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茗谈-189:九年为期 -- 本嘉明

共:💬886 🌺7395 🌵3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何谓“郁郁乎不得志”
                  • 家园 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郁郁乎不得志”,也很奇怪

                    也非常奇怪国内河友为啥对海华在海外是否得志耿耿于怀。

                    俺总觉得,作为草根出身的小民,对大政方针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然而在规划自己生活方面则不要好高骛远,要切合实际、有多大头戴多大帽子。也就是:可以不认同现实背后的逻辑,但一定要学会适应现实、面对现实、乃至屈从于现实。

                    ------

                    自古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草根出身的人,没有长辈帮扶、没有发小圈子,既然千里马常有,凭啥得志的一定是你?

                    这个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样滴。

                    今天跟一个鬼子聊病毒,跟他开了句玩笑:被病毒闷在家一年多,攒了不少钱吧。他非常认真地说:没有,因为我们以前也很少在外面吃饭。然后他想了想,又说:我的前一份工作,工资至少比正常低2万5,收入只够全家维持基本生活,我是换了这份工作,才有点闲钱偶然出去吃饭和就近旅游的。这个鬼子是当地白人,专业非常强,一样活得紧巴巴的。

                    要想出头,出身、能力、运气,最起码也得占两样。当地人都是大堆不得志的,第一代海华如果把得志作为目标的话,很大概率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滴。

                    如果真的纠结于是否得志的话,不妨问自己一句:如果在国内,是否能轮到你得志?

                    通宝推:阳春白雪,
                • 家园 那个赶集式出国考察,简直是开玩笑。

                  留学中介绝大部分是为了钱,所谓为你考虑,哎。

              • 家园 但是,恐怕是真的要有牺牲的。

                美国政府绝对不是吃素的。

            • 家园 老本完全不值得同情

              还死守在这个论坛发言的海华必然是爱国的。当然,不排除真有拿美分想改变的。但是,一来这个论坛太小众;二是拿美分,那么就是生意,得讲效率。老本这样几页几页图文并茂的码字,别说50美分,就是50美元,大概率也还是会赔本的。

              怪不得,被富人用高房价,一巴掌就给堵回去了。既然自己也知道是贫困的加拿大,何必自找没趣呢?

              而且,俗话说为富则不仁,所以话题本身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总之就是,老本完全就是多此一举,不值得大家同情。

              • 家园 我的哥们小D,父亲3年前确诊癌症晚期。

                去年下半年眼看就要不行了。小D费尽千辛万苦赶回去见了老人一面(到家第二天老人就去了)。送走父亲后,又陪母亲在国内呆了4、5个月,总共在国内呆了将尽半年。回来以后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国内对国外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错的,大都是一些信息碎片,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拼凑起来的。

                小D的家庭在国内不算普通家庭,母亲是某地级市统战部副部长,父亲是xx港务局的领导。姐夫搞海运,身家几何不知,但是小D的外甥女中学国际学校、本科芝大、研究生伦敦政经,按小D的话说,单是教育就是小1000万。

                这种家庭的圈子,对国外的了解,都给了小D这样的印象,普通群众对国外的了解可想而知。

                • 家园 普通群众,三角函数都算不来,谈何了解国外?

                  其实呢,全世界的普通群众,都是差不多,因为义务教育法,所以才初中毕业上高中,大部分人,这辈子就是高中水平到顶了,还只是个勉强及格。

                  群众就是这么个智力水平、能力,能把初中地理搞明白了,能把五大洲分清了,就差不多了。鲁迅写小说,讽刺说某人知道马超字孟起、黄忠字汉升,就是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了,这个其实不算夸张,是写实。

                  不要说了解国外了,有多少人了解国内? 除了自己身边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群众基本上是什么也不懂,一脑袋浆糊,所以操弄群众的学科,类似于工程问题、材料科学,是明明白白的科学,新闻传播、市场营销、公共政策,都是此类。

                • 家园 也不好说,这种高级家庭,权斗可能在行,视野未必宽广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岳父到了大家拿,天天骂共产党,是个某直辖市中级干部。

                  我猜想啊,就是猜测,这些中产以上的家庭,由于根本不了解中下层,对于世界,国家,都是了解信息片面。

                  或者说他们太优越了,只关心自己那点事。

                  比如,著名的许州公主事件。

                  人家到了国外不都是在一个圈子里面?

                  • 家园 不止他的家庭,还有亲友同学。他父母不清楚,小D非常接地气

                    非常仗义。小D本科学通讯,国内的同学干啥的都有(他现在做技术工人,并乐此不疲。我家好多活都是请他来干,我做帮手)。

                    小D说这段话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和我妹就我外甥留学的问题基本是鸡同鸭讲。还有就是小D的儿子今年本科毕业,接到了牛津的研究生通知书,和一所全球排名200左右的学校的医学院通知书。国内的亲友同学根本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去牛津。

                    总之,国内外很多不同。以前呢,是拿自己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现在呢,是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以前是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痛心疾首;现在呢,是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对海华痛心疾首。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总的来说,国内人对海外的印象仍然远好于海外的现状

                      这从疫情来了,一堆中产仍然挤破头把子女送出国读书就能看出一二

                    • 家园 感觉小D小小D就是我们农村娃

                      学门技术找个好工才是实实在在的。

                      我有一个侄孙女在老家读6年级,她去她们班有几个小姑娘已经在讨论小学毕业后去哪打工赚钱了。

                      • 家园 20年前的中国远没有现在发达,因此那波人不可能像

                        现在的大陆河友所要求的那样心高气傲。

                        那时候在国内挣个3、4千就是不错的工作了,出国后能找个5、6万刀的工作就高兴地只拍屁股。

                        现在的国内河友数落俺们不能出人头地、郁郁不得志也不着恼,真是太高看俺们了。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郁郁乎不得志”。

                        七天: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郁郁乎不得志”,也很奇怪

                        ---------

                        小D选择做技术工人,一是身体强壮、二是英语不好;三是文化课一般(他是少民,加分上的大学)、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四是当时上海的2套房子还不值什么钱,必须尽快找到养家糊口的工作;五是喜欢。

                        第六,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小D是搞通讯的。他和我讲:他原先一起的伙伴,从BP机开始,每次更新电信设备,都会进去几个;到现在已经全进去了。可能是这种经历,让他看开了名利地位,做事比较豁达一些。

                        其实,做技术工人不差,收入不差、福利不差、劳动保护好,最重要的是省心。我每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都非常羡慕他。

                        现在小D上海的两套房就几千万,儿子又省心,还在干活,就纯粹是喜欢了。

                        ----------

                        小D儿子的选择,可不是简单的学门技术好找工。同样的选择让白人鬼子选,10个有9个会选医学院。

                        打个不准确的比方,比如80年代有位非常优秀的农村青年面临两个机会:一是考上大学;二是去8341服役。前者就业有保证(包分配)、社会地位高(干部身份);后者呢,名头比较大、有机会接触全国最NB的人群。一般人会选哪个?应该是前者吧。因为后者虽然名头响,但是多数人在退役后依然会面临择业就业的问题。

                        医学院和牛津理学院的选择也是类似。因为医生和律师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两个职业,远不止学门技术那么简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