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急诊室的故事 zt -- chatterbox

共:💬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急诊室的故事 zt

    1. 问路

    这几天我很不爽,一直咳嗽。缘故是上星期某一天,我不幸着工作服在门诊大厅 里经过,远远的一个患者举张单子飞奔而来。鉴于一贯的经验,我知道他是问路。作为一个公民,我不是不能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诸如200次:心电图在一楼大厅西部。可是问题是这样的,几乎所有人在医院里都迷路,更重要的是,坚信自己一定会在医院里迷路。这个信念使得所有人都在医院变成了文盲。虽然地面画着四通八达的箭头,头顶是白底绿字的标牌,拦腰还有墙壁上的说明,从逻辑上来讲,基本上照顾了国人老中青三代的平均身高 +-2个标准差,可是这些人就是看不见。譬如昨天,我刚出办公室,在门口犹疑不决的一哥们儿就追了上来,并且高喊大夫大夫。我在意念中展开凌波微步试图甩开他,可还是在50米的拐弯处被擒。丫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大夫,2诊室在。。。在哪儿?”你看 ,事实证明,我并非完全没有医德。门上比我脸还大的字,病人就是看不见,我们这儿也不是他 妈的眼科啊。我调整心情,好脾气地告诉他:“如果你不跟着我,你现在已经坐在2诊室里了。--刚才你就站在门口。”

    扯远了。话说我知道他要来问路,没有洗手间可进,没有一张白纸可以充耳不闻地读,情急之中我低下头爆发一阵咳嗽,待患者几次欲问的时候,我已经咳得说不出话了。眼看一个擦地的临时工拎着墩布过来了,我总算解放--可是就此居然真的咳嗽起来了。并且在事过一星期之后,隐隐有愈演愈烈之势。万般无奈我到街坊放射科去照像。是这样的:我们急诊科跟放射科事实上只一厅之隔,每天我无数次回答:照像在对面。以至于在科里开会时,大家提议是否该雇用个下岗女工站在门口,每天的职责就是告诉每个来急诊科的人:放射科在对面。虽然由于经费的出处问题,这一提议被否决,你们也可以想象这事儿带给我们的困扰了。照完像刚走到放射科门口,迎面过来一大群人,为首的中年妇女急火火地揪住我问,大夫!急诊科在哪儿?! #.%@!@―**,faint~~~,逊加ed。一瞬间我所有的苦恼都得到了补偿。

    2. 医生的怪癖

    所谓怪癖的划分标准,其实也因人而异,我把我不理解的事情就称为“怪癖”,例如我对油炸臭豆腐的痛恨,超过一切耳熟能详的丑行,但是偏偏有些人围着摊子吃的不亦乐乎。怪。所总结的关于医生的一些职业习惯,大抵也就是这个数量级。

    一、洗手。相当一部分医生有洗手过勤的毛病。比如我一个普外的朋友,他的特点是看完一个表抗阳性(HbsAg+)的病人必须洗一次手,为此已被患者投诉n次,罚款逾千元,仍痴心不改。当然可以理解为医生有洁癖,但怪就怪在医生并不卫生,因为我不止一次看见一个大手术完毕,主刀的教授根本不洗手,甚至连手套也没摘就抓起面包大啃。

    二、搔痒。首先要澄清,医生这个群体发生皮肤病的几率绝不会高于普通人,事实上,大多数医生也不会动辄撩起白大褂搔痒。痒这件事,最大的魅力就是发生在坚决不能搔时,例如你披挂整齐,严格遵照无菌术的规范剪了指甲,刷完三次且泡完三次手臂,穿上了手术衣,带上手套,自己的手臂、前胸变成了神圣的无菌区之后,立刻痒痒就来了。多数是前额有一缕头发跃跃欲试,从手术帽里钻出来,这种情形比较好办,招呼个护士就搞掂啦。比较糟糕的是后背、肩胛骨周围的痒,除了手指甲或类似的尖利器具无法化解,那就惨了,因为非但你的手是禁地,别人的隔衣搔痒也很难解决问题――说不定搞得更痒,知道手术室医生的常规解决办法么?呵呵,蹭。是啊,就是两个人眼神一递,然后就背对背开蹭。

    三、说话。马季有个相声,是说医生吃饭聊天的职业病,虽然较夸张,但也确有类似事件。比如上次,我们几个朋友在一家小饭店吃饭,席间一个朋友夹起一块肝,对另一个说:你说,这是肝左叶还是右叶? 另一个也不含糊,研究一会,肯定地说:左叶!你看门静脉的分支走向角度比较平直,这是肝左叶的特点。然后他夹了块肥肠,也问那个人,你说这是哪段肠管? 前者回答:这是乙状结肠,脂肪成分不多、粘膜光滑,TMD这家饭店蒙人!用乙状结肠冒充直肠卖给我们,老板!!! 老板没过来,旁边桌一个哥们儿脸色苍白地来了:求求你们,你们这桌我结了,别聊这个了成么?!

    3. 称谓

    要是你到医院去看病,你一般管那些穿白大褂的人叫什么?在我读医科大学之前,我以为医院里只有医生和护士这两种人。不过那时我还小,即便到医院去,也是父母领着,轮不到我亲自说话。后来在医大附属医院工作,延续下来的称呼就是“老师”。很奇怪吗?在医院里,我们称呼较自己参加工作早的人为“老师”。当然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叫我老师的人也慢慢多起来。在医院里,“X大夫”,一般是上级医生对年轻医生的称呼,或者本院的医生称呼那些进修大夫。如果你胆敢称呼某老大夫为“大夫”,那是要作为造次而遭到训斥的。但是,“大夫”在日常工作中却成了奢望,尤其是我辈年轻女医生们。当然,这是指广大的患者对于我们的称呼。

    一、护士。这是使我最不愉快的称呼,比较多见于某些30岁以上的妇女。不仅由于身份与地位的差异,还有一种莫名的气愤。怎么我就那么没有医生的气质吗?并且往往追着你叫“护士”的人,多数都是需要做诸如拔点滴、换导尿管、处理大小便这一类比较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你需要耐心解释你不是干这个的,一般她还会反问一句“那我找谁?”你找谁我管的着吗?当然你不敢这么说,否则一定遭到投诉,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二、小姐。比较洋派一点的病人称呼年轻女医生。这称呼本身是没什么的,我是说--如果我穿着休闲装,戴着太阳镜,走在街上的时候。可是我白衣森严、胸卡齐备,对着那些多数带点戏虐的眼神时,心里就颇不愉快。尤其现在,小姐代表的含义。。。

    三、大姐。 如果说“小姐”只是让你觉得不那么严肃,“大姐”这称呼简直能折磨死你。此种多见于北方中年汉子。常常一群人跑进来,为首的满面殷切地问你“大姐,这病怎么看?”望着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你简直恨不得唾他一口。天啊,我有那么老吗?!可是若你浓妆艳抹一番强调你的年轻,除了遭病人不信任的白眼,就是被理所当然地称为“小姐”。

    四、同志。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那些老革命。这称呼倒没什么不好,是我较喜欢的称呼,不过很难得听到。而且这一类老革命往往在和颜悦色背后,都有非同寻常的要求,比如,上一次有位老同志就不卑不亢地要求我这位“小同志”讲明他92岁的母亲“低蛋白血症”的问题。我口干舌燥讲了10分钟,他仍表示没明白。无奈我只好告诉他老人家:我读了5年医大本科兼2年多研究生,尚且不敢说明白这个问题,您看。。。

    其实,在医院里,最合理的称谓莫过于“大夫”,不论他是干什么的,只要你称“大夫” ,基本上100%接受(包括院长:-))。所以,在下一次全院年会时,我打算建议在医院的大门上,“患者是上帝”的下方,打出一道横幅:“请您称我大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