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算法似乎有问题

                                                                                你的问题是,你假设了全部耕地用来种粮食,其实未必。

                                                                                我的算法是这样的:

                                                                                那个协定是18个人,还有两个人没有在场,有其他人代签,实际总共是20户。

                                                                                133000÷20÷2=3325,每季每户产粮3325斤,

                                                                                此外,他们还有油料3.5万斤,所以,你不能假设全部土地用来种粮食,如果再加上缺少化肥这个情况,我的直觉,这个每户每季产粮3325斤算是合理的。

                                                                                如果这样算,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 家园 我先扇自己两个巴掌。

                                                                                  我抽自己两个巴掌先。现在真抽了。昨晚喝的一瓶白酒现在都打清醒了。

                                                                                  说了不再掺合的。

                                                                                  第一:说粮。你这计算方法怎么弄的。

                                                                                  记录在乎你到底什么路径么?你用始末状态法计算。如果不刻意骗人的话,统计口径,就是实际种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粮,一共多少人。这都没啥好说的。每个人吃不到饭,就会饿死。这都是物理限制。

                                                                                  所以你为啥要按户算?按户算,你不把115人设想成一户不是亏了?115人算成一户那数据不是更好看?但实际115人,每个人不都得吃饭?不吃就会饿死。115人,我估计都是成年人,劳力,我估计没算孩子——标注下,这我猜的啊~

                                                                                  不懂那只能重修小学数学了。

                                                                                  以上是物理限制,以及数学逻辑,以下是常识。

                                                                                  签名的18人都是光棍么?我给你说是更大可能都是户主,一个小家庭,可以说了算的。18人代表的人数估计占整体的大部分了。这没啥证明,就你所说的,常识。

                                                                                  你这贴,我看完手机左上角时钟都没跳一分钟。开始打字花了7分钟。这么简单的东西,抓狂。你咋想的,能按户算?不理解。

                                                                                  再回我继续扇自己嘴巴。

                                                                                  通宝推:亚细亚的孤儿,
                                                                                  • 家园 上网抬杠,多大点事?不用那么激动吧?

                                                                                    所以你为啥要按户算?

                                                                                    我解释一下用”户“来做单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知道每户的劳动力各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包产到户,就是以户为单位的。

                                                                                    肯定会有其他人问,为何包产到户,不是包产到人,这里有个技术性的解释:

                                                                                    点看全图

                                                                                    PS:如果你不想掺合,不用回我的贴就行,不必勉强的。

                                                                                  • 家园 哈哈哈,继续借地说南粳问题,赫赫赫

                                                                                    大国粮策 | 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2022-06-18 21:40:27中国江苏网

                                                                                    1959年,王才林出生在无锡新吴区望虞河畔的一户普通农家。他的降临给家人带来不少的快乐,同时也伴着隐隐的担忧,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骨瘦如柴。逢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即便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能否安然熬过也未可知。

                                                                                    才林的父亲是从外乡“入赘”而来,一家人受到土著大户的排挤、欺负是常有之事,加上母亲在节骨眼上买过别人抛售的几亩土地,一家子被划成了“富农”,这让王才林的求学之路充满曲折布满荆棘。

                                                                                    从小到大,才林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被人称为“小天才”。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吵”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高中快毕业时,父亲生了一场病,原本壮如牛的强劳力从此干不了重活,17岁的王才林高中毕业后成了挣全工分的劳力。他默默接过了农具,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那时无锡太湖一带还在种双季稻,播种、育苗、插秧、挑担……幼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太阳炙烤下的田埂像铁板烧,赤着脚的才林挑着担子一路小跑,他的脚后跟被硬土疙瘩扎成了蜂窝煤状。冬季农闲时也不能歇,要去罱河泥(上个世纪70年代江南地方的一种农活,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与稻草混在一起发酵,待开春后挑到田里当肥料)。五短身材的王才林,力不从心,有一回挑猪厩肥传担子时,村里有恶作剧的,把100多斤的担子冷不丁卸在王才林的肩膀上,险些压断他的芦柴腰,他使劲地忍着,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委屈和悲伤。三年的强劳动,让他瘦弱的身板结实起来,思想越发成熟起来。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才林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灯塔。他悄悄复习起来,他的目标是能做一名医生,救治如他父亲般小病致残的老百姓,那一年考出357的分数,却没有等到意料之中的录取通知书。王才林没有气馁,冬季在挖河工地上,一边继续“修地球”,一边备考,寒冷的工棚里,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打着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高中班主任掂记着这棵“最有希望的好苗子”,专程跑到水利工地找到带队负责人为他请假。这一回他考了391分,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了,然而一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就在几乎绝望之时,1978年11月9日,王才林清晰地记住这个日子,他意外地接到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个大专,还是一所农校,去还是不去?父亲的话帮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儿子,去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先变成吃国家粮的人!”王才林明白“国家户口”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和期待。

                                                                                    王才林回想20年来的人生,吃过苦、受过辱,出过汗,流过泪,回乡三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对土地、庄稼和农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切肤之痛。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支点,他要好好把握。后来知道,两次落榜均卡在“政审”上,多亏江苏农学院从落榜生中进行了补录,才给了他继续读书的机会。

                                                                                    20岁的王才林被分在农学班农学专业,依然要下地劳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对于农民出身的王才林来说驾轻就熟,只是以前为了挣工分,现在是拿助学金完成学业,两者差距悬殊。王才林活在当下,更珍惜当下。

                                                                                    他的班主任郭二男爱搞科研,喜欢王才林吃苦耐劳的品质,任命他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做他的助手。冬去春来,郭老师的《太湖地区地方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研究》的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末特别注明王才林等同学参加了该项目的部分工作。自己的名字能登在杂志上,这是一个巨大鼓舞,闻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王才林的心里比蜜还甜,干劲更足了。之后的两年,他或合作或独立,陆续在《作物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四篇论文,貌不惊人的王才林成了全校的焦点,毕业后顺理成章留校做了老师。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社会经济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执教一年的王才林迎来了考研机遇,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招生的简章上,注明具有本科或者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这仿佛就是为王才林量身定制,他顺利考入了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

                                                                                    1991年,王才林公派自费第一次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

                                                                                    之后的10年,王才林驶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他又两次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日本的导师团队合作,挖掘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用生物考古的方法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1996年3月份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申请了博士后研究。1999年春暖花开的三月,40岁的王才林回到祖国,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才华和抱负。

                                                                                    王才林带领着团队收集了数千个粳稻品种,其中就包括“关东194”,从中发现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向着他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小目标艰难跋涉。

                                                                                    每年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晨曦初露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呆又是四五个小时。每年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只有完成八代子孙的选育,才有可能将基因特性稳定下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才林晒得比庄稼汉还要黝黑,有一次他从海南南繁育种回来,家人母女俩在路上与他擦肩而过,竟然没有认得出来。

                                                                                    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试种,品种审定后再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好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2008年结出了硕果。王才林选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浪漫,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南京粳稻,出生编号46号。按照这个命名方法,王才林和他的团队又接连研发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这些品种适种于江南、苏中直至江苏全省,还辐射至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

                                                                                    王才林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南粳之父”的称号不胫而走,以至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王才林的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和“南粳9108”双双荣获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南方吧)“最好吃的大米”,“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南粳品种,那该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2017年,新疆克州农业部门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姻”,在克州有近一万亩水稻田。时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王才林团队攻坚克难,确定了4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非常好,被业内惊呼为“奇迹”。“南粳9108”“盐稻12号”“盐粳765”等耐盐新品种现在已在江苏、辽宁等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超越。

                                                                                    王才林说,水稻种植形成的特殊水环境,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广袤的盐碱地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意江南”,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儿时“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的梦想,求学时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誓言,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实践,在“与时间赛跑”的淘汰赛制下,一步步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者,王才林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得到了土地的丰厚回馈,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老百姓送他的“南粳之父”的称号,实至名归。

                                                                                    岁月如歌,王才林不觉就到了退休年龄。他干劲没一点退却,依旧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劳碌,像候鸟一般南北迁徙,为稻米操更多的心。2021年的秋分,王才林首次出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为打造和推广以南粳系列为主的水韵苏米品牌代言。

                                                                                    同年,江苏省粮食集团、省农科院、苏垦米业、沿海农发等合资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为王才林领衔的团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地方政府主要为水韵苏米培育专用品种,提供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服务,为种植大户、为稻米加工企业、为地方政府服务。

                                                                                    他欣然受命,翻身上马,做喜欢的事,做有利于农民的事,他愿意。

                                                                                    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干到80岁,再说。

                                                                                    --------------------------------

                                                                                    射阳县稻米种植历史悠久。

                                                                                    早在明朝中叶,射阳地区就有“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的记载(《射阳县志》)。但当时未经开垦,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盐霜,秋天芦花荡”。1916年(民国5年),民族资本家张謇来此创办垦殖公司,屯民挖渠,叠坝成田,东部植棉,西部种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风吹盐屑满天白”的盐碱滩,改造成“雨洒田园四季绿”的沃土。射阳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种植品种上,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此时是啥米不知道)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的是有饭吃,解决温饱,以产量高的杂交稻为主。(毛时代射阳是籼米)

                                                                                    随着粮食市场放开,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种粳稻,一经上市,便受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热捧。

                                                                                    20世纪90年代末,全部改种粳稻。

                                                                                    射阳水稻栽培技术领先,全县推广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覆盖整个稻作区域,水稻种植水平空前提高。

                                                                                    ----------------------------

                                                                                    稻花香里逐梦行!听“南粳之父”王才林讲述丰收故事

                                                                                    2023年09月24日 12:02:17 | 作者:郝朦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人间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鱼米之乡的江苏稻香蟹肥,一派丰收景象。

                                                                                      说起江苏水稻,很多农户和科研工作者都会提到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南粳之父”王才林。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级活动现场,王才林正式被聘请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就在前不久他又获评2023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虽然已过退休年龄,但是王才林仍然活跃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为了向更多科研和农业生产一线工作者讲述丰收故事,9月23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会在南京召开,在种植户口中的“王所”“王老师”从田间走上讲台跟200多位“三农”工作者分享了他和水稻的不解情缘。

                                                                                      说起童年的生活,王才林满是感慨——“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学习成绩优秀人称‘小天才’”“17岁返乡务农成为强劳动力”……童年时期挑过猪粪、罱过河泥、挑过草塘泥的王才林可能从没有想过会从事当时看着“高大上”的科研工作。第一次转机来自于校长跟大队书记“吵”来的中考机会。听王才林说,“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为此,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争取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困难的童年时代练就了王才林吃苦耐劳的本质,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才林自然倍加珍惜。

                                                                                    1978年11月他也被江苏农学院苏州地区专科班录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啃起“杂交粳稻”硬骨头。从那时开始,王才林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才林一直把“让中国百姓吃上最好吃的大米”作为自己的目标。从1986年参加杂交粳稻、863课题研究制定个人努力计划,到1991年开始三赴日本求学深造,再到1998年应聘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业务副所长……酷暑时节奔波在田头,寒冬腊月依然坚守在南繁基地育种一线,寒来暑往、北种南迁,王才林广泛收集了各类种质资源,终于在“屡败屡战”中发掘出水稻优良食味形成的主效基因,找到了好吃大米的“江苏密码”。

                                                                                    在2016年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随后,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粳46”声名鹊起犹如找到了培育优良食味粳稻的“钥匙”,自那以后,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相继问世,不仅口感依然上乘,而且产量节节攀升。(主要是产量不够吧)

                                                                                    推广面积是一个品种好坏的有力注脚。统计显示,截止2022年,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南粳9108连续8年超过500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并在周边省、市、区相继引种示范。得益于南粳系列的成功,王才林也因此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

                                                                                      不仅产量高而且效益好。

                                                                                    谈起成功,王才林很是谦虚,“大家的支持帮助成就了南粳系列的品种”。说起工作,已经退休的王才林依然劲头十足。2021年江苏成立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王才林众望所归成为研究院第一位总经理(总经理搞研发?)。站在新起点,王才林依然坚持着躬耕田园的初心:为政府服务,聚力打造“水韵苏米”品牌,提升优质稻米区域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为企业服务,为相关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技术产品与服务,提升稻米品牌效益;为农民服务,为订单种植大户提供优质原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提升优质原粮效益。

                                                                                      记者手记:作为“三农”条线的记者,我日常经常疲于发现各种有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但是每次翻看王所的朋友圈,都能了解江苏水稻产业的新动向新特点。每一次问候和邀约,都能收到来自王所最真诚的回复。在我看来,对于种植户和农业企业来说,王所是他们丰收的坚强后盾,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己来说,王所也是我讲述丰收故事的“密钥”。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徐玮琪)

                                                                                    ----------------------------

                                                                                    汤玉庚先生九十华诞庆祝会暨杂交粳稻学术论坛论文集

                                                                                    作者: 王才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2

                                                                                    页数: 227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802331075

                                                                                    显然只是理论。

                                                                                    ------------------------

                                                                                    解码大米“明星家族”南粳系列

                                                                                    人民资讯

                                                                                    2021-09-10 00:00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南粳5718”“南粳39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至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有4个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背后,是该院粮作所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努力——江苏种植的水稻,三分之一用的是省农科院育成的“南粳”系列,其中多个品种在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得最高等级奖项。

                                                                                    群星璀璨,满园稻香,南粳系列为什么这么“牛”?

                                                                                    “家学渊源”,九十载赓续传承

                                                                                    省农科院粮作所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展水稻育种工作,先后涌现出周拾禄、赵连芳、陈永康、周泰初、许济川、汤玉庚、疏仁山等知名育种家,选育出“中农”“南京”“南粳”等系列品种120余个。

                                                                                    上世纪60-70年代培育的籼稻“南京11号”在长江流域最大年推广面积达869万亩,是当时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被选为科技援非的主要水稻品种,在几内亚、坦桑尼亚种植,最高亩产达700公斤,为提高当地水稻产量做出重大贡献。该品种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90年代末,邹江石带领团队育成了“两优培九”。这是我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该品种先后通过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及全国品种审定,于2000年实现我国第一期超级稻育种目标,在2002-2007年5年间,一直是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累计种植面积超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40亿元。在越南、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产量和品质均表现优异,于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说到优良食味粳稻时,在江苏甚至周边的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种植大户、大米加工企业都会提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南粳系列品种,作为该院水稻品种名片,新时代的“南粳”已在百姓和市民中留下了“好吃大米”的美名。

                                                                                    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也是高产省,江苏的优质育种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

                                                                                    为了培育既高产又好吃的大米,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团队从我国东北、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等不同粳稻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家收集了数千种粳稻品种,

                                                                                    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发现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粳稻优良食味品质的关键因子,并在日本粳稻品种“越光”的后代中发掘出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历经10多年耕耘,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2011年,王才林团队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2013年,又推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不但好吃,而且产量高,审定以后一直是江苏省的主推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91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先后30多次获得全国和江苏省食味评比一等奖和“金奖大米”等殊荣。2016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赴日本参加中日优质粳稻食味评比,在众多日本粳稻品种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优秀奖。2019年,“南粳46”和“南粳9108”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排名第一。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张亚东带领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育成了“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5718”等等12个优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种,完成了覆盖江苏省不同稻区和周边省份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

                                                                                    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2020年第五届“江苏好大米”粳稻特等奖中,南粳系列品种占比85.7%;评出的125个奖项中,种植品种为南粳系列品种的占获奖总数的70.4%。在江苏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评鉴会上,“南粳5718”“南粳46”“南粳9108”“南粳晶谷”获得特等奖。2020年“好吃苏米”品鉴大赛暨“水韵苏米”公用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全省近百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苏米核心企业和稻米龙头企业同台竞技,评选出的30个“好吃苏米”获奖产品中,28个为“南粳46”和“南粳9108”品种。第二届中国“好米榜”共评选出30个金奖稻米产品,有22个采用的是南粳系列品种。

                                                                                    南粳系列品种获奖,增强了江苏省扩大推广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信心,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300万亩的目标。2020年“南粳9108”单品种面积超过700万亩,全省优良食味品种的推广面积约1350万亩,占江苏水稻总面积的40%,奠定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优势,提升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占有率。“南粳9108”成为全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全国常规粳稻推广面积第4位的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入选的常规水稻品种。

                                                                                    不光注重口感改进,省农科院还一直重视攻克水稻产量难题,通过挖掘高产资源,选育了一批具有高产潜力兼顾优良食味的水稻新品种。“两优培九”“南粳44”“南粳45”“南粳49”“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2”“南粳0212”“苏垦118”“南粳5718”和“南粳3908”等11个品种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其中“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4个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

                                                                                    2020年认定的“超级稻”家族新成员——“南粳5718”和“南粳3908”是新一代高产型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育种家在注重产量、食味品质的同时,将提高抗性融入育种目标,使高产与优质有机融合,对夯实全省水稻稳产增产、促进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水平上升到新台阶、推动优良食味稻米产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才林从小在苏州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8年11月,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王才林遇上了自己的科研启蒙老师,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名字首次在刊物上出现,这样的欣喜和鼓舞点亮了王才林从事科研之路的灯塔。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硕士研究生,成了杂交粳稻育种专家汤玉庚先生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工作。当时的育种目标是追求高产,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他沿着袁隆平的杂交稻方向,主攻“杂交粳稻”研究,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他刻苦努力,制定个人五年奋斗目标。1986年参加863课题研究。不久就在《植物学报》、《遗传学报》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初露头角。

                                                                                        90年代王才林先后得到三次去日本留学的机会。1991年第一次走出国门,日本米令他眼界大开。

                                                                                    1997年3月,王才林再次前往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业结束后,王才林放弃了在日本工作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

                                                                                    在这期间,王才林从全世界收集了3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研究了与食味有关的所有性状,发现米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食味品质的关键,从而从分子水平揭开了软米好吃的秘密,在优良食味粳稻理论研究上率先取得重要突破。但是这些引进的外来水稻品种在江苏试种均以“水土不服”而告终。面对这一难题,王才林大胆决定走品种杂交的路径,用最好吃的水稻种质资源来“嫁接”改造江苏本地水稻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江苏种植的最好吃的水稻品种。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最终选出了以江苏地方优质品种“武香粳14”和日本“关东194”的杂交组合结为亲家,把“关东194”中的好吃、抗病基因,与我省水稻品种“武香粳14”中的高产、适应性基因,硬是“揉合”到了一起。

                                                                                    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王才林一大早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待又是四五个小时。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气候温暖的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当地人这样形容他们:“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原来是搞水稻育种的。”像所有的水稻育种专家一样,王才林的皮肤看起来也是黑黑的,这是长期日晒风吹下田间搞育种研究留下的印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王才林培育的第一个好吃大米“南粳46”终于通过了审定。

                                                                                    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目前,南粳系列品种的年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占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稻米加工企业每公斤加价0.3元收购南粳系列稻谷,仅此一项便可帮助农民每年多增收30多亿元。

                                                                                    一个水稻品种,对种植所需的自然气候条件要求很高,适合种植区域很有限,“南粳46”虽好,但只适合在江苏省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和上海市种植。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带领他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先后培育出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家族成员一共有9个。其中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有“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南粳505”和“南粳2728”。2019年,王才林团队又新育成南粳“5718”、“南粳58”和“南粳晶谷”3个品种,实现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全覆盖的战略布局。这些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其中“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目前,“水韵苏米”、“金陵味稻”、“射阳大米”、“兴化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80%以上都以南粳系列品种为原种,支撑了长三角地区数百家大米加工企业优质大米品牌发展,利用南粳系列品种年生产优质大米300万吨左右,年销售收入约15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长江中下游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袁隆平有个“海水稻”的梦想,王才林也有这方面的梦想: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南粳品种,那能再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就这样,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他培养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团队负责人,近年又育成“南粳9308”、“南粳5818”、“南粳8911”等新品种,南粳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1亿亩,增产稻谷280多万吨。

                                                                                    所以基本可以认为,南方粳稻大规模种植,可能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80年代产量应该是不高的。

                                                                      • 家园 不知道你为啥退出讨论啊,小岗村当然不行,他们也会回避吧

                                                                        但是你的说法也有几个没透的地方,也许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

                                                                        现在进口大豆大概是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3月国内大豆进口总量为554.12万吨,环比2月增加42.53万吨,增幅8.31%。其中转基因大豆为542.02万吨,环比2月增加40.44万吨,增幅8.06%。3月数据创四年以来的低点,因价格高企和生猪利润微薄影响将大豆压榨为饲料的积极性。此外,截至2024年1-3月国内大豆进口量累计1857.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25.6万吨,降幅10.8%。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持续增长。从进口总额看,2001—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从118.5亿美元增长到2198.2亿美元,年均增长15.7%。从农产品大类看,2001—2021年,谷物进口量从344.4万吨增长到6537.6万吨,年均增长15.9%;食用油籽进口量从1567.6万吨增长到10205.1万吨,年均增长9.8%;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从167.5万吨增长到1131.5万吨,年均增长10.0%;棉花进口量从19.7万吨增长到234.2万吨,年均增长13.2%;食糖进口量从119.9万吨增长到566.6万吨,年均增长8.1%;猪肉进口量从9.4万吨增长到371.0万吨,年均增长20.2%;牛肉进口量从0.4万吨增长到233.0万吨,年均增长37.5%;奶粉进口量从6.0万吨增长到154.0万吨,年均增长17.6%。

                                                                        我国从1996年起成为大豆净进口国。1996—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由111.4万吨增长到10032.7万吨,而全球大豆产量由13019.3万吨扩大到35346.4万吨、大豆贸易量由3493.8万吨扩大到17336.7吨,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总的来说,332万吨,也不算啥,其实不怎么影响咱们国家的产量波动吧。

                                                                        我觉得你没有必要揪这块,还是调价、征购数等等需要多研究吧。

                                                                        之前是公社代替征购,公社进行一定的控制,然后发到农民手里,所以那时的农民根本不了解所谓公粮数据的。因为公社要根据自身的建设需要保留一定的公社级别的公粮。甚至,一定的权力下放到了大队。

                                                                        所以,所有的分田后所谓的交公粮还增加的说法都是瞎话。什么缴够了公粮,自家剩的多都是扯淡的瞎话。

                                                                        只有公社大队的粮食带到了分田后的家庭户里由自家掌握粮食上缴才是真相。

                                                                        其实就是公社减少了提留等等等,然后公社没钱啦,然后增加了三提五统等等等啦。个人家庭只有这段时间这个感觉,并没有所谓粮食产量高缴纳公粮还不少,剩下粮食还不少的积极性说法哟。

                                                                        你不能因为小岗村数据案例造假就不讨论了,哈哈哈。

                                                                        当然,由于个人积极性提高了一些,确实比集体种地有所增长,但是,不使用化肥,是不可能产量剧变的,种子也是一个因素。

                                                                        某位河友极力装傻装瞎(也不是第一次)否定的就是这点。

                                                                        封建社会当然要苦哈哈的干,因为起码能填一下肚子,这就是我说的饥一顿饱一顿的解放前的生活模式。至少绝大部分人是这样子,而共产党毛主席新中国给了中国人安稳吃饭的日子和国家相对安全。

                                                                        饥一顿饱一顿显然不利于身心健康,更何况还有对生活的恐惧呢。

                                                                        并不是和平时期就会拥有吃饭的安稳,很显然,有了土匪,尤其是解放前的土匪,就不会有这种安稳,而在解放后,这种情形也改变了,因为从新中国建立,大家就知道土匪的日子真不长了,也确实不长久了。

                                                                        文革的小动乱根本都不算事。

                                                                        等等等。

                                                                        小岗村确实太拉了,呵呵呵,但是你也不应该放弃讨论啊,哈哈哈。看他们怎么找理由回复你的质疑吧。

                                                                        • 家园 不是,是你理解错了。

                                                                          是你理解错了。不是现在逆差332万吨。是1978年当年数据,我国进口粮食932万吨,出口粮食600万吨,逆差332万吨。所以,你明白了吗?

                                                                          逆差即短缺,你产品不够。那所谓包产到户提高积极性,成色可想而知。

                                                                          所以没必要扒屎山了。扒干净一看,抑郁。

                                                                          • 家园 里外还是差330万吨嘛,没事的,继续等他的回复吧,赫赫赫

                                                                            看他怎么表演呗。

                                                                            我的怀疑是杜润生造假,根本就没怎么关注数据,他们也就是强行推,你知道,小岗村的血手印根本就是造假的,同时,万里推出小岗村造假根本都不严肃,所以才有你的计算数据的荒唐,直到今天我也没看见反方的回应。

                                                                            不信,你找找,网上反方从来没有对你的计算提出过异议,并且给出解释,从来没有。网上几年前就有人这么骂过小岗村的,几十年亩产几十斤,连种子都要十几斤的啊。

                                                                            那么我觉得你可以问懒厨河友啊,哈哈哈,懒厨河友是否有小岗村给出的懒厨河友自己认可的数据出来呢?

                                                                            我估计他是没有的,他会继续装傻,装瞎。

                                                                            那么问题来了,杜润生以小岗村为基础给出的数据能可信嘛?哈哈哈,我估计懒厨河友会继续躲闪回应的,这就是懒厨河友。

                                                                          • 家园 逆差332万吨,按8亿人计算

                                                                            332*10000*2000/800000000 = 8.3斤/人

                                                                            • 家园 好笑是吗?

                                                                              好笑是吗?

                                                                              15年,年均16.1212你们不觉得可笑。

                                                                              每年多了8.3斤/人你觉得可笑了。而且问题这粮是买来的,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你竟然也觉得没啥。

                                                                              就按你的算法,全国每年人均口粮每增加10斤间隔了多少年你可以去查。这个国家统计局网站就有,而且很容易找。

                                                                              你们是对数字真的不敏感,好笑的你们觉得正常,不好笑;不好笑的你们觉得好笑,还😂,还发出来。

                                                                              让明白人一看,不是更😂了。但笑话的是谁?

                                                                            • 家园 是不是还要除以365?

                                                                              算起来,每人每天8.3*500/365 = 11.37克😄😄😄

                                                                  • 家园 他的逻辑支撑点是杜润生很厉害,所以报告为真,所以是所谓常识

                                                                    但是,杜润生第一肯定是支持小岗村的,第二,即便是安徽滁县报告,也是支持安徽做法。

                                                                    但是很明显,安徽数据不符合报告,更重要的是小岗村造假。图片如下。

                                                                    点看全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zYzODczMQ==&mid=2247511255&idx=3&sn=bdcfa2ab5fee59d6ce431855e557d7e2&chksm=fae10ef3cd9687e547cb891decfd799db432daf6212e4989b89de9fd2840bd306210959cce55&scene=27

                                                                    点看全图

                                                                    很遗憾的是,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城东部25千米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千米。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沈浩精神起源地。 [2-3]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4]

                                                                    截至2018年,辖23个村民组,940户、4173人,村域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2018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0元 [5]。

                                                                    1978年前,年人均口粮40余斤,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

                                                                    1979年秋,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

                                                                    截至2008年,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 [10]

                                                                    2013年,已流转的土地面积有8400多亩,占小岗村可耕土地面积的44.2%。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家畜养殖,有宝迪10万头原种猪养殖基地、小岗村风味猪养殖场等项目。 [17-18]

                                                                    截至2015年,小岗村黑豆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黑豆种植面积约有5000亩,总产在2000吨左右。

                                                                    15年,亩产是几十斤粮食,呵呵呵,这当然是因为小岗村造假,实际上是15年产量确实没那么低,分田后产量也没那么高,吃救济粮确实属实。他们是后来补的18个血手印,等等等,都是为了成为万里的典型,这个事情做得很粗糙,当年这一段全世界宣传,这是很公开得事情。

                                                                    1978年,安徽全省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凤阳县也再次遭遇“粮食危机”。11月24日晚上,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8位农民在这份保证书上,按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手印。

                                                                    1979年春,小岗村将全队517亩耕地按人头、耕牛按户分包到户;打下的粮食,交售国家任务和留给集体的积累等按人包干到户,剩余部分全归自己。结果到了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和生猪饲养量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小岗村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还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

                                                                    小岗村就是这么不要脸,所以,杜润生得说法是强制性的,是有严重错误和问题的造假行为。

                                                                    青年领学 遇见榜样 || 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DY0MjI5MQ==&mid=2247620222&idx=2&sn=b901a6c14f89d24d39795eab8c1f85ad&chksm=fd50e2e2ca276bf4a636827c84ad3a2b341321ee862d8775d8892454392385369ee9198651a4&scene=27

                                                                    拨动岁月的指针,时间定格在1922年,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真理,一百年间,一代代中国青年,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共绘祖国复兴伟业的蓝图。乘风破浪新时代,青年榜样勇担当,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脚步,与信仰对话,夯实奋斗青春。欢迎收听由共青团熠航网络电台为您带来的“青年领学,遇见榜样”系列节目,今天我们为您带来的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第六期——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杜润生深入总结安徽凤阳小岗村“红手印大包干”大丰收的经验,开展了农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宝推:黄锴爱李莹,
                                                      • 家园 在用手机查,不方便。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1985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3%,粮食减产7%.

                                                        • 家园 到了85年财政补贴已经受不了了

                                                          粮食收购价提高,而销售价低,价格倒挂是要财政补贴的。

                                                          而且,为了营造全国农村、城市的生活水平都快速改善的景象,国家一改过去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做法,进口大量的粮食、棉花、油、糖,据外贸口说每年都要亏损数十亿元。

                                                          到了85年财政补贴已经受不了了,只好减少补贴,有的农产品收购价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全国范围的通货膨胀开始启动了。

                                                        • 家园 不仅是这点,是包产前后逻辑根本不通,杜润生就是推动负责人

                                                          怎么可能不说好呢?有挫折也是好,还有,他就是致力于类似计划生育的推动罢了,都是完全不正确的错误。

                                                          这是关键,反倒是赵紫阳责任不算大,因为他也决定不了,这是邓小平指引的方向。

                                                          周其仁,男,1950年8月出生, [11]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1年秋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其经济学博士学位。 [10]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周其仁一直倡导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以一个猎人的耐心和敏锐,深入真实的经济生活,不遗余力以通过学术研究推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堪称中国改革的活化石和鼓手(为何不加个吹字呢?)。他通过一篇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媒体专栏,对中国的电信改革、医疗改革、城镇化、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货币政策与汇率、国企改革等,都有重要建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货币的教训》《产权与制度变迁》、城乡调查专栏等,在公众和决策层面都产生广泛影响。

                                                          就是一个吹鼓手。他们的时代以及该过去了。

                                                    • 家园 这个说法符合我们当地的情况

                                                      我们那里分田到户之后,很快就改种苹果苗,再往后就是各种花卉。现在回村的路边还有一个巨幅招牌,上书:XX花卉种植基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