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以不符合西医标准为理由,来否定中医,与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行 -- 西瓜子

共:💬196 🌺1202 🌵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是试出来的

            根据性状和临床与理论对应,再根据理论去判断新药可能的药性,之后临床再确定判断正确。要知道许多中药,原本是进口的。现在也一样。就别说西洋参之类的了。是说白了就是归纳和类推,典型的经验科学。

            理论上是有的,实际上没有。因为没人敢。现在是用生物化学之类检验之前的理论,并由得出适合现代制药的结论。也就是所谓中药药理学。

            而且,由于现代制药对成分(杂质、混浊物)和实验(对象)的要求,中药栽培环境的改变,结论不一定准确。虽然现在流行全谱了。

            通宝推:墨里荀,
    • 家园 如果支持千人千方,就不要到处送莲花清瘟;如果支持千人一方,那

      就做随机双盲。

      • 家园 千人千方是针对重症,轻症用莲花清瘟

        我自己从网上言论看,绝大部分认为莲花清瘟确实有效。

        • 家园 对的。莲花用于入里阶段有效,这个阶段最有效的还不是这个方子。 -- 有补充

          至于刚入表,仲景方里发表药多的是,从中医理论出发,还是要注重千人千方。入肺后以新冠改造的毒性之猛烈,恐怕附子之类的重药都得用上,辅之以呼吸机。

          新冠是在感冒病毒基础上的改造,有了这个基本认识,中医对付并不难。

          恐怕十年后,来的就不是新冠了。

          通宝推:敲门,物是人非,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有人给俺这个温和的帖子投了草。没关系,命是自己的,无论富贵抑 -- 补充帖

          或权势熏天,病毒面前一视同仁,川普佩洛西都免不了。届时希望你们能坚持利益初衷,坚决不用中医。

          自己卖的西药自己实用方显资本本色,这才够豪迈。

          通宝推:敲门,
        • 见前补充 4733202
        • 家园 中药的种类很多,为什么要用连花清瘟而不用人中黄?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松峰说疫》称人中黄可以辟瘟。

    • 家园 中医是稀里糊涂的活,西医是明明白白的死

      曾仕强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当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该修改和发展理论,使其符合实践,还是应该固守理论,放弃不符合理论的实践呢?大量的医疗实践表明,合理运用中医药及相关诊疗方法可以让病人恢复健康。但这些实践中,有一些无法用现代医学(西医)的理论所解释。那么到底是实践错了,还是理论不完善呢?

      • 家园 不是,这句话就是错的。

        参见副作用不断发现最终导致下架的西药。很多时候是临床应用发现问题,而不是知道了内在机理。所以大家本质上都是用临床解决的。具体明白,是之后的事情。上世纪著名的几大药物安全事故,不都这么回事么?

        而且每年都有不良反应报告,中西药都有统计,足以反映问题。问题还是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和部分利益集团。即便是少数下架的中药材,比如马兜铃类,也是现代滥用之后的事情。危害依然要根据剂量和效用评估(单纯看所谓XX性损伤没有意义,因为喝酒同理)。

        而且这也说明,中医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已经是「明明白白的死」。就不说大量的基础药物研究了。

        中医的问题还是利益问题,外来和内部都有,还夹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所以尴尬。纯粹学理方面其实问题不大。问题只是学理难以统一,其分裂程度远远大于现代医学专科中的各个学派。

        通宝推:迷途笨狼,
        • 家园 有没有搞过大数据的人来说一下?

          我外行的认识啊,中医库就是大数据库,变量多,输入输出非线性,大量实践后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古人只能盲人摸象,摸到啥是啥,就演绎出不同的病理理论,像经胳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寒湿理论...这些理论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解释某些病理的,但是毕竟人体系统太复杂了...

          都说老中医牛,为啥?摸的地方多,实践多,理论被修正整合更全面。但人毕竟是人,再厉害的老中医,一生能捕捉多少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或许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方向

    • 家园 恐怕不是这个问题,中成药不经过临床试验也不能卖吧,就是偏见
    • 家园 中医就是科学。

      中医和科学的基础是相同的。问题只是中医接近系统论,要讨论整体。和单纯语言抽象的机械还原不同。但是这往往被人无视基础。另外就是,五四以来中医和传统糟粕捆绑,而且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太多。

      其实有点科哲知识就会知道中医有完整的基础,只是表达相对松散,无法用物理主义解释而已。之前见过一些同学,惊讶为啥国外科哲教授很愿意尝试中医(他们自己不愿意),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要看正经的,卡尔纳普、库恩等等。不能看奎因、克里普克、波普尔之类的。)

      理解这些,只需明白所有客体本质上都是谓词即可。

      我一直说这些,但是复读机们一致反对。😅

      通宝推:时间的影子,bluestarry,广宽,手可摘星辰,llama,林三,审度,
      • 家园 概念的差异

        简单说,不同学科对人的定义是不同的。显然我们不可能用经济学的人定义去看病。也不大可能用心理学的人去讨论生化灾害。而中西医的区别正在这里。概念的定义不同,应用也不同,没办法当同一件事。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比如,认为中医的脏器等于西医的脏器。

        由于原始指向大体一致,都有明确的器官对应,这就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他们就是一回事。尤其是认为某个学科定义是唯一的理解。比如物理主义,一切都由微观粒子组成。少数人虽然知道不是一回事,但总觉得有一个才是对的,而另一个只能是错的。他们往往也是物理主义。

        但不管哪家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他们都是从人这个感觉材料出发,定义出一个主语,然后在此之上不断添加谓语。

        只不过西医倾向于明确一个具体概念,建构一个整体框架,之后所有的理解都要基于这个概念框架。近乎于所谓还原论。

        而中医不同。他不会试图定义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而是指出大致方向,根据情境,再下定义。也就是每次都要回到经验材料,重新定义一个主语出来。结果就是,有些在西医属于谓词的,在中医已经包含进主语。

        典型就是中医的脏器,有时候会包含关联的神经、内分泌和各种组织,不单单是现代西医理解的那种脏器。还有性情之类,会涉及部分脏器的神经刺激,导致处理情绪的大脑皮质激活,不单单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辩证就更典型了,反映、环境和基础疾病,会有西医致病原同等的地位,然后一起作为一个病因出现。

        以上差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一般看事物,是 it–is–thing。thing 就是一个主语,一个具体定义,然后就可以讨论谓语。比如,这是白马,马是白色的。

        但中医的思维是,it-reality is reality-ideal。他要先对 it 下一个定义,然后在此之上讨论谓语。比如,这-马 是 白-马。马是白色的。

        区别在于,前面的白马,指向的是 it,it=白马,也就是所谓同一性原则。

        而后面的白马,指向的是马这个定义。而不是现实中的客体 it。这意味着马这个定义是 it 的谓词。

        其实中医这种才是正确的科学思维。本质上,西医也是如此。只是他对基本概念的处理和西医不一样。他比较接近汉语的分析语思维,每个概念都要根据情境生成。内在联系主要是类比,比如五行阴阳这样的性质表述。

        而且中医会把很多只会被当作现象、性质的谓语,打包成一个主语。典型就是上面说的辩证。西医虽然也有症候打包的,但常见病中很少见到。

        这样,中医本质上是一个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如果没有相应基础,至少在没有澄清定义的情况下,不加区分的讨论,就是鸡同鸭讲。大家都是对的,但是大家都没有理解对方。

        这是中医理论被质疑的关键。如果你认为it is thing才是正确的,而且thing只有一种理解,或者说等同于it的理解。那么只会认为中医是在胡说八道。虽然西医本质也是如此,但是积累太多,又作为权威,不被察觉。

        这也是中医优势的来源。因为他不会去对应一个复杂的概念框架,而是直接面对症候,所以可以快速应对。缺陷是理论发展困难,除了常见病,很难普及。但积累的够多,有大量约定俗成,也不是无法应对。

        最后,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解释,平台所限,暂时如此了。

        注:当然,所谓西医理解,其实也不是固定的,细节分歧甚多。但大致看起来总归一致。那些分歧也属于谓语,而非主语,比如直肠的定义。

        通宝推:林三,
        • 家园 实体的差异

          现在我们知道了本质不过是一种给定形式(谓词),那么所谓实体(主体)不过是一系列谓词的集合。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确中医的第二个特征——本变。

          本变的意思是,规定事物本质的主要是变化(易)。也就是说,中医所讨论的,不是实体进行运动,而是运动影响运动。这就是五行的本质,即「变化+引起变化的相关事物」。西方一般翻译为「元素/原动力」。

          当我们在说它属于某种五行的时候,指的并不是客体固有的性质,更多是指客体和其他客体之间的关系(引起变化)。也就是说,中医的定义其实是功能、作用所决定的,而不是其(形式化的)存在条件所决定的。

          这就是所谓的关联性宇宙、整体性思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更注重实用,而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加形式化、超验化理论(概念框架)的原因所在。单纯从语言、形式或者说逻辑框架来讲,中医显然是无法与现代医学相比的。但是决定价值的又不是精细程度,而是看有没有用。

          而且客体不仅有很多种,还有很多层次。就像之前说过的,比如火性的火性的火性的火性。每个级别的主体不同,可以分别对应体质、脏器、病灶和表现。但在具体表述的时候往往被核心特征或者起点所指代(统摄),比如所谓的寒湿证,寒湿是主要表现或者原因。或者又是理论推演的结果,比如一水不胜五火,源于一水不胜二火,二火则可演变为五火。

          这就导致,如果没有中国文化常识或者中医相关基础,讨论中医概念会显得十分可笑。虽然这是废话,但显然有很多人在这样做。

          他们本质上假定了唯一理解,并且认可同一性原则。说白了就是把已知的某一性质(某理论给定的),当作绝对本质,等同于对象自身……结果就是机械唯物。因为它们只是谓词,只能代表当下的认识。

          科学主义、机械唯物的后果,我们都看到了。比如计生问题,河里已经讨论过很多。

          ———

          当然还有一个不太严谨,但非常贴切的说法:

          中医说的是性质,西医说的是客体,客体≠性质,不可一概而论。

          西医只不过是把一堆“性质”封装成一个客体而已。听说过面向对象编程吗?OOP所导致的维护(理解)困难,就是西医不能及时应对的原因。

      • 家园 你们中医内部搞清楚再说

        武汉的方子到北京就不行,这是神马科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