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问个俗问题,宝玉是否可以两个(宝钗黛玉)都娶呢 -- donkeyking

共:💬37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个俗问题,宝玉是否可以两个(宝钗黛玉)都娶呢

    问个俗问题,宝玉是否可以两个(宝钗黛玉)都娶呢

    古(男)人又没有从一而终的限制,红楼梦里的男人谁不是妻妾成群

    在经济上对于贾家只有利没有害,黛玉如果嫁给外人,贾家是要负责掏嫁妆的,嫁给宝玉嫁妆就省了。宝钗的家庭情况情况如何,大家都清楚,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毕竟架子名声摆在那呢。宝钗嫁给宝玉之后,贾家也能名正言顺的帮助薛蟠打理打理。

    至于在感情上吗,我看宝玉未尝不想一并娶了,鱼和熊掌兼得,有什么不好。倒是二女婚后的关系是个难题。

    诸位看官如果您是宝玉该有如何想法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如果两个都去,那红楼和那些小说话本还有什么区别!

      红楼之所以为红楼,就在于他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

    • 家园 嘿嘿,以黛玉的个性她会同意吗?
    • 家园 自周代以来就实行一夫一妻了

      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妻,其他的女人称为妾,属于合法的情妇。妾的家属与男方家属不算姻亲,妾的孩子没有继承权——除非妻没有儿子。

      唯一的例外是皇帝,皇帝的妃也享受妻的待遇,但地位仍不如后。但贾宝玉同志显然级别不够,只能有一个妻。再有多少个女人做妾是没限制的,但大户人家的女儿,如林、薛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 家园 都娶就不是红楼梦了
    • 家园 好问题!表达了大部分红楼梦男性读者的共同意愿!

      这个问题俗的让人羞答答嘀。

    • 家园 问题不在于娶谁不娶谁,而是谁为大

      况且贾宝玉根本就不想娶宝钗.

      从另一个角度说,宝黛二位只要没有坐上二奶奶的位置,那么连坐姨奶奶的机会都没有.

      • 家园 嘿嘿

        其实贾宝玉机灵的话就应该能想到自己的母亲不喜欢带鱼,自己的奶奶喜欢带鱼,但对带鱼的身体有所顾虑。不妨娶宝钗,传宗接代,娶带鱼,终生相守。古代也是有两个正妻的。带鱼的肺结核在古代很难治,正常情况她活不太久。到时候,子孙也有了,宝钗也身体倍棒,吃嘛嘛想,多好。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假设贾家没倒,黛玉没病死的情况下。

        好像成了贫嘴张大年的故事了。

        • 嘿嘿
          家园 两个正妻,貌似只有兼祧情况下才可以吧

          宝玉又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 家园 兼祧婚姻

            兼祧婚姻

            俗称一子顶2门。即兄弟2门或3门只生有1个男性后代时,可分别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传几门的后代。清律附例开独子兼祧之先例,清律附例规定:“如可继之人,亦系独子,而情属同父母亲,两相情愿者,取具阖族甘结,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兼祧的目的是为了承继香烟后代,实际上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合法存在。在香港因沿袭旧律,故兼祧婚制度曾长期存在。后于1970年7月10日颁布的《修订婚姻制度》中予以废除。香港现行法规定:1971年10月7日以后,“任何人均不得缔结兼祧婚姻。”但在以前已建立的兼祧婚姻,及双方所生之儿女,其地位及合法权益均受保护,不受任何影响。

    • 家园 那红楼梦可以改名

      叫鹿鼎记了

    • 家园 当然可以啦

      古人无论说什么,都要提出什么古圣先贤尧舜禹汤作为行动道德的榜样,那么钗黛效法一下娥皇女英来个斑竹一枝千滴泪。不也是段佳话吗?曹雪芹早就想好了,特特的把林黛玉弄到有凤来仪居住,还送了她一个潇湘妃子的雅号。一番用心,不言而喻。

      至于钗黛之间的关系,那更不是个问题了,曹翁早有伏笔,在红府家宴刘姥姥的那出,自林黛玉口没遮拦起到薛宝钗送燕窝,两人已经是孟光接了梁鸿案,相知恨晚了。

      程高续本有些误导作用,其实钗黛之间虽然小时候有小儿女的醋意,但并不是真正对立的关系,她们两个是曹翁理想的一分为二。

      • 家园 老曹不可能这么想,红楼中的女性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独立

        那种古时候的神话就象大同小康一样纯粹是幻想。可能有博爱的女人,但肯定不多,也没出现在红楼梦中。事实上古代妻妾制度也要遵循儒教的礼法,妾的地位比妻低得多,完全上下级的关系,如果妾仗着丈夫撑腰不守规矩,不仅全家名声不好甚至可能招来政府干预。所以那两位谁不是正妻就相当于输得很窝囊,还不如不嫁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