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一章 曹魏三代的寿命与曹魏被篡 -- 沉睡的天空

共:💬34 🌺9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一章 曹魏三代的寿命与曹魏被篡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一章 曹魏三代的寿命与曹魏被篡

    (演义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演义到了九十一回,这已经过了四分之三的篇章,终于说到了重头戏,诸葛武侯的最后一场华丽篇章——北伐了,这个北伐专指诸葛亮的北伐,虽然之后姜维等人都干过,但是在演义中,五丈原武侯这个演义第一大主角归天后,之后的章节就显得淡而无味了,相信不少看演义的读者往往在这之后便对后面几回只是随便翻翻,匆匆而过吧,这便是小说人物的魅力,当书中的人物被授予了生命力,便有了自己的性格与吸引力,便是作者也无法操纵,一些大师在读者的压力下甚至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本意做出让主角复活的事来挽留作者,当然,罗贯中先生倒也没做到那么离谱,只是,他将自己心中的第一主角布置了相当华丽的落幕大戏。

    自然,常用的改编历史手法是肯定要用的,所以司马懿自始至终便与诸葛亮对抗到底了,而且还出现几次靠着天命才能逃脱诸葛亮,相比之下,孟达被灭莫名其妙的被挪到了诸葛亮北伐之后到也是小事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孟达便被司马懿平叛。)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的真实历史在其中,三分虚,七分实嘛,本章也没准备研究历史与演义的区别所在,大家大致了解之后十四章的演义手法便可。

    一直以来,对诸葛亮的北伐就有很大的意见,颇有人认为北伐劳命伤财,毫无益处。以我来看,这未免太过偏颇了,蜀汉国小,正因为如此,才不得不主动出击,否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占得中原精华之地的曹魏一旦恢复过来,与蜀汉的差距便会不断的拉大,蜀汉之守,惟在山险而已,可天下岂有不破之险,若是当年秦国依仗着函谷关天险不向东征六国,那到头来也只是覆灭之途,曹刘孙三家哪一个是天生便有偌大基业的,还不是博来的。所以蜀汉之北伐是必然的,何况诸葛亮的北伐也不是无的放失,都是选了时机的。比如这第一次北伐便是在自己内部整顿完毕,而曹魏那边却有了大变动,曹丕身死,明帝上台,蜀汉多年无有大动,曹魏已经忘记了有蜀汉这个对手,便如魏略中记载的:“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魏略说的有些夸张,但是当时曹魏将主要精力放在孙吴那边确实是事实,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机很好,但是结局却不理想,而其中的诸多故事我们在日后几章都会谈到,

    上面几段是对北伐的一些简单介绍,之后的数章会对子午谷街亭等著名事件做一分析,但是在本章,我却是要说的是这个统治者寿命对政府稳定性的影响。

    就从夏侯楙说起吧,演义中说他请战,曹叡便任命他为大都督,德高望重的司徒王朗劝阻,却被夏侯楙骂得不敢言。其实这演义中的夏侯楙有些和历史上的夏侯楙有些不符,虽然都有不善武略的评价,但是演义中说夏侯楙是夏侯渊之子过继给夏侯惇,但是史书中并无其记载,而且演义中夏侯楙字子休,在史书中字子林,若不是诸葛亮北伐确实他在都督关中,都不知说的是不是同一人,而且在诸葛亮北伐后,曹叡西征,很快便将夏侯楙召回了,根本不可能带兵抵抗诸葛亮,被擒又放回了。

    因此,夏侯楙骂得王朗不敢言的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但是这不表明没有新贵,或者说新贵的威风不大了。实际上曹丕上台后,已经提拔了一大群新贵而起,比如夏侯尚,曹丕上台后便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若不是之后因为爱妾被曹丕所杀,夏侯尚忧郁而死,夏侯尚的地位还会提升,(以夏侯尚的宠信来说,他真要活到曹叡那时候,骂王郎的资格是有的,但是以他的水准是不会去骂的了。)

    夏侯尚妻子是曹操的女儿,因为夏侯尚爱妾失宠,曹丕参与家务事把夏侯尚爱妾杀了,夏侯尚一方面因为爱妾之死,另一方面也是对曹丕如此之做觉得曹丕的信任大打折扣,心情郁闷而病,其实夏侯楙也有这样的情况,那次是曹家小姐干脆就把夏侯楙告了,曹叡更狠,差点要杀了他,之后被劝阻,夏侯家与曹家通婚,这固然是一种恩宠的表现,但是效果却不好,曹家小姐太厉害了,(说起来献帝的皇后也是曹家女……)而夏侯家几位又多是好色的主,曹家几个当家人又护短,实在害了夏侯家那几位。

    还是说到正题,除了夏侯尚之外,曹丕当年的班底如吴质很快就任北中郎将,封列侯,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便是连宗亲曹真也不放在他的眼里,还有司马懿,虽在曹操后期已经锋芒初现,但是真正得到提拔还是在曹丕时期。(吴质,陈群,司马懿,朱铄被称为曹丕的“太子四友”,其中两人后来辅政,不过这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吴质便在嘲弄曹真的那次连带嘲弄了朱铄,(此时在《质别传》中,说得是吴质入京,皇帝下诏各位高官在吴质家宴会,吴质召优人说肥瘦,嘲弄肥人曹真与瘦子朱铄,引得两人大怒,曹真说要斩之,却被吴质反骂了一通,大意是曹真是刀板上肉,自己想怎么弄之都行,而曹真也真的毫无办法,而朱铄被训斥之下,也只能拔剑斩地而已,其中还有曹洪与王忠的发言,也不知那个王忠是不是当年被刘备打回家的那位,吴质和各位官僚关系不佳,也是他日后不得辅政的原因。)还进言魏明帝陈群不及司马懿,不过其中司马懿到是四面讨好,朝中有人说话,难怪日后能得遇高位,)

    与之相对的是,曹操的老班底要不退休,要不明升暗降,实权的位置都到了新一代手中,这乃也是正常之事,曹操的那些老人也大都已经老迈,指望他们发光发热也是不现实之事,曹丕做了太子也有些年头了,曹操也开始为曹丕培养下一代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确实也没说错,就以曹操曹丕来说,曹操执政自年轻到老,他所提拔上来的大都与之差不多年纪,到了曹操年迈之时,其提拔上来的部属也差不多老迈,到了曹丕继位,自然要用自己的一班人马了,如此形成良好的新陈代谢。自然,这只是理想状况,实际上,往往出现的却是老一辈的尚是壮年,这主要是指那些年纪轻轻便登上高位资历深之人,或者是老一辈老当益壮,更多的是一些新人背后往往有老人支持,有如此之老人在上,新君便如芒刺在背,这些老人大都资历深,功绩高,手下亲信关联众多,新君无法掌控,虽然都说什么皇权至上,但是翻开史书,古代之中皇帝因众臣进谏收回成命的记载远多于皇帝一意孤行力排众议的,毕竟皇帝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便是布衣一怒也能使之血溅三尺的普通人而已,便是面对同辈尚要思虑,而在面对那些本是自己长辈的人,一夜之间就要皇帝显出什么君威,那实在是不可能的。但是总归又要面对,一般来说,最常用的便是将老人升到名位重但无实权的高位,而起用新人控制自己的班底,就如古代官职,为何原本在前代乃是实权之官职日后却变为虚职,如三公之位,而一些原本低贱之位如尚书令却能掌控大权,便是新君面对压力后的逐渐转移权力与建立班底的缘故。

    这一过程漫长至极,其中不乏充满着血腥与反复,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技巧,甚至动用暴力,每一次新陈代谢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心血。为什么各代皇朝初期做事大都能政令通行,但是到了几代之后便上令不得下通,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便是这个缘故,想想各代皇帝便是要清理上代的班底建立自己的班底便要无数岁月,甚至还有那些三朝元老的,更是麻烦至极,有几个皇帝能做得了这样的工程,便是做了也只怕已经乏了,不如回宫享受去呢。

    这还罢了,至少每代都在承接,最怕的便是上代还没做完,留下了一堆事给下一代。就拿曹魏来说,曹操传给曹丕实在是个好摊子,老将老臣大都和他一起走了,没走的也大都老迈,但是还留了些精干的新生代,而且因为曹丕早就确立了世子地位,曹丕也开始任事,所以这些新生代在曹丕手中完全可以控制得住。上台之后只需要处理那几位兄弟,提拔几人便可,大体可以保证政权的稳定性。但是等他一死,曹叡继位就有了麻烦,曹叡因为他的母亲的关系,一直没立为太子,直到自己病重才行,既然没太子名分,自然不能象当年的曹丕一样出来历练,与百官交接,培植自己的班底,等到上台的时候按世语的说法,连和朝士都没见过。曹丕担心小孩子年轻没经验,所以找了四个人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曹叡日后对这些辅政大臣也挺敬重,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班底,要大家举荐,又提拔了刘放孙资毋丘俭等人。

    应该说,曹叡是相当有能力的皇帝,比之其父亲曹丕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在曹丕死前不久才为太子,没有太过的政事经验,但是在处理政事上往往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内外的危机,但是仓促继位的后果便是他虽然天资聪慧,但是终不老练,面对前代留下的摊子一来并不熟悉,二来面对蜀汉东吴给予的外部,也无心无力做一次大清盘,只能一步步培养自己的势力,而等到熟悉朝野,外部压力也渐渐减轻后,他也快接近了生命的终点。

    曹丕死时为四十岁,可以说已经十分年轻了,而曹叡死时只有三十六岁,曹魏两代皇帝如此短命,对于曹魏政权的稳定性打击是巨大的,曹丕继曹操之位到死有六年,但是之前参与政务已经多年,而曹叡在位十三年,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统治时间都不算短。但是,考虑到他们是建国初期的皇帝,便有些麻烦了。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正常的新陈代谢应该是每一代皇帝有自己的一代臣子,而随着自己的死亡,下一代皇帝便拥有自己的一代,这是理想状态,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前任皇帝往往通过刻意的培养太子参政,甚或打压老臣来做到这点,这其中交替,在前三代颇为要紧,只要前三代经历了正常的世代转换,形成了惯性,之后几代便是官僚集团作大,皇朝的位置基本也算稳定下来了,因为对皇朝挑战的不是那些管理或者技术官僚,而是开国功勋阶层,这些开国功勋阶层拥有与开国皇帝一般的资历,虽然能力或有不如,但是在老人死去之后的官僚年代,也是远远超越之的,何况还不乏参政的野心,而此时的皇朝根基不稳,最能支持皇朝官僚集团或还没培育成功,或者蛇鼠两端,这使得前三代的统治最为要求。

    而前三代的稳定又需要一个条件,便是其中至少一代皇帝有着相当数量的统治年数,一方面是应对变乱,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保证大部分老臣死在自己的前头,(当然,也不乏刻意做到这点的,比如朱元璋,或者打压老臣,让自己的继承人提拔的,比如李世民。)也可以保证自己的继承人可以顺利建立自己的班底而不至于受到之前的老臣的影响,此外,还要刻意给下一些年轻的精英给继承人培养,作为日后的栋梁之臣。只要前三代的班底能顺利渡过危险期,则皇朝便可以相对稳定,至少不会受到内部势力的影响。

    曹操交给曹丕是个好摊子,有着足够的空间让曹丕建立自己的班底,但是曹丕死的太早,可悲的是,实际上他却建立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班底,而且他根本就没给曹叡熟悉政务的时间,等到曹叡上台,发觉自己面对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班底,自己能插手的只怕只有爷爷曹操留下的那些人,可是他们的位置已经大都是功勋之位,换与不换没什么区别。而父亲曹丕留下的那些人,却大都年富力强占着实权,(就拿司马懿来说,曹叡继位的时候正是当打之年。)而更为悲哀的是,仓促上台的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班底,便是建立起来,也远不及这些老臣,因为三国战乱并没有结束,他依旧不得不依赖着这些人,尽管这些人功勋卓著,有着勃勃野心,资历与野心使得他们对新兴的皇朝影响最大,他也不得不依赖之。当然,这并不代表曹魏就一定会被篡夺权力,只要曹叡能再活长一些,也不用太长,比曹丕留下的那些老臣命长一些便可以了,以曹叡与他们的年纪比较起来,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任务,但是却失败了,曹叡只活了三十六岁,当然,也有其他的办法,比如曹叡早日生下太子,有个成年的太子,熟悉政务一些,也可以度过危险期,但是曹叡一直无子,收养的曹芳即位时只有七岁,也是和他父亲一样,临死前立为太子,更别提培养熟悉政务了。此时的曹叡还指望司马懿能象诸葛亮对待刘禅一样对待之。(或者?司马懿当时也六十的人了,曹叡想等曹芳长大,这老头正好死了,留位置出来?所以刻意不留个年富力强的给曹芳惹麻烦?也是,谁能想到司马懿身体这么好,还利用年纪问题糊弄曹爽。)但是诸葛亮终究只有一个。

    何况,不客气的说,这三代下来,便是没有司马懿,也会有其他人来篡夺了曹家的位置,司马懿只是正好成为这个人罢了。

    其实假如蜀汉刘禅也是很短命的话,蜀汉内部也会乱得不可开交,东吴在孙权死前孙权再折腾政局还能保持稳定,但是在孙权死后变动无常,其实这是比曹魏更好的例子。

    魏被晋所代,很大程度亏在自己那几代皇帝的寿命之上啊。

    各位中秋快乐

    元宝推荐:海天,擎箭天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四章 重要角色的登场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四章 重要角色的登场

      (演义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在说正题之前,先简单说说本回的内容。曹魏面对蜀汉时,请来了羌兵助阵,说起这羌。在东汉朝廷来说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东汉对匈奴作战可说是节节胜利,战绩之辉煌比起西汉不虞多让,这也是因为有西汉的基础的缘故。但是东汉对付这羌便是头疼至极,这到并非羌人比匈奴还要厉害,实际上羌人在东汉年间一直没有建立如匈奴一般的强权,而东汉军队对羌人在军事上也往往占据主动。但是关键的问题便在于这些羌人游动不定,降而又叛。这些羌人分散在各处,但是必要时却又会聚集起来对东汉各处进行攻击,等大军来了打败了他们就一哄而散,一时归降,一时又叛变。东汉对这些变幻无常的羌人也没有办法,将他们迁移关中各处意图好好管理,结果适得其反,这些羌人就在关中闹了起来,东汉末年为这些羌人实在伤透了脑筋。

      其实各代中原的政权面对的往往是这些以游击战方式的边疆民族,这些人往往时而聚集,时而分散,骚扰抢劫多于作战,说他们是战士更不如说他们是土匪马贼更为妥当,偏偏因为大草原的限制中原政权对这些人都没有办法,消灭不太可能,他们一打就逃,而且就算灭了这族,还是有其他族会取代真空。屯田到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费用太高,很不划算,这些不适合耕地的地方要改造起来太花时间人力物力。相比起来造长城这种消极防御到是最经济的办法。(自然,这其实还主要是为了对付骚扰战,万一出现草原强权还是要派大军才行。)这种情况只有自然条件或者技术条件变化的时候才会变化,比如草原突然变成耕地,铁路的出现,其实也就是说只有当机械化来临才能彻底的解决草原的游击战。

      自然,羌还和匈奴不一样,羌没有建立如匈奴一般的政权,大多数情况下是以部落的形式出现,自然也对中原政权产生不了什么危险。东汉主要是对他头疼,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虽然都拉拢之,但是并不把他们摆到盟友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羌人的作战实力远逊于两大政权,无论哪方都能轻易制服之;另一方面这些羌人实际上虽然时常骚扰,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也为中原政权所驱使,东汉的一些边乱往往是汉羌一起叛乱,而且还往往是汉人做首领,比如三国演义就常说到马超为羌人敬为天神,这历史上应该没这么夸张,但是马超等人能募集到大量羌人为之死战确实是事实。

      所以在三国时期,这些羌人一时归于蜀汉,一时归于曹魏,摇摆不定,内部也四分五裂,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归属都成为不了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演义中将羌人兵器写得很是厉害,什么铁车兵,飞锤弓弩,这点在写孟获时候也提到过那些蛮兵兵器厉害,有些奇淫巧技。自然他的对手诸葛丞相等人则技术上不如对手,却能用智谋上屡屡胜出了,这不单是三国演义如此,其他的演义小说都有这样的事,什么边人往往奇淫巧技厉害,而我中原则是以智谋取胜。真是天叫可怜,演义作者为了夸大那些边人力量显出这主角本事倒也罢了,却是害苦了那些把演义当真的读者,满清末年一些自以为熟读三国演义的将领见得那些夷人果然奇淫巧技厉害,便真打算以智谋取胜,可惜也不想想,真的奇淫巧技厉害,智谋会差到哪里去呢。

      其实真实的历史是倒过来才对,依仗奇淫巧技或者说技术的领先屡屡欺负别人的是我等中原政权,而那些边人才是将打不过就逃这些三十六计之上计发扬光大之辈。若是那些边人有这等厉害武器,那也不会被中原政权打得到处跑了。

      再说这孟达之事,孟达叛魏是曹魏太和元年也就是蜀汉建兴五年十二月的事,被司马懿击败诛杀是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正月而诸葛亮北伐是同一年春天。所以说孟达叛魏在前,诸葛亮出兵在后。而演义中则倒过来,这是为何?

      这自然有表示这孟达之事非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缘故,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司马懿的出场。

      三国演义之中,对于那些重要人物,其实只要看他们的出场便可知晓,他们的出场或者说重头戏必然不会太过平淡,而是一个铺垫带着一个铺垫,往往还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作为龙套亮相助场。而一些相对重要的人物,则虽然会对一些重点事件做一些相当精彩的描写,但是在其出场时则没有那么华丽了。

      那那些是重要人物呢,就说以下几个吧,诸葛亮,关羽,赵云,姜维,司马懿这些是重要人物,他们的出场或者重要场次的亮相都是有相当的铺垫,尤其是最前面两者,乃是演义之核心,最是要紧。至于吕布刘备曹操张飞甚至周瑜等人,虽然都是一些重要人物,但是实际上他们的重要都是在之后的篇幅中加进描写的缘故,即便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也只能说是豪情但不能说出场华丽,便就是吕布来说,他的出场其实也算可以,一出场就吓退了董卓,但是他的威风一战还是在虎牢关中决定的。而且便就是虎牢关一战,比起关羽的亮相,他的亮相也就逊色许多。

      我们看关羽那战是如何的,华雄斩俞涉潘凤,无人敢与之交锋,袁绍只有怪责文丑颜良不在,此时关羽杀出,自告奋勇作战,但是却被袁术呵斥,再又曹操劝说,才得以成行,并以热酒壮行,也就是此刻,关羽出场的高潮出现,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一结尾:“其酒尚温”道出那关羽无尽之威风,相比起来,之后吕布的出场与三英战吕布虽然精彩,但是一来是三人战之,二来实际上却是双方成就各自威风,倒是逊色许多了。(之前的平话三国战吕布倒是由张飞一人胜之,那确有显示张飞之能的地方,但是日后张飞的戏份大量被删改,这自然不会出现了。)

      再说那颜良,颜良出场也是威风八面,斩宋宪杀魏续二十合击退徐晃,势不可挡,但是这种威风也就是给关羽斩其首做铺垫而已,他越威风,越显得关羽之能耐。这点在日后的武侠小说中借鉴甚多,只要看到一人很威风八面,但是不是主角,那就知道这只是个给主角显示力量的垫脚石罢了。

      对于诸葛亮,我们更不用说了,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才请出这诸葛亮,这种登场是三国演义中最华丽的登场,在诸葛亮面前,其他人只能做龙套。

      再说赵云的登场,赵云是三国演义中也相当重视的角色。他的初亮相倒也不错,战文丑,斗袁绍,显示了一少年将军的本色,比起演义中的很多角色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比起姜维的登场还是差了些。

      姜维的登场我们已经在上一章提到过一些,他在史书中的故事已经够离奇了但是这还不够,主动投奔怎么能显示自己的本领。演义中就要先把他放在诸葛亮的对立面,文,他能看出诸葛亮的计策,便等于用已经成名的诸葛亮来为之捧场,武,他能与赵云战到精神倍长,甚得夸奖,也是用了五虎将唯一剩下的一名为之做铺垫,之后败下场来也是因为有诸葛亮如此神人,再加上思母心切的关系。虽然失败,但是已经把这个姜维完全的介绍在我们面前,日后他受到重用以至于接诸葛亮的班就再正常不过了。在现代小说中也常能看到这样的套路,用老一辈英雄的失败来为新一辈英雄铺路,这在那种跨越世代的几部曲是很常用的手法,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往往会一方面老英雄树立的形象丧失,而新英雄的形象没有建立起来,这一点上还不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姜维应当说是一个树立的相当不错的形象,其最大的缺陷倒不是他的失败,而是他的后三国年代不受关注与三国演义中有了一个如此光芒万丈的诸葛亮而已。

      好了,因为诸葛亮是演义中的第一主角,那为了对照,他的对手也必须有相当的实力才行,总不能让一个不知名的角色就挡住诸葛亮并把他拖死吧。还好,历史上诸葛亮已经有了一个相当的对手,司马懿,曹魏重臣,名将,日后夺曹魏大权,被一统三国的晋尊为宣帝,这样的对手确实够分量,但是也要对其做些加工才行。

      于是演义中司马懿虽然早有出场,但是戏份并不太多,只是与史书中记载差不多而已,但是当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的时候,司马懿也同时猛涨戏份。诸葛亮在筹备北伐时,别人不考虑,就考虑这个司马懿,用谣言将他弄了下来。可怜司马懿在历史上除了在曹操那里早期不得志和晚期被曹爽阴过一下外,在曹丕父子时代都是顺风顺水,八面玲珑,官运亨通,到了演义就要被弄出赋闲。

      且慢,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饿其之,这演义让司马懿赋闲自然有他的道理,司马懿之前主要乃是出谋划策之人,虽然出过几个不错的计策,但是就让一个谋士对抗现在手握大军的诸葛丞相怎么行,这显然对手分量不足嘛。为此必须要先为司马懿的战场生涯安排一个好地方,好时机才行。而这次战孟达就是最好的地点与时机。

      这地点自然不用多说,上庸之要地谁都知道,而且历史上本就是司马懿平叛的。但是时机不好,这还没开始北伐,你这司马懿就动手,便就算赢了也显不出重要性啊。虽然要挪到诸葛亮北伐之后,此时诸葛亮节节胜利,威镇天下,曹真节节败退,而就在此时,孟达要叛变,正是大好时机,东西并举,蜀汉大胜利马上就可期待。

      是的,这是大好时机,但是也是司马懿登场的大好时机,便就是在曹魏上下不安的时候,魏明帝想起司马懿来了,起用!诸葛亮的最大敌人开始登场,而最好的舞台便就在眼前,孟达叛变,本来一般来说起用的话至少要等段时间才可以带兵出征,而且也应该先去洛阳才对,但是演义早就安排好了,司马懿就呆在宛城,而这一起用就得到申仪密告,随之带兵出征孟达,几日便破城。这一上来就破了诸葛亮东西并举之势,好一个亮相,这才不愧为诸葛亮的对手。

      这还没有完,街亭一战本没有司马懿的事,而是张郃所为,但是这又有何关系,演义将张郃说成是司马懿所推荐的,带在身边,取街亭的也成了司马懿的了,日后对峙诸葛亮就成了司马懿的独家任务,其他人去得必然惨败之。虽然面对诸葛亮,司马懿还是远远不如之,就在下一回便被其空城吓跑,但是如此戏份如此表现已经比张郃曹真这些真正在历史上对抗诸葛亮的将领好得太多太多,就是那些蜀汉一边的除了诸葛亮也远不如之。

      这做不了主角,做主角的最大敌人,也确实是个好差事啊。

      • 家园 汉中攻防战时主簿司马懿就亮过相

        还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不过那之后就又默默无闻了,直到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出场

        • 家园 那个时候曹操还是主角啊

          让司马懿过多亮相确实会盖过曹操的风头的,不过其实司马懿在此之后有一次关键的亮相,这点沉睡兄可能没有注意,就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司马懿给曹操支的那记拉拢东吴从背后捅刀的狠招,这条计策足以显示他的老谋深算。

      • 家园 好像那个柯比能也是羌人?

        好像跟着刘备征过东吴

        • 家园 轲比能是鲜卑人

          鲜卑的大部落首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就是第一次与司马懿交手的那次),有说法蜀曾联系过轲比能从北面与诸葛亮联手,但就没了下文,也不知道轲比能到底答应了没有。

          轲比能与曹魏的关系,是反叛居多,和好的时期很少,但他的精力主要都放在鲜卑部落的混战中,对曹魏的影响不是很大。235年,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刺杀,这个鲜卑部落就落入弱势,比这个部落更靠东、北的其他鲜卑种姓,比如宇文、段、慕容才开始兴起,并逐渐南下,慕容氏就是后来的五胡时期的诸燕国。

          • 家园 曹彰征讨乌桓时,柯比能就在观望

            诸葛亮北伐时他就算来了,恐怕也就是观望,不会真的出力的。他和蜀汉又没有交情。

      • 家园 嗬嗬嗬嗬……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三章 辩与论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三章 辩与论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本回之中有两件大事,其一者是未来的蜀汉大将军姜维归汉,说起来三国时期对于降将的待遇都是不差,蜀汉投奔到曹魏那的黄权孟达都颇得宠信,但是如蜀汉这般重用的还是少之又少,日后夏侯霸光杆司令逃了过来,不单得封车骑将军的高位,后主还亲自与他拉关系,将费祎暗杀的那位也是从曹魏那边投降过来的。而一个降将能成为日后掌握一朝军权的大将军,并深得朝野上下信任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姜维就做到了,当然,实际上姜维在曹魏本就官职不高,大半事业都是在蜀汉做下的,不过这其中诸葛亮对其的重用信任分不开,虽然不是象演义中那般,但是诸葛亮对姜维确实极其信任,视其为培养对象。不过演义中的姜维那段识破诸葛亮计策与击败赵云则是演义为了显示姜维之能而造出来开的,姜维归汉颇为离奇,本来姜维与天水太守一起出行,走到一半太守听说诸葛亮大军来了,而且诸县都纷起响应,于是担心这身边几人,便自己跑了回去,等到姜维一行(和姜维在一起的也就是演义中提到的那几位梁绪尹赏那几人)发觉太守跑了,跟了过去到了城门那不放他们进去,然后又跑去冀城,也不放他们进去,这一行人走投无路,结果只好跟了诸葛亮,演义在其中加了一些作料,将太守的疑心归咎于诸葛亮的计策,应该说比历史还合理,但是毕竟不是历史。姜维这样做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日后诸葛亮退兵他和母亲妻子都失散了,此时的他没想到的是他日后大半生涯都在为蜀汉做事,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

      姜维的事先介绍到此,日后他有颇多篇幅,我们还是来说说另一件大事。王朗被诸葛亮骂死。当然,这只是演义而已,诸葛亮在演义中有两大论战,其中第一次是舌战群儒,第二次便是骂死王朗。自然,这两次都是演义虚构的,诸葛亮到得江东没有舌战群儒,更没有骂死王朗。但是演义这虚构也并非完全凭空,因为这两次诸葛亮都有发生过论战。

      这第一次自然不需说了,诸葛亮虽然没有和江东群儒论战,但是却和孙权论了一次,说服了孙权与刘备同盟对付曹操,这在诸葛亮的传中占了颇多的篇幅。这第二次嘛,也不是没有来由,刘备死后,华歆,王朗,陈群等几位汉室老臣,曹魏显贵写信给诸葛亮,干吗呢,劝降!这几位知道刘备死后刘禅年幼,大权在诸葛亮手中,便写信给诸葛亮,(对于大权在诸葛亮手中这点谁都清楚,国内如此,曹魏孙吴那边有事也就找诸葛亮。)大意便是曹魏这边天命在此,你们就降了吧。诸葛亮一开始不回信,后来看写信的人多了,大有攻心宣传战的意思,便写了一《正议》公开发布,也就是公开信了,这一事可以说便是诸葛亮与王朗论战的雏形,之所以找到了王朗作为这个被骂的人物,一来是王朗正好当年是写信给诸葛亮的一人,另外王朗在诸葛亮北伐那年死了,这时间最近(虽然诸葛亮北伐是春天的事,王朗是十一月才死的)。《正议》其实比演义中为诸葛亮所写的那些话好了许多,想想当年诸葛亮就是靠说服刘备孙权两人才有了日后的功劳,其辩论之力自非一般。

      说其这论战,这历史可就早了,从人类会用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就开始了吧,只是那时应该辩论的是对具体利益的分配,比如今天打到的鹿应该怎么分,我们部落该不该和别的部落交换猎物。等到了社会制度秩序建立起来,人类便不单对具体的利益,而且对总体利益,人类利益,道德,思想,行为规范,制度开始了全方位的辩论。

      古代西方,最出名的便是希腊罗马的辩论,那些思想家们都有着极其漂亮的辩论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但是最知名与出色的还是那些街头演说家们,用华丽的语言煽动人们,用刻薄的话打击政敌,尤其那些以城邦为基础的国家,一个优秀街头演说家便能煽动其可以撼动政权的力量。这点在近代西方革命中有着极好的体现。

      至于中国社会,地域的辽阔使得街头演说家的影响力有限,但是也不乏杰出的辩论者与演说家,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时代,诸子百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辩论。哲学,军事,政治,道德,几乎无所不包,各家的代表人物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学说,也在抨击别人的学说。

      在孟子等这些诸子百家人物的辩论中,辩不是第一位的,而论才是最重要的,辩只是为论服务而已,他们的辩论只是一个目的,宣传自己的学说。在民众中辩论,为的是获得民众的支持,多收信徒,在王者贵族面前辩论,为的是获得上层的支持。在那个时代,各国之中,无论是在王侯的住宅,还是平民的聚集区,甚或农民甚至奴隶的集会上,都可以看到几个士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辩论,终究只是一个软力量而已,只能间接的影响别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人,要想如诸葛亮这般骂死王朗毕竟只是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场面,人类之间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诸子不能应付秦国大军,而儒生也只能在秦皇的面前被炕,无论多么的善辩。

      说到底,辩论只是一个手段,无论是在市集之上与人辩论,还是朝廷之上与人辩论,都只是一个手段,为的是达到一种目的而已。为辩而辩,也只有在练习课与现代那些辩论比赛中才会出现。(辩论辩论,所谓辩者,只是下乘,做的不好便是陷入诡辩术的境地,没有立论基础,再好的辩者也只是一个说客而已。所以说一度流行的辩论比赛根本毫无益处,随便抽取一个论题做正方反方,这使得选手只是单纯的比较辩论技巧,甚至堕落到以抓对手语言上而不是理论上的漏洞,调侃以获取掌声为乐,这样的辩论纵使胜了,又有何用?相比起来,那些魏晋空谈家都比之好得多,至少他们辩论的是自己想论的,而不是机械的抽取论题辩论自己不喜欢甚至不懂的东西。那些大专辩论会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其在作秀更好些。)

      辩论目的其一:说服别人,让别人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辩论的最初目的,所谓语言的魅力,以改变历史,历史上那些说客的名字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说服别人也有一些分别,如从说服的程度上分,或是彻底的说服,让其成为自己的信徒,就好象那些宗教传教者所做的一般,不单从技巧上辩而胜之,而且将思想也全部灌注了进去,获得全身心的胜利。历代那些思想大师便是此中高手,尤其是那些宗教开教之初者,以一己之力获得众多门徒的拥戴支持,进而成就盛举,实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现在的各大宗教中人,也多有能言善辩者,当年便是靠这起家的嘛。

      或是普通的说服,论而胜之,让他做到了自己想让其做的事,但是并非全身心的迷信之。与其说是思想上的臣服,不如说以利益分析上的选择,各代说客都是以此为生,诸葛亮能说服孙权,便是利用了对时局利益的分析,而不是思想上对孙权的洗脑。假如前者可说是思想的征服,后者便是利益的驱使。当然,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胜利者只是点拨而已,提个醒,另一方其实在内心中和胜利者在基础面上有一个共识,或者说,潜意识里有这样一个共识,胜利者只是说出了失败者想说或者还有疑虑的事物而已,让他下了决心而已。也就是说,真理,至少辩论双方认为的真理是一致的,或者说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一直存在,胜利者只是早些发现了这点而已。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双方根本在基础面上没有共识,他们认为的真理或者基础利益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样条件下的辩论目的不是说服。而是宣传。

      辩论目的其二:宣传。诸葛亮在收到陈群王朗等人的来信,并不回信,可见他知道辩论并不能说服陈群他们来投,就象他们说服不了自己一样。但是为何他依旧还写了《正议》呢?这便是出于宣传的目的。

      从古至今,自有文字以来,各种势力甚至每个人之间的争斗都会伴随着宣传。而其中多是以辩论的模式。一方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据,另一方反驳之。尽管双方都知道这些辩论便是胜利了也毫无用处,这些宣传并不可能使敌人不战而降,但是都在做,而且乐此不疲。在其中捏造事实,诽谤,顾左右而言他,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辩论并不是要达到说服对手的目的,而是为了在第三方之中达成一种宣传而已。当然,这种宣传若是辩论能够胜利,那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当年各宗派思想家往往会去其他的宗派思想家的老巢进行辩论,即便知道这根本没有效果,但是却做了,为何?便是因为这有宣传之效果。在敌人本营中做些宣传,拉些人马,树立些名声,何乐而不为,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之辈,一生轻松,败之无伤大碍,胜之却可扬名立万,实在是包赚不赔啊。(就好象江湖里那些踢场子一个道理,只是一个用拳头,一个用嘴。不过假如有了偌大基业的名声后,就要小心呵护自己的地盘,自重身份,不能轻易跑去和别人争长短了。)

      所以这些辩论根本不在乎真理为何,只是强调一点,真理在我们这边,形成一种宣传模式罢了。所以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若是能拉来对方几人,少得己方几人过去,便是好事,辩论的胜负则不打紧了,重要的是宣传的胜负。

      辩与论确实重要,但是并不是重点,三国之中,诸葛亮自擅长辩术不用多说,荀彧,周瑜也非口舌笨拙之人,但是这些人有几人以辩术成名于史。事业是做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

      当年天主教非无有擅长辩论之人,否则无以成就在欧洲之伟业,但是这一切在机器的轰鸣面前,也只能被科学取而代之。同样,各国也都有宣传机器,但是绝对性的力量还是实力。

      天下间,被骂死的寥寥无几,被打死的数不胜数,这世界上,手还是比嘴巴管用些。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二章 子午谷 决策角色 奇兵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二章 子午谷 决策角色 奇兵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本章一开始就引出了一大话题,便是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谷计划,此非演义杜撰,史书上确有记载:三国志中记载: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而《魏略》更是记载了子午谷计划。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演义中便是以此为蓝本。

      子午谷计划长期以来便是争论不休,其中,子午谷计划的可行性是一大焦点,有从数据,地理,才干,等等方面来论证的。对这些论证,这里并不一一介绍,其实在我看来,子午谷计划的可行性并不是十分重要。

      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我认为不重要倒不是因为子午谷计划完全不可行,魏延提出这计划虽有夸大自身贬低敌军的问题,但是也未必不能成事,当年韩信偷渡陈仓,背水一战,在当时人看来何尝不是完全的不可行,但是都成功了,魏延说不定也能一举成功破得长安。即使反对此计划的诸葛亮也没说此计荒谬,只是说太过危险,但是行军打仗都是行险之事。当然,我更没有认为子午谷计划完美无暇,出奇兵往往便意味着风险,子午谷本是险道,便是出得也要面对敌军大众,若有一点闪失,难保有覆灭的危险,就好象日后邓艾偷渡阴平,其实也是险到了极点,几次三番有覆灭的危险,邓艾的成功,可说是运气实在太好,但是魏延是否有这么好的运气,就不可得知。

      其实在我看来,子午谷计划是个不完全计划,便是说,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他这个计划不是完全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方失误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是一种不可复制计划,而且因为没有成行,我们更不知他到底会是成功而是失败了。

      何况,最关键的一点,这个计划的可行与否并不是取决于魏延,而是取决于诸葛亮。魏延的计划中,夺取长安只是第一步,魏延面对的长安并不是邓艾面对的成都,邓艾破了成都,蜀汉就灭亡了,钟会只是来接收胜利果实而已。魏延破了长安,则要面对曹魏的反攻大军,要求诸葛亮快速赶来与魏延会师,否则以魏延之兵力,长安绝对是守不住的。这里的计划关键还是在于诸葛亮的大军是否能及时赶到,这个计划并不是魏延一军而已,而是关系整个蜀汉北伐军的整体计划。这自然不得不要求全盘考虑之。

      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作为一个随军将领,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计划,也有他的道理,其实双方都是正确的,只是立场不同。

      作为魏延来说,他是当时诸葛亮之下第一重将,常年在汉中与敌军对峙,又常欲独立带军,提出这个子午谷计划在情理之中。但是,作为诸葛亮来说,他要通盘考虑大局,魏延确实乃一良将,但是兵出险招,难保没有问题,魏延乃当时蜀汉大将,名声极重,一旦有所闪失,对蜀汉来说可谓是大败,何况蜀汉兵力毕竟有限,分兵与魏延出子午谷肯定也少不得大量兵士,诸葛亮所部力量便弱了许多,能否对付那些魏军也是未知之事。便是对付得了魏军,正如前面所言,能否及时赶到与魏延会师也是难知之事。诸葛亮有一大特点,便是谨慎至极,他不同意魏延计划乃是再正常不过。

      其实,也就是立场不同,便是魏延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之上,有一将自告奋勇行那子午谷计划,魏延会答应吗?他便是相信自己能成事,但是也会疑虑那一将是否能成功,(若是魏延亲身犯险,魏延自然对自己的能力相信无疑,则大军该何人带领呢?)尤其是这个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大军的走向,那时的魏延也必然会如诸葛亮一般谨慎。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知其位的滋味。当年诸葛亮辅佐刘备时,也提出过许多冒险的计划,但是一旦自己掌权,便谨慎无比,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越是谨小慎微。魏延和诸葛亮的冲突其实都没有错,只能说是一种自己扮演的角色冲突。

      说到这里,我们再说说奇兵,子午谷计划便是典型的出奇兵制胜,奇兵因为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便被尊为成功的不二法门。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奇兵往往也就意味着风险大,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成功的奇兵事例,但是那是因为失败的没有列入史册而已,实际上奇兵大都以失败居多,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战斗都是以所谓的正兵也就是传统战术比拼实力,奇兵只是辅佐而已,而且奇兵也是要许多条件的。

      奇兵其一者:被迫而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危在旦夕,故不得以而用之,这种奇兵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好象曹操初起兵时往往出奇兵制胜,但是并不是他喜欢出,而都是被逼的,就好象官渡偷袭乌巢,那也是因为被逼得没办法了才硬上的,日后曹操出征也都是正正规规和人比拼,没有玩这种险招的,也是,我现在家大业大,又没人把刀架我脖子上,干吗要冒险呢,韩信当年背水一战也是因为当时实在没兵了。

      奇兵其二者:需有兵可用,你说你想出奇兵,那一定要能调动得了那些兵才行,不管有几个兵,若是你调动不了,那也别想出什么奇兵了,韩信能出奇兵那就是因为有兵权,虽然兵是差了些,但是总有,后来邓艾能出阴平也是因为他实际上也是独立带兵的,他没和钟会合兵,独立带军,否则能不能出阴平也是问题,至于魏延就不行了,受到了诸葛亮的节制,兵权有限,没有命令是出不得奇兵的。

      奇兵其三者:实力对比强者可出之。又要说到实力了,大家或许很奇怪,不是奇兵都是弱者所用吗?为什么变成这样了。确实,弱者要出奇制胜,因为他们实力弱,不出奇难以扭转,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实力弱所以也没办法出奇,因为经不起打击,一旦失败则血本无归,但是强者不同,因为实力强,所以可以在正兵之外还分奇兵骚扰之,成功最好,不成功也对整体影响不大。就好象蜀汉对曹魏,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即便成功,对曹魏也不是灭顶之灾,还有大量地盘可供回旋。但是邓艾偷袭成功,则蜀汉覆灭。魏延子午谷计划失败,身为蜀汉大将的魏延身亡,近万将士战没,对于北伐大军则元气大伤,但是即便邓艾所部全没,曹魏还有钟会在后,钟会之后还有司马昭亲领大军随后。(当然,还是因为邓艾自己统领所部的关系,但是也是因为当时曹魏实力足够强盛,诸葛亮就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可以留出大军给魏延,这一点到了姜维那时也是一样,姜维当初也和魏延一样觉得给自己的兵少,但是得掌大权也分不出兵给手下部将,就是因为实力不足。)

      所以说对于弱国来说,出奇制胜是一种办法,如子午谷,但是这种办法伤敌也伤己,赌博性很大,做的不好便是亡国之途,不是万不得已不会用,而另一种办法便是如诸葛亮这样以正兵出击,在局部形成优势,指望对手犯错误了。

      这两种办法不能说好坏,都是要看运气与对方的反应而定,后者相对稳妥一些,诸葛亮选择了后者,是因为他的地位,也是因为他的谨慎,也是因为国家的实力。

      明天回上海,提前发一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