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陈毅和饶漱石到底怎么回事? -- 真历啊

共:💬109 🌺37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三军团先是合并,后来又把一军团名号打出来

            原来三军团干部就去找彭,把三军团也恢复了呗

            彭没同意

            李德短促突击,林写豆腐块文章夸,彭指着鼻子骂,一看李德脸色没变知道伍修权没照实翻译,逼着他重翻,李德果然是大怒

            ---------

            遵义会议后毛主持军事没几天,走了几次弓背路,林不干了上书,刘少奇也总结大家想法给中央打电报不同意见,彭也没签字。

            刘少奇后来批判:明明也是他的意见,最后他不签字!但至少彭在关键时刻没明面拆台,结果毛觉得是彭暗地里拆台,还拉拢了林……够冤的

            • 家园 要理解真正的历史,那些隐藏在字面意思之后的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私货啊。

              第一个问题,李德写的正规战的文章有问题嘛?好不好,从所有的资料来看,李德的正规战的资料问题不大,说不上多精彩,倒也中规中矩。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红军,那是一个在延安就研究航母的伟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化的军队。

              虽然他们的条件和基础那么差,但是他们的眼光永远朝向未来。

              所以我个人不认为林彪学习李德的文字意味着拍马屁,而不是学习新鲜的东西,包括短促突击,在当时,吸收一部分先进的正规化的经验,先进战术动作未尝不可。

              而彭老总骂李德,也应该是军事战略混乱,战术运用不当,糟蹋了红军。

              有时候牺牲也确实培养战斗力,当然,还是尽量节省好。

              而且李德的战法有点来自苏联军队传统,靠军人堆胜利。苏军的这个缺点在二战表现得很明显。

              第二点,四渡赤水,毛主席能不能知道不应该盲目北进过长江?那么问题来了,谁知道不该?周?张闻天?林彪?等等。

              那么这个中央要不要在当时,遵义会议后毛还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及时收手灵活看待不去会师?

              我想毛主席和彭德怀大概就是这个分歧。看来彭德怀也是懂了?要听中央。或者犹豫?

              每一次失败都是为了及时调整中央的态度,当然,那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

              另外啊:

              我个人觉得确实蒋介石不想全灭了红军,这点大家也知道,但是,最重要的是啊,蒋介石究竟要把红军控制在什么程度?

              我想这是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分歧,蒋介石当然要的是尽量少到一个程度可以控制,主动性在国军。

              毛主席则是达到目的之外,红军必须要有时间和能力上的主动性。

              这才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从红军的被动转化为红军党中央的全面主动。

              这是军事天才的能力和表现。

        • 家园 所以习仲勋真还行

          他们俩配合还算好。习仲勋也认学。

      • 家园 不是毛对刘帅不感冒,是刘帅的战绩实在不足

        但是这也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毛主席也支持他做129军事领导了。

        当然主要还是周推上去的。

        战争年代,军事还是主要的。

        陈毅的军达不到四。2吧。饶漱石可能是三,但是善于充分使用粟裕。陈毅中间有点不关注粟裕的军事。三野显然是离开了陈毅,才打得更好,加上统筹协调,饶漱石应该是四,在豫东,淮海中,饶漱石的统筹协调能力几乎满分,就是没治了许世友。

        真没有大家吹的那么好,他就是支持周。陈毅水平早到了大家的反弹,图片在下面已经贴了。

        邓子恢,曾山可是老资格啊。

        • 家园 陈毅的军事能力强于其他几位政委

          包括邓聂,当然不包括彭林。

          内战初期,对于苏北的战略,陈主张以苏北为根本,苏中采取弹性防御,逐渐放弃。

          粟裕则主张充分利用苏中资源打击国军,后来是按粟的路子走的,打出了七战七捷,是成功的。

          但是因为资源过度集中于苏中,导致淮南快速丢失,苏北直接面对威胁,苏中和苏北也很快丢掉了。

          即使是粟裕也只是说七战七捷做了一次战略侦察。从苏北形势上说,采取陈毅的方针,苏北会更稳妥,而苏北山东背靠背,也有更大的纵深。

          苏北丢失后,陈毅组织了宿北战役,没有接受粟裕打张灵甫给涟水报仇的想法,在太祖支持下采用陈世矩方案取得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打破国军的全面进攻。

          国军对山东重点进攻两面合击,陈毅提出了南线示形,北线歼敌的设想,莱芜战役歼灭李仙洲集团,改变了华野两面受敌的局面,也造就了孟良崮的可能性。

          粟裕再次提出歼灭张灵甫后,立即得到陈毅拍板支持,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这也佐证了陈毅的判断能力。

          因此并不存在没有陈毅,华野打得更好的情况。淮海战前陈邓坚持去徐蚌作战对淮海战役的形成也是重要的,这应该也多是陈毅的意见。

          饶漱石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在各大局书记中也是突出的。但饶不懂军事。所以中央从来没有安排他领导任何一个军事行动。主席曾经指示要饶学习军事很重要。

          饶基本是想把陈毅撵走,他做老板,粟裕打仗。粟裕则是两边不想得罪。

          张,曾不是山东的,他们也不懂多少军事。苏中战役期间他们和粟裕在一起,粟裕不好直接打电报给中央批评陈毅,把对陈毅的意见讲给他们,他们密电给中央。

          • 家园 张邓曾不懂军事?他们没有资格评陈毅,粟裕有没?

            转述粟裕的意见不合理啊。

            再说了,这应该不只是粟裕的个人的意见吧。

            事后诸葛亮的能力也没有啊?唉,没法说你。

            饶漱石作为淮海战役的重要参与者不懂军事?唉。

            ------------------------------------------

            话说啊,饶漱石作用很大啊,然而,奇怪的是总前委居然没有饶漱石。

            一种原因是,级别太低,一种是不必进入总前委。

            那么是哪种呢?难道饶漱石的作用不够嘛?呵呵。

            • 家园 饶漱石的作用体现在动员五百万民工

              所谓淮海是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饶漱石功居首位。

              从党内地位上看,饶的华东局书记和邓小平平起平坐,高于刘陈。

              但是他不懂军事,不参与军事决策,所以毛所有关于淮海战役作战的电文都不给他。

              • 家园 他不参与军事决策是你的说法而已。

                协调谭震林等靠的是饶漱石,不是别人。

                平起平坐的解释解决不了你的总前委的官方说法。

                邓又做了啥军事决策?洗澡?

                • 家园 组织协调领导本来是饶的长项

                  即使陈粟入中原,山东部队还是许谭领导,毛还特地要饶学习军事,就是说他还暂时不行。

                  至于组织上粟,许,谭有问题要解决,有纪律问题,饶来解决再正常不过。

                  这样情况下他管后方支前,不参与前方指挥是自然的。

                  邓当总前委书记就是把战役的政治责任交给他,虽然指挥更多是粟,刘。

                  平津战役以林彪为前委书记,既不给华北局书记,也不给聂荣臻,政治领导责任就在林彪那里。

                  • 家园 本职工作和探讨军事不搭噶

                    不能说他的工作是军事斗争的一部分,就说他不是军事方面的能人。

                    当然,饶漱石距离军事家肯定远,可惜未必比陈毅差。

                    同时,邓在淮海负责了华野的后勤吗?统筹嘛?并不是。

                    邓小平连陈士榘都协调不了,需要请粟裕帮忙。

                    后勤更是饶漱石的工作之一。

                    华野的军事部分,主要是粟陈张,但是饶漱石也是参与人员。

                    这才是真相。

          • 家园 个人觉得,江苏其他根据地的丢失,粟裕责任不大

            陈毅打战役救粟裕,你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

            陈毅在淮海有个一毛钱作用啊。

            出击徐蚌线是中央和粟裕早就定的,只不过刘邓一致没动而已,他们一致,包括陈毅都只是在观望而已。

            是在中央和粟裕的推动下,打了黄伯韬之后,才动的,然后围住了黄维就开始吹牛。

            这个和刘陈邓的军事能力没有一毛钱关系,最后站在宿县,这个位置确实好,但是也是在十一月,此时黄伯韬已经打了很久了。

            出击徐蚌线过晚这是中野的耻辱。

            • 家园 你的问题是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你是先有结论,再根据结论发议论,究竟实事是什么是不耐烦去看的,看到了也不愿意接受。

              关于刘陈邓对淮海决策的贡献,粟裕在济南战役后的建议电提出四个方案,刘陈邓建议军委采用小淮海方案,他们对粟裕是支持的,选择是明确的。

              小淮海不包括刘陈邓的参与,所以没有什么粟裕和中央早就定下来这回事。

              刘邓完成郑州战役后,毛提出三案供陈邓选择,陈邓选择了出徐蚌线。

              此后毛又改意要陈邓出淮南,陈邓回电:除非非常需要仍以出徐蚌地区为宜,得到主席同意,这是华野中野两军靠拢的重要一步。粟裕得知后致电中央请陈邓统一指挥,得到军委同意。

              陈邓向徐蚌运动期间,刘帅致电中央: 截断徐宿路,斩断敌军中枢,形成会攻徐州之形势。 这是大淮海形成的关键建议。陈邓也在此时指示军区部队在宿县周围为攻克宿县准备战场。

              你说陈邓拖延并不合理,陈邓是从郑州向徐蚌开进,并不是在徐蚌附近游弋。

              随后粟裕致电中央说得到情报徐敌可能撤退,请陈邓在抑留徐州敌军以求歼灭之,和刘帅的意思是一致的。

              中野攻克宿县,大淮海正式成型。

              毛主席决定成立总前委,以邓小平为书记。

              如果按你说邓小平一直在阳奉阴违,观望不战,那就是毛脑袋有问题了。

              通宝推:唐家山,楚天,
              • 家园 毛主席脑袋当然没病,一直督促刘邓出击。

                你的逻辑有意思。

                游弋不游弋的,你不会看距离?看周边情况啊?敢情刘邓周围很难啊。

                是先有了大淮海计划还是中野攻了宿县才有大淮海?

                毛主席要求截断黄伯韬,不打两淮海州了,就是大淮海构想形成了。粟裕开始的小淮海意图是攻击两淮和海州,清空国民党军。打击黄伯韬也只是一部,赶出去就好,是毛主席推动了全歼的计划,顺便粟裕发展为围点打援,打援邱李不上当,才有的全歼,进而围攻徐州。

                你当他们是天才,之前没有构思的嘛?这么大动作,之前没有构思,怎么可能?

                建议你还是加强学习吧。

                • 家园 《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是的,毛把作战重点从海州转向黄百韬是粟裕小淮海的重大发展,但仍然不是南线决战,这点可以看《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关于淮海战役[1]部署,现在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

                    (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敌一个师的办法,共以六个至七个纵队,分割歼灭敌二十五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以五个至六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以一个纵队,加地方兵团,位于鲁西南,侧击徐州、商丘段,以牵制邱兵团一部(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活动于宿迁、睢宁、灵壁地区,以牵制李兵团。以上部署,即是说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这一部署,大体如同九月间攻济打援[2]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第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两星期至三星期内结束。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估计这时,青岛之五十四师、三十二师很有可能由海运增至海、新、连地区[3]。该地区连原有一个师将共有三个师,故我须用五个纵队担任攻击,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钳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九月间攻济打援部署的那个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于两个至三个星期内完结。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4]作战。那时敌将增加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整八师正由烟台南运),故亦须准备以五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和钳制。此阶段,大约亦须有两个至三个星期。

                    三个阶段大概共须有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

                    (四)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5]。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6]。

                  ------------

                  也就是打了黄百韬还是走边打连云港海州的小淮海。

                  也因此,郑州战役后,十月底毛还在考虑陈邓出淮南。

                  中野切断徐蚌线,占领宿县,和华野形成会攻徐州之势是形成南线决战的关键。

                  通宝推: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