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西西河为什么没落? -- 淡淡忧伤

共:💬162 🌺905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瞎扯!西西河最鼎盛时期,是爱国主义最炽热的时期

        也就是2004--2008年的时候。我记得当年2004年,陈水扁因为两颗子弹当选总统的时候,我们和西西河的台湾ID进行过激烈的辩论。10几年过去了,台湾人现在还有什么精神头和我们神气?

        西西河也压根、从来不是什么左派论坛,而是爱国者论坛。

        假左派们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还往往拉上毛主席的大旗。

        还有啊,那什么老广,那算“大牛”?

        西西河真正引人入胜的时候,是最初那批人,比如温相、萨苏、万里风中虎、京虎子(还有很多啊,不一一记得名字了)还在这里的时候。那时的西西河,真正是中文网络中的领先者,独树一帜的领先,因为西西河那时候,聚集了一大笔有学识、有见解、有水平、有激情的大牛。现在的一些大牛,比如马伯庸、马前卒等人,当时在西西河都不怎么的,而且是闻风而后来的。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

        老虎都走了以后,猴子就称大王了。但猴子终究不是真正的老虎。

        而且啊,那些真正的老虎,就是被某些所谓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左派”们骂走的。“左派”们自己写不出东西,但论挑刺和“论战”,个顶个的都是高手。

        所以啊,爱惜羽毛的老虎们,都走了。西西河的水平,就坐了电梯了,成了现在的模样。

        “左派”在中国革命史上其实臭不可闻,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甘之如饴,很不理解。

        从王明、博古、李德、夏曦、张国焘。。到四人帮,它们哪个不是革命的破坏者和最终的失败者?

        就毛主席本人也不是左派啊。。他自己承认过他是左派?相反的,当年在中央苏区,打压、排挤、迫害毛主席的,不正是王明、博古等“左派”么?

      • 家园 西河鼎盛时期是胡4“河蟹”“不折腾”的结果

        胡4当年搞“河蟹”“不折腾”,历史发明家和大V固然横行,但是客观上体制内外的草根牛人也有了一定的空间,大家不怕因言获罪,就敢到西西河来说两句,西西河就浪花翻涌了。

        现在国内的尺度完全变了,内部斗争都激化到“掌掴”的程度了。那谁还敢没事跑西西河来胡说八道呢。当然闭心自慎,时时刻刻紧跟最高领导展现忠诚了。于是大河无水小河干。

        通宝推:七天,从来,
        • 家园 得了吧,胡4那个时代就是颠倒黑白,舆论专制的极端

          胡4时代的中宣部,就是“CIA/FBI亚洲分部舆论控制组”

          媒体掌权的全清一色的网特汉奸,我在网易上发的几个反应民逗的文章,秒没。

          玩个WOW游戏,网易还特恶心的把“民主”故意设置为过滤词。

          真TM被恶心坏了,面瘫帝10年,是中国舆论史上最黑暗的10年。

        • 家园 此说不全面

          真觉得没人记得当初发生什么了?

          胡时代搞和谐,放弃意识形态话语权,结果就是放任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公知全面崛起把持话语权就是在胡时代。那时候内地论坛上,基本说共产党好的才是反动,广大人民也没什么方向感,不知道未来往何处去。那时候真正能客观理性讨论一下中国何处去的论坛,中文网上几乎只有西西河。所以西西河的鼎盛部分是新自由主义“反向追杀”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03-08那几年中国的各方面都在向好,社会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广大人民却没什么幸福感,内心也虚得很,没啥民族自豪感。真正改变局面的还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及08奥运提升中国影响力。

          话说回来,胡时代的舆论管制其实是外松内紧,就拿电影来说,那年代内地电影基本还是青黄不接的时段,审查尺度也一直很严,反而习时代内地电影产业节节高升,票房连创新高,今年在疫情之下直接成了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曾经横行无忌的好莱坞大片现在被国产电影打的溃不成军,今年的《花木兰》和《信条》的票房简直惨不忍睹。这可是迪士尼和诺兰,历来收割内地票仓的高手。

          习时代为了夺回意识形态话语权,放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理论炸弹,别的不说,至少声势是有了。至于折腾,习的折腾大多在党内,因为敌在中宣部,哦不本能寺,普通百姓并没有受到多少钳制。有个问题不应忽略,就是习是自媒体崛起后的第一代领导人,所受到的争议、非议比以往呈指数上升,这是正常现象。现如今在河里对习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过去到现在批判的言论天天都能见到,胡时代你见过几次?按照这个标准,现在的言论自由比那时大多了。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电影这个不能作数

            无论是胡温时代还是习时代,电影产业都是节节高升

            点看全图

            节节高升的主要原因是荧幕块数的不断增加,资本的投资增加。说到底,是经济发展的节节高升,有钱有闲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至于电影的审查,中国一直都做得很屁,而且越来越屁(这些,听那些投资人聊聊就知道了)。胡温时代好歹还有《集结号》《1942》这样敢打打擦边球的商业电影。

            现在谁敢搞这种风投?敢大投资的,要么就是战狼类我的国主旋律,要么古装片,要么动画,还有就是唐人街这样把故事拍在国外的……

            • 家园 这个要具体说

              节节高升的主要原因是荧幕块数的不断增加,资本的投资增加。

              这个是对的,但这只是一方面,其实中国第一部破十亿的电影诞生在习时代(《泰囧》),第一部打败好莱坞大片的高票房电影(《美人鱼》),第一部创造票房纪录的电影(《战狼2》),第一部引爆影迷热情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第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等都出现在习时代。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观影热情完全超过了好莱坞大片。单纯的票房增长可以用规模来解释,这些标志性的胜利是怎么来的呢?

              至于审查,其实明松暗紧和明紧暗松是两回事。举个例子,这两天网上关于郑爽代孕的事情抄的沸沸扬扬,可2013年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就讲了小三去美国养胎,女同性恋通过人工授精(白人小伙的精子)产子等情节,其实已经在暗示国外代孕这条途径,你说这审查是松是紧?至于《集结号》、《1942》等,本就符合胡温时代的“主旋律”,这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 家园 俺也要具体说说

                回顾一下上帖,我们讨论的是胡时代/2012年、习时代/2013年的电影管控问题。

                《泰囧》、《西雅图》分别2012、2013上映,按一部电影编剧、立项、过审、开拍、龙标、上映的节奏,这两部电影应该是胡时代的产品吧

                另外四部,虽是标志性胜利。无外乎奇幻、主旋律、科幻、动画,都绕开了批判现实、现代史题材电影。习时代叫得响的商业现实大片只有《药神》,和一部文革史题材的《归来》。

                胡时代呢,如果《集结号》《1942》算他们的“主旋律”,那《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也算主旋律啊,这不是就是主旋律也多样性么。

                现在,电影多样性都被电管局给审得快差不多了。

                前段时间,

                看《一秒钟》,片子被剪得、硬补得七晕八素、莫名其妙;

                连一部一通乱打的爽片《猎杀T34》也是硬剪掉了纳粹和女主床戏(人家老江可是允许露丝直接电影院上裸镜的),让女主偷钥匙失去了逻辑性;

                你要说这帮审片的精力充沛吧,可早(2013年)有《被解放的姜戈》的黑鸡鸡直接上了影院,今有(算去年底吧)《怪物猎人》辱华台词在电影院直接开讲……你说现在这帮审片的到底看不看片就拿起剪刀啊?

                • 家园 要说意识形态擦边球

                  2020年的票房冠军 八百,您不会不知道吧

                  2019年的芳华,您听过没有?

                • 家园 这个还真值得说道说道(关于电影的各种思考) -- 有补充

                  首先,我先给自己的观点下一个基调:电影市场和产业发展水平与审查有关系,但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

                  这个结论先放在这儿,过后再来证明。

                  然后,先回复你的观点。《泰囧》确实是在习上任之前拍的,但上映于2012年12月,整个的票房行为发生在习时代。你不会认为一部影片的上映时间相对于影片内容是无关紧要的吧?不然陈思诚的《唐探3》档期挪来挪去是为了什么呢?再打个比方,《上海堡垒》如果上映在《流浪地球》之前,票房和口碑也不会这么差吧?

                  再来分析,《1942》上映于2012年11月底,正是十八大之后。而该片票房惨淡,与紧随其后的《泰囧》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这两部影片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为习时代的中国电影市场乃至产业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在习时代之前,中国导演的“作者属性”一直很强,“主题先行”的特点极其浓烈。这包括第五代、第六代以及被市场淬炼过的导演,比如冯小刚等。当年对第五代、第六代的诟病就是“用中国落后的一面来换取洋人的奖项”。虽然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是在张艺谋《英雄》之前,国产导演尤其学院派聚焦于奖项这是事实。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冯小刚。

                  然而冯小刚从来不甘于只做一个商业片导演。他想拍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想了十几年,一直认为自己能靠这部影片踏入艺术殿堂,摘掉“商业片导演”的帽子,成为国际大导载入影史。

                  所以他拍《1942》是憋足了劲放一个大招。

                  由于种种机缘这部戏恰在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时公映。当时《非诚勿扰》上孟非还给这部片子做过广告。《非诚勿扰》当时还如日中天,收视率极高,由此可见媒体对这部片子的宣传力度。

                  然而《1942》票房极其惨淡,不仅让冯小刚登堂入室的愿望破灭,让华谊兄弟亏了钱,甚至影响了冯小刚的三观,让他对人性都产生了怀疑。显然冯小刚想不通自己憋了这么多年呕心沥血的电影却不招观众待见,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然而之后的事情更加魔幻。仅仅不到两周之后,一部徐峥首次执导且自编自演的喜剧《泰囧》就创造了国产电影的一个票房奇迹,拿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2.6亿票房,而雄踞霸主的《阿凡达》才不过13.2亿!

                  更令人惊异的是,《泰囧》无论从哪方面说,也就是一部中上水平的喜剧片,虽然有徐峥-黄渤-王宝强的铁三角加持,但无论从创意还是表演上来说,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

                  到底为什么《泰囧》能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虽然影片聚焦的“中产阶级焦虑”也算击中了某些时代痛点,但这并不难以复制。加上《1942》的折戟,广大中国电影人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电影产业来说,首要的标准是你的片子能卖钱,而要卖钱就必须“取悦观众”,而不是“主题先行”。既然这样的成功徐峥能创造,我为什么不能?

                  所以,徐峥的成功和冯小刚的失败让中国电影人真正放下了执念,让他们回到了电影产业的正轨上。虽然这也为之后的烂片扎堆、流量横行埋下了伏笔,但至少电影人的拧巴不存在了,让观众买单才是正理。

                  随后就是国产电影的全面崛起,而我提到的那些“胜利”,其实都是电影市场被激活后迟早会出现的,最关键的还是这句:

                  现在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观影热情完全超过了好莱坞大片

                  曾经不可一世的好莱坞大片渐渐成“明日黄花”,攻守之势异也。

                  下面开始上干货,我将用翔实的数据证明这一点。

                  先做说明,我用2003-2020这18年的内地电影票房TOP10来做对比,分为两个阶段,胡十年(2003-2012),习八年(2013-2020)。

                  先统计每年进入十强的数据,其中美国的即为美国出品的,中国的为内地出产,注意我将港台的排除在外了,如果是合拍片,比如中国/美国合拍,或者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合拍,则只算半部。这样统计的数据如下:

                  点看全图

                  可以看到胡十年中十强电影美国影片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年均4.95部,而国产影片只有2.7部。

                  点看全图

                  而习八年中国产影片优势明显,占到了5.81部,而美国影片仅有3.06部。

                  再用票房累计统计:

                  点看全图

                  最右边一列是历年TOP10影片的票房美国/中国,可以看到在胡十年美国影片对国产影片基本都是胜势,只有06年靠三部古装/武侠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08年几部合拍片的加成赢了。整个十年间TOP10票房美国是国产片的1.53倍。

                  点看全图

                  而到了习八年,除了2014年好莱坞大片赢了一仗外(主要靠创纪录的《变形金刚4》),国产影片始终对好莱坞影片保持了胜势,刚刚过去的2020年甚至好莱坞片在十强中仅占到一席(《信条》),票房比值仅为历史性的4.2%!而2020中国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票仓。

                  而习八年美国电影票房总额仅为国产影片的43.6%。

                  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国产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进口大片一直是有配额限制的,从1994年只有10部,到2001年的20部,到2012年的34部,所以习八年面对的是比过去十年更加激烈的竞争,却取得了更高的成绩。

                  我用的都是数据比值,排除了影院、银幕数增长的规模效应,因此,习八年国产影片全面压倒好莱坞影片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我们先跳过习八年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再看你的问题。关于审查,其实《被解放的姜戈》刚上映就因为裸露镜头被停映重剪了,《怪物猎人》也是上线一天就下线了。关于这个,汪海林做过解释,电影审查委员会就那么几十号人,而真正干活的,也就是十几号人甚至几个人,据说还有外包的。这十几个人要决定十几亿人看什么电影,实际非常忙,难免挂一漏万。

                  另外,我又要说有人有意见的话了,习其实很多年插手不了电影事务,一般认为2018年4月国家电影局成立,习才真正开始管电影,而你们耿耿于怀的《无问西东》拍摄于2012年,上映于2018年1月。

                  说到多样性的问题,胡时代国产电影基本靠古装、武打大片来撑票房,习时代显然多样性超过胡时代。你承认奇幻、主旋律、科幻、动画取得了突破,却又纠结于现实题材太少。实际上,现实主义题材从来不是票房的大头,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即便是主旋律,胡时代有《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军事题材、民生题材主旋律么?至于《一秒钟》,我觉得西西河的同志太难伺候了,这个片子之前你们说文革题材,伤痕文学,抹黑中国形象,没上映时欢呼一片,上了又嫌片子被剪(把最黑暗的部分都剪了)看不懂,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还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你说审查的事情习管不了,凭什么电影市场票房高企、题材多样性又要归功于习呢?

                  这就要回到电影题材。习时代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之前总结过,一个特点是商业导向更彻底(也有这些年金融热钱的功劳)。另一个导向,就是更加强调中国故事、中国味道,而这与习的文化倡导是一致的。

                  从《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甚至《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电影显然在各个方面强调民族文化、民族味道、民族故事甚至民族主义。虽然我一直对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舆论场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呈警惕态度,但客观地说,习不断强调中国味道中国故事,对电影人产生了一种导向性作用,令他们认为,只要在大方向上向“中国”靠近,就是相对安全,容易过审,也容易打开市场的。而中国这些年来客观物质条件还在提升中,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也愿意在银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于是我们看到《唐探》之类的影片甚至把中国文化放到了外国场景中去展现。

                  所以,单纯的认为“指导思想”、审查制度只会对电影发展起负面作用,这是不客观的。这就像中国很多导演之前说,如果没有审查制度,我早就能拍出惊世骇俗的片子,把奥斯卡拿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另外,说一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事实上,文人从来都是最难管理的一个群体。毛一世文韬武略,纵横天下。而实际上,文人中的一部分从来没有对毛服气过。这种情绪也延续到了今天,习开文艺座谈会,包括提出一系列宏大叙事的思想体系,都“触怒”了某些文人。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给领导人上课的份,凭什么你给我们上课?

                  所以,习时代的审查是紧是松,题材多样性是多是少,其实是无法用简单的话或几部影片来概括的。比如我认为《无名之辈》这样的灰色喜剧,其实也是现实题材,它把现实的内核套在了诙谐的外壳里。我还可以举出《暴裂无声》、《暴雪将至》、《地久天长》、《大象席地而坐》、《过春天》、《过昭关》这样的现实题材,只是因为比较小众票房不佳,大众知道的少而已。

                  接下来拜登上台,我认为我们会面对更加多元和激烈的文化竞争,美国可能会要求我们进一步放开配额。而过去一年的态势是,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已经乘势崛起,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电影的地位。而文化政策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多重博弈格局,这方面还大有可为,无论如何,好戏还在后头。

                  通宝推:桥上,普鲁托,大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第一张图片有问题,重发一下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4584441
                • 家园 无问西东 也是在习大大治下上演的
                  • 家园 是的,而且是在习总一统江湖之后上的
                    • 家园 河友胖大叔说共产党党建组织看800,除了不明觉厉,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支持国家影视业啊!

                      • 家园 党建没参加,电影倒是看了

                        也用键政局思维捋一下800

                        先一句话,电影就是国民党当年抗击日本侵略者。

                        对于新中国来说,国民党是阶级敌人,日本侵略者是民族敌人。现在而今眼目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们当年的这场战斗?

                        评价他们之前,如果先定位了我们,那就好办了。

                        按马论,

                        毛估,在我们里面,投资制作电影的算资产阶级,看电影的算无产阶级(参加党建的算他们的先锋队吧)。

                        电影里的国民党大体正面。这很好理解了,制作电影的给他们是一伙的嘛。

                        这电影票房30多亿,成了年度冠军。显然,看电影的无产阶级被民族主义冲昏了头脑,忘了自己的阶级身份。按说他们应该像河里一样,反对上映、反对观影才对。

                        以我的观感,电影并不怎么好看,不如后来的《拆弹专家》、《除暴》等等,票房7、8亿到顶了。除了电影饥饿感外,民族主义上升成爱国主义成了电影大卖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民众,忽略了阶级斗争,牢记着民族仇恨,再升之成爱国主义。

                        面对这个局面,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党,该如何面对?我没参加党建,不知道具体内容

                    • 家园 人就开了座谈会,你咋能要求他是毛主席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