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金庸剧可以休矣 -- 真理

共:💬88 🌺386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爽文一代也有一代的写法

            我上面多少也说了,金庸那种写法落伍了,将来恐怕也没什么人看了。

            现在的一些导演还在拍金庸剧,我看很不明智。年轻观众普遍不鸟金庸,老人也不鸟金庸,而80后、90后的观众口味越来越刁,看了新拍的只会挑刺。所以业界继续这么拍不是蠢就是腐败。

            • 家园 与其批金庸,不如批导演,批影视行业,

              《小妇人》这么婊的故事,都拍了五六七八版了。金庸小说的故事完整性还是很高的,各种必要的戏剧要素都有,完全可以把剧本写扎实了再好好拍。观众也是一茬一茬的,拍好了自然就有人看了。

              • 家园 那自然是都该批。

                不过和同样历史时期的通俗作品来比,金庸小说问题并不特别严重。

                西方人写的《魔界》、《星球大战》里面还不是一坨坨的设定bug和封建糟粕。

                • 家园 所以从小说的角度,不要批金庸,

                  那个时代的商业性小说,没几个比他好的,现在最多只是落伍而已,落伍不是批的理由,人家当时是先进的。

                  再给个场景,现如今把《射雕英雄传》给足够的钱让HBO去拍,光丘处机大雪天出场杀金兵就能亮瞎观众的GOU眼,黄蓉换女装更是华丽丽的名场面。

                  • 家园 你我理解不同

                    我觉得是基本什么小说都可以批一番,今人和过去的人审美观的区别本身就是个有趣的话题。

                    我打算把对个人看过的小说、影视等作品的看法慢慢写出来。

    • 家园 之所以出现真理兄所说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从查良镛着手

      展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更新更深入的批判。中华文明‘复兴’这个口号,其中的“复兴”绝不是要复兴程朱理学,也绝对不能让东林党、程朱理学‘复兴’。因为,自1840年以来中华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程朱理学基本都是站在反动的一方。程朱理学的“复兴”意味着对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革命的否定,意味着对千万中国人牺牲的否定。

      前一段和河友讨论滴滴、袁崇焕、毛文龙的话题,同时期看到了秦晖、姚洋等人的文章(估摸他们和杜维明、余英时是一样的观点),恍然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他们自称“宋明理学”或新新儒学,把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强行装在一个‘筐’里,捆成一个“宋明理学”/新新儒学。因为程朱理学名声很臭;而王阳明的心学名声很香。所以“宋明理学”/新新儒学要借心学遮住程朱理学的臭气,但是他们推销的则是程朱理学。

      这两天微博上有一个叫毛尖老师的对中国的影视剧吐槽,说中国的影视剧是最封建的地方。究其来源,与国内的编剧、导演受港台影响很大。我们今天看到“众多”的关于明清(包括宋代)历史剧,基本和港台一致,也即和查良镛的历史小说、和小说中的历史观相一致。因此,文化建设已经到了非批判港台的历史观不可,非批判他们带着‘爱国’的面具下的封建糟粕——程朱理学——不可的形势。

      而批查良镛及其小说(中的颠倒黑白),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落水狗要打,落了黄泉的也要打。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因为金庸写的是历史背景小说,不是架空历史

      封建社会的大侠当然是封建思想,你还指望郭靖有共产主义思想?照你这么说所有历史小说、历史剧都不要看了,都封建。

      • 家园 要说历史背景,金庸擅长的也是颠倒黑白,令人不齿。

        作者:鱼吞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90775/answer/114347439

        来源:知乎

        例如满清的忠犬吴六奇,被写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抗清志士;力守襄阳的民族英雄吕文德被写成一个无能贪婪的无耻小人;蒙古大将郭药师(谢指正,应为郭宝玉与郭药师合体)(虽然也是虚构人物)被分拆为郭靖和黄药师两个抗元英雄……至于关于查继佐与《明史》一案的历史篡改,在网上已经讨论多次,更不必重提。被金庸小说彻底集体洗白的典型是全真教集团。在小说中,王重阳失志抗金,甚至住进活死人墓以示与金人不共戴天。而现实中,王重阳出生于北宋末年,先后参加了伪齐、金朝的科举考试,还被授予一个小官。直到47岁的时候,才因仕途不顺而出家。其在家乡挖了个能容纳一人的小洞,号称“活死人墓”,但几年时间只收了几个徒弟。于是王重阳来到山东,受到当地富户周伯通等人资助,才发展壮大。后来,其被承认的主要弟子“全真七子”中,除丘处机一人外,其余都是著名富户。王重阳逝世后,全真七子分别传教,各自创立一个宗派。其中丘处机创立的叫做龙门派。随着教团影响力的扩大,金朝皇帝屡次召见丘处机等人问道,并对全真教封赏不断。全真教诸人全盘接受,并无丝毫推辞。此后,丘处机见金朝国力渐颓,便果断押注于潜力股蒙古。于是便有了长春真人西行万里面见成吉思汗的故事。此后,押对了宝的全真教在元朝迎来全盛时期,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历任掌教均出任天下道教总管,甚至很长时间内将佛教压制。全真教的各种资产遍布全国,成为元代最成功的道教团体。对比之下,金庸小说中的情节完全可以用“匪夷所思”“颠倒黑白”来描述。金元两朝对异族统治者最为忠顺的全真教集团,被金庸写成了一心抵抗的忠介之士。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个个成了铁骨铮铮的英雄汉。虽然笔者历来不怎么相信阴谋论之类的东西,可掩卷之余,怎么也想不明白金庸此举的用意。此后,全真教在元朝遭遇了一次大的失败,原因是西藏萨迦派喇嘛教成功争宠。元朝皇帝安排了著名的佛道辩论,辩论主题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双方主辩分别是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和大名鼎鼎的萨迦派大师八思巴,结果在皇帝的偏袒下,道教(全真教)失败。随即佛教压倒道教,全真教不复往昔盛况。虽然元朝依然不断加封全真教的王重阳、丘处机等祖师,但对现实中的全真教却是打压态度。可见,全真教的兴衰完全建立在金元统治者的个人好恶之上。或者说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和站队是否正确上。一个将自身命运与异族政权捆绑的教团,哪里有丝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空间?明代,全真教式微。清代,全真教(主要是龙门派)复兴。大体有一个规律,凡是汉族王朝,如唐宋明,官方都推崇正一教(张天师系);凡是异族政权,如金元清,官方都对全真教大加封赏。这虽有偶然因素,却也揭示出全真教历任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投机能力。诚然,作为现代人,不应该对古人过于苛责。更不应该站在“华夷之辨”的狭隘角度理解宗教问题。客观上,全真教还对元朝等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中原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金庸小说中,硬生生将历来亲金亲元的全真教集团洗白/漂白为矢志不移的抵抗分子。生造出王重阳起义抗金,丘处机刺杀完颜洪烈,尹志平不屈而死,李志常襄阳抗元等一系列情节,真是让人膛目结舌不知所以。这就是金庸小说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通宝推:玉米菜,青青的蓝,破鱼,方平,崂山一道士,empire2007,Rusher,hwd99,
        • 家园 可以发现

          金庸笔下的道门人物,只要是关键角色,就一定写满了性格缺陷。次要或者细节,不是粗鄙不堪,就是表里不一。而佛门的,就算错误再多,最后也会改邪归正、请罪正身。典型就是射雕三部曲。那些角色看上去豪气万千、逍遥自在,实际上都没好结局……明里暗里都在鄙视。一些例外,比如武当、张三丰,和佛门有脱不开的关系。武功方面更是如此,九阳对九阴。虽然后来改为本土,但又加上了黄老这个靶子。

          这个时候再去看所谓洗白全真教集团,更像是告诉你……

          不过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个,而是在后记中他自己说以前连经书(《金刚经》)都没完整读过……

          ---

          顺便修正这个回答的细节:

          打压

          全真教被打压也有政治经济背景。之前说过,元朝控制力有限。全真教的教团掌控力和政治影响力前所未有。一旦威胁皇权,被打压是理所当然。只不过,看上去一落千丈,但势力仍在。成宗之后,由于难以落实,已经放弃了打压政策。也就是说,全真教虽然依靠统治者,但在中后期,已经不为统治者所“掌控”。虽然政治地位依然因皇位转移起伏。

          规律

          就规律来看,因为全真的普世意味更强,作为少数民族的选择是理所当然。中古和清朝的佛教也是如此。完全是必然。从这个角度讲,元清统治者倒向藏传佛教也是理所当然。因为更容易控制。(尤其是武则天已经打破了传统。)

          避免误会,再说一下:即便没有这些细节,强调全真派尤其是李志常之后导向依附政府,也没问题。依然可以为这里的洗白提供完美论证。

        • 家园 也许未来又会揭穿这些汉奸的真面目

          就可以让人不相信历史,不相信英雄,不相信有真的爱国者了。

          金的小说的广泛传播,很多人都当历史,而金也装模作样地写作考证历史的文章,论证其小说符合历史,如袁崇焕历史。

          也可能是为其祖先洗白服务。

        • 家园 他的设定就是不改变历史走向。局部篡改历史是另一回事

          你不要偏题,不要转进。

    • 家园 和他们的文化程度有关

      有深度的复杂的他们看不懂啊

    • 家园 金小说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没能跳出宋以后封建文人的框框

      有所继承,但是没有发扬,困死在了自己的时代里,当然吸引不了现代的观众。

      金的小说人物很出彩,就是因为金本人文化水平够高,能够把很多历史人物的影子投射到小说人物的身上,所以自然要比其他虚构人物要出色,举几个例子:

      令狐冲的历史人物原型其实就是嵇康,黄药师是阮籍,郭靖是郭侃和岳飞相结合。。。

      但是《鹿鼎记》比较特殊,因为韦爵爷的历史人物原型是天启朝的九千岁,都没什么文化,江湖经验丰富,是皇帝的黑手套,办脏活的,但是真实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替皇帝办脏活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金给韦爵爷一个安然退场的结局,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我就举一个例子就行了,韦爵爷位及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为什么他的母亲还一直呆在妓院里?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一个一品大员的母亲竟然还在妓院当老鸨,这说出去得有多难听,把朝廷的体面放哪里?再者,把这些大臣的家人“照顾”起来,也是控制这些人有效的手段。

      • 家园 金庸作为猥琐旧文人的代表,根本写不好英雄人物

        郭靖作为其作品里的第一英雄,其形象塑造完全是失败的。最基本的,

        从旁观角度看,《神雕侠侣》里的郭靖是个很没魅力的人。把女儿惯成了傻逼,两个嫡传徒弟是坏人而且傻逼,最后好不容易招了个天才女婿耶律齐,结果也没好好教人降龙十八掌。一身逆天本领全部藏在了一把刀里面让人无处寻觅,结果全部失传了。多亏杨过被他送走了,否则很可能杨过也学不会多少东西。

        而且金庸为什么非要把郭靖塑造成一个具有僵硬道德感的“笨蛋”呢?大概是因为他就觉得只有这样的笨蛋才会去当英雄。

        通宝推:天空不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