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读书笔记之《全球通史: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 -- 俺是老胡

共:💬69 🌺18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zi兄的立场,看起来很阉党:明朝的皇帝都不是坏滴

                      真有意思,宝钞贬值从洪武就开始了,到正统一文不值。那时候东林党在哪里?

                      你要讲历史就搬点硬货上来,不要东拉西扯。朱洪武出身贫困和他强制发行宝钞有何关系?难道因为他出身穷苦就自然会成功发行宝钞?难道他不以废铜铸钱就能保证大家爱用宝钞?永乐下西洋带去一堆铜钱,这证明西洋各国也爱用大明宝钞?

                      从明朝的宝钞你能扯到人民币。难道你认为人民币不如明朝的宝钞?那你用宝钞啊?用人民币干嘛?还美元势力在策划打垮、取代人民币。但是你不知道人民币和美元不能自由兑换,外币兑换是受国家控制的?你这是怀疑自建国以来的政策都是错的?你要取消限制,让人民币和美元自由兑换?

                      现实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好吧。读史不能刻舟求剑,食古不化。更何况,刻的舟,求的剑,食的古还不是历史事实,只是你自己的臆想。

                      所以,您尽管继续臆想各种阴谋论,臆想明朝被东林党从头到尾控制,臆想明朝的皇帝都是不世出的圣君好了。

        • 家园 鬼子武士不是全识字

          但是他们中间确实有一批有识之士并且愿意为国家富强付出牺牲。

          就是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坂本龙马一系列的。

          在那段时间,各种思潮的碰撞,包括牺牲,真的都是为了日本的未来,挺可以的。

          拥护拥抱封建资本主义也是挺艰难的。

          那时候,日本官方文字确实汉字含量很大。可惜,由于清朝的衰落,日本逐渐坚定了选择西方。

          他们的强国目标确实达到了,在日清战争,日露战争中很快的崛起了,还是可以嫉妒的。

          甲午战争还是日本崛起的步骤,不可阻挡,结果也是日本冒险成功,我们当时实在是罪不可赦,还在老大帝国中沾沾自喜。太耽误事了。

          • 家园 与真离兄商榷:什么叫“我们当时实在是罪不可赦“?

            真离兄的这个”我们“是谁?有什么”罪“不可赦?

            在当下,如果认为台海关系,就是湾湾一帮人搞事,可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要/会相信甲午战争只是日本一个刚刚维新不久,宪法颁布还不到五年的国家,就可以”不可阻挡“地打败中国?这背后的逻辑,不也包含了”只要宪政,一改就灵“的思维模式?

            • 家园 我个人不信任宪政,但是当时确实需要知识分子进行国家 -- 有补充

              改革,主要是普及识字率这类的现代化行为。

              不知道你说台海何意,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吧。

              在当时,咱们确实还在觉得自己是老大帝国,这是有罪的,曾国藩一类还在觉得凌迟天平军是好事,这是有罪的。

              稍微展开一下,作为统治阶层内部,也许是因为汉人地位低,没有形成鬼子那种开明吧,西园寺一类的。

              就算洋务运动有点晚了。我们知道,日本的现代化意识来自兰學和切志丹运动(也就是基督教过程),这个我们也有,徐光启,只是,说话份量轻,由于满清,也被迫中断了。

              但是,我的遗憾是为何我们文化中没有足够的力度自我产生现代化文化呢?

              当时曾国藩的目的还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日本人中的有些人则是很早的为了国家疯狂了。

              虽然他们选择了文化投降不对,但是在当时,日本上层选择资本主义也无可非议,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层为了国家进步,疯狂杀戮,结果是日本成了亚洲大国,冲击中国的陈旧古老。

              实在令人扼腕。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个人觉得由于汉族的高文明已经对满族形成了一定的夺舍 -- 补充帖

              满族统治阶层已经呗汉族文明消融了大部分,所以犯的错也应该属于汉族知识分子了。

              可是当时,我们还是天地会阶段,而不是鬼子的兰學阶段,这点挺遗憾的。

              徐光启没能传下来一个文化体系对原有文化形成挑战。

              当然,挑战是残酷的血腥的。这点是必须的。

              所以,很遗憾吧。兰學在日本可是被打惨了,切志丹运动就更不用说了。

              唉。

              • 家园 说台海,也可以说俄乌,是因为河友基本都认可

                台海问题不是台湾与大陆两个因素决定的,必须要加上米国(在此问题上日本、南韩、北约什么的都可以计入美国的范畴)。

                俄乌问题也是一样,事件的起因、发展也不是仅由俄罗斯和乌克兰所决定的,必须要加上米国、北约等。

                那么,为什么兄会在看中日甲午战争时,认同那种认为仅仅是日本策划了与中国开战的观点呢?彼时的大阴帝国、汇丰银行、米立坚在那场旨在削弱中国的战争谋划/参与上都是“清白”的?我认为甲午的历史叙述应该修改。

                问兄“我们”的内涵,不知兄的意思是“我们中国人”?还是“我们中国的政府”?曾剃头能否被纳入“我们”?

                其它说起来话长,可以慢慢交流。

                • 家园 我关注的是那个时期鬼子崛起这块

                  老兄说鬼子武士识字率高云云,根据资料应该是很多不识字,我是这个意思。

                  虽然不识字,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很认真希望国家富强。

                  我们的有些是纵情山色,逍遥派,有的是曾国藩这类。

                  甚至,当年为了搞中国,一些民间的人士,包括浪人远离日本,到中国作土匪为日本工作,我觉得这种毅力还是厉害的。黑龙会来中国布局也是一种。(他们被称作大陆浪人,意思是来到中国的浪人,当然,有些也是地痞)

                  反过来,我们当年还瞧不起日本,几乎很少人到日本进行谍报工作。

                  日向小白朗,日本民间浪人间谍,在东北做了类似张作霖的土匪头子,虽然差一步,但是也是够意思了。匪号小白龙,很有名的。

                  我对鬼子这点挺佩服,达雅成天说移民海外占领海外得不得,这种事他做不出来。他希望海华和平崛起,太难了。

                  • 家园 似真离兄看过《中日秘密战》一书?

                    兄佩服的问题——日本浪人、商人自带干粮来中国做间谍,也是我关注过的问题,这也是去年我那篇争议很大的贴《警惕新法西斯思潮》的因由之一。

                    保守、颓废、不奋发固然不好,但是像日本明志维新那样,“爱国”爱到了法西斯的程度,也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如果兄看过我说的那本书,也该注意到甲午战争期间,米国领事对日本间谍的百般维护。我看到我们对甲午战争研究的不够,比如当时远东几个大城市之间,电报电缆是怎么铺设的?天津和日本之间,天津和朝鲜之间,电报电缆是不是由英国、米国控制的?否则日本间谍如何能及时通知日本联合舰队拦截高升号?

                    如兄看到过这类研究,望告知,谢

                • 家园 我是想把曾国藩纳入我们中国人的

                  但是他做的不好,我现在确实恨满清,这个政权太狠啦。

            • 见前补充 4723519
    • 家园 《全球分裂》第二部分

      19世纪西方对中华帝国残余的省份的控制比对奥斯曼帝国参与省份的控制要直接和广泛得多。欧洲人虽然在奥斯曼帝国中享有治外法权等特权,但是他们对土耳其宗主权的侵犯从未达到他们在中国各个租界,特别是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中,对中国主权侵犯的程度,西方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也从未享有他们在中国那样自由行动的权利,第313页。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没有间断的最古老文明原因之一,是中国与人类其他文明的空前的隔绝程度,主要是地理因素。这些差别表现在建筑风格独特的宗教体系和宗教态度,表意文字,使用筷子不吃牛奶及奶制品等方面,(这里的宗教体系和宗教态度大概应该是说中国对宗教有实用主义的态度,没有宗教狂热,没有决定论、没有历史线性发展的假定,没有彼岸和此岸的截然两分,表义文字呢是对于西方来讲很难接受的一种表述体系,不吃牛奶和奶制品,实际上是降低了中国人生存对能源输入的高需求。)由于中国人的文化特点,使得他对于外部资源、外部能量的输入需求比较低,所以中国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种人口的优势使得能够同化或驱逐入侵者。

      另一个有助于文明持久性的因素是独一无二的书面语言,这种书面语言是使国家保持统一和历史连续不断的重要力量,即使是各个地方的方言不相同,但是各个地区的中国人都能够理解书面语言(所以如果要打倒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独有文明特征,可以首先从中国的语言的消亡入手)第316页。

      科举制度由于向所有的才智之士敞开,虽然是对那些拥有财富的阶级更加有好处,但是它也吸收了那些穷苦而聪明的子弟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这样就吸收掉了平民中最精英和优秀的人群进入统治阶层,而不是成为一个对立阶层的领导者,在士大夫文化为中国提供一个有效率且稳定的政府方面,赢得了欧洲人的尊重和赞赏,但是这也是一个抑制独创性培养顺从性的制度,(由于要保持士大夫的特权,因此必然要维护虚伪的神圣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把现在的西方统治阶层当成中国原来的贵族,那么如果能平等吸收中国的精英加入,就会成为全球规模下的中国式士大夫社会,即实际上的文化精英和资本精英统治的社会,在没有外星文明进入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长久地复制中国式的稳定体系呢?这里关键在于自我约束与西方精英的文化不相容,这也是地球文明得以继续繁衍的唯一希望)

      孔子之所以具有影响,是因为他建立了遵循儒家伦理而非法治来实现社会治理治理有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的衡量。地主,儒生和官吏三位一体的权威和特权使士绅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能够让其子弟上学中举,从而成为官员,一旦成为官员,他们就设法增进地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利用灌溉工程来提高土地的价值,根据欧文拉铁摩尔的研究,在每项帝国工程背后都有一个有势力的大臣,而在每个大臣背后又有一批有势力的地主。由于缺乏一个能像居于统治地位的士绅的优越全市进行挑战的独立的中产阶级,也使中国文明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中国至今的商人依然是依附于官员而存在,他们感到不稳定不安全,自己的财富随时可以被冻结。因所依附的某个官员的倒台而失去,或者因为新的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失去经商上的特权或者优势。)政府官员严格约束商人的方法,还有控制其行会,管制其贸易活动并征税,中国的商人根本不可能像伦敦的商人那样当上市长,商人是官员的附属品。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以后,才打破了这个传统的社会,从而也打断了传统的有造反而无革命的过程。第1次失败是1839到1842年被英国人打败,第2次是1856~1858年被英法联军打败,第3次是在1895年被日本人打败。

      第1次鸦片战争的起源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所谓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典型案例。印度公司在与中国做贸易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筹措支付从中国进口货物的款项,英国人很不愿意输出金条,而中国人对西方的产品又不感兴趣。在18世纪东印度公司是用三种商品来支付向中国购买的商品的款项的:英国白银、英国货物和印度货物。东印度公司的发言人认为,如果不把印度的鸦片出口到中国,英国就得用白银偿付,但这实际上是一种狡辩,因为英国和印度体系对中国可以出口大量的印度棉花,以抵偿中国向英国出口货物的价值。(几乎从来没有中国的某位官方历史学家讲到这一点)东印度公司为毒品贸易所做的掩护极为虚伪,将一箱箱鸦片公然伪装成带有硝石标志的普通货物。毒品贸易为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直接利益,并且通过刺激英国对印度的纺织品出口还增加了间接利润,因此当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进口时,就引起了曼彻斯特工业家的恐慌,这些工业家热心的支持了此后的鸦片战争。

      北京政府曾于1729年和1799年明令禁止鸦片进口,但非法的走私活动在19世纪又迅速增多,这说明在清朝南方存在庞大的走私网络。这不仅导致清帝国的财力耗竭,私下和走私者互相勾结的官员们也进一步腐化。

      在根据战后的南京条约,英国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控制了中国的国家税务,将关税统一固定为进口货物价值的5%,只有经过双方同意才能改变。在第2年所缔结的补充条约中,许可英国人享有治外法权,但是由于条约所承诺的开放,并没有给英国人带来他们所预期的贸易大发展,他们认为补救的办法就是从中国取得更多的让权。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重新规定并扩大了治外法权的范围许可在北京设立外国使馆,并在全国建立基督教教堂宣传教育。与此同一个时段,日本人始终能使西方的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并建立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

      这些屈辱和灾难削弱了满族朝廷的地位。在过去这样的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族危机必须有人负责,很可能各种民众的起义将推翻满族的朝廷,但是这一次由于各个外部大国的介入,延续了满族朝廷的寿命。

      1851到1868年,中国北方的捻军造反,1855年到1873年的西北和西南的穆斯林叛乱,1855到1872年的南方苗族暴动都缺少思想觉悟和政治组织,但是1850到1864年间的太平军起义,在其范围和特点上都与以前的判断有区别,确立了许多政治和社会改革目标,这种改革运动遇到了强有力的西方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如果对旧秩序进行实质性的改造,他们的既得利益必然会丧失很多,因此一时几乎要胜过满清的太平军起义,最终却被镇压了下去。部分原因是清朝受到了西方强有力的支持。

      太平军的思想代表了古代中国思想中的乌托邦,力求实现平均主义社会废除,士大夫家家有田,但又不独占土地,多余的粮食归入公仓,同时要求推翻满清,禁止鸦片,禁止烟酒,反对设祖宗牌位和儒释道三教偶像,最惊人的是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纳妾缠足,一夫多妻,卖淫以及包办婚姻,坚持妇女有和男人同等的权利,担任领导职务。最初西方人赞成太平军,认为洪秀全的基督教方针将引导他与基督教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外交和商务关系。1853年5月,海军准将佩里报告,说太平军象摩门教徒一样很守纪律,并赞扬太平军是一只有组织的革命军队,为争取更自由更开明的宗教和政治地位而勇猛战斗。

      但是这种态度转变了,原因是欧洲商人和外交家断定维护清朝镇压太平军的起义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是因为太平军禁止鸦片,又疏远了英国人。作者提出另一个重大原因是旷日持久的内战使贸易额急剧减少(如果能够尽快推翻满清,贸易将会很快恢复,因此这并非一个有力的西方支持清朝朝廷的理由。)西方各国政府转变了态度之后,使得清帝国政府有海关的税收可用,又向它提供武器轮船和技术人员。在对太平军作战的雇佣兵的人员和武器均由外国大使馆提供。在这个过程里面,从民间崛起的湘淮私军获得的收入并不上缴国库,而是用来向西方购买武器,维持他们的私人军队,帝国政府向地方首领发生了基本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转移。因此西方列强能够比过去更加干涉中国的事物。美国历史学家小steven乌哈利指出,对太平军的解释上西方存在明显的偏见和否定的态度,他说这是因为太平军事实上没有受到认真而公平的对待,历史学家所信赖的主要是伪造的、或者是容易使人误解的太平军的文献,信赖的是清政府的密探的报告以及由支持清政府的外国人编撰的反太平军的宣传资料。太平军主要是在西方的纵容下被扼杀了,因为太平军威胁了有利可图的鸦片贸易,还因为清政府已经表明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他很愿意恭顺从命。戈登在中国服役将近4年,充分认识到双方都是同样的腐败,但是应该承认在太平军这一边至少还有些改革,蔑视清朝的很多繁琐无聊和崇拜偶像的习俗,具有很多帝制派从未显示过的,富有希望的特点。

      3.33亿美元的庚子赔款要求按年度分期付款,几乎吸进了清朝政府的全部收入。西方公司不仅在企业中剥削中国工人,还从事恶毒的猪仔贸易,与早期的非洲奴隶贸易非常相似。

      关税的限制的确妨碍了清朝政府的税收,未能保护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工业,但是中国高度发达的生产和销售系统一直颇有抵抗能力,使西方用机器制造的产品无法像在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第三世界大部分其他地区那样完全占领市场。

      在17和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文明非常尊崇,因为它有儒家伦理道德,它有选拔政府官员的科举制度,他推崇学问而不是崇尚武力,他生产的手工艺品十分精巧,等到了19世纪中国人军事上失败以后,又不愿接受西方的产品和西方的基督教,西方人的态度就由尊崇变为蔑视。

      关键词(Tags): #鸦片战争#关税#太平天国#湘军
      • 家园 这里问题比较多

        比较散乱,见谅。

        1、地理隔绝。

        现在全球史都深入到史前了,隔绝很难说明问题。中国从未少过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在中古就集齐世界各大宗教,哪国做到了?何况历史上险些中断的时刻并不少见。哪怕是最封闭的清朝,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不可忽略。

        轴心时代的突破、秦一统天下,这两个才是关键。否则根本不存在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或者中华文明。只会是东亚各国而已。

        2、宗教体系

        该有的其实都有,不管是狂热、决定论、先行发展、彼岸此岸……甚至影响到政教施行。问题是(广义上的)儒学始终能对抗,形成对立统一。生活的归政府,超验的归宗教。不像西方宗教那样长期过多干涉。而且超验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翻版(官僚),不像西方宗教那样是触不可及的天堂。

        当然这也是发展路线决定的。中国很有意思。先秦已有共同的人文理念,儒法又可以兼容发展。各国、地区的差异可以通过这种共同维系。事实上的大一统和各类标准的统一,更强化了这点。

        西方则不然,首先是差异过大,不得不保留各类宗教和成文法,除了被同一个实体统治之外没什么共同点。其次是基督教,私人化宗教虽然重构了政治基础,走向自然法,形成共同点,但同时也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提供相同的基础。结果就是君权神授。

        3、士大夫

        士大夫的关键其实是(转型)社会中的衔接,钱穆的说法最为典型。当然在明清,又成为地方势力自治的基础。

          

        宋、明以下之社會,與隋、唐以前不同。世族門第消滅,社會間日趨於平等,而散漫無組織。社會一切公共事業,均須有主持領導之人。若讀書人不管社會事,專務應科舉、做官、謀身家富貴,則政治社會事業,勢必日趨腐敗。其所以猶能支撐造成小康之局者,正惟賴此輩講學之人來做一個中堅。

        这个说法共天下有两种借用过。

        4、孔子与法治

        孔子这个就有点胡说八道了。问题主要是孙子决定爷爷,完全不考虑发展过程和孔子的实际影响。孔子的实际影响就是“法”治,因为他的道德伦理,和自然法的实质基本相同。也就是人心秩序和普遍人性。只是不像西方那样是“理性”的规范,抽离成普遍准则(机械法条)。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法“治”。

        很难说他不是从近现代西方法制角度去考量的,视差显而易见。

        5、天朝遥远

        西方人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更早,孟德斯鸠之前就开始了。也就是18世纪中期的事情。这个时期,随着了解的增加(满清的表现),启蒙运动的发展,民族意识的高涨和竖立文明优越性的必要,中国被蔑视是自然而然的。

        其实看明清传教士的著作就能发现问题,比如我们常说的利玛窦,他的言辞之中不乏揶揄和贬低。可见想要他们客观,从来是不可能的。何况这也是殖民的好借口。

        6、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表述不够准确,但这恰好是关键所在。

          

        太平天国这件事,只怕让全世界都对中国有一种看走眼的感觉。过去凡曾到过中国或从纸上对中国有所了解者,都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实利主义根深蒂固的种族。其生存哲学,不单体现为疯狂逐利的行为,更显现于凡事以一己私利为酌准的个人主义至上品质。他们总是死死盯住自身利益,确信某事有利可图,才会付诸行动。太平天国无疑使这种认知来了一个颠覆。

        观念颠覆使得太平天国自身的问题显得不再重要。这也可以解释所谓偏见的原因,因为要维护旧观念,要维护他们自身文明的优越性。

        7、清朝的税收

        税收问题可以用疆域或者说问题一(地缘)来解释,那就是中国因为没有频繁的战争,没有高昂的军事支出,也就没有长期的财政需求驱动国家扩大行政,加强税收能力。也就不会有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的市场经济,很难抽到足够税收。可见,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实力,而在于榨取能力的不同。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西方近几百年来特别强调自由。

        8、MADE IN CHINA

        直到民国还在打国货牌。不过问题恐怕不是销售系统或者简单的文化牌。更可能是处于综合的利益考量。就像清末关闭工厂,原因是「万物一体之仁」。仁不仁姑且不谈,用现代话说就是自发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且,国产性价比不如国外,其实也是很晚的事情了。拉美、东南亚等等并没有这个条件。他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高度发达的生产系统?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关于太平军这段写得比较好,其它部分比较泛泛
    • 家园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英文版1981年出版,中文版1988年出版但是删去了中国1966年后的部分。2017年中文再版,不知是否补上了,在被删掉的内容里有以下这个内容:

      1 中苏分裂给两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常见的讲述基本上是苏联人的大国沙文主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心理缺少了解、在是否可以通过和平竞争胜出上的分歧、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主权上的不妥协等等,但是在本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苏联希望缓和美苏关系时,美国一方面对中国强硬施压,一方面要求苏联只能在缓和和背弃中苏联盟中二选一。(这个巨大的外部因素往常似乎从来不提。)

      中文版中有的内容:

      2 第三世界的定义:第三世界不是一组国家也不是统计标准而是一组关系,被宗主国支配,过去是殖民地现在是新殖民地式的独立国。(这自然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即所谓的外缘国家,最早发源于东欧(西欧工业品与东欧谷物之间的国际贸易分工,使东欧丧失了独立发展机会),随着强国对外的军事征服,非洲内陆和东亚被纳入第三世界。19世纪最后25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竞争的工业资本主义让位于垄断资本主义,导致全球性殖民主义。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守势,即防卫性垄断资本主义,让位于新殖民主义,即容忍殖民地政治上独立但是保持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控制(选票政治就是这种名义上的政治独立而易于操纵;新殖民主义的出现是由于成本更低和收益更高。由于宗主国和外缘国各自的经济现实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强权比运用巧实力成本上升,而收益则不如,巧实力是指大棒加名义上的给予主权,从而在运用强权和巧实力方面达成转变)。新殖民主义的典型代表是跨国公司的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3 社会变异说 social mutation: 罗马帝国衰落后没有反复地出现复兴,而是反复第长期发生蛮族入侵。摧毁了古典帝国的单一结构和旧要素,为多元体质开辟了道路,即发展商业资本主义和海外扩张所必需的动力,从而为社会变异即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海外扩张产生的全球市场经济虽然是西方资本主义超越亚非文明的基本条件,却不是所谓历史必然性。

      4 某种社会制度趋于腐朽和被淘汰之时,率先转变的多半不是中心地区(宗主国)的富裕、传统和板结的社会而是在外缘地区的较贫困原始和适应性强的社会。

      • 家园 中苏决裂是确实遗憾的

        没有建立好沟通机制,如果确立,以后可以一并解决社共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那就好了。

        批判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太过分剧烈,也许对大家都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斗而不破,脸皮厚一些,那就更好了。

        太绝对了,实在很遗憾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