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S3恐怖的身影已经浮现在地平线 -- 不远攸高

共:💬721 🌺3750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隐形飞机是苏联科学家首创

                                现代隐身飞机技术的创意推动者是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莫切夫,他在1960年代开始研究简单二维物体的电磁波反射方程。1964年,他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颇有创意的论文“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物体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物体的尺寸大小无关,而和边缘布局有比例关系。乌菲莫切夫说明了如何计算飞机表面和边缘的雷达反射面。从他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一个很大的飞机,仍然可以被设计成能够“隐身”的。

                                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被翻译成英语,到了19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展了一些乌菲莫切夫的理论,发明了飞机“隐身”的概念。

                                通宝推:newbird,
                                • 家园 隐形飞机可不是苏联首创

                                  早在1936年,雷达发明人之一的英国工程师 Robert Watson Watt 就提出了减小飞机雷达反射截面能减小飞机被雷达发现的可能。

                                  美国人在黑鸟 SR-71 设计时就加入了隐形因素,(这该是第一个量产了的设计时就想隐形的飞机了,机体有个尖锐边缘,锯齿设计,甚至在燃料中都有添加剂试图减小尾焰雷达反射,然而两个发动机始终加力燃烧形成的高温等离子体尾焰是雷达波的强烈反射源,几百公里外就能被雷达发现)但算法和计算机都不成熟,效果不算好。

                                  苏联科学家提出了边角雷达反射,衍射的算法,但苏联人没当真,否则也不会发表和译成英文了。

                                  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讨论】谢谢陈兄支持我的论点

                                  你说的苏联那套理论,催生的是have blue样机,随后放大进化成F-117。

                                  因为苏联理论要求的古怪外形,F-117完全不配成为一款战斗机,操纵困难,无法狗斗。把它硬命名为F(战斗机)的唯一原因是:技术过硬的飞行员不愿意去飞轰炸机,而这款轰炸机必须要由优秀飞行员来飞才不会摔,所以编入战斗机序列,骗尖子飞行员来上当。这飞机思路上比较先进,人和机享受战斗机联队的高待遇高江湖地位,也说得过去。

                                  但是,因为主要靠古怪外形来隐身,当时还很简陋的吸波涂层才有了平替出镜机会并逐步完善。到了F-22,隐形是以涂层为主外形为辅,外形基本回归正常,飞机的操控性极大改善,才可以称为真正的隐形战斗机。

                                  就军用飞机的隐身功能而言,美国在理论综合和工程落地上,都是唯一的原创。苏-俄系的苏-57号称隐身,却根本不敢用于俄乌战争的实战。苏-57外形就是拍扁的苏-27,隐身主要还得靠涂料,但是涂料技术一直都不行。

                                  • 匿名 你确实该谢谢陈王大嘴巴子抽你支持你嘛

                                    天天在西西河信口开河,卖弄无知。如今又学会了强行碰瓷了,不错喔。

                                    西西河是理工男讲科学论逻辑之所。你英文本来就不中,逻辑更是扯蛋,本来造造谣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连陈王的中文也读不懂了,还屁颠屁颠凑过去碰瓷,故意歪曲人家文字,要人家“支持”你。

                                    陈王当然支持啊,这大嘴巴子支持得酸爽吧,你确实该谢谢人家支持你嘛。

                                    当然了,脸皮够厚,继续造谣,照样加拿大无敌。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讨论】你也只配匿名了

                                      怕了我的”逻辑闪电五连鞭“,一鞭抽中万劫不复,不是”傻逼伪君子“,就是”伞兵司务长“,在西西河辛苦浇灌多年的斯文败类人设,从此血本无归。

                                      你在美国,纳着美帝的税,缴着美帝的费,妥妥的内奴殖人一枚,还好意思说我们当年打跑了美帝野心狼的加拿大好汉?

                                      人要挣扎着活下去,要紧的是天天快乐,人要气来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从来没有冒犯过你(你匿名,我也只能如此推算,话说美国河友跟我打架的还真没几个,毕竟大家都接受同样的社会信息),你这么大的火气,显然是受到生活的调戏了。没事,怎么活着不是活着呢?总比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要强一点,总比我们加拿大的水深火热大麻熏,要强一点。去买箱啤酒,今晚早点睡。

                                      通宝推:夏侯,
                                  • 家园 本大对隐形的原理搞反了

                                    设计F-117的时候,算力不够,算法也不够先进,搞出了那种多反射面的古怪造型,气动外形明显不佳,而且仅仅针对原射方向的隐形,对于雷达波的多角度反射,也不够优秀,不得不依赖于外表涂层,1/4波长的涂层厚度来滤除特定波长电波,加多几层来对付主流各波段雷达。

                                    后来到了F22,采用连续表面来彻底分散反射波,除了可以对抗原射波,可以对抗A射B收这种技术,再加上滤波涂层,进一步降低等效反射面积。这种技术需要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全局计算,最大限度降低反射,因此它的关键是外形设计,涂层是锦上添花,算力和算法进步了,这种设计才成为可能。

                                    没有人能够发明物理定律,大家只是发现物理定律。利用特定外形,把发射波反射到其他地方去,或者分散反射,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苏联人第一个发现了这一物理现象,并推论成功,美国人有钱,把它做出来而已,现在中国人也做出来了。

                                    至于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的涂层,我在1989年就发现了这个技术特性,并企图利用这个技术申请专利,利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制作C波段的小型卫星天线相控阵,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可行,去申请专利,当时记得在徐家汇一个什么检索中心,花了500块钱进行国际联机检索,一个法国教授在我之前一年申请了类似的专利。以至到现在每次看得陶瓷天线,我都要郁闷几分钟,既郁闷我的500块,又郁闷我距离世界之巅曾经只有12个月。

                                    绝大多数技术这东西,就是一两个人物的天才闪烁一下,或者是一个5-6个人的小团队脑洞大开一下,对于大国,根本不算什么。中国,而是不其他什么国家在美国后面不断赶超,现在大多数领域已经打平,个别领域领先,仅仅在芯片、生物制药等少数领域略微落后。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强者恒强,马太效应,仅仅在极少数时间才会出现逆袭。中国一再逆袭,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天才闪烁,是中国的厚积薄发,是中国的文化和制度优势。

                                    通宝推:师兄,死扛着,三笑,紫梁,中秋下的城市,黄序,大山猫,青青的蓝,和平共处,qiuqiu,金银鑫,不如安静,newbird,史料推理,秦波仁者,老调重弹,投桃报李,
                                    • 家园 不是正入射,怎么搞1/4波长

                                      常用的 S,X 波段波长范围都挺大,

                                      而且雷达波入射角度也是随机,

                                      最需要隐形的前方设计也是设计的绝对不要正入射。

                                      怎么用1/4波长厚度来消减。。。

                                      • 家园 一次反射,只有正入射的才能原路径反射回去

                                        斜入射的发射都会到其他地方,接收机收不到,除非机体其他部位有二次反射。这就是为什么F22要做全机身计算机模拟,最大限度减少多次反射。

                                        一个发射,若干接收的雷达阵列是破除隐形战斗机的严厉手段,不过一般国家搞不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