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芯片业的几条小消息 -- dfindy

共:💬244 🌺2915 🌵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美线28nm算不上太难

          设备上,光刻机可以让ASML换成Gigaphoton光源。其他设备TEL,ASM等等凑凑就行了。

          工艺上当然要微调一下,不过以前已经能做出来了,这种调整不算太难。

          • 家园 技术上不是难题,但业界的影响不小

            中国的发展打破了美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垄断话语权,意义重大;

            非美产线的突破破解了美国的话语权,再次打了个样让。

            接下来对全国产设备产线的突破,真充满了期待,这些设备从一开始就不只有国内买家,还有好多国外的眼睛盯着呢。

    • 家园 正面攻不破,就从侧面攻

      这是电影《第二个春天》里进行科研突破的思路。电影里表现:海鹰快艇试验中发动机起火爆炸是因为制造材料(影片中叫64号材料)耐不了高温,潘总工程师(康泰饰演)提出的解决途径是同意苏联专家建议——与苏联联合研制快艇并进口苏联的66号材料,但以驻厂军代表冯政委(于洋饰演)为代表的广大干部工人不同意。某一天,冯政委与科研人员和工人闲聊时讲的打仗的故事“正面攻不破,就从侧面攻”启发了研制小组:给发动机增加一套降温辅助设备降低工作温度,终于解决了问题,海鹰达到了设计速度。

      本人成年以后回忆这部电影,曾想到增加一套降温辅助系统岂不是又增加了发动机负荷,这要达到设计速度不是扯淡吗?但后来转念一想,也许就是像马克沁重机枪一样给枪管加个水套就解决了呢。

      前两天看了一条关于中国芯片的新闻也是这个解决思路。所谓达到多少纳米的芯片就是在单位面积上安设多少个微晶体管的数量,纳米数越小,安装的晶体管数量越多。中国自己已经达到28纳米技术了,在追赶最先进的4纳米技术。中国现在采用了一个新思路:单层晶体管数量不够就搞叠合层,总之就是要在单位面积上安装足够数量的晶体管,现在这种芯片性能已经可以接近国外几纳米的水平了。首先申明我不懂芯片,也无从判断这个新闻的真实性,但从外行的角度我觉得这确实是个好思路:也许手机大小不变,略微厚一点呗,也许还不用加厚呢!

      通宝推:empire2007,
      • 家园 纳米不是说的数量

        当然单位数量是也是个参数,纳米最初是电路a到b的距离因为越小短功耗越低效率越高(二进制运算),后来因为做的越短就漏电,为了解决漏电就(是因为发现漏电在中底层)削薄,这一路走来就是摩尔定律说算力卡死,直到finfet天才设计出现其实就是把晶体管竖起来了(这就已经就是人类正面没有突破曲线突破的代表了),这时候的纳米定义又转变了,所以纳米本身是长度单位,后来变成今天这个局面就有了数量级这层意义了,我是外行说错指正,本质还是01打绳结,人类的算力应该是在量子计算突破吧,但是量子计算也有缺陷就是大炮不便打蚊子,所以未来是以极端纳米计算与量子计算双向并行,对应人类的宏观与微观,当然还可以从材料入手,当前圭芯片为的是便宜,但是有大小始终就有个极限,你做到无限小以后就是否可行等一些列因素,我猜想的宇宙终极算力其实应该是量子纠缠本身也是传递信号01但是却不用连接但是又能传递,量子纠缠才是宇宙的终极“芯片”。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这不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吗

        没看过你说的电影,但根据你说的剧情,显然编剧没有学过热力学定律。很难相信工程人员实际是这样想的。

      • 家园 这个双芯叠加

        苹果的笔记本处理器M1 Ultra芯片已经实现了

        华为估计也突破了

      • 家园 我的理解这里涉及一个功耗问题

        以及由功耗引出的发热问题。

        从性能来说,增加芯片(比如说)来提高运算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通过叠合,在运算功能上达到预期目标,可能能够实现,手机电脑x核应该也是这个原理。但小尺寸芯片的功率比,按说就达不到。

        对于绝大多数应用,特别是工业控制军事用途的芯片,28nm制程,完全能够满足。一般我们所知道的,无非就是民用消费品,去追新制程,目前来说,28和3,对工农业生产自动化并没有质的影响吧?

      • 家园 不就是3D结构嘛

        早就有了。不可能中国还装不知道,然后弄个大新闻。

      • 家园 我是个外行哈,个人印象

        1、俺说一个类似的。前苏联有一个潜艇(好像是核潜艇),噪音比美帝(还是中国?忘记了,应该是中国。印象中美帝潜艇比苏联的要安静)的同级别潜艇要低。

        中国(应该是)百思不得其解。

        苏联解体后,中国就去问被退休的苏联同行。

        前苏联同行就说:你给各个零件之间多加一个橡胶圈就好了,更进一步,给发动机整体安装在有一点点弹性的金属平台上(橡胶底座?我猜的)就能减少噪音了。

        2、这样的层叠结构下,散热会是个极大的挑战。

        应该没那么简单。

        • 家园 其实是提高加工精度来减少摩擦

          苏联是买了东芝的高精度机床来解决的噪音问题。东芝因此被美国罚惨了。

        • 家园 关于苏联核潜艇的故事,妥妥的就是故事会读者文摘体

          减振降噪不是这么儿戏,那是多少玩数学的人皓首穷经,多少工程师一遍遍试,多少真金白银砸进去,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 家园 想起另一个故事会读者文摘体

            至少是在读者上印出来过。说是69年珍宝岛缴获苏联坦克之后,搞射击实验发现打不穿,于是从牛棚里把正在种地的老专家找回来。老专家发明出了能够“转着钻进去”的炮弹。

            这个“转着钻进去”的炮弹相当扯淡。

            实际情况基本相反,这个故事的原型中,打的是步兵用的无后坐力炮的炮弹,炮弹的自旋令破甲弹的穿甲射流发散、穿透力衰减,所以在自旋程度的选择上,在精度、威力之间做了很多权衡、实验。

            另一边还有一组人,在破甲弹的药罩上入手,利用爆炸本身“纠正、弥补”自旋、降低的发散。貌似美国人的坦克炮、到阿帕奇的30炮的破甲弹都是这么个技术流派。

            总而言之,故事的方向反了,不是转着钻进去,而是“停转”撞进去。

            不过关于潜艇,印象里90年代对于大量使用减震浮阀,似乎也曾经是进口基洛时候的重要学习内容,这个故事至少还是有原型的。

            • 家园 关于珍宝岛坦克的另一个都市传说

              另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猪脚还是什么留德、克虏伯的设计师……同样是打不穿坦克,求爆炸的什么速度温度,有现成的方程求不出、不会用,然后拉来这位主角,秒破解……

              编的就很扯了,对于方程纯粹是想象。这类学科里有大量的经验方程,不是一种形而上出发的研究套路。

              前一个故事的“钻进去”可能是望文生义,因为研究结果被称作“旋转破甲理论”,望文生义是旋转着破甲,实际上是“别转了”破甲。99坦克的总工祝瑜生是82营级无座力炮最初的总工,文革初期被像是第一个故事一样放到学习班,研究被接手。珍宝岛后回归,但是显然不是故事里一样新发明横空出世。旋转、威力、精度的权衡,早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就有了,在最初的美式遗留无坐力炮基础上,威力变成1.5倍,但是有效射程下降到一半。

              祝老的传记里有些话很有些意思:最初在他被调离搞旋转破甲的人是“南炮工”的,后来郑哲敏院士了解了工作,80年代做了报告。郑哲敏是破甲研究的大牛,百度上说71年开始研究破甲,后来十来年前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可祝瑜生为啥不说一开始研究旋转破甲的是郑哲敏呢???

          • 家园 俺想也是。

            有的事就是没琢磨,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就记住了,

            实际上稍微认真想一想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送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