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老百姓真的都是孔乙己吗? -- 孟词宗

共:💬149 🌺566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讨论】老百姓真的都是孔乙己吗? -- 有补充

    最近对“孔乙己现象”的讨论很多。不少深受美国共和党三观影响的“成功人士”,对于年轻人“躺平”,“不求上进”,深恶痛绝。他们觉得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得到现在的社会地位,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做不到?因此号召年轻人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要“放下身段”,要继续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像他们一样的“稳拿”。

    那么,老百姓真的都是孔乙己吗?

    这里有一篇报道:

    多地发文鼓励兼职!护士下班卖烤肠,医生烤地瓜月入1万,网友热议

    里面说到了卖烤肠护士的实际收入:

    安安(化名)是河南省开封市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护士,她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通过每天下班在夜市摆摊卖串串,本职工作月薪在两千左右 的她,收入基本可以增加一倍。“看到卫健委发文说现在鼓励医护人员兼职了,我还年轻不怕辛苦,就想着能多挣一点,每天下午5:30下班后,我就会去摆摊。”安安说。

    据看看新闻消息,在广西南宁,两名“00后”护士下班后兼职卖烤肠,一天的营业额有200多元。 当事人王女士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摆摊所用设备材料清单和独创“无菌烤肠大法”。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抹布保持台面清洁、烤肠收纳箱单独摆放、戴手套的手要指尖向上不低于腰部……

    据羊城晚报消息,在陕西西安,一位80后的烤红薯达人的本职是西安某社区医院的一名康复科医生,烤红薯已经两年了。

    这名医生表示,自己下班后会把提前准备的本地白薯洗干净,然后会骑着去地铁口、学校门口烤给顾客吃。去年冬天每天下班他都会出去摆摊,有时他的父亲也会跟着出摊, 在西安最冷的时候,一个月最高可以挣到1万元。

    开封虽然已经不再是首都很多年了,也不做省会很多年了,但还是拥有五百万人口的主要地级市。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护士月收入只有两千人民币。而开封本月的房价均价是6547元/㎡。也就是说,摆摊的护士以其本职两千人民币月收入,想买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要不吃不喝27年。即使摆摊收入翻倍,也要13.5年。这还是假设房价今后27年不涨的情况。

    南宁是省会,七百多万人口,本月房价均价10700元/㎡。摆摊的两位护士一天营业额平均200元,全年不休息,两个人分也就是一年36500元。不算成本只算其营业额,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要30年。

    西安也是省会,一千三百万人。本月房屋均价17072元/㎡。那位“最高月入一万”的卖烤红薯的医生也需要14年才能买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

    在任何社会中,医生护士都是属于高收入人群。在中国,这不但包括了工资收入,还包括灰色收入(例如红包)。现在闹到医生护士摆摊要树立典型,而典型中的“额外收入”并不能有效改变其经济地位,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老百姓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即使是老百姓愿意加班加点,也未必就有工作。还记得网上那个某道观拒绝收35岁以上的人出家当道士的新闻吗?当这个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当做笑话看。但结合下面这条消息,恐怕大家就未必笑得出来了。

    985硕士自曝失业半年,应聘道士35岁已超龄,做实习生都被拒,现送外卖 (视频:外链出处

    人家在视频中自述早已脱下孔乙己长衫。这位自述学的是哲学,有硕士学位,也有工作经验。但失业后发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35岁以后想出家都没人收,找2000元一月的实习生也没人要。最后只能送外卖。即使是送外卖的生意都不那么好。

    既然拼死拼活干到35就没人要了,小青年们为啥不躺平呢?

    资本家青睐35以下的,家庭拖累少,可以拼命加班,另外工资要求也低。也就是说性价比高。但对于小青年们来说,把十年青春奉献了仍然换不来一间房,结不了婚,养不起孩子,到35了就像垃圾一样被扫除掉,那躺平了玩玩游戏,沉浸虚拟世界不香吗?

    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要“躺平”,要非暴力不合作,要当孔乙己,资本家们当然要口诛笔伐。而老百姓们有点追求,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想996, 不想007, 要“考公”,要得到实际的工资增长,这当然也是不合资本家们的胃口的。毕竟大家都去“考公”,拿了看似低一点的工资,劳动强度却大大下降。或者家里有点积蓄的干脆“躺平”、“啃老”,形同消极怠工,这不是逼着资本家们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多搞福利吗?

    想要让年轻人不“考公”、不“躺平”、不“烧香” 很简单。只要资本家们发放的工资福利能够让工作十年的小青年们能在工作当地的城市用自己的工资能买一套一百平米的婚房就行了。做不到这一点,奢谈让年轻人不“考公”、不“躺平”、不“烧香” ,还不如去和尚道士修道士那里招募一批不要工资只管饭就行的员工坐办公室,然后弄个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让聊天狗屁通全面控制。

    至少聊天狗屁通只要吃电,不用发工资,也不用管福利,更不会躺平闹饷,也不用到35岁,啥时候想升级换代就可以换代。多好!

    长此以往,就是恶性循环,年轻人要么躺平,要么被卷走。要解开这个僵局,只能是政府强力干涉。说起来,中国并不是没有《劳动法》,而且中国理论上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的。那么为啥理论、法律和实际脱节?

    归根到底,中国现在搞的是原始资本主义,而且还没有成为帝国主义赢家。资本家们无法以对外掠夺来对内赎买,就只能残酷的压榨劳动人民的最后一滴劳动力,大谈“996是福报”这种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宣传。

    不看这个根本原因,反而怪罪年轻人不肯为资本家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年轻人连当个孔乙己,躺平了非暴力不合作都成了罪过,那么难道要等到年轻人都卷不下去了把资产阶级都挂路灯才清醒吗?

    通宝推:一行,破鱼,pendagun,篷舟,衣香楚楚,阴霾信仰,gasarak,潜望镜,渔人出海,赵美成,青青的蓝,ccceee,todayin,迷途笨狼,Swell,宏寺,瓷航惊涛,土地革命,落木千山,偶卖糕的,wczjm,唐家山,心远地自偏,hwd99,任爱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年轻人要“脱下长衫”,老年人呢? -- 补充帖

    如何看待多地出台政策,“禁止60岁+男性及50岁+女性从事建筑作业”?

    点看全图

    • 家园 一个个都站在丁举人的位置上嘲笑孔乙己

      凭什么呢?

      也就二十年功夫,二十年前考试出来还是丁举人,二十年后考试出来只能做孔乙己,换谁也不干啊。

      有本事你丁举人也脱掉长衫,你丁举人不脱长衫,凭啥对孔乙己瞎比比?

      鲁迅写孔乙己,真的是批判孔乙己吗?他老人家批判的是丁举人好不好。

      通宝推:史料推理,
  • 见前补充 4882863
      • 家园 无论是央媒还是很多评论者,都没有准确定位孔乙己

        比如 知乎张佳玮有个帖子:谁对孔乙己最狠毒

        大致立论就是看客虽然嘲讽,但是毕竟没有动手打人,老板和伙计还能卖酒给孔乙己——特别是在他已经残废还欠账的情况下,那十九个钱最终也没有还;而同是读书人的 丁举人却下狠手打残了孔乙己,导致他死亡

        问题是:孔乙己算读书人么?从下面帖子有人误以为孔乙己是秀才这一点来看,鲁迅部分的忽悠了对科举制度不熟悉的读者(包括看书不太认真的读者)

        下面说我的理解:秀才(生员)才是制度化认可的读书人,孔乙己这种虽然读了几年书,但是始终捞不到秀才头衔的童生,实则介于读书人和普通庶民之间。丁举人派手下毒打孔乙己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小偷当作自己的 同等阶级

        • 家园 明清科举的简单分层和现代对应

          明清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最基本的分为四级:童生(不论多老,只要没中秀才,都是童生)、生员(就是常说的秀才)、举人、进士

          逻辑上童生不是制度化的读书人——中国古代鼓励民间读书,你有没有钱读书是一回事,但是绝没有说禁止别人读书的,凿壁窃光、囊萤映雪都是民间赞美苦读的例子。武训办“义学”、受到表彰;所以任何穷人都有可能读几天书,因此童生这样的读书人不可以因为自己“读书”就索要特殊待遇。朱德元帅出身佃农,家里很穷,但是合族支持几个年轻人读书,他天资最好,中了秀才(可惜是清政府取消科举之前最后一期,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好处)

          制度内最大的等级差异,在秀才和举人之间(所以范进中举才会发疯——中秀才的时候,他岳父还敢讽刺他;中就成了文曲星下凡了)。秀才既然是生员,通常是府县学的学员、自然国子监的学员监生也是;早期秀才的待遇颇高,可以拿着补贴读书,所以也叫廪生——这种有补贴的秀才名额有限,后期差不多都是只挂名,并不在府县学读书,但是这个名头很重要,第一个是可以参加正规的全国科举考试:乡试(中了才是举人)第二个 是免本身的丁役,不会被抓去苦力;最后一个是有些礼仪上的优待,比如进了县衙不须下跪,通常不会在无罪证的情况下被 刑求,等等。但是秀才这个头衔 是可以捐纳而得的,就是甚至可以买,儒林外史里面的严监生就是买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面李甲也捐了一个监生。

          举人是绝对不可以买的,作弊自然有,但是乡试作弊是可能会杀头的罪名.......因此整体上,举人按规则都是考试优胜者;此外乡试三年一次,全国各省早期是有固定名额的,一般明代一个省份摊到一年还不到100人,足见举人的值钱。制度上,举人就是候补官员,可以等候国家安排去做一些略微偏远地区的小官;做的好的举人,也可以升级到国家高级干部,海瑞、左宗棠都是举人出身。

          举人考进士自然淘汰率也很高,但是考中举人经济上就不太为难了,有持续考试的动力——宋应星中举之后考了五次会试😂这基本上是常态,实在考不上他才补了分宜县教谕,就是县教育局长,负责的就是教授 生员;是诸秀才们的老师(儒林外史里面,范进中秀才,其岳父还要求他找个“馆”教书养家,等到中了举人,同县的张乡绅就送他钱财,这张乡绅也是举人,做过一任知县;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也可知 举人与举人才是可以攀关系的——张乡绅 拉扯的关系呢,是 范进的房师汤先生,是自己祖父的学生,于是称范进为世兄弟)

          进士不必提,正经国家干部(举人是候补),以进到县衙的礼数来讲,庶民见了县太爷要下跪,秀才可以站着(也可能会赐坐),举人见县令就应当有座位,若是进士回乡(即使辞职闲居),要按资历拉关系——如果年资在县令上,就是需要极度礼敬的贵宾

          现代中国体制下,这些都没有,因为提拔干部不仅靠考试。唯一类似的是计划经济下,大学生类似秀才;其特点包括:全国招生且全国分配工作、工龄从读大学开始(不是分配工作开始)、在国企算干部编制——退休年龄与工人编制不同、晚五年,这在东北大下岗期间反而成了巨大负担(家父家母就为此忧心了好几年,因为当时每年的政策都不一样,退休了有基本保障,在企业里,没活干也就没有工资,一度连最基本的生活费也发不出)

          二十年前有个 大学生盲流案,就是孙志刚事件......具体细节不提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大家默认的地方,就是大学生 有全国求职的权力(这是此前制度保证的),所以他就不会是 盲流——别人是不是盲流,可以争论,大学生的身份就不应该是盲流

          这是 目前大学生群体吐槽自己孔乙己的原因......倒不是他们真的意识到孔乙己连秀才也考不上的困惑(如果孔乙己是秀才,常理丁举人就不会打他致残了——当然也不是不可能,但那不是鲁迅本意了;按现在模式,孔乙己应该是多次复读还上不了大学的、还是个酸书呆子)而是....现在国家大幅度大学扩招,在求职方面已经完全没有对大学生的任何优待...😂

          举人 这种候补干部,现在不是没有,但绝不是纯考出来;和靠公务员还是不一样的,但是内地省份靠公的热情,和考举人还真差不多😅😅

          通宝推:南寒,
          • 家园 高考确实不是科举

            但高考实际上比科举制更恶劣。科举制下,考不上科举顶多做个普通人,考不上科举并不丢人。但在现行的中高考制度下,中高考尤其是中考被淘汰就意味着在十四五岁就被打上失败者标签,一辈子低人一等。

            西西河的问题就是做题家出身的高等人太多,而且都是过去四十年考试制度的优胜者,不知道中考被淘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敢肯定,西西河诸君,没有谁真正跟一个中高考的失败者推心置腹地谈论过人生,不知道这些常人眼中所谓的学渣,对考试胜出精英做题家的那种仇恨和愤怒,以及对中学里那些眼里只有优等生老师的仇恨。

            我记得最近知乎还是抖音上有这么内容,有个中专技校的女生,在网上贴了一个视频,秀了一下自己在学校获得荣誉,大意如此,我也没仔细看。下面一群人直接在评论区骂她,说她一个中专技校生有什么脸在网上秀这些,人家985都优等生都不秀。

            这就是中国,中高考被淘汰,不配做人。你们说,这些中专技校乃至大专生三本生,内心是压抑着多少仇恨和愤怒?

            • 家园 能心里产生怒火的三本生是会上进的

              三本很烂,学习氛围太滥,主要是学生在过去的12年里就一直在各个方面没有被教育好。

              所以好的三本生一定是要发奋逃离那个环境,那个学校,那些同学的,怒火不会针对985的同辈。

              专升本的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率10%,但是即使这些学生,与普通本科比,确实有明显差距。

              在同一学校,高考二本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同一本录取的学生比,在天赋,好学,勤奋,责任心,生活习惯,甚至礼貌上,也确有差距。

              高考和中考是个好的分类器。

              但是现在需要做的,是怎么把被筛下去的那部分再教育好一些。这一点做不好,未来中国会形成严重的社会对立。可能把教育资源进一步向下倾斜是个好办法。把那些普通的硕士博士们,别浪费国家的科研经费了,弄下去,教小学,教中学,增加中小学的师生比,20人一个班,这样废材的几率会降低很多。也就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人力投入,爹妈管不好的,学校老师来管。而人力的投入,可比建大楼要更耗费资源。

            • 家园 大概你说的是歧视吧,但我的观察并非如此

              这就是中国,中高考被淘汰,不配做人。你们说,这些中专技校乃至大专生三本生,内心是压抑着多少仇恨和愤怒?

              我身边的亲戚朋友,有老的,有年轻的,大把没有读大学的,学历从高中毕业,到中专,大专都有,压根就没见到你说的那种“不配做人”的感觉。反而是那种躺平啃老的会有人说闲话,抬不起头来。

              现代的中国社会,只要自食其力,没人会说你“不配做人"吧?

      • 家园 民办三本生不去打螺丝

        还以为真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啊?不过共享单车大战的那两年确实有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态势,——资金极度充裕,企业界都不追求利润只追求流量了!

        • 家园 大学生拧螺丝本来就是浪费人才

          民办三本起码是中国的村小班里前50%,放到欧美就是前5%。不说哈佛耶鲁,起码都是上州立大学的水平。中国孩子小时候吃那么多苦学习进水管出水管,凭啥还要拧螺丝干美国十位数加减法都靠猜谜语的孩子们长大干的活?你国家要是没有这么多白领岗位,就别忽悠大家考大学消费父母积蓄,老老实实大学缩招,多建技校。90%的孩子们从小快乐教育,家长一分钱不花,长大拧螺丝也不亏。

        • 家园 你们考试上岸了

          混的人模人样的,凭啥人家不能考试上岸?歧视三本生吗?你们做了丁举人,就歧视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世界上哪有这个道理。

          既然搞考试路线,那考试就要做人上人的,如果考试出来不做人上人,十二年牢狱一样的学校生涯是图什么?

          考试完了还要脱长衫,冲击的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中国的考试制度之所以能维持,就是考试出来做人上人这个盼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