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乱谈黄埔生之《说说王耀武》(上) -- 禅人

共:💬62 🌺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乱谈黄埔生之《说说王耀武》(上)

    点看全图 王耀武将军

    大家知道,半个多世纪前,国军的军界曾经流传过这么一个说法,叫做“三李不如一王”。三李者,指李仙洲、李延年和李玉堂,一王者,王耀武也。把三李一王放在一起比,原因是这四人都是黄埔系的山东籍著名将领。论资历,王耀武最浅,他出身黄埔三期,而三李个个是一期学长,早年的军阶也都比他高,可是到了抗战结束时,王耀武已经是一个方面军的司令长官,手里的部队不是王牌也是嫡系,三李虽然官也做得不小,风头却已不敌老乡王老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选秀,要派人到山东做军政大员,他弃资深的三李不用,偏偏派王耀武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于是有了“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王耀武究竟何德何能,让蒋介石如此青睐宠信?

    王耀武,字佐民,一九O四年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县夏张乡山王庄,在家排行第二。他的父亲王进增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农,家产只有几亩山田,却要维持一家六口的生活。很不幸,王进增在王耀武幼年时即去世,全家仅靠王母一人支撑。王母吃苦能干,虽然家境贫寒,仍设法让孩子上私塾读书认字。

      这样背景的农村孩子,长大除了种地,不外乎进城打工讨生活。一九二一年春,十七岁的王耀武经亲戚介绍到天津当学徒,两年后去了上海做店员。颇有上进心的王耀武明白,要想有所作为,自己得在学业上有所提升,所以他白天看店,晚上上夜校补习。后来黄埔军校招生,他在亲戚和少东家的帮助下,于一九二四年秋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读了大约一年军校,一九二六年一月王耀武毕业了,在国民革命军第1师任少尉排长。不久北伐开始,他因作战勇敢屡获提升,北伐结束时,已经挂少校军衔当上了营长。一九三O年外调升团长。

      王耀武在团长阶段打出了名气。一九三二年八月,红军围攻宜黄,王耀武因死守有功,战后受到蒋介石的召见,次年被调往江西抚州,升任新组建的补充第1旅旅长。蒋校长对他说,原来的独立旅黄埔一期二期的有好几个,怕他摆不平,所以决定还是让他另起炉灶的好,王耀武因此对校长的关怀感激涕零。补1旅原先临时归顾祝同指挥,因了这层关系,善于经营人事的王耀武这时就与顾祝同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一九三四年秋冬,红军北上先遣队杀到浙赣交界处,时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的俞济时向南昌行营叫救命,于是王耀武的补1旅派归俞济时,参加了对红军北上先遣队的围剿,为重创红10军团立下大功,此役中,早期红军领导人寻淮洲、胡天陶、方志敏、刘畴西等不是战死就是俘虏后被杀。说起来,刘畴西还是俞济时黄埔同期的同学,大冬天的俞济时身披大氅,对被俘冻得索索发抖的刘畴西眼皮也不抬一下。事后黄维听说了还责怪俞济时绝情,说怎么的也是同学一场,好歹也该弄点热乎的给他吃嘛。

    凭着围剿红军期间的表现,王耀武赢得了蒋介石的首肯。浙江战事结束,王耀武和他的补1旅就调往松潘高原,追着红军的屁股爬雪山过草地,又冻又饿累个半死。西北是胡宗南的地盘,虽然王耀武原本在第1师就是胡的部下,却害怕手长的胡宗南在西北把他改编了去,就走老上司俞济时的门路,要济公帮忙他继续保持独立,还巴结地不时向俞济时通报本旅的行踪,把济公哄得不小心又笑豁了嘴,心说王佐民娘西皮还真把我当济公活佛咧。

    一九三六年春,补1旅撤下高原在汉中扩编成师,半年后军政部给他核发了第51师的番号,王耀武开始招兵买马当师长了。就在这个时候,有条汉子因为一枪毙了老婆吃官司,刚从南京的监狱里放出来,正在老家西安晃悠,闲着也是闲着顺便就又结了一把婚,听说佐公当师长了,就近来投奔,大家弄个师长团长的干干。您也猜着了,是的,这位就是张灵甫。

    接下来大家就要一起搂袖子打日本了。先是八一三,队伍一拉到上海,51师就与俞济时的58师归了刚成立的74军,军长就是俞济时,这回王耀武算是真正成了济公的部下。有了前面这几出,您就明白了,军委会为什么会把51师和58师搭在一起,当然不是拉郎配了,济公和佐公这一对原来这渊源可不是一点点的深尼。

    (待续)

    【原创】乱谈黄埔生 -《说说王耀武》(中)

    关键词(Tags): #王耀武#黄埔生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好文!幽默的紧!
    • 家园 民族英雄,花!

      写的好看

    • 家园 【原创】乱谈黄埔生之《说说王耀武》(下)

      一九四八年,国共战局已经逆转。在山东,昌乐、潍坊、张店、博山等相继被解放军攻陷,王耀武特飞南京向蒋介石进言,中央无力增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放弃济南,巩固徐兖防务,以利再战。但老蒋坚持济南必守。七月,兖州解放,济南孤悬。王耀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得硬着头皮困守孤城。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与世人开玩笑。十四年前,王耀武跟着俞济时在浙赣剿共,几乎灭了红10军团,当年侥幸突围出来的数百名红军干部战士,后来组成红军挺进师,创建浙南革命根据地打游击,其中一个领导就有之前红10军及先遣队参谋长粟裕。十四年后,历史走了一个轮回,粟裕成了华东野战军的掌门人,一九四八年九月,粟裕麾下的华东野战军高喊着“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一举攻克了山东首府济南。王耀武十来万人马本指望守济南个把月,结果只扛了不到十天。王耀武雄风不再。

      现在有人说,主要是三姓奴才吴化文坏了王耀武的大事。依老衲看,吴化文不过是一剂催命剂,按王耀武当时的心态,作战意志咋样还真不好说。济南风声一紧,他便把妻儿老小送往南京,要打仗了嘛,这个很正常。可是仗正开打,他居然与太太通电话一通半把小时,满脑子这财那产讨论个没完。军用电话是通过与南京之间的驻军转接的,结果电话被那驻军兵团司令听了去,那司令大人偷听了人家夫妻的私房话,不但不保密,还对部下哇哇叫:战事正紧,王佐民还三心二意,这样的将领怎么能指望他有决心与共军死磕!(大意如此)。兵团司令倒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还是有资格这样指责王耀武的,不出俩月,黄百韬果然在碾庄坚决与共军死磕,最后把自己磕死了。

      王耀武可不愿意死。解放军一突破城门打起巷战,王耀武就钻了司令部的地道,那地道穿过大名湖直达城外。不死就不死吧,他还拉出老母撑面子,对左右说,俺不能成仁,俺死了俺娘要伤心死的,端的是大孝子。于是王耀武换一大褂脑袋用毛巾裹巴裹巴,躺一驴车还是马车上装生病的小商人,让副官赶着车出了城。在一个叫寿光的地方遇上民兵拦路盘查,本来差点给糊弄过去,也不知是急的还是惊的,节骨眼上老王忽然内急了,跳下车往野地里蹲。副官大约伺候惯了,想也没想抓了把手纸就跟了过去。咱民兵同志警惕性高啊,咱村里人拉屎抓把野草完事儿,这年头啥人用这雪白的软纸擦屁股?于是露了馅的王耀武被揪去交给了解放军,他只好认命了。

      当了俘虏的王耀武不久就在共方的电台喊话,反对内战啥的,坊间传言,说老蒋大叹佐民负我,气得当场摔收音机。王耀武这一喊,也让外面的同仁深为不齿,以致一些去台老人在后来的回忆中仍对他冷言冷语,甚至说他没啥真本事,靠做善财童子广结善缘向上爬,马屁精一个。对此老衲觉得,人家王耀武好歹已经把宝贵青春全献给你这党国了,还为你这党国坐牢十余年,因为他接受共方改造就如此埋汰,至少是不够厚道。这方面,以往国方对留在大陆降将的评论与共方对与之死磕悍将的评论有得一拼,五十部笑百步,都省省算了吧。

      被俘后,王耀武在华东高俘团与李仙洲、马励武、周毓英等先进同僚见面了,华野待他们还客气。后来国军兵败如山倒,淮海战役之后,老朋友们在此越聚越多,大家苦中作乐。有次好象是过年,王耀武写了一副对联: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先出去后出去先后出去,横批是:你也来了。幽默得紧。解放后,王耀武作为战犯移送北京功德林。这人缘好的在哪儿都让人待见,王耀武在战犯管理所也很得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委以学习委员的要职,比别人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可以挨门派报纸送信串门。

      一九五九年,王耀武与杜聿明、宋希濂、溥仪等十人获得第一批特赦释放。出来之后,在大陆孑然一身的王耀武自然想找回太太。王耀武早年不仅在军界发达,在商界也是长袖善舞,公司连锁店开了一家又一家,他在官场上能如鱼得水,军功是一大因素,高超圆滑的人际关系也是另一个因素,他的出手大方是有殷厚的家财作后盾的。王耀武的太太早就逃离了大陆,据说开始在香港,得知老头子出来后不但不联系,还与他人双双飞赴南美避而不见。人比人气死人,这与老杜太太放弃美国优沃生活,自愿飞回北京与老杜同甘共苦实在有天壤之别。

      王耀武人财两空,心情郁闷,幸得周恩来的关心,六十年代与北京的一位中学女教师共结连理。那时当个政协文史馆员收入很不错,记得好象是每月200块,六十年代,这可是绝对的高薪,于是老两口过起了安逸生活,还时常受到总理的召见关怀。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文革了,以王耀武的历史背景,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扣个正着,他不时被红卫兵拖出去批斗、陪斗。一九六八年某日,他被拉去给康泽陪斗,康泽这历史大特务在台上被红卫兵皮带、棍棒打得半死,王耀武虽然稍好些,也大受惊吓,再加他本来身体就不大好,回家之后高烧数日不退,那时的医院谁来管你这反革命的命呢?一代名将王耀武就此命休矣。他的妻子也跟着倒霉,作为反属倍受欺凌,后来不堪迫害而发疯致死。

      文革结束后,统战部、全国政协在一九八O年七月为王耀武和溥仪、廖耀湘三人补开了追悼会。王耀武的骨灰存于北京八宝山公墓。

      (完)

      • 家园 僧兄好文

        忍不住要顶。

        “这方面,以往国方对留在大陆降将的评论与共方对与之死磕悍将的评论有得一拼,五十部笑百步,都省省算了吧。”

        您这篇文字,拿调侃来写一位您敬重的人物... 还有上面这段话,嘿嘿,都比较超越时代和意识形态之争。

        说句闲话,对那些不顾大势已去而与我军顽抗到底最后被击毙的蒋军将领,我始终对他们怀有相当的敬意。以那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来看,这些人的确是“自决于人民”,而且他们的负隅顽抗令双方军队遭受更大的人员伤亡,从这个层面上讲他们是可悲的更是可憎的;然而从另一个方面看,他们忠诚于自己的领袖和政权,忠诚于自己的理念和信念,从这个层面上他们又代表着我中华民族的某种道德。既然我们许多人都对姜维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惋惜,为什么要如此轻贱那些与姜维所处历史情景高度相似的蒋军将领呢?我想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我们的心仍然被当年国共之间你死我活的残酷血腥所笼罩着、但姜维之于我们却完全是一个历史人物了吧。

        该走出来了。

        • 家园 您这大雕有日子没见了最近在哪儿煮酒尼?

          其实,有些国共将领的第二代,如今也已经走出了当年国共之间你死我活的残酷血腥。和尚就知道这么件事,一曾经“自绝于人民”的国军将领之子去北京,有一在京高官之子听说后特邀他共进晚餐,席间对他说,我敬你父亲是个真正的军人。人家老辈刺刀见红有血仇的,后代都能相逢一笑煮酒论史了,咱们又有什么不能心平气和的尼?

          • 家园 欣慰啊

            经过两年奋战,现在河里的朋友们终于不再肆意轻贱国军中那些“垂死挣扎 负隅顽抗”的将领了。

            军人,还是应还给他们军人应有的地位与评价。对于纯粹的军人的评价,搀杂过多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可能做出公允的评价。

            为此 俺再花禅兄一道!

      • 家园 还应有个“中”

        还应该有个“中”,从37年到48年一段大跃进,不了解这抗日名将风采怎么打出来的。

      • 家园 老蒋先是不肯放弃东北,再是不肯放弃济南

        然后不肯放弃12兵团,最后只好把大陆都放弃了。

      • 家园 王耀武的太太和王的副官结婚原因很复杂。

        王在济南被围前将家小送往南京托付给他的这个副官,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副官的确忠人所托,帮王家渡过了战争漫卷中国的那段时间。

        那么长的时间王耀武在监狱没有消息,他的太太感念这位副官的好处有所发展也是常情可谅。

        王的女儿后来回来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