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 序章 -- 夏翁

共:💬54 🌺1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 序章

    山西新军,用简单一句话说就是抗战初期由阎锡山出钱薄一波出力在山西所建立的一支抗日武装。用官方书面语言就得说是薄一波同志以抗日救亡活动家的身份与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条件下通过合法形式组建和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总是担心封疆大吏会不会拥兵自重搞独立王国,所以在划分州省边界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开自然的天然屏障,但不知为什么山西是一个例外,西面和南面是滔滔黄河,东面是巍巍太行,北面是大漠狼烟。阎锡山就利用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苦心经营自己的山西小朝廷几十年,连山西的铁轨都比别人窄一号,无论是袁大头还是蒋光头都奈何不得这位阎老西。

    要经营自己的小朝廷就得有一批自己的干将练才,在这一点上还真不能不佩服阎老西的眼光。围剿红军老西没赶上趟,直到红军东征山西,老西才尝到共产党的厉害。他到没有象其他的反共干将那样与共产党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而是想着从共产党里搜罗为己所用的人才,尤其是象山西同乡的薄一波、徐向前等人。

    薄一波1931年被捕,捕前是河北省委秘书长,一起被捕的还有省委书记殷鉴、省委委员安子文,还有胡锡奎、刘澜涛、杨献珍等人,被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后改名北平军人反省院。当时北平是宋哲元的地盘,阎锡山为了把薄一波招到自己门下,1936年8月派郭挺一到北平狱中找薄一波:“阎先生派我来营救你,带来了活动经费和给宋哲元的信,请宋帮忙。另外,阎先生还有信带给你。”当时,我们党也在营救薄一波等同志出狱。所以,薄一波兴冲冲地告诉郭,不必营救了,自己马上就要出去了。郭将这一情况电告阎锡山后,阎立即发来一份电报,要郭转给薄。电报大意是:目前山西形势危急,“希望一波兄回晋,共策保晋大业”。而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薄一波,对此并不动心。他对郭说:“共策保晋大业云云,你做可以,我不适合。我在外边搞了这么多年,在山西又曾两次被通缉。对阎锡山这个人,我不感兴趣。”

    后来老薄还是去了山西,但那已经不是阎老西的面子,而是受党之委托去山西打开抗日救亡的局面的。无独有偶,徐向前在抗战期间也受毛泽东委派,和周恩来去太原,利用同乡的关系做阎老西的统战工作。老西十分欣赏老徐的军事天才,据说曾经说出过这样的话:“政治上依靠薄一波,军事上依靠徐向前” 。

    老薄当然不是单枪匹马闯山西的,延安是配了一大批精壮干将的,杨献珍、董天知、韩钧、周仲英、王鹤峰、廖鲁言、刘有光、谷景生等等都被派到了山西。

    老薄第一招就是从老西那里拿到了合法搞抗日活动的权力,把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 的领导权抓到了手中;第二招就是开办了多个军事性质的训练班,七七事变之前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培训了两万多名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两万多学员来自全国22个省市,以及南洋华侨和朝鲜的革命者,而且大多数学员是各地党组织动员来的,有成批的共产党员、党外围组织成员、释放的政治犯和红军战士等,这些训练班和所培训出的学员为山西新军的组建储备了大量骨干力量。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面对日寇的强大攻势,老西对自己老晋军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因此对老薄献上的组建新军之计马上点头。1937年8月1日,由牺盟会建立了以决死队为主的新型抗日武装──山西新军,到了1939年就发展成了有50个团约7万人,游击军和自卫军也达10万人。

    老西原来是想着用新军来巩固自己的土皇帝地位的,谁知道是为共产党做了嫁衣裳,老西当然不干,于是在1939年底发动了“12月事变” ,企图分裂拉拢新军,驱除在新军中的共产党人。事变对新军造成了比较重大的损失,但大多数新军的部队因此而正式加入了八路军的序列。

    要说抗战初期八路军怎么就迅速地从4万多人发展到了30多万人,山西新军的功不可抹!薄一波功不可抹!山西新军这股抗日新血的补充,对于晋绥、晋察冀、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从55年的将帅名录上可以看出,从山西新军走出了72名将军!

    后面的几篇大概会这样写(跟A兄的新四军初编溯源一文学的),对于每一支新军,简单介绍一下其起源;12月事变前的编制;事变后编入八路军序列的编制;序列沿革至今。

    关键词(Tags): #山西新军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支持夏翁,我是山西省夏县滴……
    • 家园 看来作者化了不少精力。送花
    • 家园 居功至伟!
    • 家园 暂编第一师和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番号更改情况

      山西新军暂编第一师--晋绥军区独立第二旅第三十六团--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二旅第五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七师第二十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七师第二十团

      山西新军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晋绥军区直属第二十一团--晋绥军区独立第二旅第二十一团-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二旅第六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七师第二十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七师坦克团

    • 家园 【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六) 山西新军政卫二○九旅

      山西政治保卫队(简称政卫队) ,主要由决死二总队政卫队、第二战区随营学校、抗日学生游击队、随营四分校游击队、晋西南各县自卫队和招收广大爱国的青年学生、工人、农民等组成的。

      39年4月的时候,政卫队已经发展到了十个大队(第一到第九大队,外加一个儿童大队) ,共4000多人。

      39年5月,政卫队改编为第二○九旅(又称政卫旅) ,下辖第五十一团(原政卫队第三、五、六大队分别编为第一、二、三营) ;第五十二团(原政卫队第四、第七、第八大队分别编为第一、第二、第三营) ;第五十三团(原政卫队第一、二、九大队分别编为第一、第二、第三营) ;儿童大队直属旅部。

      “十二月事变” 之后,山西新军政卫二○九旅大部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晋西支队合编,部分部队并入决一纵第四十二团、决四纵第四团等等。

      晋西支队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东进山东后在晋西留下的部队,开始的时候主要部队是其第三四三旅抗战初期组建的补充团(第六八五团和第六八六团的扩兵骨干以及第六八六团的两个连组成) ,为晋西支队第一团;晋西支队第二团为晋西游击大队编成。新军第二○九旅部队大大充实了晋西支队的两个团,而且还组建了支队的第三团。

      晋西支队40年夏天归建山东第三四三旅,将其第三团留在了晋西,后来编入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五团(见决死第二纵队篇) 。

      晋西支队在归建山东第三四三旅的途中,将其第二团留在了鲁西,支队率第一团于40年10月与师部会合。

      40年冬,第一一五师进入山东的部队先后被编为七个教导旅,其中教导第二旅第四团由原晋西支队第一团编成。43年3月与教导第五旅第十五团、山东纵队第二旅第五团、教导第二旅直属队各一部合编为滨海第四团,43年9月该团兼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后滨海第四团与二分区机关分离。45年8月编入山东军区第2师为第四团,赴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二师第四团,46年2月上旬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直属第二十二旅第六十四团,同年3月下旬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二师第四团,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二师第四团、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第四团、第4野战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今天的第38集团军第113师第337团。

      教导第三旅由鲁西部队组建,其第八团就是原晋西支队的第二团,以后挺有名的“水东八团” 是也。后来第八团被派到新四军五师的中原军区,中原突围时被编为第一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突围后第四团编入中原独立旅,后随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十二纵队以后改编为江汉军区,即后来的湖北省军区。

      • 家园 【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七) 山西新军政卫二一二旅

        山西新军第二一二旅是在晋西南三角地区各县人民抗日武装自卫队自卫总队、游击支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38年9月,稷山支队和安邑支队合编为教导三总队(团级) ,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由稷山支队第一、二大队组成;第二大队由安邑支队组成;第三大队由稷山支队第三大队组成。

        38年12月,在教导三总队的基础上,将晋西南各县自卫总队、游击支队统一整编为政治保卫队第一支队(简称政卫一支队) ,支队为旅级编制,支队下辖十个大队:原教导第三总队的第一、二、三大队依次编为支队的第一、二、三大队;第四大队由曲沃县大队组成;第五大队由安邑公安队组成;第六大队由猗氏支队组成;第七大队由万泉支队组成;第八大队游虞乡自卫总队组成;第九大队由闻喜县政府、牺盟会在同蒲铁路以西地区直接发展建立;第十大队由起义的皇协军组成。全支队大约有3000人。

        39年7月,政卫一支队改编为第二一二旅,下辖第五十四、第五十五、第五十六团。第五十四团由原政卫一支队的第一、三、五大队编成,依次称为第一、二、三营;第五十五团由原政卫一支队的第二、四、六大队编成,依次称为第一、二、三营;第五十六团由原政卫一支队的第七、九、八大队编成,依次称为第一、二、三营;全旅大约4000人。

        另外,第二一二旅还辖有两个游击支队。39年10月,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一支队,支队是由新绛、闻喜、曲沃的三边地带改造游杂部队和动员青年参军而建立的;40年1月,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支队由安邑、猗氏、万泉三县公安队合编而成。

        “十二月事变” 后,第二一二旅列入了八路军的序列,受决死第一纵队辖制(见决死第一纵队篇),40年4月,第五十六团与游击第一、第二支队取消番号,第五十六团第二营、游击第一支队大部、游击第二支队编入第五十四团;第五十六团一营、游击第一支队一部编入第五十五团。40年10月,第二一二旅第二次整编,旅番号保留,所属部队缩编为第五十四、第五十五、第五十六三个小团,每团辖四个连,没有营级编制。

        “精兵简政” 时,第二一二旅和太岳第四军分区合并,旅番号撤销,所属第五十四、第五十五、第五十六三个团合编为第五十四团(仍为小团) ,属太岳第四军分区建制。

        45年12月,第五十四团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十四旅第七十二团,有关第二十四旅的编成请参阅决死第一纵队篇有关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部分。

        • 家园 【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八) 山西新军政卫二一三旅

          山西新军第二一三旅的建军基础是十一个县的抗日自卫队。

          从前文已经知道,在39年初,山西政治保卫队编为第二○九旅;政卫一支队编为第二一二旅。那么后来编成的政卫二支队和政卫三支队就编成了第二一三旅,这三个兄弟旅均属于政卫队系统。

          政卫二支队是38年6月由汾城、襄陵、新绛、乡宁、吉县、河津、稷山等七个县的自卫总队改编的,下辖六个大队;政卫三支队是稍后由平陆、夏县、芮城、垣曲四个县抗日自卫队组建的,下辖三个大队。

          39年6月,山西新军第二一三旅成立,辖第五十七、五十八团(由政卫二支队改编) 、第五十九团(由政卫三支队改编) 。

          “十二月事变” 后,第二一三旅进入八路军的序列,由决死第一纵队辖制,具体沿革请参阅决死第一纵队篇。

          只提一点,当陕南十二旅(即第二十四旅) 日后与起义部队第十七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的时候,其下属的两个师是用原来两支部队几个团混合编成的,大概是为了提高起义部队的战斗力吧。

          第十二旅→第19军第55师

          第三十四团→第19军第55师第163团

          第三十五团→第19军第55师第164团

          第三十四团→第19军第55师第169团

          第十七师→第19军第57师

          第五十团→第19军第57第170团

          第五十一团→第19军第55师165团

          独立团→第19军第57师171团

          52年7月,第19军军部改编为陕西军区,第55师调归西北军区领导,第57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1师。这个时候,以前混编的团又各归其位,即原第十七师的第五十一团被调入石油师,把原第十二旅的第三十六团换回来改称为第55师第165团。

          当年的第55师,现在的第55旅还在第21集团军麾下。

          • 家园 【原创】山西新军今何在 (九) 山西新军山西工人自卫旅

            37年9月18日,山西省总工会成立后,决定创建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号召工人拿起枪杆子,保卫家乡。9月27日,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团级)在山西国民师范正式宣告成立。后来,工卫总队扩大为旅级建制并编入山西新军,称为工卫旅。工卫旅是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工人武装,它转战于山西腹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42年4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在工卫旅全体军人大会上说:“ 苏联有个工人师,中国有个工人旅,就是你们。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

            39年春,工卫旅被阎锡山改编为第二○七旅,下辖三个团:第二十一团、第二十二团、第二十三团。

            到了“十二月事变”后,工卫旅进入八路军第一二○师序列,第二十三团撤消,仅辖第二十一团和第二十二团。

            42年“精兵简政”的时候,其第二十二团并入第二十一团,隶属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

            45年7月编入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为第二十一团,11月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南纵队(又称许、孙纵队) 仍称独立第二旅第二十一团,年底南纵队番号撤销。46年11月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军区第三纵队还为独立第二旅第二十一团,47年8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军仍为第三纵队独立第二旅第二十一团,49年2月全军统一序号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3军第7师第21团。

            虽然前面已经提过,这里还是再简单重复一下第3军在解放后的沿革,52年第3军并入第1军,新的第1军为重装军。其第7师和第9师合并成为第1军第7师;69年全军重排序号,第7师为第1军第3师;85年为第1集团军第3师;98年缩编为旅──第1集团军第3旅。

            • 家园 感冒缺课,带病补花
            • 家园 带花沙发!

            • 家园 【附录1】十二月事变在晋城 (作者:高凤英)

                阎锡山“在三颗鸡蛋上跳舞”

                日寇攻进绥远后,寇深祸亟,云飞浪滚,土皇帝阎锡山深感“灭亡”的危险。他觉得必须小心翼翼地周旋于日寇、蒋介石、共产党三者之间,才能保住他的“存在”,他说:“我是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颗都不行。”

                抗战初期,阎锡山为了借助共产党“守土抗战”,提出“非常时需非常策,非常策需非常人”,请来共产党人薄一波主持牺盟会工作,大同失守后又问:“一波,战争开始了,还没有兵,你看该怎么办?”薄说:“组织新军,改造旧军。”阎说:“旧军是不好改革啦,你就先组织一个团试试吧。”。

                薄一波组建了“山西抗日青年先锋队”,戴“阎的帽子”,说“山西话”,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规定政委是最高长官,由共产党人和牺盟会领导人担任,军事长官从阎的旧军中抽派。阎改名为“山西抗日决死总队”,任命薄一波为总队政委。忻口战役前,又把决死队扩大成四个纵队(相当旅),由薄一波、张文昂、戎子和、雷任民(都是共产党员)担任一、二、三、四纵队政委,习称新军。

              “不能抬上棺材抗战”

              日寇攻入山西后,旧军一触即溃,损失惨重,阎锡山一直被撵到晋西黄河边的吉县。而新军发展成了50个团、5万多人,加上牺盟会发展的游击团等地方武装共10万人,人数和武器都超过了旧军。新军政工人员和牺盟会人员还兼任了4个专区专员、50多个县的县长。这使阎锡山在“逃过了灭亡”之后,对自己的“无条件存在”又忧心忡忡,转而又妄图消灭新军。

                1938年7月1日,阎在吉县古贤村召集旧军师长以上军官开会说:“现在你们的力量大大减少,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三个月,你们就全完了,所以预先给你们开个追悼会。”又挑动说:“你们反对新军,反对薄一波他们,……薄某人是大骡子拉马车,轻松的很,你们这些人哪个能赶上他?”他警告说:咱们“不能抬上棺材抗战”,“不要在最后胜利的场中,没有了自己。”

                1838年3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第二战区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说:抗战以来“二战区削弱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壮大了,我们要自谋生存之道”,“现在天要下大雨,应该准备雨伞。”

                秋林会后,决死四纵政委雷任民即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毛泽东说:“阎锡山要准备雨伞,你们也要准备雨伞嘛。”说到新军时强调说:现在是“天下大乱,到处为王”,随后,中央发出了《关于宜川会议后对山西我党工作方针的指示》,薄一波领导一纵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

                当时,阎对决死队有个估计:薄一波任政委驻晋东南北部的一纵100%是共产党的;驻晋东南南部的三纵100%是忠于阎的;驻晋西的二纵和驻晋西北的四纵是一半对一半,狂妄地提出“要扫荡晋西南、掌握晋西北、摩擦晋东南”。

              12月事变首先在晋西爆发

              1939年1月,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方针,11月的六中全会又提出要“武装限共”,阎锡山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充当急先锋。

                1939年12月1日,阎以发动对日冬季攻势为名,命令决死二纵向灵石、霍县间同蒲路的日军进攻,却命旧军王靖国的19军和陈长捷的61军跟进。3日,19军和二纵196旅旅长白英杰相勾结,突将196旅旅部包围,抓捕政工干部44名,并对地方抗日政权和牺盟会等组织进行摧残。

                二纵政治部主任韩钧即电阎:

                “总座伯川先生:61军欺我太甚,甘作汉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是生报告恩师之最后一言,胜利的结果将见。”

                阎立即召开高干会,说“韩钧对我不称长官而称老师,……韩钧反了!”宣布韩钧“叛变”,命令陈长捷为“讨叛”总指挥,通电全国“讨伐”,“十二月事变”就此爆发。

                二纵经过一个月苦战,于月底转移到了晋西北临县,与接应的决死四纵共同发起反击。结果赵承绶几乎全军覆没,郭宗汾的33军损失过半,旧军反而完全退出了晋西北。

              晋城大地腥风血雨

              在晋东南,阎命第8集团军总司令兼驻阳城岩山的第三行政区主任孙楚进攻决死三纵,摧残抗日政权和组织。孙楚绰号“孙神经”,对共产党极为仇恨,手段十分凶残。当时三纵政委戎子和、司令颜天明恰不在部队,一部分反动军官乘机叛变,所以晋城一带受到重大损失。

                在阳城——

                12月4日夜,孙楚指示阳城县三青团上官凌云等人,砸抄了《新生报社》,秘密绑架了总编五良。中共阳城县委立即将报社人员转移到八路军驻阳城留守处。

                12月9日,孙楚指使83师补充团武装夺取了阳城县政府、县牺盟会、县公安局,吊打、抓捕了共产党员一科科长张健民、公安局长赵养锋等200多人,活埋20人。县委、县政府、县牺盟会和各抗日团体被迫撤离县城到中庄村。孙楚即任命83师政训处主任李英樵当了县长。

                同一天,孙楚还指使33军“地工队”和三青团袭击了各区、村的抗日政权和牺盟会,杀害了四区抗日区长王德政,抓捕了牺盟特派员吴从龙,在后则腰村杀死向中村转移的县政府会计韩纪并抢夺了大额公款,抓捕了下白桑、石臼的抗日村长刘崔明、刘秉政、张志学等。

                12月26日,驻郭峪村的决死三纵第七总队长张济叛变,逮捕总队政治部主任郭鸿璜等进步军官、共产党员26人。转移到了郭峪的阳城、沁水、浮山的党政军机关30多人被抓,又突围到了小南岭村。

                在晋城——

                12月18日夜,县保安团200多人袭击县政府、公安局、牺盟会和决死三营。枪声一响,县政府秘书刘一民即带上白布条打开大门接应,国民党47军出动大批部队以“维持秩序”名义进行配合。公安局长宋镜如、公安局指导员张相之、政治指导员张小峰、县政府教育科长黄崇武、二区区长宋国英(以上都是中共党员)、青救会干部等16人牺牲,200多人被捕,县委、政府、农工青妇等突围转移到土岭村。

                12月下旬,军统特务张鸿惠当了县长后,在大阳村砍死抗日干部4人,在史村枪杀8人,在磨石坡村铡死13人,枪杀37人,在巴公杀死几十人。

                在沁水——

                12月18日,阎军93军10师配合沁水三青团等反动组织,袭击县政府、牺盟会和各救亡团体。由于决死三纵33团提前接应,损失较小,分三路转移到晋城土岭。

                同日,县三青团100多人还袭击了三区区公所、蒲泓、土沃、南阳、扳桥、下川村公所,9人被杀,60多人被捕。

                12月23日,驻苗沟的决死三纵第八总队长孙瑞琨叛变,逮捕党员、进步军官62人,押往阳城孙楚第三行署驻地岩山村,途中枪杀8人。

                28日,决死三纵33团的两个连,被阎军独八旅缴械。

                在高平——

                12月24日,驻柳树底村的决死三纵游击十一团一营叛变,但政工人员事先已撤出,损失较小。

                12月25日,决死三纵政委戎子和从沁源返回到沙口村时路遇彭德怀,彭指示戎立即赶回沁水三纵司令部,于26日率纵队部、第五专署、牺盟中心区机关转移到高平卢家沟村,27日,又受到上述叛军袭击,死伤10多人,被俘100多人,有200多人突围到石村八路军344旅旅部,受到彭德怀、黄克诚的欢迎,后又转到沁源与一旅纵会合。

                在陵川——

                1940年1月,阎任的反动县长杀死抗日干部4人,抓捕2人。

                土岭惨案——

                上述各县遭劫后,1940年1月2日,中共晋豫地委在晋城高会村开会决定:成立中共晋、沁、阳三县工委,由晋城书记史向生任工委书记,沁水书记王逸飞、阳城书记胡晓琴为委员;同时成立晋、沁、阳三县联合办事处,由晋城县长宋乃德任主任,阳城、沁水的牺盟特派员魏永生、卫佑民任副主任。

                1月4日,阎军47军523团和决死叛军孙瑞琨团,分三路合击三县工委驻地土岭村,我10多人伤亡,83人被俘。

                总之,在晋城范围各县的抗日政权、牺盟会被摧残,被杀害党政军干部600多人,抓捕1000多人;决死三纵共7个团有4个团叛变,叛军中的全部党员、政工干部被杀。

              “阎王定下杀马计,跑了马儿又伤身”

              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原想灭新扶旧,没想到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事变后,决死队有33个团干脆脱离了阎军序列,公开和八路军站到了一起;他的旧军却受到了重创;而蒋介石又乘机令10万中央军进入山西,抢占了阎十几个县的地盘,委任了县长掌握了政权。阎心惊肉跳地说:“我不亡于共,也要亡于蒋。”

                新军暂一师师长续范亭讥讽说:“阎王定下杀马计,跑了马儿又伤身”。阎的重臣赵戴文、杨爱源和他儿子也对他埋怨不已。

                阎锡山恼羞成怒,把他的几个马前卒做了替罪羊:以事变中使阎军失利受损的“责任”,把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第33军军长郭宗汾报请蒋介石给以撤职留任处分,骑兵军军长白濡青和33军的6个师长、旅长一律撤职,把主要谋臣、亲信梁化之也以“责任重大”送到重庆交给蒋介石处理。这样又引来高级军官的离心倾向,第6集团军司令陈长捷、83军军长杜春沂、19军军长孟宪吉弃阎投蒋。连孙楚也秘密向国民党中央联系,暗送秋波。

                阎锡山损兵折将、众叛亲离、内外交困、威风扫地,内心十分苦闷。

              阎锡山乖乖地接受党中央的“调停”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采取了高明的决策。中央指示新军提出了“抗日、拥阎、讨逆”的口号,把声讨对象只指向王靖国、陈长捷、孙楚、赵承绶四人,表示还拥护和接受阎的领导,意在给阎锡山“面子”和“借坡下驴”的机会。

                1940年1月27日,中央又指示八路军延安留守处主任肖劲光向阎提出愿意“调停”新旧军的关系。阎只好发电“肖主任有暇,希望前来一谈”。

                2月11日,毛泽东又亲笔起草了致阎锡山电,指示以薄一波的名义发出:

                “长官阎钧鉴:三个月来,山西内部阋墙之争,中外惊疑,敌人拊掌,而演变所极,尤属痛心。盖我为鹤蚌,人为渔人。此渔人者,不但有一日本帝国主义,更有一顽固势力。彼挟其地位以临吾人,企图挑拨吾新旧两军,取吾两军而置其囊中。先取其一,使钧座陷于孤立,继取其二,使钧座陷入绝境。然后分而裂之,摧而折之,而晋绥军尽矣。……为今之计,极宜由钧座调和两军,重新团结,一致抗日。两军……无不服从钧座的指挥……钧座一纸团结之令,则和协之局立现,抗日战线重整三晋矣……”

                2月25日,中央派肖劲光、王若飞到秋林,受到阎的热情欢迎。肖呈上毛泽东的亲笔信:

                “百川先生勋鉴:抗战以来整个华北在先生的英明领导之下,创立了抗日根据地……功在国家,万方敬仰。……近来山西境内发生某些不幸事件,然大势所趋,终必和平解决……”

                阎细读两遍后说:“两位代表带来毛先生手书,不胜感谢。毛先生一定还有事委托二位吧?”

                王若飞说:“毛主席一向认为,抗战开始以来,阎先生是很合作,很友好的。……但近几个月来,不知阎先生何故一反常态,破坏抗日协定,搞‘十二月事变’,大敌当前,当共御外侮,何以煮豆燃箕,同根相煎?”

                阎忙说:“有些事情是出于误会。”

                肖劲光接过他的话茬,“既是误会,我们解开为上。”

                阎顺水推舟:“好,好,我们谈谈,解开为上。”

              经过谈判,在主要方面达成了共识:新旧军停止军事行动和政治攻击,互不侵犯,新军发表声明拥阎,今后要以进步求团结。

                肖、王离开时,阎给毛泽东写了亲笔信:

                “泽东先生勋鉴:肖主任等来获读手书,如亲握晤。……今于抗战第四年代,胜利业以在望之际,仍盼共同努力……”

                肖劲光在离开前重申:“我们的原则,毛主席已明确讲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16个字,报界可以公布。”

                阎不自然地笑:“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可以接受的;这‘人若犯人,我必犯人’似乎太强硬了些,是不是回去禀告毛先生,改成‘人若犯我,我必自卫’?”

                肖、王回延安后向毛泽东汇报,毛说:“一个字也不能改!”

                随后,双方经过具体谈判,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王世英代表中共和八路军于4月初在协议上签字,十二月事变就此结束。

                事变后,决二纵、四纵、工卫旅加入了八路军120师序列,三纵与一纵会师后,一纵归八路军总部,三纵加入八路军129师,阎锡山出钱出枪组建的新军就全部姓共了。

                在晋东南,经彭德怀与第一战区长官卫立煌谈判,重新划定了驻防区:临屯公路、长治、平顺以北由八路军驻防,以南由国民党军驻防。随后,中共晋豫地委和晋城范围各县党组织及所驻八路军,在各县组建了秘密县委后,撤到了平顺,史称“太南退军”。

                阎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充当急先锋吃了苦头,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二、第三次反共高潮中,他都没敢轻举妄动,采取了中立。

              • 家园 嘿嘿 让你反共 活该吧

                阎主席 反共不成 倒被委员长咬了一大口

                活该活该

              • 家园 【附录2】关于确定牺盟会人员军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摘录)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确定山西“牺盟会”人员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决死队”的军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摘录)

                作者:中共中央,总政治部

                颁布日期:1979-12-07

                执行日期:1979-12-07

                  近来,有不少同志提出了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这段历史,如何确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计算军龄的问题。

                  关于参加山西“决死队”军龄计算问题,总政治部一九五二年二月五日,总政治部、总干部部一九五五年十月曾作过规定。一九五二年二月五日规定:“凡于决死队正式成立后,而参加决死队者,其军龄以参加决死队之日算起”,一九五五年十月规定:“抗战初期参加山西决死队、工卫旅、暂编一师、政治保卫队的人员,应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晋西事变(起义)时起计算军龄”。这两个规定不一致,前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后者是不妥的。

                  经研究并请示中央同意,现将关于参加山西“牺盟会”人员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决死队”军龄计算问题,规定如下:

                  “牺盟会”、“决死队”和其他新军部队,都是由我党发动组建,并始终是我党领导指挥的革命组织、革命武装。所有“决死队”(包括其所属的工卫旅、政卫队、暂编一师等部队)成员的这段历史,都应从他们参加决死队之日起计算军龄。

                  参加“牺盟会”的,只下列人员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一)由我党组织或我党领导下的各革命组织动员派往牺盟会工作的,从派往工作之日算起,在牺盟会新发展的党员,从入党之日算起;(二)牺盟会的各级领导人员(指特派员、协助员以及牺盟会县分会、区分会负责人以上人员),在牺盟会活动期间和停止活动以后,一直在我党领导下坚持革命工作的,从参加牺盟会之日算起。参加了山西军政训练班、民政训练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抗日救亡活动的,从参加这些组织之日算起。

                  各单位可按上述通知精神,对参加“牺盟会”、“决死队”等组织成员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军龄计算进行一次清理,凡与本通知不符的予以改正。需要改正的,中央一级机关由各单位党组审定;地方的由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定。军队由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事科学院、军委直属各院校政治部审定。

          • 家园 【(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