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风物长宜放眼量 -- 审度

共:💬61 🌺30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会网络购票的人也存在

              为了照顾这些人,铁路在特殊时刻还保留有部分坐席只能窗口售票。或者还有票贩子代人网络购票收取佣金?通过技术手段抢票?

              或许12306从技术细节上仍然需要改进。但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票贩子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了。

            • 家园 两年前,在重庆西站,有卖黄牛票的

              不知道他们怎么运作的,能搞定刷脸和身份证,或者干脆是假票

          • 家园 回到房子,现在的购房需求有多少是真实需求

            这个数据我没有,但是从个人身边的感受来说,只要初始存在哪怕5%的“黄牛”(投资,投机性购房),整个社会都会为之付出巨大代价。注意,我说的是初始需求,在社会普遍共识“房价会一直涨”这种预期后,非真实性需求会有多少呢?哪怕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本来不需要买某个地段某套房的,基于“肯定不会亏,而且大概率会赚钱”的预期,他们会不会变成所谓的“刚需”。河里很多大牛,不知道是否存在类似的数学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

            所以我对房地产的理解,就是这种非真实性需求(住才是真实的需求,严格意义上讲,买房了出租,本身并不算真实需求。更何况,按中国现在一线地产的房价和出租价,买来只是出租,这种投资是不合算的),已经极大扭曲了市场,基于这种扭曲市场上的,所谓供需分析,已然从根本上错了。

            譬如说学区房。买来不是住的,而是为了获得小孩的教育资源。这种算是“房住不炒”的打击对象么?算,当然算。这依然是扭曲房产市场的方式之一。

            通宝推:朴石,
            • 家园 没错,这个需求实际上来自政府必然救市的预期

              而且不要光看需求,还要看供给。

              以前一波一波上涨,卖房的人都觉得亏了,所以现在普遍惜售。

              如果这把政府不救市,就会有大量的二手房出售。你会发现供给远远超出需求。

            • 家园 网上有时会提到德国,美国房地产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只是国家房产政策的参考而已。资本主义市场野蛮生长,政府管控太少了。中国摸着资本主义的石头过河,已经摸到尽头了,未来怎么走,得有中国社会主义自己的特色。

              个人信息由国家掌控的大数据,将是未来中国治理的一大特点。

              12306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名制的注册及购票,以及实名制的检票信息,同时由网络购票系统直接链接需求端,不再有中间的各种寻租空间。医院挂号也是类似,由医院直接对接患者需求端。

              房地产可否也这样呢?

              购房不再拥有产权,而只是拥有使用权。购房就是用来住的,非住不允许购买。由政府来管理个人及住房信息……你要说这不可能,那么我们在雄安来试验一下

      • 家园 屏除炒房后,多久能买房?

        这就是个市场问题了,包括审度网友说的区域性不均衡。按理社会主义市场化下的资源配置,就应该是解决不均衡最好的方式:既有市场导向,又有计划特点。这一点前阵子看“千年大计”的雄安,突然很有感触,有时间也想跟大家聊一下。

    • 家园 这个就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是说房子问题的根源是炒房。意思是说,现在房产调控,首要问题是抑制炒房,这个可参考政策的“房住不炒”。

      一线城市的核心市区,是稀缺资源,大家都想往里面挤。但是除了刚需,同样有着大把的人是因为保值,资产配置,以及升值预期而买房的,这个看看深深房就明白了。所以调控的目标房住不炒,就是希望屏除掉这些非刚需需求。不过我没有这种目前购房的刚需和炒房的数据,没法继续聊下去,只是感觉,如深圳这种关内地区,恐怕大部分新房购入者都不是刚需了。

    • 家园 这已经不是经济规律问题

      而是一个政权生死存亡问题。中国的现在社会风气就是没房不结婚、不生孩子。这种风气50年内无法改变。不让年轻人在30岁以前买房,人口增加无从谈起。所以不管其他国家的经验是什么,中国政府必须解决本科毕业后5年内,或者高中、职高毕业后10年内,就能买房的问题。否则要么年轻人躺平,佛系无欲,自然消亡,中国亡国灭种;要么年轻人起来反抗,闹各种“春”,政府也是下台完蛋。

      所以你说的经济规律都对,但是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必须解决,而且得快。窗口时间只有十几年。这里要感谢稻公的对汉人的种族灭绝一胎政策,挖了一个超级天坑,留给现任解决的时间所剩无几。

      • 家园 “没房不结婚”是夸大其词

        跟丈母娘没房不嫁女一样。我理解的“没房不结婚”的房是指夫妻自有的房。

        说句不中听的话,精英们不结就不结吧,不靠他们。反正也靠不住。只要他们乐意当干电池,那就当呗。毕业几年,屁事没干,要求一堆。

        很对不起,我这里算是珠三角腹地,观察不到普遍的“没房不结婚”,所以不认可你的提法。可能这边人穷驽钝,或者我层次低吧。

        • 家园 老家武汉某远郊区,前3年男方结婚就必须”两动两不动“

          两动: 1. 车子; 2. 婆婆健康能帮助带孩子。

          两不动: 1. 村里老家必须有一栋房子 2. 区里必须有小区房。

          而 200x年, 就没有这个标准。

          通宝推:newbird,
          • 家园 这样说吧

            第一,当个个都能轻易买到房,个个都有健康能带孩子的妈,你猜是不是个个都能娶上老婆?

            第二,没所谓,江湖多的是姑爷仔,会教她们做人。再迟点,她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目标对象是男的,会喘气。

            我这么说其实有点轻佻。只是,有些事真不应该当回事。说一句要被人打死的话:不要窝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多出去走走,不要一毛不拨,不要道德洁癖,找个女人上床,不难。狗屎一样的男人只要出去混,都能老婆换来换去。

        • 家园 这个前提条件是个人问题

          不是国家政策规定。

          随着医疗,教育问题的缓解,有房产才结婚的观念会动摇的。

          李科长们推行的医疗私营政策因新冠被打脸,已经搁浅了,教育私有产业化也被重挫了,宏观局势在向好。

          年轻人的心气过高,产生的负面较大。

          • 家园 结婚生育年龄平均起来跟学历成正比

            年轻人心气高点,可以理解,年青人也应该心气高点。问题现在“无房不结婚”的,不是年轻人,是房地产商。鼓吹无房不结婚,最后结果必然是房地产金融集团继续吸血。

            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的修定,有理没理不说,必然会导致女的慎嫁慎生。这可能是一个问题。

            婚育人口问题是一个多因素问题,房子当然是个权重较大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过高的不合实际的要求。要知道,进城买房,等于是白手起家,要求几年就买房,真当房子天掉下来的?

            说个荤段子:为什么要结婚?因为男的想通了,女的想开了。没想通没想开之前,拿房子砸也未必结。

            至于说无房不结婚的风气50年内不会转变之类的说法,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等不了五十年。邓小平也就敢说香港五十年不变,我差远了,五年计划都做不了。

    • 家园 之前也想回复

      但没有数据,也就不谈了。只能说说本地。真正的问题不是工的差异,而是材料和面积。这就导致盖房不如买房。有很多在附近县市买房的,也有本地造居民楼或者小区集群的……至于买,大家都一样,三到六个钱包。

      分析一下理由,两种同时存在。

      比如本地商品房八千一万,而附近县市直接减半……这是炒房导致的。

      比如本地材料贵、面积大,而其他县市要差不少……这是发展导致的。

      总之,区分不重要,完全看地区。

      不过真的要区分的话,可能更偏向于炒房根源说。因为,只要地区发展,就会吸引炒房。很多时候还是政府行为。

      • 家园 先发展后治理

        自1840(我不大好意思说1624)以来,中国对飚的都是现代科技甚至包括经济,比中国领先的国家。偏偏中国传统上是天朝上国,祖传的不愿被奴役,还擅长于兼收并蓄。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大约就是这个现象的表现。故而向西方学习,慢慢就变成了全国性现象。

        主席最伟大的思想,就是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说学习国外先进,保持自主独立,继承优秀传统,凡事实事求是。

        建国以来,我们承认落后,同时坚持道理自信,敢于赶美超英——其实也就是主动对飚当世最先进的科技经济体。

        这里不讨论原因和对错,改开以来,道路自信几乎可以说直到习上台才重提,到疫情才重新普遍共识。改开以来,摸着石头过河,引进西方资本,不可避免的对其作出让步,或者说权利让渡。(这里为了避免前后三十年之争,特意说一句:社会主义中国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直是在不断探索中;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一直是互惠互利为原则,换句话说,不是寸步不让。当然,探索有效率高低得失多少,让步也有个度的问题。如何是最佳如何能最佳?),那么,国家对各种经济政治行为,控制力必然不能如臂使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是很多事情的真实表现。

        “先发展后治理”,这几十年来,总的来说是一条还不错的办法。是不是最佳办法?不讨论,因为没有参照物。公里桥梁“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环境保护,水电油气,工业园区,都走的这条道路,目前来看,是走通了,同样的,它们也经历过神憎鬼厌沸反盈天的阶段。 新三座大山,目前应该也是走着这样的路,目前还没走通。

        商品房政策,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一段时间以来,负面效果变大,我相信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被治理。但是我们治理某一个问题,直接一刀砍下,未必成功,未必最好,越复杂的问题越是如此。

        长安居大不易,自然状态下,越是发展好的地方,必然是房价贵。问题不在于贵,在于因何而贵。目前金融房地产业被骂,归究起来,不在“贵”而在“何”。但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工作几年就能买房子,价值不对等,是不合理的要求。不管拿出什么理由,大学生普遍出来工作几年就能独立买房子,“工作三五年”和“独立买房子”,绝大数是货币价值不对等

        通宝推:胡一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