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康熙:中医治疟的照妖镜 -- 邪恶博士

共:💬215 🌺11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康熙:中医治疟的照妖镜

    疟疾之名早早就出现在著作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内经》对疟疾发作症状描述是:“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追其病因,认为是“疟气” ,“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治疗嘛,当然是找对症的药物却疟邪啦。《神农本草经》记载常山和蜀漆有治疟的功效。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则提出病因是山岚瘴毒之气,“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再到明朝,名医张景岳更在其《景岳全书》中列第十四篇讲瘴气论证、瘴疟论、大梁李待诏瘴疟论、瘴气回头瘴说、瘴气治瘴续说、瘴气论外备用方、瘴气瘴气论列方等等。( 感兴趣可看这儿外链出处)。总之,一句话,咱们中医治疟算是有千多年的历史和经验了。

    遗憾的是,糊弄老百姓千百年后,终于有一天,这治疟“瑰宝”显了原形。起因是康熙的疟疾。1692年的冬天对康熙而言是很难过的。虽贵为皇帝,打起摆子来却一样,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照理说,有集千年的历史和经验,有汇四海之名医贵药,疟疾这玩意当在御医手里是小case啦。嘿嘿,实际情况呢?用药后,康熙还是摆子依旧。没法,御医们只好建言:请皇上颁旨招贤,有能治愈此病者,重重有赏。痛苦不堪的康熙也只好如此了。当然同时还下一道榜,邀请患疟疾的百姓进入皇宫治疗,目的当然是找“白鼠”来实验揭榜高人们的神奇本事。皇上招贤,有功名利禄的诱惑,自然群起而应,来了无数中药秘方,偏方,还有大神。在旁观闹剧的传教士记录中,有这么一位“神功”和尚。他在四桶井水中精挑细选一碗,然后念念有词地一会儿原地转圈,一会又来一段举杯拜太阳的舞蹈动作,“他做了一百种令异教徒感到神秘莫测的姿势”,然后命令一位疟疾病人跪着喝下井水。疗效如何大家当然想得到:“神功”和尚被立马赶出了大殿。抛开这搅局的和尚,的确有不少医师揭榜,也贡献了不少中药秘方,结果呢,屁用没有!

    最后给康熙治好病的是他身边的传教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派了几位传教士来中国,其中张诚和白晋留在康熙身边做教师。他们看来,康熙得的不过是疟疾,来点金鸡纳霜(奎宁)就没事了。而且正好广东的洪若翰(P.Joames Fontaney)和刘应(Mgr Claudus de Visdelou)两位神父刚刚从法国收到一大包金鸡纳霜。这可让康熙抓到救命稻草了,颁旨要洪若翰等两位带药入京。也就是这一道旨让御医们炸了锅:这些传教士连郎中都不是,能医个啥的病!天下难道还有什么药能比咱们的中药锅子更好?为了大清,为了皇帝,“忠心耿耿”的御医们坚决反对皇帝服用西药粉末。

    打着摆子的康熙可顾不了这些了,颁旨让进宫的疟疾病人服用金鸡纳霜,亲眼见到奄奄待毙的病人服药后脱离危险。至于他自己嘛,按《燕京开教略》记载:“皇上以未达药性,派四大臣亲验,先令患疟疾者服之,皆愈。四大臣自服少许,亦觉无害,遂请皇上进用,不日疟瘳。”呵呵,可以想象当康熙喝下神秘金鸡纳霜药粉时,太监们和大臣们眼神中该有多少惊慌失措。太医院的御医们一定很沮丧,而且害怕。康复后的康熙着刑部严审御医,差点判他们死刑,后才开恩改流放。而传教士们呢,据《中国医史》记载:“康熙好了不久,威风凛凛地带着一大批随从从宫廷骑马出城,并且破例允许人们在街上观看,……陪同出游的有四位神父:洪若翰、张诚、白晋、刘应。”如此天上地下,能怨谁?怨中医吧。谁让它打着千年的招牌却一动真就无实效呢!

    肯定有看官愤怒了,抗疟良药青蒿素是中药开发的典范,你不提这个却只用西药奎宁来说事。那就接着再罗嗦青蒿素。第一呢,这奎宁曾被视为“圣药”,因为康熙病好了后对它特欣赏,没事就赏给臣子和属下用。到18世纪中叶以后,奎宁的应用已相当广泛。查一查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就有此药。如此,奎宁是早加入中药家族了。由此可见,在治疟疾上中医也不得不服人家了。第二,至于青蒿素,还真有说头。前面说了,《肘后备急方》就有“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只是从青蒿到青蒿素,这差别就大了。这个青蒿素就像青霉素一样。从青蒿汁可治疗疟疾得到启发,分离其中不同成分,通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来检测其有效性,直至最后发现青蒿素。这些研究,都是基于现代研究方法的,与中医无关。而中医呢?始终停留在知其然却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所以即使中医用青蒿治疟往往也不是用青蒿素的作用。比如中医用于治疗疟疾的一个传统方剂是青蒿鳖甲煎。而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是耐不住药罐煎熬的,会受热失活。退一步,即使有些青蒿素在煎熬中幸存了,考虑到天然青蒿中本来青蒿素含量很低(0.4-0.6%)。如果要直接从青蒿中熬出足够的青蒿素治病,得,您就一定先准备好一浴缸大小的锅来熬青蒿鳖甲煎(其实还不如熬乌龟王八煎。营养还好些)。一句话,青蒿素的发现是借鉴了中医的实践经验,但仅此而已。真正搞清青蒿的所用机制,发现有效成分,靠的全是现代医学。勉强算一个中西医结合的范例吧,安慰一下依然迷信中医的人。

    元宝推荐:Highway,
    • 家园 没别的意思,我越来越觉得是传教士编的

      清朝皇帝的每一张药方都有保存。如果康熙真的吃了传教士的药,不记载是不可能的。如果河里哪位高人找到证实或否认这件事的官方记录就好了。现在似乎都是传教士的说法。

      • 家园 刚刚看了CCTV拍的故宫

        也说到这件事情,看来是有正规依据的说法。

        • 家园 cctv 的材料是哪里来的呢?还是想弄明白

          没理由青蒿治不好啊?

          • 家园 康熙还曾经赏赐曹寅这个药

            一百五十二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寅病重代请赐药摺

            康熙五十一年七且十八日

              臣李煦跪奏:

              江宁织造臣曹寅於六月十六日自江宁来至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疟,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臣在仪真视掣,闻其染病,臣随於十五日亲至扬州看视。曹寅向臣言:我病时来时去,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但我儿子年小,今若打发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边又无看视之人。求你替我启奏,如同我自己一样。若得赐药,则尚可起死回生,实蒙天恩再造等语。

              臣今在扬看其调理,但病势甚重,臣不敢不据实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济,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拿 [注一]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後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 [注二]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宫中.李煦奏摺]

            [注一]金鸡拿,即奎宁。

            [注二]自[金鸡拿]起至此止,所有句圈,均是原有的朱圈。

            • 家园 我刚才古狗了一下,没见到

              邪恶博士提到的冬季发病。

              网上看到两种说法:一种是

              一六九三年(康熙帝三十二年)七月四日,康熙患了疟疾,服用了白晋、张诚两位神父献上的奎宁后得以痊愈。

              外链出处

              另一种是 1692年,康熙患疟疾,法国传教士张诚,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用锭剂减轻病情,以后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和刘应又将1 磅由印度寄来的金鸡纳皮送入宫中。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康熙染疟及治疗的时间

                因有疑问,故简单回答一下。无法确定康熙感染疟疾的具体时间,因为由蚊叮至病发,疟疾的潜伏期约为7~30日,长的甚至六个月。这和感染疟原虫的数量、种属有关。康熙得病应该是夏秋季节。御医的最初诊断是偶感伤寒,后才转为疟疾。因为御医治疗的效果甚微,下诏命洪若翰和刘应携药入京时已经是冬季。康熙也是因为寒热煎熬甚至有大限临近的恐慌,才不得已转而尝试传教士的建议。即使如此,他也不是马上拿自己当“白鼠”,而是“派四大臣亲验,先令患疟者(人)服之,皆愈。四大臣自服少许,亦觉无害”后才服药。痊愈之后,康熙赐皇城西安门内土地建房给传教士作为表彰。下旨表彰的时间是次年(1693年)七月四日。

                西医治康熙疟疾一事在下面引的《中国医学通史》中有记载:

                [url] http://www.aikanshu.com/books/9417/326869.htm[/url]

                  (二)西洋医学的传入

                  1、十七、十八世纪传教土的医药活动

                  清初传教士的境遇远不如明末,然而这段时期的医药活动却比明末频繁,这主要得益于康熙帝的奖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身患疟疾,法国传教士张诚(P.Joan Franciscus Gerbillon,1654~1707)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P.thomas Pereyra,1645~1708),用锭剂减轻了他的疾病,以后法国传教洪若翰(P.Joames Fontaney,1643~1710)和刘应(Mgr Claudusde Visdelou,1656~1737)又将一磅从印度寄来有金鸡纳皮送入宫中、,皇上未达药性,派四大臣亲验,先令患疟者(人)服之,皆愈。四大臣自服少许,亦觉无害,遂请皇上进用,不日疟瘳。”((法国)樊国梁《燕京开教略》中篇37页),康熙因此信任传教士,并“特于皇城西安门赐广厦一所(即北堂,又称救世堂)”。

            • 家园 谢谢你的资料。
          • 家园 这个片子看起来还是比较严谨的

            很多地方涉及原件看起来都是到国家第一档案馆去拍的。

          • 家园 (再改)是不是时间问题,

            当时康熙病发为冬季,应该不产青蒿吧。而且据说,青蒿药效最好的时候是在农历三月结籽的时候,过了之后,药效就很一般。据网上看来消息,有谚语“三月青蒿四月草”这么一个说法。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但是冬季染上疟原虫,这个有点奇怪。转此贴

            链接出处

            • 家园 如果此事为真,也好理解。

              也好理解。 青蒿搅汁的效果和青蒿素的效果差很多。青蒿素优化了化学结构的。

              奎宁那时还没有抗药性,效果比青蒿汁的效果可能好。 金鸡纳树可惜不原产中国,要不我们应该可以发现了。

        • 家园
    • 家园 青蒿鳖甲煎是治疗疟疾的?

      青蒿鳖甲煎是用来 清虚热的。幸好你原文里“青蒿一把绞汁服”打了你自己一吧。

      中医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自己。 中医怎么就不能做“通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来检测其有效性”

      西医的疗效超越中医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 20世纪出的流感全世界死了2000万,中国多少?何况那时有政府么?

      很怀疑康熙的故事是编造的(请你给出处),但即使偶尔输了一吧,又有什么?中世纪黑死病,猩红热,你问传教士会不会治?中医在外来的烈性传染病的挑战面前,超越自己,温病学派横空出世, 保证了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如果那时你是欧洲人,就只有的等死得命。其他的病象中风等, 呵呵,你教他们找god 吧。

      • 家园 二十世纪初的流感?

        西班牙流感好像没有传播到中国的记录吧?

        >>中医在外来的烈性传染病的挑战面前,超越自己,温病学派横空出世, 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话听起来挺自豪的,可是证据呢?

        • 家园 对付流感中医难道有神奇?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中国的情况如何,是否我们的中医独挽狂澜救众生于水火呢?不妨看从下面的记载,看中医是如何“在外来的烈性传染病的挑战面前,超越自己,温病学派横空出世, 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外链出处

          据古代医书1918 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国,3月始自广州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泛,北平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现过两个流行波。县志记载:1918年4-5月,沪地人士患流感者甚众,独北平一隅有数千云,8月间亦如此,1918年1-2月中流行症复盛,因之而得肺炎者甚多。当时中国报界称此疫为“骨痛病”,“五日瘟”,“时疫”,热甚猖獗。抚顺约有七千患者,只产煤四分之一。齐齐哈尔及长春每日每处死亡者百名,闻棺材商甚忙,常有造不敷卖之感,亦载奇闻也。1919年浙江温州附近地区约有10%居民死亡流感。

          不妨对比一下同一资料中的另一个数据。法国正在大战中,而“第一波病死率为0.12%,而第二波为7.7% ;1919年1~5月为第三波,流行程度轻,时间短。”

          外链出处

           一九一八年流感大流行也波及中國,據不全記錄:全國各地流感流行猖獗,患者甚眾;上海流行三個波與世界情況相符。有說流感大流行三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員警患病過半,哈爾濱百分之四十人口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

          縣誌記載:一九一八年四至五月滬地人士患流感者甚眾,獨北平一隅有數千云;八月間亦如此;一九一九年一至二月中流行症復盛,因之而得肺炎者甚多。浙江溫州地區約有十分之一病人死於流感。當時中國報界稱此疫為「骨痛病」,「五日瘟」,「時疫」,熱甚猖獗。撫順約有七千患者,只產煤四分之一。齊齊哈爾及長春每日每處死亡者百名,聞棺材商甚忙,常有造不敷賣之感,亦載奇聞也。台灣在一九一九年,有八十萬人受感染,二萬五千人死亡。

          至于青蒿鳖甲煎,隐心引过《温病条辨》原文,我不罗嗦了。康熙疟疾的故事够老的,出处不是摆在那儿?!见《燕京开教略》,或者以“康熙 + 疟疾”google一下。

          此外,我已经答复过了,对“西医”一词我持保留态度,而更愿意用现代医学来代替。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就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分。所以要替中医在流行病学上扳场子,别拿中世纪说事。正儿八经教你一招:说说种痘治天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