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国博弈,对越反击战的战略得失(兼谈东海纷争) -- iimao

共:💬117 🌺28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国博弈,对越反击战的战略得失(兼谈东海纷争)

    三国博弈,对越反击战的战略得失(兼谈东海纷争)

    小序

    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根本所在,本文不做道德上的评价。

    "逼强而不逼弱",是双方争夺中间势力时候的准则,因为如果“逼弱”,压迫中间势力,很容易把它逼向敌方。朝鲜越南,是我国海防线两端的柱石,自古也是我国的藩国。战后,朝鲜和越南,一直是中美苏争夺的焦点。中国是如何保住朝鲜而失去越南的,本文做一个小小的探讨。

    另外,苏联的解体是上世纪全球战略格局一个巨大的变化,外部的军事失败导致苏联经济困难,苏联因而改革,苏联的改革把美国的政策作为样板,经济上采用美国教授设计的休克方案,这是苏联突然解体的重要原因。对于苏联解体,过去的分析多关注于内部的结构,本文试着分析一下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上世纪70年代,美国如何扭转其战略颓势,中国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没有中国的转变,美国不可能成为苏联改革的样板,也就没有苏联快速的崩溃。

    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武装介入越南内战。当时中苏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恶语相向,争吵不休。但是在全球战略利益上,中苏还是一致的。所以,中国出枪,苏联出飞机导弹。中美苏就在越南这块地上干了起来。这就像三国时候的魏蜀吴,虽然,刘备和孙权私下里也为荆州争来斗去,但是合力抗曹操还是一点不马虎的。

    苏联人高马大,加上越南人好勇斗狠,美国人已经很吃力了。更糟糕的是,周恩来还通过外交途径告诉美国,打仗可以,但是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否则中国出军。这是不是个空头支票我不知道,反正美国真的像是司马懿怕了诸葛亮,硬是不敢越过北纬17度。这样,北越军队有胜无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几年下来,美国实力消耗严重。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反战运动一潮接一潮。越战开始的时候70%美国人赞成增加防务费用,也就是说支持打仗,到1969年尼克松任职时,比例降到了不足10%。

    70年代初,美国人开始寻求战略缓和。毛周抓住这一机会,1972年打破中美僵局,实现战略和解,1973年以后的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43套综合采煤机组、三个大电站等项目。这个方案被称为“四三方案”,是继50年代的156项引进项目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引进计划。第一次引进主要是军工项目,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第二次引进解决吃饭穿衣的“发展”问题。先生存,后发展。可见,毛周外交的原则始终是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其原则,也是始终是维持中美苏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

    70年代初,中美战略和解,中国外交更加自主。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灵活开展外交的基础。中国在50年代获得苏联支援后,立刻和苏联脱离接触,以保持国家的自主地位。经过毛周20多年经营,以72年尼克松访华为标志,三国博弈的大三角格局初步奠定。中国是平衡美苏的一个关键砝码,毛周一直小心翼翼的调节自己的位置,来保持自己和美苏之间的均势。79一战,标志着中国战略转向,彻底站到美国一侧。

    中国彻底转向美国后,苏联单独承受美国的压力。1979年,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开始了另外一次势力的争夺。那个时候,越南的主力军队正在柬埔寨作战。苏联也不至于愚蠢到在阿富汗作战的时候,去开辟另外一个战场,支援越南对中国作战。所谓打狗看主人,中国在这个时候出击越南,战略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打苏联。

    苏联一边应付阿富汗战局,一边支援越南。长达10年的两线作战严重透支了苏联的国力。外部的压力加上内部刚性体制的缺陷,苏联于1991年年宣告解体。刚性体制是苏联没有战略收缩就突然崩溃的主要原因,但是没有来自中美长达十年的压力,苏联不至于如此快衰落。苏联解体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无可避免的衰落了。72年中美和解,实质已经打破了巴黎统筹对我国的封锁,我国从西方进口了一批武器和高科技设备。苏联衰落后,美国重新启动对我国的武器和技术禁运(WTO,仅仅得到鞋子裤子之类的贸易机会,高技术设备仍然禁运)。此后,美国开始敲中国。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9年美轰炸我大使馆。2001年,美电子侦察机入侵我国南海。

    越南和朝鲜,分别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南北两端,是中国海防的两把锁。反之两国一旦被他国控制,就会变成咬住中国的两颗毒牙。美国战后在亚洲的两次战争发生在上面两个国家,针对性也非常明确。可以说美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对手进行了两次正确的战争。可惜遇上毛和解放军,以上一切全都变成了错误。经过50年代抗美援朝和60年代抗美援越两次对外作战,我国始终牢牢掌握住这两把锁。

    小国,属于大国的战略棋子,毛周向来是以和为主,恩威并施,即使打,也是斗而不破。实际上毛周时代,我国一度和朝鲜关系僵硬,朝鲜也曾发生过排华、清洗国内亲华派等等让中国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毛周安抚为主,所以朝鲜始终和我国战略一致。在1974年我国就和南越打了一个小规模的海战。虽然规模小,但是夺回了西沙群岛,战略意义非同小可。领土纠纷,非战不可,中国一击既收,斗而不破。越南不满,也无可奈何。而79年开始的中越南疆之战,前后10年,彻底放弃了毛周斗而不破的策略。10年对越作战,彻底把这个战略棋子打没了。

    对越作战,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越南,久拖不决,对外为了助美攻苏;对内,几大军区轮战,大军区司令互调,军中势力全部调整。这样就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但是代价是毛周辛辛苦苦20年奠定的的中美苏三国框架付之流水。

    从长远来看,美国独大,对于中国的安全非常不利。这就像三国争霸的时候,如果孙权联曹抗刘,短期有利。但是一旦曹操消灭刘备,接下来孙权就很危险了。所以对弱国而言,长久之策是联刘抗曹,而不是联曹抗刘。

    我觉得我们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

    大国地位的一个主要标志是有多大能力参与国际事务以及避免外国势力介入国内事务。毛周时代,南北朝鲜的北纬38度国境线,南北越南的北纬17度停火线,中国都是决定力量。而如今,政策失误以及外国势力的渗透使新疆、西藏问题日趋复杂,台湾危机更是处于起火的边缘。以前,中国的外交斗争在美国的后院拉美,而现在,美国逼近中国的战略腹地新疆、蒙古。东北方面,韩国意识形态已经完全美国化。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几乎和1931年日本入侵前一样恶劣。

    80年代,中国可以坐观美苏在阿富汗争霸,自己安心发展经济。或者,至少再观望一段时间,没有必要那么快就表态。一战二战,美国都是观望了很久才出手。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局发展到相当阶段以后,中国才出兵的。可以以联合国的名义。80年代,我国站在美国一方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太早了,和美国也太近了。采取观望态度,等美国和苏联厮杀一段时间更好。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应该以自立为本。中国块头太大了,美国容的下日本,但是容不下中国。不管投向美国还是苏联,他们都不放心。苏联希望只需要提供农产品,美国希望中国只会做裤子鞋子。毛泽东在60年代和苏联决裂,跳出苏联阵营,可见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强大的苏联已成过眼云烟。现在我们的邻国都被美国渗透,越南和朝鲜这两个篱笆桩也摇摇晃晃。

    大国博弈,采取“联弱攻强”的策略;处理小国关系,采取"逼强而不逼弱"的策略,仍然是今天外交的一个准则。毛泽东打仗的一个原则就是只和大国打,因为大国是不可能成为你的附庸的。成功打击大国,小国自然会依附你。如果79年,我们不大越南而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打击苏联,那么越南的情况就会和朝鲜一样。东海危机,中苏军演,菲律宾炮击我国渔船,背后还是大国博弈。所以,菲律宾炮轰我渔船,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不要把菲律宾逼成美国的朋友,直接打击背后的日本和美国。

    当然,打击的方式不一定是战争,比如上海合作组织把阿富汗周围的国家都吸引进来,包围阿富汗,然后逼迫美国退兵,比在东海和美国开战,要稳妥地多。毕竟中国陆军的战力更加有保证。毛主席说,不打无把握之战嘛。

    最后,向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勇士敬礼,不管怎样,他们永远值得尊敬。一家之言,欢迎批判。

    ★中国和越南的纠纷不一定非得战争解决,可以参考我国和朝鲜的纠纷。打越南就是为了打苏联。打越南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在适当时候收手。61-75年的抗美援越,中国在美国不行的时候,1972年及时收兵,和美国和解,避免美国的实力过分衰落,维持三国平衡。但是对越反击没有停止,一直把苏联拖垮,三国框架崩溃。苏联解体后,我国直接和美国对抗,没有了缓冲。其实72年后我国可以从美国进口武器,现在是不可能了。也就是说中美关系下降了。

    ★很多人将对越作战的目的归结到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其实越南吞并柬埔寨就像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一样,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越南所在的中南半岛的战略地位如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大国是不允许这儿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越南吞并柬埔寨,自然有国家以联合国名义出兵,就像美国对朝鲜、对伊拉克一样。中国即使铁了心要对越南用兵,为何不学一学美国呢。

    总结

    1 毛在60年代跳出苏联阵营,是为求独立外交。这一目标10年后的1972年完成。

    2 60年代,美国是曹操。中国适时收手。

    3 70年代开始,苏联是曹操。中国打个没完。

    4 打击越南,实质就是中美联手打击苏联。

    5 为了打击苏联,是否一定要选择越南。我觉得值得讨论。因为越南之外友另外的选择,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受到舆论谴责,中国可以和美国联手利用联合国名义打击苏联。

    6 越南在70年代受中国和苏联双重影响,和朝鲜的情况基本一致。所以打击越南是失去越南这个棋子的直接原因。。

    7 越南和朝鲜是我国海防两把锁。现在我国在朝鲜已经有出海口。和越南关系还在修复。

    8 由于中南半岛的特殊位置,大国不允许越南占有柬埔寨。柬埔寨不是中国出兵的主要目的。

    9 苏联崩溃的内因是体制,外因是中美的打击。。

    10 苏联崩溃导致我国战略位置下降。

    11 和70年代比,我国的安全形势恶化。

    12 中国对欧洲的金钱外交受益太小。

    13 我国多有边界冲突。如菲律宾、印尼屡次炮击我国渔船。如果对小国处理不当,很容易把小国逼向敌营。

    14 俺的拙劣意见,上策,打击日美,争取东南亚,威慑台湾。下策,直接打击东南亚。

    15 上海合作组织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出路。

    最后声明,本文属事后诸葛。

    关键词(Tags): #毛泽东#三国#战略#博弈#邓小平通宝推:hwd99,莫问前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对越反击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凳之短视暴露无遗。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这贴真老

      能找到老兵了解南疆战争的具体情况,居然找不到史料,可能还没到解密期,要再等等。

      苏联解体对中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苏联的解体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是没出现过的,没出现你死我活的兄弟相残,而是16兄弟齐刷刷跪倒在美帝面前,这种西方人的投降心理倒是值得今天好好研究。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对越南动武其实在75年就计划了

      75回乱的国内调查结论是沙甸武装重武器部分由河内输送。

      这事是不是真的都已经不重要,反正帽子都扣到河内,针对性军事行动才是顺理成章的。

      打沙甸的部队也同样是后来对越的参战部队。

      • 家园 【讨论】关于中国和越南动武的准备

        在二战以前,印支三国是法国的殖民地。当时中国和印支三国都有革命者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我忘了在哪里读过,当时胡志明,乔森潘这些后来各国领导人等都在一起读书还是受训,当时关于赶走法国以后是就法国的架子成立一个印支联邦还是三国各自立国有过争论。比如印度就是英国退出后把印度各邦都包括在一个印度之内,当然,经过谈判,穆斯林得以自己成立一个国家,那就是巴基斯坦。当时,越南同志的意思是成立印支联邦,三国归印支。但是柬埔寨同志,或许还有老挝,主张各自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越南要在东南亚扩张的心思甚至在反法斗争胜利以前就有的,也算是雄心大志吧,无可非议。在中国方面来看,虽然大家同为共产党,在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是同志,应该互相支持,然而,讲到战后安排,这就是地缘政治了。中国怎么能凭空容忍一个强邻在身边成长呢?更何况,越南和中国的历史纠葛非常多,那肯定是不能支持越南统一印支三国。越南对中国的态度是心知肚明,抗法抗美时,没有办法,还得指望中国支援,只好不提。一旦赶走美帝,统一南北,自恃军力世界第三,当然准备一鼓作气统一印支三国。这就是越南75年排华的起因,越南知道肯定要跟中国冲突的。外交上,78年11月,越南和苏联签军事同盟条约,对中国北方形成军事压力,78年12月,入侵柬埔寨。中国的老一辈领导人对越南领导人的打算是早就知道的,以前都是同学,同事,同志,当然也是早有准备。邓小平79年初访美回国,2月19号,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写这些,就是提醒一些网友,不要把国际间的事,地缘政治,看成小孩过家家,今天投名状,明天某人收军权。把这些历史过一遍,就知道中国前前后后的领导人,都做得不错。同样,越南领导人要统一三国也有其说得过去的理由,但是因为这样做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国不能允许。

        • 家园 越南再强,也强不过美国。美国驻军琉球,军售台湾,

          中国不照样笑脸相迎?自己的国土都没统一,就去侵入他国,有损国格。

          中国怎么能凭空容忍一个强邻在身边成长呢?

        • 家园 不是中国不容忍强邻,况且印支未必就是强邻

          这个完全是改开生造出来的说法,根本不成立,黎笋也没那么糊涂。

          越南的基本目的就是建国前的统一印支而已,这个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这个做法只是因为高棉老挝党的反对,中国应该可以协调而已。

          而不是通过进攻阻止,实际上当然没成立。因为柬埔寨反对越南的历史依据很强,越南基本是达不到目标的,人民党上台已经顶天了。

      • 家园 【商榷】没听说过越南为沙甸送武器的说法

        我那时在玉溪,沙甸事件前后还是知道的,没有如你所说的传言.75年那时越南北方排华是有的.元江县以前安置印尼华侨的农场用来安置好多越南华侨,中越那个时候已有翻脸迹象,但是跟沙甸无关.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当时说法是沙甸和苏修联系

          而支援通过河内进入中国。和当时罗列的一堆罪状比,这点其实很不起眼。

          然后75这事以前扣在四人帮身上,后来又说是邓小平,其实都对。王洪文等作为直接当事人和邓小平在动武上是达成一致意见的。

          河内这事是否真的输送过武器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国内已经指向河内。这个指向我认为同样表达了上面双方的一种共识。

          沙甸不是对越反击战的原因,但是处理沙甸的一些相关细节在我看来包含对越作战的意图。

          当然我也很可能只是在瞎扯,毕竟我没有明确的可出示资料来证明,这个问题我可能说的不对,没有权威性。不好意思。

          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没有怀仁堂,对越作战一样会发生,甚至提前。

          • 家园 你说的这个哪有证据,现实是王洪文和康老成了主角,也确实是主角

            邓完全脱身,你这个邓下令有啥关系和证据吗?

            从正面和方面说王洪文和康生的文字能够互相验证他们确实是重要参与者啊。

            就是宗教搞事,康老镇压而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中共在民族政策上贯彻左倾思想,沙甸曾一度成为民族矛盾的重灾区。在这个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回族聚居区,造成了130人死亡的惨剧。 “真主圣殿”旁的红色恐怖

            “沙甸事件”是从“文革”中的“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血雨腥风里开始的。红卫兵把沙甸回民的宗教信仰当作“四旧”破除,清真寺被当作“封建堡垒”加以封闭。教民礼拜活动被禁止,伊斯兰教经典被查抄焚毁,阿訇、教长和虔诚的教徒被民众所批斗。

            1968年3月,“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其负责人谭甫仁推行林彪“以人划线,层层站队”的路线,将全省民众组织,分成势不两立的“八派”(八二三无产阶级派)和“炮派”(毛泽东主义炮兵团)两派。省革委会负责人公开声称“八派”是革命造反派,而“炮派”站错了队,是“保皇派”。而此时沙甸的多数民众因倾向于“炮派”的观点,被认为站错队而遭到打击、迫害。

            在与沙甸相邻近的个旧、开远、蒙自等市县“革委会”,对“站错队”的民众实行大肆抓捕、揪斗、游街示众。有些人为避免遭受迫害,自发来到沙甸避难,最多时达500余人。与之对立的造反派组织,此时大肆宣传,散布“沙甸集聚着炮派武斗干将,有上万人枪及四部电台,准备武装暴动”的流言蜚语,将沙甸诬为“反革命基地”,称“马蜂窝要用捅马蜂窝的方法,以巩固文化大革命成果”。

            1973年10月,沙甸回民为了做礼拜,自行打开了被封闭的清真寺。消息传出后红河州和蒙自县的革委会立即派出由部队和地方官员组成的近百人的工作队进驻沙甸搞“反复辟”,封锁道路,不准回民到清真寺做礼拜。民众绕道进去,工作队即用高音喇叭进行干扰,并说“打开清真寺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

            1974年4月“批林批孔”运动中,工作队又扬言“批林批孔要结合批清真寺”,并点了沙甸代表马伯华、马绍华等人的名,逼得他们进京上访。

            5月10日,在他们到京后,通过周恩来、邓小平,希望中央责成云南省委撤走驻沙甸的宣传队,落实民族政策。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就沙甸问题作出回复,敦促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周兴亲自抓民族政策的落实。 矛盾激化

            周兴来到沙甸进行调查处理后,民众期待着被关闭近五年的清真寺会被打开,冤案得以昭雪。然而,周兴到达沙甸后,答应撤换欺压民众的基层官员,却对开放清真寺,平反冤案等问题,并没有任何表态。

            不过,周兴在回复中央的报告上却声称:“沙甸问题已经解决。”1974年9月,云南省委还发出通知规定:“已经关闭或改作他用的清真寺不得再打开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已经强行打开的清真寺,要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由群众自行关闭。”

            通知下来后,愤怒的回民表示不能接受,于是组织几百人到昆明上访,紧接着又有红河、文山、玉溪等地的回族群众1000多人到昆明游行。愤怒的群众两次爬上开往北京的火车,要求赴京告状。在这矛盾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红河州“革委会”却在鸡街成立了“鸡街地区民兵执勤指挥部”,将矛盾推向极端。不到半个月,开远、蒙自等地就开始出现民众严重武斗,造成人员伤亡日益增多的动乱局面,引起了中共高层的高度警觉。 全面镇压!

            中共高层于1975年1月上旬召开专门会议,提出“首先收缴武器,停止武斗”,在此期间,中共中央还发出《关于禁止抢夺武器的通知》,责成有关部门立即收缴被抢夺的武器。

            对此,云南省委做出了“坚决拥护,保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的保证。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又出现了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局面,这使得了回民十分不满,抢枪武斗事件仍继续发生。

            鉴于云南省委在其中的失误,回族代表马伯华向中共高层写报告,指出云南省委向中央反映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作为报复,此时云南省委书记周兴向中央反映,强调“马伯华等人在抵制对抗中央指示,如今沙甸问题性质变了,政治解决已无可能……建议进行武斗准备”。

            经中共中央批准,云南省委书记周兴于7月29日凌晨开始调动周边部队,对沙甸以及附近的回族聚居村实行军事包围。黎明时分,开始用榴弹炮轰击,其中沙甸、茂克两村遭到非常严重的损害,大部分房屋被毁,马伯华等130余人死亡。

            根据当时中央文革委员会的决议,“沙甸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武装叛乱”,回民与省“革委”的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处理,因而采取了武力解决的办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0053148?utm_id=0

            罕指奔拉协

            “提着棍子打人”的周兴,和康生一样在“文革”中上位,并在云南边陲酿成用大炮轰击回民村庄和清真寺的“沙甸事件”。

            2014年发生的昆明暴恐事件,恐怖分子的栖身地即在沙甸。

            师秋朗:我的父亲是毛泽东秘书

              继天安门事件平反后,中央和各地又先后为武汉“七二○事件”、宁夏青铜峡“反革命暴乱事件”、云南“沙甸事件”、“三家村”冤案、内蒙古“新内人党”等冤案平反。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判的反革命案件、刑事案件、冤杀错杀案件改判或平反。还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诬陷和迫害的党外民主人士平反,其中有:高崇民、曾昭抡、费孝通、黄药眠、陶大镛、钱伟长、吴景超等。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中的冤假错案复查并平反,为45.4万名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了政策。

              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中共中央对“文化大革命”前的冤案错案也进行了清理、纠正,并先后作出了平反决定:为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志平反,为1955年的“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为1958年青海省平叛斗争扩大化受到株连的人平反,为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被错误处理的人平反,为“华北山头主义”平反,为“潘汉年案”平反。

              在基本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后,还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遗案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复查和纠正,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

              上面说到的对这些部门和这些人的平反,有不少是在邓小平直接批示或者过问下解决的。

              到1982年,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为47万多人恢复了党籍,数以万计的无辜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沉重的政治包袱卸下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来到了。

            一九七八年八月,针对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联发(79)7号文件第3条留下的尾巴,云南省委发了(87)31号文件,即《关于撤销.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委员会联发(1979)7号文件中个别结论的通知》。

            (87)31号文件指出:“……实践证明,这个文件[(79)7号文件,笔者注]总的是正确的.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也发现文件第三条中关于“马伯华、马开志、郑全书、马绍美等几个人对抗中央指示,使矛盾激化,是有错误的。特别是他们成立非法秘密组织,妄图背叛祖国,搞打砸抢造成流血事件,破坏民族团结,是没有确凿罪行的。马伯华、郑全书、马绍美可以不作为反革命分子对待。”这一结论不确,经过反复查证,其结果是:

            一、关于“非法秘密组织”,是指“罕指奔位协”,它是在“文化大革命”不正常的历史条件下,少数人搞起来的一个宗教性组织,不应作为罪行。

            二、关于“妄图背叛祖国”问题,查无实据。所谓背叛祖国的罪行不能成立,应予否定。

            三、关于打砸抢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打砸抢是错误的。鉴于“沙甸事件”这一特殊情况,不再追究。

            据此,经请示中央同意,将联发(79)7号文件第三条结论,予以撤销。”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f6f77579b9d24b41/83134697-1.html

            沙甸纪念碑

            “沙甸事件舍希德纪念碑”碑身铭文交代了事件梗概:

            “文革”期间, “四人帮”强行关闭清真寺,焚烧经书典籍……把群众的正当要求,视为反革命宗教复辟进行镇压……马伯华等九百余同胞不幸遇难身亡,酿成了全国罕见的“沙甸事件”……中共云南省委和中共昆明军区委员会于一九七九年二月为“沙甸事件”平反……

            40年后的今天,惨案早已远离了沙甸人的生活,尽管当地人并没有忘记这一切,但对这一事件人们的叙述大都支离破碎,他们强调的大概有如下两点:一是占领并关闭清真寺的部队(汉族)侮辱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二是给沙甸编造罪名,如密谋武装叛乱、建立“伊斯兰共和国”等。在纪念碑附近一行十来人自发上山除草,说到:“这是舍希德们的陵园,我们这样做是尊敬他们。”

            “舍希德”(shahid)是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的经典概念,指“烈士”、“殉道者”。根据教义,广义上任何一个信仰坚定,因与宗教相关原因亡故的穆斯林都可被称为“舍希德”,而狭义的理解则特指为教捐躯,尤其是在保卫伊斯兰教的战斗中牺牲的穆斯林。与“舍希德”一词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概念是“圣战”(jihad),这个词的原意指奋斗、斗争、努力等,但其最具表现力和仪式性的形式通常也是战斗或战争。因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频繁使用,该词首先被西方人翻译成“圣战”。当然,因“圣战”死去的穆斯林们自然是最当之无愧的“舍希德”。在沙甸“舍希德”纪念碑的碑身四面皆刻有金色的经文:

            以掌握我生命的主起誓:我很喜欢我为主道捐躯,我被复活了,我还捐躯,我再被复活,我还捐躯,我再被复活,我仍捐躯……(《圣训》)

            碑文和诗句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直面赞颂那段历史的反抗者。“舍希德”陵园这些决绝而充满战斗性的语言,可以归结到“穆斯林勇敢、刚毅、团结、执着的精神气质”(碑文)。这里的特殊性在于,国家的历史被浓缩在一个小镇中加以渲染,而政治斗争则被放于教义框架里检视。国家与宗教被杂糅在一起,相互映射,使得对事实的叙述十分困难。沙甸穆斯林当年的反抗带有双重意涵:一是抵制对作为信仰自由的“公民权”的侵压;二是伊斯兰教强烈而持久的“卫教”意识与传统——《古兰经》记载,公元7世纪初,在保卫穆罕穆德传教过程中的阵亡者成了第一批“舍希德”。应当承认,伊斯兰教的信仰是沙甸人能做出明确反抗的重要原因,这一原因也将他们和当时的其他受迫害者区分开来。

            沙甸仅有人口15600人,但竟有大小10座清真寺,其中“沙甸大清真寺”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历史上先后有两座大寺,均被毁,此为第三座),属于典型的“圆顶葱头”的阿拉伯风格。其廊道、拱券、梁柱等建筑细节精心模仿了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圣寺,寺外的广场甚至种植了中东的椰枣。大寺耗资1.3亿人民币,其中1000万来自云南各级政府资助,剩下的1.2亿均来自沙甸穆斯林的捐款,这是沙甸人的骄傲。每家每户都根据各自经济条件踊跃捐款,有的人还捐出一半的家产,当时最高的个人捐款是600万元。“‘信主道且行善’,这是我们穆斯林应有的品质”,大寺的一位保安说。在这座寺的周围,还有9座规模较小的清真寺,每当礼拜时间,多座清真寺的宣礼塔上的广播几乎在同一时间播放阿拉伯语的诵经声,呼唤穆斯林们前来礼拜。呼声在这块群山怀抱的小平地上此起彼伏,反复回荡,将整个小镇笼罩其中。

            沙甸民宅建筑通常会在外立面添加一些阿拉伯式的拱券,街巷的墙壁上,常见学字的小孩儿用粉笔写的中阿双文的“真主至大”,饭店里挂着“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三分之一的沙甸家庭都出过“哈吉”(阿语指真主的客人,即赴麦加朝觐归来者)。沙甸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宗教特色,但 “国中之国”的比喻却实在言过其实。作为中国的一个民族乡镇,沙甸并无根本的异质性。大部分沙甸人都非常和气,他们说着属于西南官话的云南话,很多人还能把普通话说得很溜。至于网上盛传的戴面纱的女人则是夸大其词,这里穿中短裙、丝袜的姑娘也不少。整个沙甸给人的感觉是殷实、安宁和祥和。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媒介人类学中心)

            https://wenku.baidu.com/view/133da2cd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a.html?_wkts_=1686999052377&bdQuery=%E5%BA%B7%E7%94%9F+%E4%BA%91%E5%8D%97%E6%B2%99%E7%94%B8%E4%BA%8B%E4%BB%B6

            有趣的采访

            通宝推匿名:1
            • 家园 您要的依据其实一直在。

              1975年邓小平是军委副主席,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您只要不认为王洪文康生私自调动军队造反,那么这种出动万人的军事行动必定要过邓小平手。

              这是制度,不是个人偏向。依据制度,行动必需有邓小平同意。

              点看全图

              75这事排除王洪文康生全按邓小平身上或者排除邓小平全安四人帮身上都是不对的。

              • 家园 这是中央的决定,他只是执行,也只能执行而已,关键在政治局讨论

                显然,康生和王洪文是支持的,因为周兴确实是康老一条狗(黑毛者所说)。

                如果他可以一言决定,就不会搞政变了。

      • 家园 沙甸事件平反了

        75回乱的国内调查结论是沙甸武装重武器部分由河内输送。

        1979年2月1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省委和昆明军区党委联合发出通知,为“沙甸事件”平反。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对,平反了然后呢。

          75回乱不是对越动手的直接原因。

          但是对其的调查指向河内,就表明对越作战动向早在这个时期已形成。

          如果没有怀仁堂,对越作战极可能提前到77年。

          当然现实中77年在搞人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