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一、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是教员明确批判过的。围绕它,当时已不但是有争议,还发生过严重的甚至可谓残酷的斗争。它已经从一种思路、政策建议、讨论争论,变成了所谓的路线斗争、常用武器。几十年的阶斗内斗历史积淀,批斗它早已变成了内斗时一种习惯,它成了用来攻击批斗的方便工具。批斗它,也变成一种站队戴帽政治符号、思维习惯、本能反应之类的东西。

    无论从概念观念名词上,还是从政策倾向走向方向实际操作而论,包产到户确实似乎有从集体化、公有制往家庭单干、私有制"倒退"的明显倾向、迹象。这是批斗者总是自觉理直气壮的根本原因。搞倒退难道还有理了?搞了"倒退",其实效果好象又很有限,还有各种新问题,还吹上天,怎么让人服气?

    包产到户有没有效果呢?有地。从年年普遍地大范围吃不饱,到一包就灵,从此温饱小康直至现在奔向富裕发达现代化,一路坦途。包产到户最直接的效果不是什么大家都从此富裕发财,好得不得了,比发达国家日子还优越。而是一包就灵,快速解决温饱并且从此不再反复。

    包产到户是不是"倒退"?从根本性质来说,当然不是。

    因为根本一条,包产到户再怎么所谓"倒退",也不会"倒退"回到大小地主封建土地制资本主义土地制。土地是集体所有,决定了包产到户就是社会主义的,而且是一条更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实际的发展路子。

    包产到户是有"倒退",从一大二公天堂食堂一夜梦游的九天之上,退回到了中国农民日常家家户户灶头炕头的实际状况,是最大的从实际出发。

    包产到户最普遍地最大限度地迅速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地大范围地显著提高,也把大量富余劳动力持续解放出来,为后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迅速地工业化提速升级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最充分条件。这些都是人民公社集体化道路几十年都无法实现的。

    说到底,在建国初期教员与梁漱溟争论时,就明确指出过农民、农村最终都是要"消灭"掉的。几千年前、万年前,世界上没有农民农村农业。几十年、百来年后,全世界也许就可以再也没有农民农村乃至农业,而只有无人的智能机器主导的生物原料、食品生产车间、工厂。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有多种道路可以选择。

    中国这四十几年快速发展,证明现在这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摸石头过河已经走通了的道路,确实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稳定波折最小反复最少的。没有比它更快的其它道路,再快,现实环境、资源条件都不允许了。它就是帕累托最优。

    至于是不是袁爷爷良种化肥机械化而不是包产到户,才让十几亿人吃饱了肚子?不但中国越南农民都早已经知道了,朝鲜农民其实一直也知道。

    先消灭地主、资本家的土地所有制,使耕者有其田。再把小农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土地集体化走社会主义,根本消灭小农土地制复制重新发育地主、资本主义土地制的可能性,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压迫奴役机制复活的可能性。这样的持续土地革命,每一步都必不可少,都不是脱裤子放屁,都有重要意义。

    在此之后,在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已经全面建立的前提下,具体怎么办?是走大集体人民公社,还是包产到户?

    实践证明,包产到户就是最优选择。快速解决温饱一路顺利平稳直奔小康,现代化也已指日可待。它最大限度解放了农民农业农村生产力,持续稳定地为最快速工业化现代化提供充分条件。

    虽然没有设计中的天堂那么美妙,但最符合中国生产力实际。在根本性质上更没有改变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反向而行变质变色。虽然有很多不足有大量私有制残余及其他必然的各种缺陷问题矛盾,但这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会有的,也是从实际出发必须要面对的。指望一大二公一夜之间彻底消灭消除私有制,只能是完全脱离实际的梦幻狂想,欲速则不达。

    类似的,公有制已经整体确立了,占据了社会主义经济主体地位后,是走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体制?

    虽然欧美日至今连中国也是搞的市场经济也不承认,它们也认为私有制才走得通市场经济,公有制必然搞的是计划经济或假市场经济之类的东西。英国美国新旧自由主义所谓经典资本主义,只承认更多更纯粹私有制+更少计划更严格市场经济的所谓更纯粹、更完美体制,对于日本、德国、法国发展现实中搞的私有制为主体稍多混合所有经济制度+稍多一点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英国美国新旧自由主义都难以容忍。

    然而,现实却是各国实际生产力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内外环境、资源等等条件都存在千差万别,在纯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计划经济之间,有更多条道路选择有更符合各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的不同制度体制机制组合模式可以考虑。并非越是照搬硬套更符合教科书描绘的理论模型,发展就越快。恰好相反,越是采用更符合各国实际情况并不断调整改革的混合模型,才发展得越快越好。日本、德国是这样,中国也是如此。

    英美模型与苏联模式不但各有本质缺陷,而且大多并不符合别国实际,往往有极大偏离值,盲目照搬决不可取。那些生搬硬套所谓更纯粹模式的国家,无论是搬英美新旧自由主义,还是套苏联模式的,无一例外都走进了死胡同。所谓"学我者生,象我者死"。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就必然是多走弯路乃至死路一条。

    现实实践同样已经证明,现在中国走出来了已走通了的这条路,就是最迫近中国现实条件发展极限的最快最稳妥的(其它道路要么反复折腾,要么彻底超出环境和资源条件限制)。

    在包产到户问题上,教员之所以特别固执,有一个重要因素历来涉及到、讨论到地比较少,就是当时的中苏关系、理论争论这个国际背景,尤其是教员对赫鲁晓夫深恶痛绝的根本对立立场坚决彻底斗争态度取向。凡是与赫鲁晓夫所有的任何"改革调整″举措有牵连的,一律都是修正主义,只有批判斗争,绝对没有借鉴参考仿照的余地。

    赫鲁晓夫一系列所谓的改革,农业恰恰是其重中之重点,也是所谓的比较成功的亮点。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类似三自一包(不过也没有到包产到户地步)四大自由之类的东西。

    教员对于赫氏"改革"尚且完全批判,更何况单干、包产到户?那样的话,批苏修甚至完全站不住脚了。

    二、庐山会议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建国之后国内党内历次重大斗争,其实都是围绕着接班人问题,都是在换届时间节点上出现。

    五九年所有人任满两届。

    头等大事是什么?人人都心里有数。

    彭就一点也不知道,从来就一点没考虑过?身为正国级、军队日常负责人,这事一点也没考虑过,合格么?在那个位置上合适么?

    林为什么批伪君子?这个就是关键。

    八七年、九二年九七年、0二年、一二年,如果换届之前,负责军队的政局委员军委副主,给邓江胡习写信大谈当前路线问题不足缺点偏差乃至失误。那是什么意思?邓江胡习要怎么处理才合适?

    总之,时机不对,身份不对。

    事情公开后,几个大佬实际上都不约而同地点明了这件事严重干扰了本在众人心头重中之重的人事换届。

    为什么要说,我死后大家都不放心你?

    邓江胡习要是在准备召开十X大之前,突然接到军委副主写的这样性质的一封信,恐怕也会产生类似的想法:你究竟想干什么?

    庐山会议时,虽然与苏联、赫鲁晓夫尚末彻底闹翻,但已经矛盾严重了。彭之罪名,就有一个里通外国嘛。

    毛主席最痛恨赫鲁晓夫的一件事,其实是"砍旗"。

    在整个二十世纪上半期以及五六十年代,其实社会主义始终都能高举一面大旗,民主。

    民主这个旗帜在当时,是属于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人专用的旗帜。而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自由,则成为剥削欺骗虚伪的同义词。

    二三四五六十年代在陆港台谈民主,必被目为共产党及其同路人。在常凯申蒋家王朝治下,谈民主是有生命危险地。所以,朱总才会讥讽美国务卿时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在为民主而流血牺牲英勇斗争时,你们还是娃娃。

    但是,这杆至关重要的大旗却被赫鲁晓夫自己给砍了。从此,谈民主自由反而变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政权的专利。

    毛主席对斯大林的错误认识了解得不会比任何人轻浅。对于赫鲁晓夫身为社会主义主要代言人却自己砍旗的举动则是极其愤怒地,对其后果危害比大多数人看得更清楚。

    当资本主义政权用共产党人自己放弃的民主专用旗帜来反攻时,其后果危害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即可见一斑。

    彭之"不合时宜"举动,要害恰恰又实质是砍三面红旗。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革命后,

      生产力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那需要至少几十年一百年时间才会有本质区别。

      所以,改朝换代不容易,改变生产关系更需要耐心,而生产力更需要时间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革,最终体现的是人的变革。甚至即使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的变革也还是需要更久远的时间。

      以为持续不断地往人脑袋里灌输了新思想,就能完成大变活人,那是机械唯心主义。

    • 家园 那些所谓的走集体道路的先进村第一村,

      如大邱庄、华西村……

      无一例外都有三个基本依靠:

      一是基本依靠另类"土地财政""圈地完成资本积累",农地零成本变工地;

      一是基本依靠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外来自由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榨取;

      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所谓先进典型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优先扶持,把马太效应加大放大到最大。

      这些东西既与所谓的一大二公,也与包产到户、现代化农业道路都关联不大乃至毫无瓜葛。只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另一类特殊组成部分而已,只有各种条件综合叠加的特殊性,根本不具有普遍性。

      甚至一个地级市内,都很难用各种资源去堆出这么一个典型来,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廖若晨星屈指可数。

      而小岗道路,则是一条可持续四十多年稳步上台阶又不可逆转一直向前进,还可以持续改良完善提升的普遍道路,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最广大普适性。

      集体化道路的真正典范不是什么大邱庄华西村以及北上广深等等的城中村拆几代不断升级的几代拆,而是农垦系统的农场、生产建设兵团。

    • 家园 楼主这人应该是故意写这些东西,一般人不会这么写。

      楼主这人应该是故意写这些东西,一般人不会这么写。

      各位去翻一下这人写的东西就知道了,估计花了不少功夫培训过的的。

      通宝推:不如安静,
    • 家园 你谈包产到户,你不能不提小岗村吧

      沈浩知道是谁吗?

      看看他的书,你对包产到户的看法会改变的。

    • 家园 现在农民种地不交一分钱,领补贴,收成全归自己,接受

      各种扶贫帮困支援。

      集体化发展下去,是前苏、朝鲜还是古巴的农庄、农场?

      两相比较,孰优孰劣?

      • 家园 当年东北的顶门杠总算是顶住压力保留了一个公社不分地,不搞包产

        现在这个地方有“龙江第一村”的美誉,不仅仅国内一堆荣誉,而且还得到联合国表彰。这个村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产值吊打N个小岗村。

        难怪顶门杠在回忆录里面痛心疾首地说当年顶地不够,要是多保留下来一些像兴十四村这样的公社不分地就好了。

        当年条件不比兴十四村差的公社有很多,比如张庄就被杜润生强行分了,气得韩丁和杜润生拍桌子。

        现在全国的明星村,一大堆都是当年暗地里没分地的公社,发展地比分地的农村强N倍。

        通宝推:龙牡,
      • 家园 改开以后四十多年来,最惨的农民家庭

        比前三十年最幸福的农民家庭,有哪一年的生活比后者最好的那一年更差?劳动时间、强度与自由度比后者最宽松的那一年更差?

        后者又比解放前最好的哪一年不更强?

        什么叫一个台阶?

    • 家园 所谓的极左与极右,其实是一丘之貉。

      本质就是反智,愚而执,愚而诈。

      与邪、传相近,经常与毒轮运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绝非偶然。

      通宝推:呦唔,
    • 家园 赫砍倒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大旗

      但这不妨碍毛主席举起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大旗。

      参考,东风西进是毛泽东对世界的影响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14/05/319620.html

      [美] 理查德·沃林 著 宇文利 译

      [内容提要] 尽管海外对毛泽东及其业绩的研究有多个维度和多重面相,但毛泽东始终被公认为 20 世纪的伟人,产生着广泛的世界影响。上个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思想能够在欧美产生影响,与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反殖民主义斗争、西方社会危机、第三世界主义的兴起等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时代化的全球学生运动等原因密不可分。秘鲁的 “光辉道路”、古巴革命、德国的 “K 组织” 以及美国的黑豹党等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成为毛泽东在革命时代产生世界影响的典型范例。在当今世界两位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兰·巴迪乌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思想体系中,也可见毛泽东思想的痕迹。

    • 家园 【原创】包产到户四十年后的今天

      再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行不行?

      可以试,但要以群众自愿而不能以行政强制。

      现在包产到户形式的农业边际生产率下降到已然难以为继。农业生产严重依赖补贴,且补贴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差。

      这与过去农业长期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情况根本不同。

      没有规模效应,没有资本大规模投入,农业要大发展很难。

      包产到户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过去搞所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式的集体化,是脱离生产力实际。

      现在生产力基础有了根本变化,还包产到户一百年不动摇,也是教条主义。

      但究竟是哪种形式好?不要简单化,不要一刀切,不要搞大呼隆运动。要因地制宜,大胆试验,国家力量、社会资本力量、农户多方合力。

      从历史经验及长远来看,小农经济包产到户分散经营,发挥作用有时效。尤其是工商业发展起来后,越来越缺乏相对竞争力是其最大弊端。

      开放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终究还是要集中组织起来才更有效率。

      当然,具体怎么组合,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通宝推:不远攸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