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插队故事(一)出发 -- njyd

共:💬166 🌺4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插队故事(五)草原上的生活、实用技术和匠人(下)

        匠人:

        “高技术”的工作蒙族牧民就不愿干,除了几家汉人会修修补补外都只有依靠陕北来的匠人,那些匠人在当时也可以算是“高收入”者,大概走西口就是这样开始的。

        皮匠:

        先要用大刮刀地皮子上残余的肉、脂肪刮掉,同时刮过后皮面也变白了。按皮张的大小、形状、有无破洞决定哪块皮用在哪个部位,画好线,用专用的割刀裁好再缝制,接缝处不知为何还要夹上一条同样的皮子。缝合在一起用一只碗扣在领口部位划个圈,按圈裁下领口就开好了。(这个方法邓小平也会)然后上领子,领子一般用羊羔皮,如果用牧民自己打来的狐皮就成了高档皮衣。

        泥匠:

        砌锅台、盘炕、盖房子都是泥匠,我们那儿只有大队供销社是瓦房,其他包括大队部都是土房,没瓦匠什么事。

        陕北来的泥匠也算是牛人,用的泥抹子足有三四十厘米,比普通抹子长了一半多。盖房基本不用砖(只用六个半截砖)所以不用瓦刀,该用砖的地方都用土坯。

        沙地下一两米的深度有一个四五十厘米厚的含粘土层,里面大部分还是沙子,不过粘结性较好,当地人叫白泥。先要在附近挖出白泥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脱土坯一路打墙。

        脱土坯要点小技术,CCTV有个引进美国的全球族行竞技节目里面的洋人脱土坯怎么也达不到标准。第一步要把泥和好,要均匀、软硬适中,用脚踩比较省力。和匀后做个七八厘米高的立面,要能自己立住不变形,在这个要求下越软越好干。脱坯时先地地面的沙子搞平,放好木模,木模内表面要先撒满沙子以利脱模。双手挖下一块适量的泥,用力掼进木模。这一下最关键,力道用足了脱出的土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很好用,那几个洋人就是不会这一招。如果轻放进去再用手压下面四个角和棱是做不出来的,如果用棍子捣土坯内部整体性又不好。但如果用力过大下式面就会凸出,因为我们那儿是沙地。

        打墙的一路要先把地面弄平搞实,说是搞是因为不存在压路机,沙地打夯也不行。方法是灌水,可惜那时没有网络,否则就方便了,水要一担担从水井挑过来。沙地上灌上足够的水就会变的密实,原理不清楚,不知道能不能做个研究出几篇论文去搞个硕士博士玩玩,哪位河友有兴趣?

        待地面变的稍干就可以进行地面以上工程,在墙的位置下铺一层比墙底宽一些、十厘米厚的白泥打实,上面就可以打墙。先打东、北、西三面墙,后打南墙,南墙打到窗台高,其他三面要打到两米多。

        打墙要用跳板那么大的木板,我们那儿没有,就用手腕粗(这是男生的标准,如果是女生就要胳膊粗)的木棍绑成一排,这木棍同时也是盖房顶的材料,用在房顶上就叫椽子。要绑四块,两块用于打墙时两边挡土,只要有二三十厘米宽就行了。另两块长度要高于你打算打的墙高,宽窄决定了墙的厚度和墙形,上端宽度大约三十多厘米,下端四五十。匠人一般会做的窄些,因为窄一点就可以省很多力,但墙就薄了,反正他们不住。

        先打北墙,后两块竖在两端,相距两米左右,太远了横的挡土板强度不够打出的墙会鼓肚。绑上挡土板,铺上10cm左右的土,夯实,太厚了夯不实。再铺上一层土,高于挡土板时把它上移,直要所要的高度。夯土锥是根一米多长的木棍,下端装块半圆石头,上端有横把手。墙长度不够就从一端接着打,这时只要一块端板就行了,另一端有刚打好的墙做模。你如果见过北方的土墙可以发现有一段段的接缝。北墙打好后再打东西山墙,在山墙内侧按梁的位置挖好柱槽,后墙挖上烟囱道用土坯封口。

        很难把墙打到房子那么高,所以上面有一小截要用土坯砌。那儿的土坯比标准砖差不多大,比南方象城砖那么大的土坯要小得多。砌上土坯后要马上在内外抹上泥以防突然降雨,否则土坯淋雨后就酥了要换掉。

        盖好房顶后用泥封上柱槽,先抹上房顶防雨再抹外、内墙。外墙和屋顶的泥中要掺大量的麦草以增强抗雨水冲刷能力,内墙泥不掺草可以抹得很光,抹前要先把内墙铲平。地面铺泥后盘炕,一间房大约东西三米南北四米,屋内北半部整个是火炕。砌好炕墙装上木制炕沿,里面填上一半沙土,盘上烟道。烟道有弓字形和目字形,用现在的术语就是串联型和并联型。盘炕的技术全在这里,烟道盘得好又拔烟热度又均匀,盘的不好不是倒烟就是炕头烫的睡不住人,炕尾还冰凉。有的在炕面最上一层泥中掺血,干后就象混凝土一样不怕水。不知道房顶为什么不这样干。

        白泥干后颜色是发白的,淘洗出的细泥汤可以用来刷墙,几乎和石灰一样白。

        木匠:

        除了打些炕桌、躺柜外就是配合泥匠盖房子。修整大型木料用锛子,有点象挖地用的锄头。这东东比较危险,我为知青自己盖房子时就一下砍在小腿上流了一鞋子的血。木料全部去皮露白这样比较好看,只在梁两端与柱相接处找平做出榫卯。柱子因为埋在墙里只要有五六厘米直径就够了,柱下垫块半截砖,知青盖房子用的几块砖是里日布不知从哪找来的。

        梁、椽上好后盖上红柳条编的笆子再铺上笈笈草,这种草长的又硬又高,牲口是不吃的,牧民对所有能喂牲口的草都是非常珍惜的。再抹几层泥。房顶要后高前低以保证不积水。

        余下就是做门窗,很少用玻璃,基本上都是用窗纸糊。

        看木匠的技术就在接缝,好木匠可以做的天衣无缝,不看木纹几乎分辩不出来。看泥匠就看内外墙角直不直。用俗话说就是“泥匠一条棱,木匠一条缝”。

        上面之所以能说的较细,是因为我和喇嘛两人为知青盖了四间房子。

        当时内蒙牧区和农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平顶土房,远看也难以分辨大小。几年后我们已离开牧区但还在内蒙,有一位知青的老爹坐火车来探望,见面第一句就是:这儿怎么全是猪圈?

        那里还有一种不用大木料的房子,用红柳条捆成长捆弯成拱形,盖这种房子除门窗外没木匠的事。牧民的这种房子象个蒙古包不太大,我在旗铁工厂看见这种方法盖的厂房单跨有十几米。

        铁匠:

        在那三年只见来过一次铁匠,因为要人背所带的工具都很轻便,铁砧子只有方面包那么大,徒弟用的铁锤也很小,也没什么材料,所以不能新打只能修理旧农具。我找到全大队唯一的一根螺纹钢筋想叫他打一把大刀他说打不了。不用风箱用轻便的皮囊鼓风,皮囊是从颈部开口剥下的小牛皮。

        修理旧农具就需要把两块铁连接在一起,铁匠把铁烧得发白,接口处撒点沙子赶紧锻打就能粘好。锄头、铁铲打好后还要“抹生”,本身是熟铁打成,也是烧的发白,然后夹起一小块生铁(碎锅片)往上抹。生铁熔点比熟铁低会熔在熟铁表面,这样就形成软硬不同的两面,越用越快。生铁很脆,打小刀用这种方法就容易崩口。打小刀是用夹钢法,两片熟铁中间夹一片钢,打出来又好磨又快。

        毡匠:

        牧区羊毛多毡子用的也多,炕上铺的,马、驴鞍垫的甚至有些蒙古包用的都是毡子,冬天防寒门上也要挂块毡子,几乎是内地要用厚重的棉、帆布的地方那儿都用毡子,还有毡靴和毡帽。

        羊毛粗看是一根丝,放大几十倍后就可以看到表面有象鳞片一样的结构,受湿就会张开,干了就闭合,所以羊毛容易纠结在一起。其他毛如兔毛就没有这个结构光滑滑的,所以兔毛衫容易掉毛。古人真是很聪明,虽然看不到精细结构但对外部特性了解的清清楚楚,历来都是穿羊毛衫其他毛衫很少。但这个特性也造成羊毛不适于做羊毛棉衣,容易结块。

        擀毡子就利用了这个特性,第一步当然是弹匀,如果毛太长还要剪短。弹羊毛比弹棉花费劲,弓比棉花弓扎实,不用弹花锤,用一个一头握在手上一头固定在上臂的东东来回用力拨。弹好后铺在竹帘子上淋些水,帘子连羊毛卷起来用力擀,擀到羊毛结成块,铺开再用手压、拽、推、整成所需要的形状大小。毡匠肯多出些力擀出的毡紧密不易坏。

        毡靴和毡帽没看到制作过程,估计要用模子。

        毛匠:

        毛匠是织羊毛布做羊毛袋的。

        织羊毛布用的是山羊毛,那儿的山羊毛至少有五六厘米长,最长的能长到十几厘米。

        纺山羊毛线时与牧民纺绵羊毛线一样,也是一手抓住一团毛一手往出一点一点地拽。但不用纺锤,用一台有特殊的纺车,一个人摇能带动七八到十几根纺轴。纺线时就见到一个人在摇纺车,另一边七八个人在慢慢往后退,中间连着长长的毛线。

        织羊毛布和内地手工织土布一样,织布机要轻便些,速度也较快,因为羊毛线要粗的多。织出的羊毛布宽度只有四十厘米左右,做出的羊毛袋也是细缉长长的,装一袋粮食近一人高,有两百斤左右。

        蒙医:

        照理说蒙医不该归于匠人一类,但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学徒或世传出身,我们队上的蒙医水平也有限,我了解的事也不多,不能单独成一篇只好就放在这里。

        蒙医与中医相近,也主要靠望、闻、问、切诊病,蒙药也属于中草药,只是不熬成水和做成丸药,也许是没有全面了解,在我们队上的蒙医就这样。

        他们平常也能治些小病,在知青到这里之前牧民生病了只有找他们看,重一些到公社找医生,(公社医院(诊所?卫生站?)当时总共只有一人,是东胜卫生学校毕业的年青人,这位护士医生还真能解决不少问题。)需要动兰尾以上的手术就要送到旗医院,往往来不及。

        我们大队的老蒙医水平一般,这就给知青“纂权”当赤脚医生带来了机会。他胆子还不小,有一位牧民扁桃腺发炎肿大的厉害造成吞咽困难,他操起一把剪羊毛剪刀把扁桃腺剪去一半,这下连水也很难喝下去了。幸好知青带有青霉素,一位后来当赤脚医生的女知青给他打了不少才……。

        蒙医说了顺便说说兽医,我们队的兽医就是副大队长、支部书记里日布。水平怎么样不清楚只知道他每年要负责指挥牧民给牲口灌敌百虫防治寄生虫,这是当时的标准做法。他好象上过兽医学校,就是他骑骡子时被雷击中自己没事骡子死了。事后派我们并亲自监督着挖个深坑把骡子埋了,还洒了石灰,说是要传染。

        

        看到河友说狗狗地图有更新,今天查了一下。先找到海勃湾,清楚多了,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住过八年的地方。再顺公路找到鄂托克旗,好象比原来清楚了一点,但马路还是看不清。再往下找到可能是我们公社和乌兰淖大队,还有一小块绿地可能是斯不扣大队部。水利队附近的一个碱湖可以看到,湖上发现了人工设施是原来没有的。我住了三年的水利队怎么也找不到踪迹,不知找错了位置还是被明沙埋了,清晰度差了一点。感觉明沙面积比当时多的多了。

      关键词(Tags): #知青#大队#牧民#水利队
    • 家园 【原创】插队故事(五)草原上的生活、实用技术和匠人(上)

        中华文化遗产日刚过去,先写这个主题凑个热闹。

        草原上牧民应用的技术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这个词现在正风行一时。

        牧民可以说是半商业半自给自足,所以应用技术主要集中在牧业生产和生活上。

        生活为先。

        衣:

        当地不生产棉花,当然布只能外购。羊绒自己无法加工,只能卖掉。绵羊毛是大大的,除了一些新派人物和干部外,几乎人手一只纺线锤,开会学习、劳动休息时个个都在纺线,有人还能一边走路一边操作,经常可以看见牧民一边放羊一边纺线。

        纺锤是倒丁字形,一竖就是根粗铁丝头上弯个钩,一横要重可以惯性大些,一般用草原上特有的一种硬木,(树名叫黑格来。这种树生长很慢,据说要上百年才能长到一人多高。树形也不正,不能成大块木材。木色黑红,木质又硬又重,在水里是沉下去的。)有用牛、驴腿骨的更好。

        纺线时用手象玩陀螺一样一捻,两只手从一团羊毛中连续往外拉,羊毛要先用柳条打松,拉出的毛就缠成线。一定长度后绕在铁丝上,纺出的线用来织毛衣、裤、袜。牧民都穿这种毛衣,所以供销社中见不到羊毛衫。织毛衣全部是男人的事,手法也与内地不一样,内地是右手心向上,他们是向下。

        冬天只穿不上面子的光板带毛皮衣皮裤,现在这种时髦的光亮皮装在那儿是没有的,棉衣裤在那儿很难抵御冬天的严寒。做皮衣是高技术,只能请外来匠人制做,熟皮子所花时间较长所以只能是自己的事。羊皮剥下后晒干保存,要加工时先放在水里几天泡软,然后浸在一种玉米粉发酵液中N天,时间到后洗净晒干就行了。熟牛皮也这样干,这种方法熟好的皮质量不太好,但里面没有有毒化学物质,水一泡就变软,再多煮煮就能吃,中国以前民间的熟皮方法应该与此类似。所以网上流传的一篇质疑红军长征时吃皮鞋的帖子只能表现出作者的城里人无知。

        冬天穿的一种毡靴也要请匠人。

        食:

        牧区蔬菜只有酸菜、土豆,牧民每天要喝大量的茶,大概能补充维生素。茶是易于保存的砖茶,我从内蒙带回一块放了五六年也还能煮茶喝,一点也没有异味。说煮是因为砖茶是压成一块块的,很硬,开水泡不开。要敲下一块来放在壶里煮开才行,煮开后放点盐。制砖茶是用平常摘茶剩下的劣质茶叶,还夹杂着不少梗子,但喝惯了味道还不错。往往煮好后往里点些牛羊奶(养什么牲畜点什么奶),这就是奶茶。有时还加点酥油,就成了酥油茶。

        早歺和在野外时喝炒米或吃青稞面,说喝是因为吃时把炒米泡在茶里,当然也可以是奶茶或酥油茶,也可以加点捞岱子(音,以下此类都是蒙语译音)和奶皮。青稞面是青稞炒面用茶和了吃。

        中晚饭有忽辽饭、面条、油炸饼等。经常也吃肉,都是大块煮肉没有其他做法。煮肉时只有盐和花椒,没有其他任何作料。肉也不煮烂,吃时还要小刀帮忙,蒙人能用小刀把骨头上的肉、筋刮的干净净吞下肚里。

        就这样吃了三年也没发生缺乏维生素什么的,倒是回城后经常发生烂嘴角等维生素缺乏症。

        炒米是用糜米(小米中的一种)制作,先把带壳糜米炒熟,再用捣臼(这捣臼经常可以在介绍少数民族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去壳就成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过几天后香味就差了。当时国家供应的糜米很少,主要靠水利队种,收成也不多,牧民就用国家供应的玉米炒熟碾成碎粒代替。

        青稞我们种过,大概是大麦的一类,青稞面没有粘性无法做面条馒头只能做炒面。整粒炒熟磨成粉,再筛去麸皮。

        除了点奶茶外,牧民从不喝鲜奶,都是把奶发酵变酸后才喝。发酵后的奶叫沃奶子,靠发酵桶里残留的酵母菌自然发酵,外观象豆腐涝一样。各家做的沃奶子酸度不一样,后续产品捞岱子也一样,有的基本上吃不出酸味,有的难以下口。我们发现放糖精能降低酸的感觉,放糖就不行。

        沃奶子倒进一个细高的木桶,用一根下端有个圆木板的长杆上下捣动,这叫捣奶子(当地都叫奶子不单称奶)。捣数千下(据说有确定的次数,多了少了都不行)成为现在卖的盒装酸奶这样的稀汤,加点热水,再搅动几下,奶油就浮了上来。奶油再放在锅里熬到清澈,这就是酥油。酥油有点象泛黄的猪油,熔化温度比猪油高点。夏天只能用瓶装,其他季节凝成固体,吃时用小刀削点下来。

        最近在电视上看见西藏的牧民用洗衣机捣奶子,省时省工,真是现代化的象征。

        提取奶油后剩下的叫酸奶,牧民有时也喝,但大多是把它煮开沉淀,滤去上面的清汤,抓上一把用力一挤,指尖缝里钻出三角形的小条,晒干后就是捞岱子,也叫奶渣。

        做奶皮是用搪瓷脸盆,一边煮一边搅拌,还要少量加点面粉,直到面上结出三、四毫米厚的一层皮,冷却取下就是奶皮。剩下的汤大概就没用了,所以牧民很少做奶皮。但是我认为奶皮是当地最好吃的奶制品。

        九0年回内蒙时发现这些东西都已商品化了,城里到处都能买到,当年在城里很难弄到。外形做的很漂亮,但口味大不如前,看来是有掺假。

        炸油饼大小各种样式,小的有另外的名称。忽辽饭用糜米或玉米碴煮成烂饭,里面加有肉块、土豆、酸菜,还要加点做捞岱子时滤出的清汤以增加酸度。

        住:

        全部定居,有个别牧民家还保留着蒙古包,但也作为固定房屋使用。住的是土房子,盖房子要请外来匠人。

        行:

        我们大队基本上全部是沙地,只有冬天地冻硬了汽车才能开进来,也只是拉粮。出行步行或骑自养的毛驴,要到近一百公里以外才能坐上汽车还不是每天有。有一个骆驼队和一辆大车用于汽车进不来时运粮,大队内近途少量运输就用毛驴拉小车或直接驮,自己家里的就人背。

      关键词(Tags): #知青#大队#牧民#水利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