年粮食减产,安徽人均粮食产量由高于全国20%以上降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9年,安徽粮食回升到1610万吨(注,78年开始是有化肥用量统计,当年31万吨,79年44万吨),但增速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也是这一年,安徽部分地方(小岗等)开始探索不同类型的责任制,但包产到户的还是极少数,全省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延续旧制。

                            80年初,包产到户的讨论开始公开化。万里升任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后,反对包产到户的绊脚石一块块被扫除,杜润生也由开始主张搞三分之一变成鼓吹全面推行。80年上半年,安徽农村包产到户达24%,81年三月就达到70%。接替万里任安徽第一书记的张劲夫缓了一小段时间,但大势之下,他也就顺流了。

                            张劲夫在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文集《嘤鸣-友声》(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中写到:

                            1980年上半年安徽农村包产到户达24%,1981年三月达70%。当他1982年回京任国务委员时,安徽包产到户已经全面铺开了。张劲夫说,“包产到户后,我最担心的是集体财产的保护问题。虽然一再打招呼,要求各地注意保护和发挥集体资产的作用,但是损失还是不小”。

                            他具体说,淮北的井灌面积由30.6万公顷衰减到7.8万公顷,下降了74.5%;1980年,合肥市供销社1-11月收购牛皮6475张,比上年同期增长70%,这是因为包产到户后,牛在“各家吃派饭”,无专人喂养,造成一部分耕牛非正常死亡。还有森林保护问题。张劲夫鼓励颖上县小张庄“分地不分树”,多年后小张庄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生态500佳”。

                            80年,安徽粮食减产,总产量掉到1454万吨。

                            81年开始连续4年增产,84年粮食总产量达2203万吨,85减产,86再获丰收,87年达到阶段高点,当年粮食播种面积9227万亩,粮食总产量2429万吨,灌溉面积3236万亩,化肥用量120万吨。

                            从1981年到1987年,7年间,粮食总产年均增长7.61%,单产年均增产7.29%。

                            87年以后就没太多可说的了,两个字,波动,粮食总产量最高是97年2803万吨,最低是91年1749万吨。但从90年起,加大了水利投入,灌溉面积重新超过79年的高点。

                            截止收录数据的最后一年,1998年,安徽省当年粮食播种面积8927万亩,粮食总产量2591万吨。当年灌溉面积4650万亩,化肥用量254万吨。

                            通宝推:阴霾信仰,acton,东海后学,
                        • 家园 再看一个安徽省农业生产条件-灌溉面积的统计 -- 补充帖

                          来源是《建国5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1949:942.85(千公顷)

                          1952:1030.84

                          1958:1305.43

                          1962:1444.53

                          1965:1627.01

                          1970:2256.10

                          1979:2518.57

                          从1980年开始,灌溉面积持续下滑,1986年降至阶段低点,为209.22万公顷,退到68、69年水平。87年开始回升,90年重新超过79年,为263.3万公顷,1998年为310万公顷。

                          点看全图

                          通宝推:四十千,
                          • 家园 说说杜润生80年上半年对“包产到户”的意见。

                            王郁昭(小岗村所在的滁县地委书记,83-87任安徽省长)调到农办任副主任的秘书赵树凯回忆:

                            1980年早春,万里调离安徽之前,又来到滁县,王郁昭陪他看了两个县,一起来到了小岗村。此前的秋天,在王郁昭的强烈要求下,在万里的积极支持下,安徽省委正式批准“大包干”。在小岗村,万里走访了一些农户,看到大包干带来的惊人变化,说了很多支持和鼓励的话。在送行的路上,万里谈到他即将到北京,也谈到邓小平对他信任有加。万里走时,新任省委第一书记曾在会上表示,继续执行和推进万里推动的改革政策,并用了一句农村俗语来表明心迹——“前边的乌龟爬条路,后边的乌龟跟着爬”。

                            但是,令王郁昭和其他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万里走后仅仅个把月的时间,新省委第一书记态度陡变,转为反对家庭承包。很快,一些地县纷纷纠正原来的“错误”,回到“集体经济”。这个时候,王郁昭不断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指责批评,滁县地区很孤立。这段日子王郁昭很难过、很苦闷,甚至想到过撤职。我曾经问:“万里一走,省委态度大变,这个情况万里是否知道?”王郁昭说:“当然知道。我曾经打过电话,向他的秘书谈过,但是没有机会与他本人讲话,更没有机会见过面。万里曾派专人来安徽调查过,派来的人写了调查报告,肯定了家庭承包。万里建议以安徽省委农工部的名义发表这篇调查报告,但是被省委第一书记拒绝了。”王郁昭又说:“北京和安徽的变化是相通的。那段时间,万里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说到为什么新任省委书记对家庭承包态度骤变,王郁昭分析,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央正在发生意见分歧。新书记后来在一次内部会上说,他曾经征求过时任国务院总理(注:当时总理还是华,但赵已进入常委,任财经小组长,在党政分开的呼声下,已明显是接任总理的态势)的意见,得到的回答是:家庭承包不是大方向。

                            国家农委主办的《农村工作通讯》,在第三期上发表了农委副主任杜润生的署名文章,也不赞成包产到户。

                            文章说:“关于包产到户的问题,当前有争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我们的意见是,坚持中央《决定》,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不要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不应作为方向去提倡。”文章接下来解释:“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这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又有群众基础的阵地。在这个阵地上再退,就要认真考虑。”文章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把希望放在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积极性上来,改变生产条件,实行机械化。如果扩大包产到户,就是背道而驰,搞不好还可能破坏公共财产。人心一散,各奔前程,集体经济没有了,基本建设也不搞了,科学种田也搞不起来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就破坏了”。

                            通宝推:偶卖糕的,桥上,
                          • 家园 越补越多了:说说当年赵、万对“包产到户”的看法

                            80年初,万里离开安徽升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接替王任重主管中央农办。张劲夫接替万里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

                            张劲夫在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文集《嘤鸣-友声》(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中收录了他对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忆:

                            1979年12月张劲夫任安徽省省长,1980年3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他回忆到,赵紫阳到国务院任总理后,姚依林和他一起问过赵对包产到户的看法。赵紫阳说,对“两靠一无”的生产队(即“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和集体无财产”),放手让他们搞包产到户,但对生产条件和集体经济较好的队,一定要慎重。万里在离开安徽到北京任副总理前,也跟张劲夫说,“包产到户不是方向,我们不提倡,也不反对,有些地方可以同意搞”。因此,张劲夫在安徽一开始只鼓励贫困地区搞“包产到户”,如他家乡肥东县的古城和八斗岭,但对于巢湖边的较发达地区则鼓励他们搞其他形式的责任制。但当他了解到巢湖边的较发达地区也搞了包产到户后,就要求尊重群众意愿,不要纠正。1980年上半年安徽农村包产到户达24%,1981年三月达70%。当他1982年回京任国务委员时,安徽包产到户已经全面铺开了。张劲夫说,“包产到户后,我最担心的是集体财产的保护问题。虽然一再打招呼,要求各地注意保护和发挥集体资产的作用,但是损失还是不小”。

                            他具体说,淮北的井灌面积由30.6万公顷衰减到7.8万公顷,下降了74.5%;1980年,合肥市供销社1-11月收购牛皮6475张,比上年同期增长70%,这是因为包产到户后,牛在“各家吃派饭”,无专人喂养,造成一部分耕牛非正常死亡。还有森林保护问题。张劲夫鼓励颖上县小张庄“分地不分树”,多年后小张庄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生态500佳”。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说到77年的安徽 -- 补充帖

                          当时和万里一起去安徽的还有顾卓新、赵守一,三人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顾卓新是财政、计划口出身,赵守一的本行是宣传文教。

                          这三人搭班子居然放了个农业上的大招,厉害。

                        • 家园 扯到这里,就多说一句85年以前的gdp倒算。 -- 补充帖

                          85年以前,土鳖不统计GDP,而是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从85年开始,试着引入GDP、GNP,两条腿并行,同时统计GDP、工农业总产值,进入90年代以后,才最终统一,只统计发布GDP数据。

                          那么,85年以前的GDP是怎么来的呢?是组织专门课题组,利用以前的总产值等数据倒算。

                          但具体到农田水利这块,这种倒算的漏项就非常严重了,最主要的投入是农民的劳力投入,这些劳动记工分参与集体分配,分配的是当年农村经济体的劳动成果(修水利本身是没有直接的对农村集体的报酬注入),也就是说,这一大块在当年的工农业总产值统计中是没有的。

                          • 家园 主粮单产计算,我用的数据来自统计年鉴

                            1、从粮食生产来说,无论是粮食总产还是单产,1980年以前和1980年以后,长周期的年均增速都是前者明显快于后者

                            总产年增速比单产快,你是说总产增加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我不知道八五年以前怎样,但是八五年以后不是靠增加面积做到增产的。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八五年到九九年,三大主粮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而稻谷和小麦的播种面积略有下降,只有玉米增加了。算下来,三种主粮的单产都增加了。

                            所以,你的结论来自什么样的统计数据?

                            2、分田确实有一定的提高积极性作用,但是,但是啊,这种效应是一次性的,不可能今年提高积极性,明年在今年积极性基础上继续提高,后年大后年无穷尽也……

                            我说过分田对能刺激劳动积极性,但没说过这种效果会持续叠加,更没说或者暗示过会指数增长。没有哪种刺激手段能做到。

                            82-84年,粮食总产、单产增速很快,增产原因主要有三个:天时、化肥、分田。分田带来的一次性增产效应,我算过大概在10%左右。

                            你的意思,这个“一次性”的刺激效用在 84 年以后就没了?85 年开始,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到了分田以前的水平?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不同意“改开就是要花钱办工业,更没钱投入农业,所以要分田”,很简单,改开前也是要花钱办工业的,改开前的农业投入主要靠农业内部积累,所以这不是分田的理由。

                            改开以后要办的工业比之前大,需要的资源更多呗。“改开前农业投入靠农业内部积累”,这是因为改开前的工业太弱,无法反哺农业。改开之初,工业同样很弱小。所以,我认为邓小平决定要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把资源向工业倾斜,没有钱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维持甚至增加农业产出,又不想增加投入,只好分田。

                            5、同意分田的驱动力很大程度是“甩包袱”,但是,我认为,这包袱不是“对农业在经济上的投入”,而是不愿在繁杂的农村、农业投入管理资源。

                            这个没有本质区别吧。反正是想维持住农村和农业不出乱子,最好能再增产增收。

                          • 家园 仁寿黑龙滩水库是怎样建成的?

                            仁寿县黑龙滩水库是1972年建成的一座人工湖泊,有“川西第一海”之称(注:水面略小于三岔水库,蓄水量略大)。

                            仁寿在线

                            高峡出平湖

                            据仁寿县志记载:修建黑龙滩水库之前,大旱和局部大旱高达三年两次,水灾两年一次。1971年全县人均从生产队分得粮食仅135.2公斤,“红苕半年粮”,群众生活很苦。

                            在此背景下,1970年4月8日,仁寿县革委会为了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全县水利化,以(1970)23号文件,向乐山地革委提出了修建黑龙滩水库工程的报告。1970年十月,轰轰烈烈的修建黑龙滩水库运动拉开帷幕。

                            黑龙滩水库是70年代百万仁寿人民共同创建的伟大事业,为工业、农业、城镇、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当时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人们是怎样对待眼前这个艰巨的工程呢?人力、财力、物力如何得到满足?通过参观我们才发现,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学石匠,先学铁匠”。那时,工地需要石灰自己烧,需要钻子自己造,工具坏了自己修。整个黑龙滩工程培养石工、木工等各种技术人员5万余人。常年施工队4万多人,冬、春大突击每天10多万人吃住在工地。仁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响了重新安排仁寿山河的战斗。

                            黑龙滩水库建设工地最大的山坡标语是:“活着干,死了算,一年建成黑龙滩”。 时任成都军区政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张国华指示:黑龙滩水库要一年建成,两年受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组织足够的劳动力以外,就是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以技术进步推进工程进度。

                            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终于实现了“一年建成,两年受益”的目标。黑龙滩大坝高53米,长271米,最大蓄水3.6亿立方米,正常蓄水3亿立方米,其余从都江堰通过东风渠引水。蓄水后,灌溉着仁寿县、井研县、简阳市共三个县市的100多万亩耕地,抚育着数百万父老乡亲。

                            钱从哪里来?社员大家凑;劳动力怎么办?由生产队选送强壮社员;工具怎么解决?自带;报酬怎么算?评工分,参加生产队当年的统一分配;生活怎么办?口粮自己带,国家(县上)每个工日补助半斤粮食,蔬菜自己种,油、盐、柴、煤等必需品每个工日补助普工0.25元、技工0.35元。

                            黑龙滩大坝工地计划第一批上2000人,结果群众敲锣打鼓一下子送来5000多人,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松树拼拢就是床,松枝一挡便是房,当地群众的屋檐下,猪圈楼成了水利战士的好住处;没有技术人员怎么办?自己培养。先后送出130多人到省水利学校学习,边学边干;钢铁公社(乡)石工李书田(70多岁)开展传帮带,一人培养合格石工30多人。一位师傅带20-30名徒弟成为平常事。工地需要石灰自己烧,需要钻子自己造,工具坏了自己修。通俗的说法是:“要学石匠,先学铁匠”。整个黑龙滩工程培养石工、木工等各种技术人员5万余人。常年施工队4万多人,冬、春大突击每天10多万人吃住在工地。仁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响了重新安排仁寿山河的战斗。

                            通宝推:四方城,青青的蓝,七天,empire2007,陈王奋起,方平,阴霾信仰,
                        • 家园 当年农田水利投入主要源自于农村内部积累。小工程是公社大队 -- 补充帖

                          组织农民在农闲时干,记工分参与集体分配。

                          东灌之类的大型工程,则是县甚至更高层面组织,劳动力主要是当地农民,除记工分以外,组织方提供工具、材料(钢钎、炸药等)以及一部分补贴,总的来看,当地农村以外的资源注入是很少的,但这些对基层干部的组织力要求非常高。

                            • 家园 国家投入一般是机械和部分现金

                              因为挖掘需要机械,炸药等,国家通常提供这类物资,另外就是调配部分粮油,提高部分资金。

                              要是计算投入比例的话,大概国家投入20%,队-大队-公社三级集体投入80%。

                              我家每到冬天就会有十几天住满来江边参与江堤的民工,每天晚上侃大山,我们小孩都不愿意睡觉。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50年代从洪泽湖往东海修苏北灌溉总渠

                                据说没有钱,工程机械也基本没有,就是政务院调拨了若干斤大米小米。听家里老人回忆,当时整个苏北几乎每个乡都组织突击队去修渠,钱是没有,大米饭小米饭管饱,一百多公里的水渠靠人力也就一年就建成了

                        • 家园 在未修建“东灌”工程前,农业耕作一般是旱地一年两熟, -- 补充帖

                          田一年一熟。1973年灌区开始通水受益,一季田变为了两季田,小麦、水稻、油菜和棉花等主要作物的单产和总产量均成倍增长。

                          点看全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