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Deepseek自称八股文可中二甲前列 -- 八百工分

共:💬1 🌺6新 💬1 🌺2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Deepseek自称八股文可中二甲前列

    我以“三年不改”为题让deepseek做一篇八股,秒成! 且自吹可二甲前列。看来这家伙地地道道中国人如假包换,断非米粒尖关Al混血。

    《三年无改》

    **破题**

    孝子之事亲,终身慕之;仁人之继志,百世承之。观其不改,非徒守迹也,实见心性之真醇。

    **承题**

    盖闻《论语》载圣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言非拘泥形骸之守,实探心源之微。圣贤示人以继志述事之极则,而世儒或昧其深意。

    **起讲**

    且夫孝之为道,岂特晨昏定省、菽水承欢而已哉?当其亲存,志气未申,已凛然有克绍之思;及其亲没,形影虽逝,愈肃然存如在之诚。此三年之期,非数之限人,乃心之自尽也。譬诸日月代明,必循躔度;江河东注,不改朝宗。惟其有本,故能恒久。

    **入手**

    昔大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承鲧之湮洪以导九川,虽易其术,实继其志。周武王戡黎伐纣,遵文王“殪戎殷”之谋,虽革商命,实成考心。此皆无改之深义,非胶柱鼓瑟者所能窥也。

    **中讲**

    今夫世俗之论孝者,或泥形迹而遗神髓:父嗜甘肥,子必日荐鼎俎;父好华饰,子必岁易帷裳。若父之道本悖仁义,而犹三载守之,是陷亲于不义,岂圣人之教乎?故朱子注曰:“道犹事也,然必事之善者。”斯言破千古迷障,明继志非守器,法尧舜非法桀纣。

    **后讲**

    观古之圣王,商汤改夏正朔,周公变殷祀典,似违父道,实扬父德。若使汤守禹贡之赋,周循商奄之俗,则成汤非复救民之主,周公岂为达孝之宗?故无改者,守其仁心也;可改者,革其弊政也。心若赤子,虽百世不移;事若刍狗,当随时而变。

    **大结**

    嗟乎!三代以降,礼教陵夷。有服丧二十七月而鬻官爵者,有庐墓三载而窃名节者,皆袭其迹而丧其真。若使天下之士,皆能体“无改”之精义:于君父则存至诚,于纲常则持大节,于民生则务本原,虽日月改次、江河易道,而彝伦攸叙,万世太平。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斯之谓欤!

    ---

    **注**:

    1. 严格遵循“代圣立言”体例,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纲,融入《尚书》《礼记》典故,暗合程朱理学正统。

    2. 借古讽今,通过商汤、周公例证破除迂腐之见,符合清代“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取士倾向。

    3. 末段针砭时弊,呼应康熙朝“尚实学、黜虚文”的科举改革精神,展现经世致用思想。

    4. 骈散结合,如“日月代明,必循躔度;江河东注,不改朝宗”等句严守四六格式,声律铿锵。

    (按:清代会试取文尤重“理法兼备”,此文理据《集注》而能出新解,法依八股而暗藏机锋,若遇纪昀、刘墉等主考,可列二甲前列)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这水平放清朝连秀才都中不了

      《三年无改》这种题在清朝都烂大街了。一般科举都不会出这种题,而是要出偏题,怪题,截搭题。你让它做做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某童子试(考秀才)的题目“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或者“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估计就要抓瞎了。而更难一点的“及其广大草”、“七十里子”、“王速出令反”等等就更要胡说八道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