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战犯 -- 冰冷雨天

共:💬192 🌺27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我们期待内战不再发生。

      有一篇文章曾经转过,在此再转一次吧。

      阿波马托克斯是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僻静小镇,从林奇堡沿460号公路东行,驶出15英里,就是它了。所以,我们就把它安排在林奇堡之行的一条路线上。镇子座落在阿波马托克斯河边,附近有森林,有湖泊,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不过,我们特地绕来此地,却不是来享受一个湖光山色的度假,而是为了造访一栋小小的二层红砖房。140年前,南方邦联的罗伯特•李将军就在这栋房子里签字投降,从而结束了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为时四年的南北战争。

      这栋房子其实不在阿波马托克斯镇上,而是在镇外一个更为偏僻的村子里,现在有24号公路通过那里。这个村子现在已经没有居民,是归美国国家公园局管辖的一个历史公园。

      这是个冰凉刺骨的冬日,凛冽的西北风在这片空旷的原野上肆意扫过,无遮无挡。人们来到这里,可以自己在几栋相关的小屋自由参观,还可以看一个小小的展览和一段历史背景介绍的录象。可是,参观那栋红砖小楼,是必须由讲解员带领的,一个小时一拨。那天,在等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锁着的门外尽量裹紧自己,以抵挡寒风。房子的外形,真是典型的美国风格,简朴得堪称单调,丝毫引不起任何建筑师的兴趣。我们靠在房前的井台旁,真有点怀疑房子里的内容是否也会同样乏味。最后,提着钥匙的讲解员终于来了。那是个和善的黑人,为大家打开了大门。和其他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一起,我们裹着一团寒气进去,在暖气中放松了自己,听着讲解员诉说当初所发生的一切,被深深吸引,没想到这个小屋有着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不禁感叹历史和造化的神奇。

      一百四十年前,这儿的房子属于一个叫维玛•迈克林斯的人。迈克林斯是个和平主义者,富有但是同情南军。因为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在当时已经参加了分离的南方邦联。他原来住在弗吉尼亚北边边界,靠近联邦首都华盛顿的马那萨,他在那儿的庄园有1400多英亩的山林,其中还有一水清流穿淌而过。这条河当时默默无闻,后来却因为南北战争而变得赫赫有名,那就是公牛沟。1861年7月21日,南北战争的第一次正式战役,就在公牛沟上打响。那天,迈克林斯被枪炮所惊动,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他这么个和平主义者,居然就在自家的窗口,眼睁睁看着战争爆发。很快,战争的残酷性就压倒了一切,不由分说地,他的家马上被征用,作为伤兵医院和停尸房。温馨舒适的住宅,立即血迹斑斑,呻吟不绝于耳,面目全非。迈克林斯的家就这样生生被扯进战争,成为战场。

      迈克林斯好不容易熬到战斗结束,战场转移。他清洗住房,清扫家园,依然支撑着居住在原地。但是,他平静的生活却再也没有真正恢复。尤其令他不能安宁的,是他的儿子也最终被战争的风云所裹挟,参加了南方军队,打仗去了。

      尽管事情已经糟糕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没有料到,他的这片土地居然会再次被鲜血染红。一年以后,第二次公牛沟战役在同样的地方打响。迈克林斯再也待不下去了。他发誓要搬到一个"枪炮声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他就来到了我们面前这个林中空旷地的偏僻村庄,阿波马托克斯附近的人迹罕见之处。

      可是,不过两年以后,躲避战争的迈克林斯发现自己又一次处身于两军交战的战场上了。几年战争过去,双方军队都已经疲惫不堪。周围能看到的,全是穿着破旧军装的兵,一会儿是南军,一会儿是北军。

      好在,这时候已经到了战争后期。罗伯特.李将军亲自率领的南军主力,北弗吉尼亚军团,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已经没有取胜可能。李将军明白,南方邦联在军事上的败局已定,再打下去只是徒然增加将士的伤亡和民众的苦难。当年辞谢了林肯总统的委任而参加南军,在南方军民中众望所归的李将军,在此作出了投降的决定。他下令和北军司令格兰特将军联系,定下了受降的基本事宜。

      格兰特将军派出助手,要在战区里找一个象样的地方,来安排双方司令的会面。这一找,就找到了迈克林斯的家。当时,这栋我们看着毫不起眼的二层红砖房,就是附近最好的房子了。命运的安排,有时候你不信真是不行。迈克林斯亲睹战争爆发,躲来躲去,还是让他撞上了这结束战争的一幕。

      1865年4月9日,星期天。北军的格兰特将军和南军的李将军先后和随从参谋们骑马来到阿波马托克斯。前来受降的格兰特将军穿了一身旧军装,一头乱发,络腮胡子蓬乱着,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而战败了的李将军,一如既往地戎装笔挺,长靴,佩剑锃亮,一头白发和雪白的胡子一丝不苟,整个形象有如一尊雕刻,一个堂堂绅士,一个有尊严的将军。

      在格兰特将军的助手中,有一位奥特将军。站在这个战争终结点,不由使他想起不久前,在战斗中遇到过的一个小插曲。

      奥特将军在后方有一个非常幸福温暖的家。所以,几年仗打下来,就十分想家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深夜,他的部下抓住了一个又冷又饿又害怕的南军士兵,这个年轻士兵也是想家想疯了,趁着夜色开了小差。他被带到奥特将军面前,惊恐万状,一个劲地解释,他只是一个想家想坏了的小兵。他不是刺探,只是开小差误入敌阵。他对南方的军情一无所知,也根本不想知道北方的军情,他只想回家。

      这一番思家心切的话,打动了同样想家的奥特将军。脸色凝重严峻的将军向下属吼着:"给这小孩弄点吃的,披条毯子!看这战争,把这孩子整成什么样儿了!"然后,等士兵缓过气来,将军命令把他送出战线,送上回家的路。他对士兵说:"快回家吧,再别回来了。"

      如今,这位想家的奥特将军就站在格兰特将军的一旁,看着双方司令谈判投降事宜。他想着这段往事,心里感叹着,终于到了自己也可以回家的时刻了。李将军和格兰特将军面对面地坐着,那是迈克林斯家的客厅,就是我们现在围着讲解员的地方。客厅真小。一段绳子拦出一小块放置家俱,"游客免进"的区域,剩下的空间几乎就容不下我们这十来个人了。当年,南北两军的首领谈判,就是在这么个小小的屋子里。

      他们仅相隔数尺。身板挺直的李将军面前是一张小桌子,格兰特将军则靠着一张有大理石台面的非常讲究的桌子。格兰特将军似乎在李将军的面前不好意思提起让南军投降的事,两位将军彬彬有礼地寒喧闲聊,最后还是李将军主动提出,让我们谈谈我军投降的事情吧。

      格兰特将军马上表示,一切都可以商量。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保证他的将士们的尊严,不受骚扰。格兰特将军答应,只要南军士兵放下武器,就可以立即自行回家。李将军说,他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安全,以及回家以后的安宁必须有所保障,所以要求格兰特将军给每个士兵发一份有格兰特将军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了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格兰特将军询问南军需要多少份这样的证明书。李将军给出数字,格兰特将军马上命令下属把房主迈克林斯找来,请他提供村里的几座空房子,立即安排在这些空房子里,手工印刷,印给南军士兵的证明书。结果,北军连夜开印,填写,由格兰特将军和他的助手签字,总共是28,231份。

      就这样,投降的南军军官和将士,每人都得到一份联邦军队保证他们此后不受骚扰的证明书。那些印刷机和证明书的文本,今天还在原来的房子里,供人们参观。此后,事实也证明,格兰特将军的承诺确实是"君子之言"。一纸印刷粗糙的证明,确实保障了每一名降军的安全和个人尊严,不论那是一名普通士兵,还是排连级以上的"叛军军官",在战争以后,都没有被追究和查处,没有被逮捕和坐牢,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都立即开始拥有了一个普通平民的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最后,李将军提出,他的部下已经几个月没有很好的给养了,士兵们在挨饿。格兰特将军立即说,这好办。联邦军队刚刚到了两列车的给养,北军将把这些给养,先发给饥饿的南军。

      格兰特将军就在面前的桌子上匆忙地起草了这些有关投降的事宜,所有条款简短、大方、双方都有尊严。格兰特的助手奥特将军还特地提醒他的上司,应该写上,所有南军军官可以保留他们的随身武器,手枪或佩剑。然后,李将军接受了这些条款。双方签字后,李将军告辞。格兰特将军率众来到门口台阶上,当李将军尊严而伤感地上马离去时,格兰特将军举帽致礼。在场的士兵和军官全体肃立,默默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南北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战争的苦难和杀戮结束了。将士们这才回神过来,他们可以回家了,可以重新享受和平的生活,和家人团聚了。此刻,参与者突然意识到,他们刚刚经历过的一幕,是美国历史上意义极其深远的事件。美国人天性中的天真机智、幽默快活的本性,又回到了这些经过四年浴血杀戮而疲惫不堪的军人身上。格兰特将军的助手们,一个个开始悄悄地跟屋主迈克林斯商量,要买他客厅里的一两样东西,作为这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带回去作为纪念品。于是,迈克林斯客厅里的家具和摆设一件件地都给买走了,只剩下其中最贵重最有意义的一件:那张带有大理石桌面,用来起草投降条款的桌子。

      奥特将军也想买一件纪念品回家,可是他知道,凭他菲薄的军饷积蓄,要买这样贵重的一张桌子是门也没有。他只能遗憾地离开这儿了。就在这时候,房主迈克林斯走到他面前,对着惊讶不已的奥特将军说,他要把这张桌子作为礼物送给他。奥特将军又惊又喜,却还是不愿意不付代价地收取这份礼物。他搜尽钱包,掏出已经是自己全部积蓄的40美元,坚持把这40美元付给了迈克林斯。临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您为什么要送这样贵重的一件礼物?为什么是送给我呢?

      迈克林斯说:还记得你当初送走的那个想家的南军小兵吗?他是我的儿子。

      140年过去了,美国人在一代一代地讲述着这个真实的故事,历史的教训就是这样镌刻下来:兄弟不再相残,国家不再内战。从那儿出来,我们驱车去了阿波马托克斯镇。新年假期,小镇静悄悄的,街道上不见一个人影。冬日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镇口一块牌子,上面骄傲地写着:

      我们的阿波马托克斯,是国家重新联合之地。

      如果我来翻译最后一句话,我更愿意把它翻译成 --

      我们的阿波马托克斯,我们国家的再生之地

      • 家园 你这完全是小说

        你这篇文章对美国内战双方美化的相当过分,

        在战争中和战后美国北方对南方基本上就是烧杀掳掠,

        格兰特到现在在美国南方的形象都是战犯加屠夫。

        记住了,太美好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美国。

        • 家园 三国演义也是小说

          皇太极却可以借来杀了袁崇焕。

          对美好的追求,使我们期待这些在现实中重生

          • 家园 萨大

            一码是一码,你要用历史来教育大家,好事!

            但是所罗列的历史事实根本站不住脚,又不准人怀疑,就因为“美好”?

            这是什么逻辑,一美好就占据制高点了?

            • 萨大
              家园 怎么会不准人怀疑 :)

              把老萨当什么人了

      • 家园 环境使然

        世上一切,有因有果。同受环境的影响,也许这环境就是因。

        老兄的转贴恰如某民主人士定义的“小资情调的‘精炼隽永’”的《读者》风格。读起来爽心悦目,对比中国的历史则要么唏嘘不已要么愤愤不平,从而犹如鸦片瘾似的向往那个“民主、自由、开放”的世界。

        可事实却非如此,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对其本质的认识。要问为何美国是这样,中国却是那样,反差这么大? 环境的因素不可不考虑——美国靠暴力屠杀完美洲的“合法”居民占据美洲后,广大的美洲土地足以负担人口稀少的美国人,而且美洲大陆远离欧亚大陆,美国周围就没有能威胁到美国安全的民族。所以当生存问题不是最大威胁之后,那再怎么折腾也不会翻天的。因此美国内战打来打去,最后各方人员能得以善终也是必然的——都是有田有地有家产的,打架也不过是争夺财产,干完架各自回家搞生产最多就少点奴隶和窖藏。

        相似的同样在欧洲土地上发生。那些城邦打了几百年也不过是玩玩。 而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可不是仅仅上门抢东西的,那可都是要灭中华种的主。 如果不反抗,反抗不激烈,那中华民族早就被消灭了。中华民族哪次战争不是玩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有多厉害反抗就会有强烈。 所以中华民族的“狠”不是自己想如此,而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同样的环境、历史加在美国人头上,那么可以想之,美国人要么灭亡要么变化得如中国一样。

        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东西可以欣赏、借鉴的态度去看,但切不可忘记环境、脱离历史去茫然向往追求。

        如果从武功角度解释:中华民族在强手如林,豺狼横行的时代中为了能安身立命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功夫,为了防备对手的下滥的阴招、暗器、毒物,于是自己也必须对其有所涉猎,不去害人至少可以救人。阴阳皆长。但难保不会有出偏使得神智迷乱的时候,这时候你的一身好功夫不但能对付敌人,也许还会不幸殃及亲友兄弟。对此我们只能希望他能及时醒悟,调整阴阳平衡,吸取教训。

        愿: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美国人泯过,中国人泯的更多更久,只是层次不一样表象不同罢了。

        • 家园 中国人,不容易呀...

          所以说,中国人被逼急了,狠的很...

        • 家园 对头 某些程度上

          被压迫者成为什么样 是由压迫者决定的

          甘地在印度可以非暴力不合作

          马丁路德在美国也可以采取合法手段

          毛泽东 共产党在中国却只能刀对刀枪对枪

          无他 环境不同而已

          苏联刚建立的时候党员组织性也不是太强的

          动不动就有几个中央委员因为不满意中央的决策就辞职的

          甚至有向加米涅夫那样 事先在报纸上登广告 表示不赞成中央的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

          这点小小的浪漫也不得不被剔除掉

      • 家园 愿天佑华夏,内战不再发生
      • 家园 令人感动的文章

        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导致黑奴制度的消除,我们不能说这没有进步意义,但是美国内战没有产生一大堆战犯,也没有一兵一卒在未来的岁月里仅仅因为参与内战的“历史问题”而遭到清算和迫害。

        这不是一个血统铸成的民族,也没有统一的文化传统,甚至宗教信仰,但是却有很多东西,确实令人深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