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球2要是票房比不过一个剧本杀,那可太可笑了,中国观众只配吃屎 -- 亮子

共:💬236 🌺1725 🌵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电影是toC,电视剧是toB,现在国内把电影也给玩成toB了 -- 补充帖

    这手段不服不行,能偷奸耍滑就偷奸耍滑啊。

    • 家园 嘿嘿 -- 有补充

      冯小刚的话,过激了些。

      中美两个大票仓,时不时都会有所谓“垃圾片”票房远超所谓“佳片”的:如美国2014年的《变形金刚4》、《饥饿游戏3》等等所谓“垃圾片”票房远超《星际穿越》;中国的票房很难预测,因观影人群不成熟。中国核心观影人群大约是六千万人到八千万人之间,影片大爆是靠下沉市场,譬如《战狼2》1.4亿观影人次,大大提升了观影人群,后续在中国上映的电影没有那个接近这个数字,多是靠票价的提升带来总票房接近《战狼2》。

      用流量艺人的影片在初期有的优点:如粉圈她们自带干粮宣传、粉圈她们集资购买预售、粉圈她们冲到各打分网站给好评、粉圈她们保排片...如《无名》是今年春节档预售冠军,但影片质量一旦不合口味,反噬起来亦是很凶猛。猫眼的评分基本就是娱乐分,类似美国的爆米花指数;豆瓣各种人群都有,国内粉黑互斗大体能中和。

      从《唐人街探案》系列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是喜欢喜剧的,但又喜欢立个牌坊(不会被人说弱智):要带有智商,《唐探3》10亿的单日票房可见一斑。喜剧+系列,破案、悬疑...只要是水准之上,在中国的票房都不会差。《满江红》占有不少天时,主演有在春晚出圈的小品、有流量艺人、有...,影片质量尚可,如此而已。

      科幻片观影时需要一定智商及观影体验,《流浪地球2》片子时间太长、内容太多,对于下沉市场并不十分友好;加上《满江红》有意外的宣发,其爆发力比不上《满江红》是情理之中。春节7天假一结束,即便《满江红》排片量高于《流浪地球2》一大截,单日票房几无差距。这就是喜剧片的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春节档影片中《流浪地球2》排片占比一直是26%左右,黄金场次的多寡,各个地区对喜剧的偏好决定:整体上而言南方城市对小品类的喜剧并不怎么感冒。

      很多人对此现象不满意,应该是对中国重工业电影的重视,不希望中国重工业电影就此夭折。好莱坞票房前十的影片基本都是重工业电影,中国票房前十是什么类型都有。好莱坞有全球其它国家平摊风险,而中国电影基本都是内部消化。《流浪地球》系列若是死了,中国重工业电影在很长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波澜了。《流浪地球2》投资成本有5亿、6亿、8亿、11亿多种版本,重工业电影压力就在此,每秒都在烧钱。而喜剧+(探案、悬疑、剧本杀、...)各种电影,拍得再多,对电影工业没有任何反哺作用。小成本喜剧+高宣发费用(赌到就高宣发,没赌对就少宣发,反正制作成本不高,以小博大的好处就在这里),比贩毒更赚钱,却不能促进电影工业。让不少人心里着急,亦在情理之中。

      通宝推:阴霾信仰,微笑问天,潜望镜,葡萄,任爱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正。《战狼2》观影人次是过1.6亿 -- 补充帖

      手误了。

    • 见前补充 4863525
      • 嘿嘿
        家园 嗯讨论一些楼里的观点

        和你讨论主要还是基于刷手机看评论的时候你是不多的从电影和电影业乃至 电影工业的角度讲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的。下面我从个人观影体会角度,先自问自答几个问题。

        在讨论前,我重复前面一个观影体验回复里的话就是,观影体验首先是观众主观的,也必须是主观的。

        1.为什么是黑泽明

        某种角度,黑泽明成就了好莱坞,或者说黑泽明给了好莱坞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曾几何时,好莱坞成就了他的黄金时代。但是电视的崛起,导致好莱坞传统讲故事的模式遇到危机。电视对好莱坞的挑战是,填补了足够多的家庭休闲时间。而好莱坞的对应是,从史诗片启动大规模投资,以电影的重投资和结合现代技术的大制作,拉开和电视的观赏体验。但是,华丽的背景下漫长的歌剧式观影体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终于,史诗片的时代在《埃及艳后》几乎导致投资方米高梅的破产。简单说到《埃及艳后》的失败,实际意味着面对电视的挑战,好莱坞式突围失败了。这时候,黑泽明的横空出世,让一代电影人看到,电影故事原来可以这样讲。最终从对七武士的模仿中,我们熟悉的好莱坞重工业第一部成功的作品就是,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制作的星球大战系列。那之后,重投资和重视讲好故事成为好莱坞走到今天的标配。当然这个标配,走到今天也逐步在漫威及其迪士尼走到的死胡同。这个是题外话。我们继续回到黑泽明,为什么是黑泽明。黑泽明在对于之前的电影,他提出了这样的电影理念:电影就是你生活里熟悉各种事物,把他们放在一个瓶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冲突。从这角度,郭帆的《流浪地球》2,在理念上,比试图模仿黑泽明故事的张艺谋更黑泽明。

        2.为什么是刘德华

        关于刘德华,我这里和郭帆一起听讲解十多年了。简单说,就是刘德华,在自己事业转型中,并没有他同期竞争者的成功。大白话就是,刘德华作为演员,没有完成一个偶像在中年时代向演员的演技突破转型。但是,他选择了同期电影人,特别是香港电影人与众不同的路。这就是培养电影新生代。这段时间,看《疯狂的石头》开始崛起的宁浩。一种类似传帮带的体系,自刘德华起,不说其他影响,就流浪地球而言,刘德华捧起了宁浩,宁浩带着郭帆起跑。真讲论资排辈,现在中国电影人的新生代,有不少刘德华的徒子徒孙。所以,郭帆的《流浪地球》2与其在说是向刘德华致敬,不如说对于电影传承的执着,刘德华和电影新生代们相互成就了彼此。

        3.为什是郭帆和刘慈欣

        这里我说明一下,他们两个都可以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自己独立列传的里程碑。不过他们还没有和前二位那样盖棺定论。所以,我围绕刘慈欣宇宙一起讲。

        前面说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化今天的表现形式就是重工业化的大投资支撑的专业化团队。如果仅仅把重投资,看作电影工业化,这还不够。郭帆建立了专业技术团队,并留下技术资料,这是关键一步。不过,美国电影是制片人制。这个是美国能打败,其他基于导演制度的体制。这就是说,一旦电影人在制作上有所突破。好莱坞马上可以从技术上,编剧上以及电影人的传帮带上,一致维持突破后的基本水准。不会因为某个天才导演的 衰落而衰落。比如,吴宇森的放鸽子手法被好莱坞掌握后,世间再无吴宇森。郭帆现在挑起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大梁,这本身是我们电影作坊式的现状中一种无奈。所以,流浪地球2,就刘慈欣宇宙而言,是一种更大胆的尝试。(三小时时长,多线程叙事和 大事件倒计时中全程无尿点的剧情线--美剧 24小时的叙事手法)无论你怎么评价 流浪地球2,这么多大胆的尝试成功了。恭喜郭帆,不墨守成规和敢于创新。

        同样我们回到刘慈欣,虽然很多人讥讽我说的大刘之余数字生命的话题,不少人以刘慈欣的在流浪地球2表示这是剧组原创。这背后都忽视了刘慈欣本身是流浪地球1和2的监制,而中影本身已经买下了 刘慈欣在三体之外所有版权。而流浪地球突破是在四个脚本里挑选的。打造流浪地球宇宙本身是三体宇宙的副本,但是碍于版权,从流浪地球宇宙到三体宇宙估计还有很多时间。但是,刘慈欣监制下的刘慈欣宇宙里,流浪地球宇宙,是刘慈欣宇宙的一部分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质疑。包括刘慈欣对元宇宙模式的理解,我相信一定会贯穿在后续的刘慈欣宇宙的探索中。郭帆对电影宇宙的一肩挑,最终会不可避免走向幕后制作人正如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看一些影评,很多对中国电影工业寄于希望的人,希望这是一系列中国的工业光魔和梦工厂的起点。

        讲到这里,我还是以观众的观影体验来收尾,从前面的观点,我叙述了,好莱坞是如何在电视的挑战中以黑泽明的讲故事为契机,走出自己工业化之路的。今天的电视和电影,同样遇到新媒体的挑战。他们都不可避免走向好莱坞的突围方式,工业化。电影的工业化需要很多因素,某种角度中美是维系电影工业化可持续最有希望的三个国家之一。(美国印度和中国)无论怎么说,中国电影工业汲取其他两家之长,依托本土市场,扬长避短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这条路,不在于什么领导什么大资本的博弈。(支持郭帆的资本,2012年就给我们推荐《李献计历险记》,他们也是引入刘德华电影人扶持计划的资本)最终让市场选择的唯一正途只能是也必须是观众的自己选择。比如,这次 球2和满江红之争为什么那么激烈。其中之一,去年底的突发转折引起的观影体验对宏大叙事的 抵触甚至排斥。有人从电影工业化角度批评过,流浪地球2推出的时间太早。从好莱坞的成功经验角度,快餐式的电影,是变形金刚那样,一部电影的火爆,到推出续集间隔2到3年维持热度。但是,要架构一个电影宇宙,类似漫威宇宙。虽然,同样为维持热度在2年左右推进前一部的续集。但是,他用其他线程构建了漫威宇宙英雄系列。简单说,刘慈欣宇宙只靠流浪地球和他的原著是单薄的。球2剧组开始构建原创叙事是非常好的开头。但是从周边,到电影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所展现的 多样性。从刘慈欣到郭帆乃至中影,是否可以尝试在刘慈欣宇宙整体叙事下,新导演新衍生人物及其剧情来丰富流浪地球宇宙的故事。比如图恒宇和马兆的故事线拍一个衍生剧对应市场的反应。比如影片开头被镇压的数字生命派的暴动,可以拍一部衍生剧。(类似星球大战衍生剧侠盗一号)这都是可以尝试的事情。让更多的电影人加入刘慈欣宇宙的世界,是值得让人期待的。

        从工业化角度总结电影工业化本身,要允许因创新带来的失败。在电影人和观众体验的互动中,成就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彼此。大白话,让观众投票就足够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神仙驴,西瓜子,若天无云,nettman,心有戚戚,
        • 家园 刘慈欣计算机专业出身却没写过赛博朋克

          这个系列也许是一种补完吧

          • 家园 帮你补充一些信息:

            1.《埃及艳后》出品于1963年,《七武士》出品于1954年。

            2.《七武士》确实开创了“将一群不同的人集结到一起去完成一个任务”的团队协作故事模式,《星球大战》也确实借鉴了《七武士》的剪辑、运镜、过场方式等技巧,但从故事模式上讲,《星球大战》更接近的显然是黑泽明的另一部电影《战国英豪》。而《满江红》的小人物前赴后继杀死各个官僚最终完成任务显然更像《七武士》,甚至最终得到岳飞遗言而让观众激动后惘然若失的感觉也与七武士最后的四位武士牺牲、主人公望着因为山贼剿灭而雀跃起舞的农民失落地说:“农民赢了!”的结局神似。

            3.卢卡斯,包括卡梅隆等,受到更大的影响来自于库布里克1968年上映的影片《2001太空漫游》。即便是过了五十多年,其中的很多特效至今仍不过时,比如其中的太空站,

            点看全图

            《流浪地球》的领航员号空间站就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

            而其中出现的类似ipad的器物,与之对比八十年代的《回到未来》中电视还是CRT相比更像穿越。而剧情和科幻点更为值得称道,包括文明进化、星际旅行、AI反噬人类、生命起源等今天科幻作品中几乎用滥的点子《2001太空漫游》都涵盖了。

            4.《2001太空漫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美苏太空争霸的产物,苏联对此的回应是推出了由塔可夫斯基执导的《飞向太空》,

            点看全图

            原著即波兰作家莱姆的《索拉里斯星》,它和《2001太空漫游》并称20世纪世界科幻电影双璧。

            另外波兰也是个科幻大国,后面还要说到。

            5. 《2001太空漫游》启迪了卡梅隆,卡梅隆启迪了郭帆,可以说《流浪地球》是从《2001太空漫游》一路而来根正苗红的“正朔”,有些总要切割它和欧美关系的球粉,可以多思考思考。

            6.广电总局于2013启动“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选派大量青年导演到好莱坞进行学习,包括传统的六大等等。

            点看全图

            不止郭帆,还有宁浩、肖央、陈思诚、路阳,还有更早的乌尔善、张一白等。其中乌尔善已完成未上映的《封神》,也是重工业大特效的作品。这份名单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春节档电影导演,比如程耳、田晓鹏等。

            7.中国的第一部重工业特效大片其实是韩延的《动物世界》,

            点看全图

            其中不仅有好莱坞常见的追车戏,还有大量的杀怪兽场景,在2018年已经非常可观。这里要纠正一个观点,就是《流浪地球》中大量的大工业机器朋克式的特效,在建模上并非最困难的。最困难的其实是生物,比如《独行月球》中的袋鼠,

            点看全图

            包括《疯狂的外星人》中的猴子(很多人没想到那只猴子是特效吧?)而大工业机器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物理效果,比如碰撞、爆破产生的流体效应和质感等。这方面《流浪地球》第一部就有很多镜头是明显有破绽的,第二部技术成熟后好了很多。

            而《动物世界》在各方面已经是一部非常成熟的商业片,而且已经有了开发续集的潜力,本来有达到更高票房的可能。但很不幸的是,它碰到了史诗级的《我不是药神》,最终五亿收场,韩延因此心灰意冷,去拍了治愈系的《送你一朵小红花》。

            8.刘德华最初其实是拒绝了《流浪地球1》的。龚格尔当初是这么说的,刘德华的相关团队拒绝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产生成熟科幻片的条件。我高度怀疑第一部中李光洁饰演的王磊上尉那个角色本来是刘德华来演,因为其角色人设与第二部的图恒宇太像了,都是性格偏执,女儿惨死的事业狂人。尽管如此,刘德华用各种方式帮助了《流浪地球》也是确定的。

            9.宁浩等人其实也用各种方式帮助了郭帆和《流浪地球》,包括但不限于将《疯狂的外星人》中的宇航服免费借给郭帆用等。而且众所周知宁浩和徐峥的关系。《流浪地球》大爆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影视人是非常欢欣鼓舞的,许多人发博支持,包括徐峥:

            点看全图

            但当年春节档中,《疯狂的外星人》是《流浪地球》的主要竞争对手,当时出现了高清盗版,很多球粉跑去骂宁浩等认为他们故意放盗版害球的票房。

            其实当时四部热门电影都出现了高清盗版。这些球粉还到处招惹其他影视人,比如指着张艺谋冯小刚的鼻子问为什么你们拍不出《流浪地球》?很多人影视人后来撤销了支持《流浪地球》的博文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还包括因为豆瓣评分去给豆瓣APP打一星,结果被知乎著名数据帝打脸评分没问题等。

            可以说球粉是这么多年来所能见到的最不成熟、最狂热的粉丝。其实称他们为“粉丝”很勉强,很多人更像是因为《流浪地球》而聚集到一起的狂热群众,真正的影视粉绝不会去做到处招惹人、到处树敌的事情。

            而四年过去,这些球粉毫无进步,包括一贯的攻击竞争对手、一贯的受迫害想象“有人害我小破球”,一贯的碰瓷讽刺其他影视同行等。

            有趣的是,这样的人大量存在于知乎、B站这种“直男向”网站,知乎上当年球粉就有个绰号叫“球小将”。不过在向来以直男出名的虎扑,倒是有人反思这种到处碰瓷、替正主得罪同行的行为。

            点看全图

            10.其实很多因去年放开而痛批上层的人,都是《流浪地球》的支持者。可见他们并不反感“宏大叙事”。他们关心的只是这个宏大叙事能不能保护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所以《流浪地球》的大机器大工业朋克利维坦给了这些人足够的安全感而被支持,而放开等伤害了他们的安全感而被反对。其实这些也是世俗心态,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只不过,看上去能保护你的,也许未必是对你有利的;而看上去伤害你的,也许正是在保护你。

            11.其实说张艺谋指导不了特效大片的也不准确,他执导过好莱坞的标准工业片《长城》。虽然片子本身质量不高,但张艺谋通过这部影片摸清了好莱坞的制作流程,很多人包括刘德华等演员,以及国内制作团队都参与了这部影片,并且张艺谋明言就是要借这个机会让国内更多的团队参与、熟悉好莱坞的制作方式和流程,为未来培养力量。这些人中也有人后来参与了《流浪地球》的项目。更且不说当年《英雄》重新激活中国电影市场的事情。吃水不忘挖井人。

            12.《流浪地球》是借鉴了好莱坞工业体系制作的作品,但其美学取向、意识形态却是前苏联式的。包括第一二部中浓厚的“前苏联重工业美学”,包括对俄罗斯的各种示好,这跟中国文艺界背后的苏俄流派有关。

            "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背后是会计,

            而“前苏联重工业美学”在历史上是个早已过时的东西,在当今的世界科幻领域内往往是被嘲讽、戏仿的对象。当然,美学没有什么对错,我只是对将一种并不新鲜的东西过于吹捧感到好笑而已。

            其实,当今科幻作品,包括影视、小说、游戏等更多不存在于欧美,而是东欧等地。这些地方不仅历史上受到前苏联强烈的辐射和浸染,又在苏联解体后受到西方的渗透和宣贯,所以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杂交和混搭的特别风格。

            比较典型的,比如前年非常火爆的反思西方工业文化的游戏大作《赛博朋克2077》,就是波兰蠢驴开发的。

            点看全图

            即将在本月登场的FPS大作《原子之心》,就是戏仿前苏联工业美学之作,是由俄罗斯和东欧团队开发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13.并不存在《流浪地球2》的票房比不过《满江红》就让“中国重工业大片之路就此断绝”,首先中国不是一家做科幻,重工业也不只电影一条赛道。别的不说,就追光和彩条屋代表的动漫就是一条蓄势待发的赛道,无论是彩条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深海》,以及追光的《新神榜哪吒》《杨戬》《青蛇劫起》等,虽然在剧情人设上一贯为人所诟病,但在特效等方面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点看全图

            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

            14.另外,游戏这一块也有进展,比如去年惊艳众人的《黑神话:悟空》等,其特效水平也是世界领先水平。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所以中国的重工业文化产业之路不自《流浪地球》始,也不会因《流浪地球》而止。很多球粉的悲情戏码,在熟悉业内的人看来,其实非常好笑,也对其他同行业者非常不公平。而对历史上对影视行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很多先行者、前辈,更是卸磨杀驴、落井下石,让人寒心。

            你们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坚守过中国电影最困难的岁月,却在形势有所抬头后出来邀功请赏,到处碰瓷,给人上眼药,这种做法非常可笑且败人品。更荒谬的是,正主从来没有鼓励过你们这么做。

            在此转载黄渤的话。有人问他能否取代葛优,黄渤是这么说的:

            点看全图

            通宝推:方恨少,葡萄,齐眉,神仙驴,acton,铁手,红十月,秦波仁者,途人,Swell,
            • 家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真是搞不懂,都这么大人了,还一天到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难道是天朝一言堂的弊病深入到某些人的骨髓?

            • 家园 反感满剧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吃相太难看

              球2在第一天排片和票房都超过满剧,但从第二天开始的拍片都低于满剧。这种现象好像就没出现过。应该是满剧给了院线非常规的更高分账比例。排片挤压也就罢了,院线也配合满剧各种骚操作毫不遮掩,明明买球2的票出票却是满剧,半夜夜场都能满座,手机买票选座发现前排边角差位置的票最先卖光。明明球2更适合巨幕厅,但天津磊哥说他家旁边的影院大屏幕都排给了满江红,他不得不跑老远去看IMAX球2。

              片方和院线联手蒙骗观众,这种操作应该支持么?这么干能赚钱,老老实实砸钱排电影的赔钱,那以后中国电影不是劣币驱逐良币么。资方把脑子都用在资本炒作玩儿花样,而不是提高影片质量上,只有这样才赚大钱的花,中国电影还有什么前景。

              • 家园 IMAX的排片跟老谋子女婿现在是IMAX中国CEO有关吗?

                明明球2更适合巨幕厅,但天津磊哥说他家旁边的影院大屏幕都排给了满江红,他不得不跑老远去看IMAX球2。

                看到bilibili上有很多视频在吵这个事,…。

                微博上也在吵:“原来IMAX中国的老板孟丹青是张艺谋女婿啊,怪不得那么多imax厅排给《满江红》,那不就给自家人赚钱之余还顺便关上我们的发展之路?”

                点看全图

                • 家园 不要再传这些谣言了,

                  球2的IMAX场次一直是最多的,

                  别乱猜了,

                  现在《流浪地球2》的发行经理亲自出来解释排场是他们自己的发行策略,完全符合春节档的情况,所以不要再传阴谋论了。

                  点看全图

                  • 家园 呵呵,

                    这个所谓发行经理白痴般的扯淡而已,更像是为他们自己辩护。

                    安照划红线的三段分别回复:

                    回复第一段红线

                    我们回到《流浪地球》上映的那一年,去2019年春节回溯下。记得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排片第三(12%左右,或有误,记不太清了);排片第一的是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2010年后,各路小成本喜剧是中国所谓电影人博票房的主要工具。直到《战狼2》出现,大大拓展了中国的观影人群)。《流浪地球》以12%的排片开局,成为当年的春节档冠军。2019年春节档的喜剧门槛很高吗?不好下沉吗(《疯狂的外星人》是下沉人群喜爱的黄渤+沈腾)?为什么《疯狂的外星人》没有能领跑那年的春节档?我记得那时的《流浪地球》采用了《战狼2》一样的营销策略:哭穷及卖惨(确实穷,确实惨,借道具借演员...看中的艺人人选不来...),宣发很成功,但更像是不得已而用之:《战狼2》吴京为了大范围出圈,骂流量更是得罪圈内有流量艺人的资本,导致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他的圈内好友都不敢在微博上为他宣传一下电影。《流浪地球2》是四平八稳的常规宣发,这样的宣发只能靠资金堆砌,宣传效果远比不上2019春节。《流2》(我没看过)听看过的人说比《流1》好,但票房比不上《流1》,那么《流2》的发行就应该反思,你们的策略是否有效,其失一也!

                    回复第二段红线

                    黄金场次的排片量,国内主流票务app上都有数据,这个骗不了人。从初二开始直到2月6日,《满江红》的黄金场排片量一直高于《流浪地球2》3%以上。当然,如果说《流2》一、二线城市黄金场排片不弱于《满》,这我相信,毕竟是发行口里说的深耕。但此处却犯了个大错,《战狼2》、《流1》、《长津湖》等片后,吴京在中国的下沉市场号召力无人能出其右,发行经理们却放弃下沉市场的争夺,其失二也!

                    回复第三段红线

                    呵呵,初七之后观影狂潮?这是在骗谁呢?比往年高?指那一年?自欺欺人,其失三也!

                    通宝推:陈王奋起,阴霾信仰,
              • 家园 看了眼IMDB,评价最高的是30~44岁区间

                不过这只是登记了年龄段的。

                IMDB小破球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