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汇报】说说关于“骑兵系列”的事 -- 王外马甲

共:💬135 🌺50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铁道游击队》

        前一阵刚刚看过,总体感觉还不错,但是我觉得有些地方太像武打片了,比如刘洪刚出场的时候在火车上的打斗,还有刘洪跟那个秃头日本人(好像是少林寺里演秃鹰的家伙吧)单挑的一场戏,武打设计有点过了,显得不真实,骑兵的战斗动作可千万别设计成三国或水浒的感觉。

        • 家园 我只看了中间几小段,感觉那个片子假得很

          有一段好象是游击队员在火车顶上先是格斗,然后火车大概是冲过一个车站,两边的日本鬼子就站着让打,反正打鬼子容易得象割草一样,而游击队员各个都武功高强、刀枪不入——要这么容易抗日战争为什么要打八年?

          这个片子收视率高?怀疑。据说《吕梁英雄传》不错,我到新浪看了一下,《铁道游击队》的评论总共才3页,《吕梁英雄传》有14页。

          • 家园 吕梁英雄传

            是张胡子筹备十几年的作品,不同凡响是应当的。导演请的是何群(《烈火金刚》)。在吕梁地区播放的时候,万人空巷。来龙去脉可见他的文章《不能忘记的历史》外链出处

            当初,我就是偶然间看到这篇文章,才把马甲的骑兵同张胡子联想到一起去的。

            不过,王新民导演估计也不错吧。

            • 家园 不光看导演,我觉得编剧是最重要的,要尊重原著。

              《吕梁英雄传》的原著实在是写得太好了,人物的语言尤其出色。电视剧的剧情是改动了的,我有些怀疑赶不上原著。

              • 家园 编剧

                原本是打算请小说作者自己编的,好像。不过,老人去世了。剧本几易其稿,编剧被要求深入生活,到吕梁农民中间去。

                另外,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毕竟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各有各的优势。能表现出文学作品的神韵就好,感觉相合就行了。想要一字一句照搬么?那哪里是电视能完成的任务,那应该是评书的事儿——就是改编成评书也会带上评书味儿,和小说也不会完全一样。

                关键词(Tags): #改编
                • 编剧
                  家园 谁说要一字一句照搬了?您这是曲解嘛

                  我说的是把剧情改动了,改动还不小。您有时间可以把小说找出来看看对照一下。

                  • 家园 归谬法。

                    我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我上篇回复的重点在于:影视与小说的表现手法不同,对情节剪裁取舍自然不同;视觉冲击力和文字感染力有相通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各自独特之处。

                    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感动张三至深的地方在李四看来可能稀疏平常,而王二麻子可能觉得是大大的败笔。最有名的就是那段说《红楼梦》的读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balabala。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展现这个影视创作团队对小说的解读——这种解读可能符合大众期望,也可能不。观众可以选择接受这种解读(改编)方式,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但是,观众没有办法指望影视创作者和自己想到一处去——就如,不能指望小强同学写得读书心得与自己心里想的完全一样。

                    一般来说,比较认真的改编要不注重“形似”、要不注重“神似”,要不干脆借他人田地浇自己块垒。对于小说爱好者来说,哪一种更符合期望?

                    在我看来,读了这部小说后的感受,如果与看了它的影视改编作品后的感受相同或相似,也就够了,就是说抓住“神韵”。

                    斤斤计较某个情节的删改与否,和固执地要求逐字相合相比,的确有差别,可惜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

                    当然,我不指望您的赞同,说这么多不过是表明一下我的看法。

        • 家园 秃头日本人?桃李兄说的是玩儿鹰爪的计春洁吧?

          还演过“红高粱”里面的那个土匪

      • 家园 比较赞同你的这四点。个人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思路

        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一些用心,包括编剧,包括演员,都能够带有相当的负责精神去做。

        这么说,实在是因为在本地的中文台里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实在是让人倒足了胃口。太粗制滥造了。

        看拙兄的解释,我还是很有一些信心。

      • 家园 看了拙兄这番解释,在下改变了看法

        马甲兄这部作品在反映八路军抗战的文艺作品里确实是高水平,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接受它的影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把原作适当降降格儿 以更适应大众的口味,从而拓展受众面儿,这个代价还是值得付出的。当然降得太厉害了也不成,降太厉害了就不再是八路骑兵了。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不过看过拙兄的原创,在这个问题上对老兄很有信心。先支持一哈!祝这部电视剧改编成功,早日上映!

      • 家园 先大大地表扬一下老拙同学!然后啦,俺有个小小的建议。

        这个电视剧如果用拍纪实片的拍法,是否会有效果?多些长的、近的、晃动的、偏黑白色的镜头,不知出来会咋样。

        我是瞎说,别介意啊。

    • 家园 俺也反对加进爱情戏。但为了照顾制片人的倾向 不妨引入几个

      但一定不能让她们跟骑兵战士发生任何一点点感情纠葛。

      英雄、美女+爱情 的套路 已经滥大街了。咱可不能沾那玩意儿~

      但可以接长不短地出几个PPMM,都是配角的配角。无须请大牌儿,找些影视专业的学生就齐活~ 酱子制片方还省钱~

      具体角色可以是农村小MM,15-16岁,绝对单纯那种,用纯真来打动人心 (这年月纯真是个稀罕物儿)。小MM们跟骑兵战士的关系也就是那种兄妹关系,绝对纯洁。这种角色多渲染渲染,于主题无伤。

      至于八路军女干部,可以把她们定位于骑兵战士的大姐姐那个位置。

      可以是小MM也可以是大JJ,这两类形像与骑兵战士在一起都是纯洁无瑕的关系。就是不能弄那些与骑兵战士“适龄”的女性形像。

      另外一类角色可以是反面人物的姨太太之类的,这个倒可以弄得风骚一点点。但也最好是点到为止,最忌 铺陈渲染。马甲兄看过50年代的老电影“智取华山”吧?里面那个国军旅长(子乔)的嗲兮兮的老婆就老跟子乔手下那个小白脸儿营长暗递秋波。那小白脸儿营长似乎对她也颇有意,但全剧自始至终也没怎么渲染他们之间有什么发展,只是点到为止,让观众存一点点联想。而且最后这小白脸儿营长也算是条汉子,跟突袭攻进来的我军战士顽抗到底被击毙。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男女关系处理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里就非常得体。说实在的,好多处理手法50年前的革命电影比今天的还要高明。

      总体来说 俺觉得这种戏应该追求干净、纯洁,英雄主义和现实主义 是其灵魂。大家仔细想想那些小战士们哭鼻子闹情绪 都为的是些什么事情,可有半点儿跟美女金钱有关?他们在灵魂上比我们今天商业社会里的人要淳朴洁净得多,他们的感情核心是兄弟战友情,是军民渔水情。要想拍好这样的战士,整那些乱七八糟的感情戏怎么成???要真整那写个玩意儿进来,这部戏也许能火,但艺术价值、精神力量方面会弱很多。马甲兄不心疼 俺们还心疼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