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国的悲哀与感动 – 说二战的波兰 -- 萨苏

共:💬247 🌺545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一篇不送花,因为没看明白

      萨大的文章很喜爱。但是这一篇没看明白,到底是在说中国军人象波兰人一样勇敢,所以要尊敬和感动于中国军人。还是波兰人象我们一样勇敢,所以要尊敬他们。

      如果是在说波兰人,俺保留俺的意见和鲜花。

      波兰人保卫他自己的家乡,俺感动个什么劲儿啊?世界上那么多小国,历史上那么多泯灭的国家,都拿来感动,俺整天啥事也别干了光感动了。

      更重要的是,据说波兰居然还支持日本侵华。这个俺就更加没法感动了,总不成你打俺一耳光,俺眼泪婆娑的握着你的手:“兄弟,你是迫不得已的,俺真感动”

      再退一步,俺们的二战重大牺牲,波兰人感动了吗?拿什么实际行动证明他感动了?

      如果萨大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拿普世的标准来衡量的。俺没什么好说的了。

      因为俺的内心还是以中国人为自我认同的。而且俺的屁股决定了俺的脑袋。

      萨大看了别生气。爱之愈深责之愈且嘛

      • 家园 有点疑问。

        每次我先知道影片悲惨的结局的时候,往往片子看了一半就不忍看下去了。萨大人看那张照片,是否也有相似的感觉呢?已经知道这些人一个也活不了了,连战俘也没得当。可人家当时是不是有这个觉悟就不好说了。未必都自知一去必然不复返的吧。

        我不懂,既然苏联人可以跟德国签条约,波兰为什么不能跟德国、苏联都签条约。当然这东西未必管用,但当时做个姿态有什么不可以的。以后人家灭它的国,说不定杀人的时候会手软一点。

        我总觉得,他们当时未必对自己的弱点看得很清,未必有知其不得已而为之的悲壮。人家的历史、文化、潜意识跟我们又不一样,当时的反应也未必是我们能够理解的。

        还有那个起义的事,看不懂。流亡政府在安全的地方远远猫着,指手划脚。结果还真有在危险区的人响应。连时间也分毫不差的听。那些在安全区的人心急可以理解,在敌占区的人就居然没有自己的想法,全部一样心急?或者是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得利益散布谣言,借别人的血成自己的事?据说波兰人分两派,而后对苏联瞒时间的都是流亡政府的人。那是不是就是说,亲苏联的那一派根本不知道起义的具体计划?

        不管怎样,既然想借苏联这个东风,又不跟东风商量,自己猜时机,那押错了时间,我只觉得有一部分波兰人很无耻,不把自己的同胞的命当回事。还拿意识形态当幌子,给自己打掩护。

        那个流亡政府的决定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未必是必然会发生的。

        • 家园 波兰可看不上德军啊

          我不懂,既然苏联人可以跟德国签条约,波兰为什么不能跟德国、苏联都签条约。当然这东西未必管用,但当时做个姿态有什么不可以的。以后人家灭它的国,说不定杀人的时候会手软一点。

          兄台问波兰为什么不和苏德签订条约自保。39年的时候,波军的计划是英法把德军主力牵制在西线,波军两星期推到柏林。波军的鼓动口号就是“在柏林确认什切青属于波兰”

    • 家园 波兰人的不幸在于

      俄国人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天主教徒;德国人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斯拉夫人;土耳其人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不是穆斯林。

    • 家园 他人的错不应成为自己错误的借口

      萨苏高文从来都要抢着看的,这篇也不例外。不过对文中附加的那句关于抗日老兵和吉鸿昌将军的评论却是不敢苟同。国民党所作的混蛋事断断不可以成为共方忽视或掩埋国军抗日将士为国为民族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如果说50年前还有意气和政治因素无法正确对待,那么在国民心态日益正常的今天,该迎回英魂,寻回我们民族的骄傲了。

      • 家园 吉鸿昌的死

        其实和此文中

        链接出处

        王泰恭,还有不少所谓“顽军”的被消灭掉,实际上是一回事,不是因为他们抗日,而消灭他们的对方不抗日,对地方政权的争夺而已。

        至于波兰么,毕竟事不关己,所谓反华云云,无非是跟着自己看好的盟友叫唤两声,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也用这着这么挂怀,他们的反抗精神还是可歌可泣的,相比英美,苏联相对来说作为盟友是一个更差的选择,这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波兰亲英美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迅速瓦解,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政策是有很大责任的。

    • 家园 【文摘】关于华沙起义 还是找点资料吧

      煽情和臆测不能代替数字和良心————也谈华沙起义

        

        

        近来经常看人谈华沙起义,基本上都一个套路,先夸波兰市民的勇敢,再谈西方的慷慨支援,最后大骂苏联无耻,不援助。除了这个套路,还有一个共同点——不说具体事实,不用详细数字。有人说,看一篇文章的要害,关键是看作者不写什么,而不是看作者写什么。基于这个思路,我找了一篇考据详细的文章给大家做对比阅读。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亲苏,大家还能找到这位朋友指责卡 廷事件的文字,他只是说事实而已,希望事实不会扎某些人的眼睛。

        

        当然,如今骂苏联意味着政 治 正确,为了博得别人赞赏而使出一点墙头草作风,还不算太下作。

        

        此外,华沙市民的勇敢应当赞赏,但他们的勇敢,遮掩不了西方“盟友“的无耻,流亡政府领导人草菅人命的决策、以及民 族主义指导下的民兵指挥官不理智到了极点的狂热。

        

        

        樱魂 主题: 华沙起义的资料(整理中)

        

        发表时间: 2003-6-23 13:13:43?

        

        

        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抛开波兰临时政府内那些领导者有争权夺利嫌疑先不说,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应该说这是一次英勇的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反法西斯运动。

        

        

        忠于流亡政府的波兰国家军士兵,人民军部队,还有农民营的兵士等各种抵抗力量,组成了约5万人的起义者,用相当简陋的武器装备,向华沙城内的德国军 政机关、发电站、军火库、警察局等发起进攻,试图里应外合,光 复华沙。

        

        

        ps、据我手头上的资料,华沙起义者的武器装备如下:

        重机枪:20 轻机枪:98 手提式机枪:604

        步枪:1386 各式手枪:2665 手榴弹:超过5万(只有这个多。。。)

        

        

        后来通过盟军的空运得到了一些重武器如下:

        迫击炮:13门 火箭筒:150门

        反坦克炮:230门 反坦克枪:300支

        

        以上就是华沙起义者的全部家当,资料出处:《Po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 Garlinski, London 1987

        

        

        波兰人民对纳粹的仇恨是不容置疑的,民族情绪的高涨也希望能早日复国。早在1943年波兰国家军和躲在伦敦的波军总司令部就开始酝酿和制定在国内发动起义、暴动等的计划,(但具目前的资料看,仅仅是设想,细节部分是比较缺乏的,而且统治者希望起义爆发会获得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一直主张按兵不动),到了1944年中,军事形势的变化使在华沙发动起义有了一定的条件。前线战事对德军日益不利,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率领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波兰指挥官贝林格将军的波兰第一军已经攻克了波兰重镇卢布林,直指华沙近郊的维斯瓦河东岸。这种情况下,华沙的法西斯统治当局出现了慌乱,一些德军的家属开始撤离华沙,驻守华沙的党卫军以及警察局22团和17团都离开了华沙,调到了前线。而另一方面,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也冲破了德国的新闻 管 制,隐约传到了在华沙的波兰人耳中。

        

        而这一切,无论对狂热的波兰民族主义者,还是普通的波兰人民来说,都唤起了他们极大的希望和爱国热情。再加上混乱中各种谣言满天飞,连说红军先头部队已度过了维斯瓦河上的说法也有。于是他们认为实施坚决打击和推翻德国人统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因此,他们就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起义的决定。

        

        由于波兰与苏俄在历史上的宿怨,以及两国在东部边界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苏联在1939年趁火打劫瓜分波兰在前,“卡 廷森林”事件在后。波兰当局对于红军和苏维埃俄国是不信任乃至怀有强烈敌意的,他们认为起义还应怀有另一个重大的政治目的——“抵制苏联及其支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且认为不应和苏联合作,“那时也无法阻止他们(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违背波兰人民的意愿,建立起第17个苏维埃共和国”“形势迫使我们开始积极的行动”“苏联一方面是我们在与德国战斗中强大的盟友,而另一方面是压制我们独立的凶恶敌人”

        

        起义者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和戒备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指导思想——不会把有关起义的准备情况事先通报苏联,虽然他们是盟国。事实上,直到7月31日,即起义的前夜,访问莫斯科的波兰领导人米科拉伊奇克才在与莫洛托夫的会谈中第一次隐约提到了“波兰人的行动计划”,而且没有说明是“华沙起义”。到了8月2日,华沙起义已经爆发了,苏联方面才从英国得到了波兰流亡政府转来的两封电报,除了报告起义爆发,主要是请求支援武器装备,请求盟国在意大利的基地向华沙空投军用物资和反坦克武器,并提出:“由于我们已经开始夺取华沙的公开战斗,我们请求俄国人用毫不拖延的行动从外部帮助我们”。

        

        但可惜的是,波兰的领导人虽然对起义的胜利抱有极大希望,但他们一开始是过分信赖西方盟国的力量了,他们并没有请求红军用作战行动帮助华沙起义者,也没有提出协调双方行动的要求,只是请求苏联向指定地点运送武器。正如一些历史学家写的那样,他们“感兴趣的首先是利用起义作为政治牌局中的一张王牌,而不是千方百计的与苏联方面就起义的军事行动问题达成协议。”

        以上资料:《苏联与波兰:1941-1945年军事同盟史。文件和材料》,华东大学出版社

        

        斯大林乃至苏联高级领导层对华沙起义居然把苏联撇在一旁感到暴跳如雷,认为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从苏联方面得回来的情报,华沙起义的形势,并非波兰领导人所说的“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而是非常不利于起义者——华沙前线出现了党卫军的坦克师,而起义者很明显并不知道这一点。

        

        

        早在1944年7月27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就给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下达了命令,指示方面军向华沙方向发动进攻,任务是不晚于8月5日-8日,夺取华沙东部的布拉格,并在维斯瓦河西岸占领登陆场。

        

        

        7月30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抵达维斯瓦河,先头部队开始渡河,但前线的苏军发现,在维斯瓦河西岸以及华沙附近有德军重兵布防。从一名被俘的德军少将口中得知,其中有党卫军的部队。

        

        

        这时在华沙方向上作战的苏军,由于迅速的长距离推进已呈疲惫状态,人员损失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后勤保障也没有跟上,华沙附近的几条大河对重武器的部署和使用有一定影响,加上完全没有料到德军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精锐部队在固守华沙,因此陷入了苦战之中。

        (说句题外话,远征华沙带来的补给问题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老问题了,以前的图哈切夫斯基也遇到过,何况那时还有个斯大林为了争功在背后挚肘图帅,因此我一看见经常有人以苏波战争来指责图帅名过其实,指挥无能就火冒三丈,纸上谈兵谁不会阿~不去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实际就顺口开河的人最是无赖)

        

        

        苏军的推进受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而且德军的增援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向苏军进攻方向调动。8月3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所属第二坦克集团军报告,德军85辆坦克以及步兵从华沙东北向华沙东面的沃沃明地区发动猛攻,突破了苏军防线。另一支由近40辆坦克组成的德军部队也从华沙近郊杰隆卡发动反攻,第二坦克集团军被迫转为战略防御。而这时,作为先头部队渡过了维斯瓦河,并且建立起登陆场的波兰第1集团军陷入了德军的火力网,已经被完全击溃了,牺牲290人,负伤684人,逃跑565人,余部撤退中(就是逃跑嘛。。可怜的波兰人。。)

        

        

        

        

        以上都从侧面证明华沙地区德军力量非同一般,并非如波兰方面所提供的情报简单。8月5日,第2坦克集团军作出了准确的报告,参加8月3日华沙反攻的德军部队是党卫军“骷髅师”、党卫军“维京人”师、党卫军“赫尔曼.戈林”师,投入坦克和自动火炮约170辆。至8月7日,更准确的数字出来了,仅在第二坦克集团军的进攻地域内,德军集中了4个坦克师(其中两个党卫军师),还有“维京人”摩托化师,总兵力大约为51500人,1158门迫击炮和火炮,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b]

        

        

        

        

        8月9日,斯大林在与波兰领导人米科拉伊奇克会见时,再次发表了对华沙起义的看法,认为“华沙的波兰地下军队所有这些起义举动都是不现实的,因为起义者手里没有武器,而德国人仅在布拉格地区(波兰地名,又名普加拉)就有3个坦克师,还不算步兵。德国人会轻而易举地打死所有波兰人。”不过,斯大林业表示,“苏联部队当然会制服德国人的抵抗并夺取华沙,但这需要时间。”

        

        米科拉伊奇克则表示:“情况是这样的:德国人并不是强大到足以把波兰人从他们占领的华沙这些地区赶出去。波兰人需要武器是为了坚守阵地。”他再次请求斯大林向华沙起义者提供武器援助,斯大林当即回复:“我们不吝惜武器。我们可以向波兰人提供诸如机枪、反坦克炮之类的武器。”但表达了其疑虑,重武器不可能从飞机上空投,而从市区上空空投武器,也没有把握确信这些武器不会落入德国人手中。”米科拉伊奇克则说。市内有可供空投武器的地点,应该不致让武器落入德国人手中。(事实证明波兰领导人是过于乐观和天真了)

        

        

        尽管斯大林答应援助华沙起义者,但苏联对起义的军事冒险性质仍然是持批判的态度。8月13日,塔斯社发表声明,把流亡政府事先没有向苏军指挥部透露任何有关起义消息、没有与其协商向华沙进攻时宜的前前后后,向全世界公布。(获取政治上的主动权)16日,在给丘吉尔的信中,斯大林明确表示,在进一步了解华沙事件后,他确信华沙之举“是一个轻率的、骇人的冒险举动”,表示“苏军统帅部同华沙的冒险行为无关”,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几天后,斯大林干脆把发动华沙起义的人称为“一帮罪犯”,说他们为了夺取政权,而“把很多几乎是赤 手空拳的人民推向了德国大炮、坦克和飞机的炮口。”他还特别强调,“从军事观点来看,这种局面不断把德国人的注意力引向华沙,对于红军或者对于波兰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处的。”(说话虽然刻薄,但似乎也是实情)

        

        从7月20日——8月8日,整个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牺牲了6668人,负伤21850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14辆,飞机35架。第二坦克集团军则使损失了155辆T-34坦克和其它类型坦克和自行火炮55辆。尽管如此,苏军在8月上旬还是多次发动进攻,但由于德军反击力量强大,总的进展不大。

        

       

      • 家园 这个找法您要吃亏的 :) 这个写法我要吃亏的

        因为您是拷贝文摘,我得自己写不是 :(

        等等,这个材料好像前些天就有朋友贴过了,不过,“当然,如今骂苏联意味着政治正确,为了博得别人赞赏而使出一点墙头草作风,还不算太下作”是不是先把所有与作者观点不同的人先贴上标签了?

        必须对此予以提醒,如果和作者观点不同的人恰恰没有所指责的为了“政治正确”的问题,是否可以说作者是试图封闭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开口呢?当然,如果有证据表明对方确实是个领津贴的,我们大家一起来鄙夷他 :)

        我倒宁愿这位“作者”真的只是想讨论历史问题。

        我称为“作者”,是因为您所引用的文章,其实全部史实都是《苏联与1944年的华沙起义》一文的文摘,《苏联与1944年的华沙起义》是一篇非常好的历史研究文献,不过如果“作者”关于这次战争的全部史料都摘自同一篇文章,我不得不对“作者”是否认真地研究了波兰战争时期的历史而表示怀疑。

        《苏联与1944年的华沙起义》可以在网上找到,原文在http://www.coldwarchina.com/ozyj/lzqy/000739_3.html

        不过如果看原文,那味道就大大不同了,原文的历史研究风格很出色,没有过多的修饰,更没有“近来经常看人谈华沙起义,基本上都一个套路,先夸波兰市民的勇敢,再谈西方的慷慨支援,最后大骂苏联无耻,不援助。”这样的提法。

        “作者”提供的这些材料有富有价值的一面,但我不得不说,“作者”对史料是有取舍的,所有对苏联不利的部分,都不见了。

        比如,波兰政府官员在和斯大林联系起义时近乎于奴颜婢膝与讨好的种种态度,“米科拉伊奇克说,斯大林元帅有可能赢得波兰人民的心。”“ 米科拉伊奇克说,他在离开伦敦前读到了德国俘虏的供词。一位德国军官在供词中声称,德国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中获得拯救。”(听来,好像波兰人不仅亲英美么,就差喊斯大爷了。);比如,莫洛托夫给艾登的拒绝英美飞机利用苏联基地为波兰起义者穿梭空投的信:“已收到您8月15日来函,来函中您告知您收到了艾登先生关于给华沙空投武器及美国飞机在完成此任务后在苏联基地降落的可能性的来电。我认为有必要告知您:苏联政府当然不会反对英国或美国飞机向华沙空投武器,并认为这是英美自己的事。但是苏联政府坚决反对美国或英国飞机完成向华沙地区空投武器的任务后在苏联领土降落。因为苏联政府不想直接或间接地被牵扯到在华沙的冒险中去。”,再比如,苏军白俄罗斯集团军接待波兰起义军人员,和被令撤退前苏军所属波兰第一集团军实际已经有部队参加华沙战斗的情况,“今晚波兰第1集团军侦察部队得以在南桥地区潜入维斯瓦河西岸。侦察兵将拉多斯拉夫中校和两名起义士兵带至我方河岸。拉多斯拉夫领导着150名起义者,他们继续坚守在这个地区。他本人和他的人属于支持卢布林政府的保安军。。。 这个小组的情况极其危急。今天我调派波兰第1集团军的一个营到维斯瓦河右岸,他们清除了71街区的德国人,并和起义者一起牢牢控制着这个地区。已给起义者必要的帮助。”

        为什么要这样剪裁史料呢?

        哎,如果您想提供一个剪裁史料以适应自己观点的例子,我们就看看这一篇好了。

      • 家园

        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抛开波兰临时政府内那些领导者有争权夺利嫌疑先不说,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应该说这是一次英勇的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反法西斯运动。

          

          

          忠于流亡政府的波兰国家军士兵,人民军部队,还有农民营的兵士等各种抵抗力量,组成了约5万人的起义者,用相当简陋的武器装备,向华沙城内的德国军 政机关、发电站、军火库、警察局等发起进攻,试图里应外合,光 复华沙。

          

          

          ps、据我手头上的资料,华沙起义者的武器装备如下:

          重机枪:20 轻机枪:98 手提式机枪:604

          步枪:1386 各式手枪:2665 手榴弹:超过5万(只有这个多。。。)

          

          

          后来通过盟军的空运得到了一些重武器如下:

          迫击炮:13门 火箭筒:150门

          反坦克炮:230门 反坦克枪:300支

          

          以上就是华沙起义者的全部家当,资料出处:《Po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 Garlinski, London 1987

          

          

          波兰人民对纳粹的仇恨是不容置疑的,民族情绪的高涨也希望能早日复国。早在1943年波兰国家军和躲在伦敦的波军总司令部就开始酝酿和制定在国内发动起义、暴动等的计划,(但具目前的资料看,仅仅是设想,细节部分是比较缺乏的,而且统治者希望起义爆发会获得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一直主张按兵不动),到了1944年中,军事形势的变化使在华沙发动起义有了一定的条件。前线战事对德军日益不利,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率领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波兰指挥官贝林格将军的波兰第一军已经攻克了波兰重镇卢布林,直指华沙近郊的维斯瓦河东岸。这种情况下,华沙的法西斯统治当局出现了慌乱,一些德军的家属开始撤离华沙,驻守华沙的党卫军以及警察局22团和17团都离开了华沙,调到了前线。而另一方面,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也冲破了德国的新闻 管 制,隐约传到了在华沙的波兰人耳中。

          

          而这一切,无论对狂热的波兰民族主义者,还是普通的波兰人民来说,都唤起了他们极大的希望和爱国热情。再加上混乱中各种谣言满天飞,连说红军先头部队已度过了维斯瓦河上的说法也有。于是他们认为实施坚决打击和推翻德国人统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因此,他们就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起义的决定。

          

          由于波兰与苏俄在历史上的宿怨,以及两国在东部边界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苏联在1939年趁火打劫瓜分波兰在前,“卡 廷森林”事件在后。波兰当局对于红军和苏维埃俄国是不信任乃至怀有强烈敌意的,他们认为起义还应怀有另一个重大的政治目的——“抵制苏联及其支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且认为不应和苏联合作,“那时也无法阻止他们(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违背波兰人民的意愿,建立起第17个苏维埃共和国”“形势迫使我们开始积极的行动”“苏联一方面是我们在与德国战斗中强大的盟友,而另一方面是压制我们独立的凶恶敌人”

          

          起义者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和戒备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指导思想——不会把有关起义的准备情况事先通报苏联,虽然他们是盟国。事实上,直到7月31日,即起义的前夜,访问莫斯科的波兰领导人米科拉伊奇克才在与莫洛托夫的会谈中第一次隐约提到了“波兰人的行动计划”,而且没有说明是“华沙起义”。到了8月2日,华沙起义已经爆发了,苏联方面才从英国得到了波兰流亡政府转来的两封电报,除了报告起义爆发,主要是请求支援武器装备,请求盟国在意大利的基地向华沙空投军用物资和反坦克武器,并提出:“由于我们已经开始夺取华沙的公开战斗,我们请求俄国人用毫不拖延的行动从外部帮助我们”。

          

          但可惜的是,波兰的领导人虽然对起义的胜利抱有极大希望,但他们一开始是过分信赖西方盟国的力量了,他们并没有请求红军用作战行动帮助华沙起义者,也没有提出协调双方行动的要求,只是请求苏联向指定地点运送武器。正如一些历史学家写的那样,他们“感兴趣的首先是利用起义作为政治牌局中的一张王牌,而不是千方百计的与苏联方面就起义的军事行动问题达成协议。”

          以上资料:《苏联与波兰:1941-1945年军事同盟史。文件和材料》,华东大学出版社

          

          斯大林乃至苏联高级领导层对华沙起义居然把苏联撇在一旁感到暴跳如雷,认为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从苏联方面得回来的情报,华沙起义的形势,并非波兰领导人所说的“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而是非常不利于起义者——华沙前线出现了党卫军的坦克师,而起义者很明显并不知道这一点。

          

          

          早在1944年7月27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就给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下达了命令,指示方面军向华沙方向发动进攻,任务是不晚于8月5日-8日,夺取华沙东部的布拉格,并在维斯瓦河西岸占领登陆场。

          

          

          7月30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抵达维斯瓦河,先头部队开始渡河,但前线的苏军发现,在维斯瓦河西岸以及华沙附近有德军重兵布防。从一名被俘的德军少将口中得知,其中有党卫军的部队。

          

          

          这时在华沙方向上作战的苏军,由于迅速的长距离推进已呈疲惫状态,人员损失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后勤保障也没有跟上,华沙附近的几条大河对重武器的部署和使用有一定影响,加上完全没有料到德军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精锐部队在固守华沙,因此陷入了苦战之中。

          (说句题外话,远征华沙带来的补给问题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老问题了,以前的图哈切夫斯基也遇到过,何况那时还有个斯大林为了争功在背后挚肘图帅,因此我一看见经常有人以苏波战争来指责图帅名过其实,指挥无能就火冒三丈,纸上谈兵谁不会阿~不去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实际就顺口开河的人最是无赖)

          

          

          苏军的推进受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而且德军的增援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向苏军进攻方向调动。8月3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所属第二坦克集团军报告,德军85辆坦克以及步兵从华沙东北向华沙东面的沃沃明地区发动猛攻,突破了苏军防线。另一支由近40辆坦克组成的德军部队也从华沙近郊杰隆卡发动反攻,第二坦克集团军被迫转为战略防御。而这时,作为先头部队渡过了维斯瓦河,并且建立起登陆场的波兰第1集团军陷入了德军的火力网,已经被完全击溃了,牺牲290人,负伤684人,逃跑565人,余部撤退中(就是逃跑嘛。。可怜的波兰人。。)

          

          

          

          

          以上都从侧面证明华沙地区德军力量非同一般,并非如波兰方面所提供的情报简单。8月5日,第2坦克集团军作出了准确的报告,参加8月3日华沙反攻的德军部队是党卫军“骷髅师”、党卫军“维京人”师、党卫军“赫尔曼.戈林”师,投入坦克和自动火炮约170辆。至8月7日,更准确的数字出来了,仅在第二坦克集团军的进攻地域内,德军集中了4个坦克师(其中两个党卫军师),还有“维京人”摩托化师,总兵力大约为51500人,1158门迫击炮和火炮,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b]

          

        • 家园

           8月9日,斯大林在与波兰领导人米科拉伊奇克会见时,再次发表了对华沙起义的看法,认为“华沙的波兰地下军队所有这些起义举动都是不现实的,因为起义者手里没有武器,而德国人仅在布拉格地区(波兰地名,又名普加拉)就有3个坦克师,还不算步兵。德国人会轻而易举地打死所有波兰人。”不过,斯大林业表示,“苏联部队当然会制服德国人的抵抗并夺取华沙,但这需要时间。”

            

            米科拉伊奇克则表示:“情况是这样的:德国人并不是强大到足以把波兰人从他们占领的华沙这些地区赶出去。波兰人需要武器是为了坚守阵地。”他再次请求斯大林向华沙起义者提供武器援助,斯大林当即回复:“我们不吝惜武器。我们可以向波兰人提供诸如机枪、反坦克炮之类的武器。”但表达了其疑虑,重武器不可能从飞机上空投,而从市区上空空投武器,也没有把握确信这些武器不会落入德国人手中。”米科拉伊奇克则说。市内有可供空投武器的地点,应该不致让武器落入德国人手中。(事实证明波兰领导人是过于乐观和天真了)

            

            

            尽管斯大林答应援助华沙起义者,但苏联对起义的军事冒险性质仍然是持批判的态度。8月13日,塔斯社发表声明,把流亡政府事先没有向苏军指挥部透露任何有关起义消息、没有与其协商向华沙进攻时宜的前前后后,向全世界公布。(获取政治上的主动权)16日,在给丘吉尔的信中,斯大林明确表示,在进一步了解华沙事件后,他确信华沙之举“是一个轻率的、骇人的冒险举动”,表示“苏军统帅部同华沙的冒险行为无关”,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几天后,斯大林干脆把发动华沙起义的人称为“一帮罪犯”,说他们为了夺取政权,而“把很多几乎是赤 手空拳的人民推向了德国大炮、坦克和飞机的炮口。”他还特别强调,“从军事观点来看,这种局面不断把德国人的注意力引向华沙,对于红军或者对于波兰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处的。”(说话虽然刻薄,但似乎也是实情)

            

            从7月20日——8月8日,整个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牺牲了6668人,负伤21850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14辆,飞机35架。第二坦克集团军则使损失了155辆T-34坦克和其它类型坦克和自行火炮55辆。尽管如此,苏军在8月上旬还是多次发动进攻,但由于德军反击力量强大,总的进展不大。

            

            

            

            面对部队不断加大的人员伤亡和敌人抵抗力量的强大,苏军统帅部重新调整了作战计划。改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在进抵纳累夫河并在其西岸占领登陆场,再进攻华沙——作战计划的变更,必然要花更多的时间。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华沙起义者是继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了。

            

            

            不过,为了支援华沙,苏军强渡维斯瓦河的作战计划还是比原定计划提前4天开始了。8月21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命令所属第48师、第65、第28、第70集团军渡过维斯瓦河,占领对岸的登陆场。但是,从现有保存的文件上可以看出,苏军的战斗进展非常不顺利,他们受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第48师的报告指出:“敌人用自行火炮和坦克的行动掩护自己的撤退。这种情况极大的增加了与敌人步兵战斗的困难,并不能象预计的那么快攻下他们占据的阵地。……为我们提供自行火炮和坦克是必须得,这是由集团军每天遭到的巨大损失提出的,仅今天一天(ps.1944年8月24日),就死亡了224人,伤717人。”

            

            

            而第47集团军在整个8月都在与德军进行拉锯战,人员伤亡惨重,部队急剧减员——第129步兵师每师不足3500人,第77步兵师每师剩下4000人‘下属的步兵团每团只有300人,每连剩下20来人。整个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8月份因为伤亡和各种原因所组成的人员损失为114000人,而从后方得到的新兵补充,不仅数量太少不足以补充损失,而且军事素质也很差。前线部队指挥员对此怨声载道。这一切都严重制约了部队的作战和推进。8月29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左翼部队转入战略防御,右翼部队则继续进攻。

            

            

            后世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苏联故意见死不救,这个问题其实很难介定,从苏联领导人的观点来看,他们对华沙起义极度反感,对于援助更大程度是责任多于热情,基本是不用指望斯大林会下死命令热火朝天地去救华沙;但另一方面,前线部队的作战也绝不可以说是不努力的,其投入的力量也不能说不多,在整个8月份,苏军在华沙方面上多次发动进攻,与德军的精锐部队死战,并一度攻入了布拉格地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这对于华沙城内的起义者却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波兰人曾经希望看到的红军一股作气攻入华沙,与起义者会师的愿望自始至终没能实现。

            

            

            

            

            从苏联部队的实际行动来看,由于德军在华沙地区部署了精锐部队和大量重武器进行防御,对于华沙这一目标抵抗的顽强程度也出乎苏联意料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不可能完全不顾虑伤亡和士气傻乎乎地一味冒死进攻,对军事计划和部署进行必要的调整是正常和必要的,不能说这是故意停止行动,见死不救。。。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看,完全不顾华沙起义者的死活,也并非对苏联有利。战后安排问题还未有商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战后事务享有更有力的发言权,保证苏联获得最有利最理想的利益满足,对此,军事成果是最有分量的保证。此外,无论是舆论压力,还是荣誉问题,苏联对此也是有顾及的。

            

            最后出现华沙起义惨遭镇压这一局面,只能说一方面苏联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苏联对华沙城内起义者的情况也并不了解(这一点下一楼详细讲),当然高层领导人不太积极也是实情,但这也与不了解华沙城内的具体情况有关,完全说其出卖盟友,我个人觉得是不太公道的。。

            

            

            

            如同前文所述,由于波兰国家军的起义计划和打算是一直在秘密状态中酝酿的。起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然爆发多少出乎苏联意料之外。即使在起义爆发后,波兰方面给苏联的消息,不是简单的通报,就是请求支援武器装备之类,从未正式的向苏联介绍过起义的政治目的,哪怕是暗示。实际上,在9月以前,苏联对华沙城内起义者的具体情况和思想状态的确并不了解,而即使是斯大林在起义初期对华沙起义所作出极恶劣的评价,也只是从军事力量对比的意义上讲的,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方面。

            

            

            苏联要更多的了解起义情况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前线部队的报告,其二是苏联提出需要一个在华沙城内的苏联军官作为联络人提供准确情报。

            

            

            

            第一条途径,直到9月中旬苏军攻入布拉格地区,才对城内的情报有真正较多的了解,之前的时间苏军被SS挡在维斯瓦河边,根本没办法得到多少系统和有价值的情报。而且从现有的材料上看,前线的报告对起义指挥者的评价极差,而且指出起义各级指挥官对苏联都怀有强烈的敌意。这对于苏联当局对起义的性质更是增添了恶感和怀疑。而另一方面,各种报告则指出了由于苏军的前进和所提供的空投武器物资,普通的波兰人对于苏联的恶感在减低,好感在逐渐增加,而伦敦流 亡政府的威望也由于起义的不顺利而急剧下降。。

            

            

            

            第二条途径,在华沙城内国家军司令部有一个苏军军官卡卢金大尉,他自愿与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联系,说明华沙城内的情况。而从英国驻莫斯科军事使团转来的材料,也有很大部分是出自这个人所提供。

            康·巴·卡卢金是苏军炮兵大尉,1942年被德军俘虏,1943年作为德国在苏军战俘中进行工作的“宣传员”来到华沙,年底与波兰人民军和工人党的代表建立联系,受领执行人民军交给的任务,1944年,他在华沙国家军参谋部工作,表示自愿与莫斯科以及前线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建立联系,以一名苏联军官的身份通报华沙的情况。

            

          • 家园

              

              平心而论,卡卢金大尉是一个忠于祖国以及相当认真负责的人来,他告知了起义者所需要的自动武器和弹药、手榴弹和反坦克武器,指明了武器空投地点和作出了识别的信号。问题在于,以他这样的身份背景,苏联方面根本不可能信任他,事实上也证明,斯大林对这个来路不明,背景可疑的苏军大尉所提供的情报是完全不信任的。(可惜可惜,想想却是人之常情,)

              

              

              

              这第二条路,真正起作用的时候是直到苏联历史上著名的情报员——隶属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部的侦察员“奥列格”(大名是伊万.安德烈耶维奇.科洛斯中尉)在9月21日被空投到华沙市内,然后跟起义者建立起联系后。10月1日开始,真正详细的材料才源源不断地报回莫斯科。其中包括了许多详细而真实的有关起义国家军领导人和军官的政治态度乃至市民的态度等等,以及很多重要的情况,苏联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掌握比较多的华沙起义的政治和军事情况,而奥列格的情报在不久之后也慢慢逐样得到了验证。。。

              关于西方盟国与华沙起义的一些资料

              

              

              英美两国对华沙起义从一开始就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援助。当时,西方盟军在诺曼第登陆后,不断遇到德军调来的部队猛烈反扑,而华沙起义在客观上是帮了他们一点小忙,这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投入东线,包括一些精锐部队,这对西方盟军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而另一方面,西方盟国对波兰的地位是极为看重的,波兰是他们政治棋盘中非常重要的一只棋子,无论从二战的局势来看,还是从战后欧洲格局重新划分的需要来看,意义都是非比寻常的,因此他们对于华沙起义的援助还是很热心的。而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对英美寄予了厚望,起义的计划早在1944年7月26日,已经通报了英国政府(难怪苏联这么生气),并且请求英国给予积极的援助,而英国政府对于波兰提出的大多数要求都给予了拒绝(比如派出一些军官到华沙协助起义),但答应英美两国会给予华沙起义者充分的武器和物资支援。

              

              

              8月8日开始,从意大利西南部巴里机场起飞的英国飞机,向华沙起义者空投了武器和补给品,但其中不少物资落入到了德军控制地区。有鉴于此,英国空军在13日起的三个夜间,奉丘吉尔的命令出动了100多架次的重型轰炸机,又给华沙起义者空投了大约3吨的武器和装备,这次为了提高空投的准确率,飞行员被命令大大降低飞行高度,结果导致了巨大的损失,这个计划在执行了2夜之后就被迫中止了。

              [德]安.希尔格鲁贝尔 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p283-284,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苏军在前线红军的控制区内救起了一些英国飞行员,很快就了解到了这些情况,生还的英国飞行员称这种冒险行动“与自杀无异”,有证据证明这给苏联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3日和14日,英美分别致信红军总参谋部和莫洛托夫本人,寻求在向华沙提供援助上与苏联配合行动的可行性——包括支援起义者更多的武器装备,轰炸华沙的某些地区和空投波兰伞兵部队。英国方面指出英国向华沙进行空投行动存在的种种困难,如夜间空投准确率低,通过地中海沿岸的基地提供必要数量的补给武器也存在一系列的限制因素等等;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也代表美国空军提出,白天在高空空投补给的行动实际上难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确保补给品落到只控制着华沙相对不多地区的波兰人手中。

              

              

              数了上面一大堆困难,英方提出建议:“让美国人在俄国的基地完成这项行动,从那里他们可以向波兰提供缴获的德军武器。”而对于波兰人请求的需要指定轰炸的目标,英方也认为“只有从低空执行此次行动的俄国战术空军部队,可以对准确轰炸目标给予唯一可能的帮助。”哈里曼则提出苏联空军司令部能与英美飞行员配合行动,并且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我们所能提供的最有效的行动是在苏联基地上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在白天的穿梭飞行。我国政府非常希望这一尝试能得以进行,尽管它有些冒险又存在一定难度。”

              

              以上资料出自:《苏联和波兰:1941-1945军事同盟史。文件和材料》p227

              

              

              

              在苏联眼中,这些要求分明就是英美在推卸责任,把苏联往火坑里推,卷入到华沙起义这个漩涡之中,联系到华沙起义把苏联撇在一边,英美盟国事先知道了起义的计划和具体安排,并实际上背着苏联支持波兰这样干。(8月18日,莫洛托夫从英国大使克尔处得到了英国确实事先知道华沙起义具体安排的答复,而且暗示苏联须对华沙的现状付一定责任,是“苏联红军指挥部曾多次号召波兰人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以及“苏联部队直接向华沙地区推进的行动以及德国人开始从华沙撤退的事实”导致了“无疑对波兰总司令作出决定产生了影响”)

              

              

              引用部分出自:《苏联和波兰:1941-1945军事同盟史。文件和材料》p236

              

              苏联对英美的态度是感到非常不满的,加上红军本身力量不足,进攻华沙的军事行动不顺利。因此除了答应提供武器空投外,其他要求一概断然拒绝。并且先后多次给英美回复了措辞强硬的外交信。

              

              

              

              “.......苏联政府坚决反对美国或者英国飞机完成向华沙地区空投武器的任务后在苏联领土上降落。因为苏联政府不想直接或间接地被牵扯到在华沙地冒险中去。”而对丘吉尔和罗斯福联名致信斯大林的举动,斯大林则回复,苏军的军事行动,而不是对起义者的直接帮助,是对反纳粹的波兰人“最好和最有效的帮助。”

              

              

              此外莫洛托夫致信克尔,对苏联号召起义一事进行澄清:“众所周知,是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发出在华沙起义的号召。”

              

              

              

              苏联政府对西方盟国援助华沙行动的不配合态度,一方面给了国际上敌视它的力量找到了新的有力证据,另一方面也在盟国关系中造成了强烈的紧张气氛。丘吉尔曾两次通过正式的致苏联政府外交信函表达了不满,然而苏联立即进行了反应强烈的反驳。

              

              在苏联政府的答复信中:“苏联政府希望成立一个公正的委员会来查明,是以谁的名义下达了在华沙进行武装起义的命令,谁对没有提前通知苏联军事指挥部负责。世界上没有一个指挥部,无论是英国的或是美国的,能够容忍自己前线的军队未经指挥部同意并违反其作战计划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并且首次向盟国承认了苏军本身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如果华沙起义前,有人询问苏联指挥部,在8月初在华沙进行武装起义的安排是否合理,那么苏联指挥部就会劝阻放弃这种想法,因为苏联军队离作战地点有500公里远并已相当疲惫,当时并没有足够准备强攻夺取华沙,因为德国人有足够时间从西部调来坦克封锁华沙地区

              

              

              

              “没人能指责苏联政府没有向波兰人民提供足够的援助,其中也包括华沙。最有效的援助方式是,已解放了波兰1/4以上地区的苏联军队,对占领波兰的德国侵略者的积极军事行动,所有这些都是苏联军队作出的,也只有苏联军队为了解放波兰而流血牺牲。”“........至于您试图让苏联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为华沙的冒险行动和华沙人的牺牲负责,苏联政府不能听任别人嫁祸于人,关于苏联政府就华沙的立场似乎违背了盟国合作精神也一样。不能怀疑,如果英国政府采取措施,让苏联指挥部及时得出打算在华沙起义,那么华沙的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为什么英国政府没有想到有必要预先通知苏联政府??同样的事情不是没在1943年4月发生过。”

              

              

              

              在这里苏联指的是1943年4月在欧战正激烈的期间,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在英国政府默认之下发表了关于卡廷事件措辞激烈的仇视苏联政府的“诬蔑性的”声明。这也是苏联第一次在外交场合公开提到英国在“卡廷事件”上的立场,给予了英国政府极大的震动。在今天,我们当然得知,这并没有什么“诬蔑性”。但在半个世纪之前,各种材料尚未清楚的情况下,苏联的说法力量是很大的,因为这关系到三大盟国脆弱而微妙的同盟关系,关系到反纳粹阵营的合作精神,其政治军事意义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平心而论,在那时的局势下,波兰流亡政府发表那样的宣言的确是不合时宜,对大局无益,这给了苏联政治上的主动权。

              

              

              英美两国很快意识到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应该向着哪一个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华沙起义胜利希望的日益渺茫,他们对华沙的态度也认为已经无能为力了,不再在这个问题上与苏联抖缠了。丘吉尔在10月5日在国会发表了著名的“华沙史诗”演说,热情吹捧了华沙起义者的英勇斗争精神一番,然后给予了英美苏三国对华沙起义者的支援给予充分肯定,对盟国的合作精神大加赞扬:“英国、美国、波兰和苏联飞行员做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去支援华沙的波兰人”

              

              不论怎么说,波兰人对英美寄予了过多的希望,而英美无疑是辜负了这种希望,而苏联无论是多么的不合作,它所作的的确比英美要多。

              

              

              

              手头上有一份空投物资数量表,记载了一定时期内(9月13日开始)每天苏联向华沙空投武器物资食物的数量。苏联空军并且多次轰炸了1号地区周围德军的迫击炮阵地。

              

              

              

              “1号地区”按当时苏军的划分,在威尔逊广场以北,向西沿罗新斯基街到斯托列奇诺街,向南沿斯托列奇诺街到波兰军大道,然后沿此大道向东到八角广场,再由此广场向西北沿米茨凯维奇街到威尔逊广场。这个地区是起义者抵抗的中心区域。

              

              

              至9月29日为止,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向起义者空投物资如下:

              45毫米炮一门 50毫米迫击炮156门

              45毫米炮弹300枚 50毫米迫击炮架37216个 50毫米迫击炮弹11658发

              

              

              反坦克枪 505支 冲锋枪 1378支 步枪 170支 卡宾枪 522支 德制步枪 350支

              反坦克枪弹 57640发 步枪子弹 1312600发 图卡列夫式手枪子弹 1360984发

              7.7毫米子弹 75000发 驳壳枪子弹 2606000发 巴拉贝伦自动手枪子弹 312760发

              苏制手榴弹 18428枚 德制手榴弹 18270枚

              电话机 10部 电话线缆 9600米 电话交换机一部 电话电池 10箱 巴斯-80型电池22组

              药品 515公斤 食品 126681公斤

              

              

              相比之下,英美两国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来自华沙起义者的材料证实,英国和美国空军空头的物资,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没有帮助到起义者,而是供应了德国人。如,9月18日15时20分-25分,100架美军“空中堡垒”飞机,在华沙上空4000米高度空投了1000个携带物资的降落伞,但其中落入到起义者占领区的只有21个,落入苏军占领区的有19个,另外960个降落伞全部落入德国人手中。最远的降落伞降落到了距离华沙40公里处。

              

              

              由于苏军距华沙距离近,而且拥有出色的战术空军。它可以充分利用航程短,空投时间灵活,战术空军低空飞行水平高等等盟军不具备的条件,大大提高了空头的效率和准确率。苏军持续的空投行动一直到10月1日结束,当时前线已经从不同渠道,包括“奥列格”提供的情报,得知起义者已经准备向德军投降。因此空投到此为止。

              

              

              

              

            • 家园

              下面是回复

                解放军-ZSC 发表时间: 2003-6-23 23:47:55?编辑?引用回复

                --------------------------------------------------------------------------------

                

                看楼主的资料感觉 波兰人只能组织 一只5000人的军队,如此低的水平,而且不通报苏联红军,竟然想起义??

                那些领导人确实有杀人和草菅人命的罪责啊!!!!

                

                解放军-ZSC 发表时间: 2003-6-23 23:49:22?编辑?引用回复

                --------------------------------------------------------------------------------

                

                ps、据我手头上的资料,华沙起义者的武器装备如下:

                重机枪:20 轻机枪:98 手提式机枪:604

                步枪:1386 各式手枪:2665 手榴弹:超过5万(只有这个多。。。)

                

                

                后来通过盟军的空运得到了一些重武器如下:

                迫击炮:13门 火箭筒:150门

                反坦克炮:230门 反坦克枪:300支

                

                

                以上就是华沙起义者的全部家当,资料出处:《Po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 Garlinski, London 1987

                

                 解放军-ZSC 发表时间: 2003-6-25 20:00:50?

                

                

                人数我是知道的,参加起义的人数是很多,但是,我的意思是,依据楼主所列出的资料,起武器的配备,只够武装一只5000人的军队。我在想,即使5万人起义,其他45000人用什么当作武器?难道只能是运输炮弹,或者使用阵亡者的武器继续作战?即使是用夺取的敌人的武器来作战,也无法维持5万人的部队的。而其周围的德军部队的武装即使面对的5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也有优势,更不要说是5万起义民众了。

                

                

                所以说,起义组织者完全是犯罪。

                

                

                jhealth 发表时间: 2003-6-26 6:59:14?

                英国飞行员称这种冒险行动“与自杀无异”!

                客观!

                

                TIGER-1 发表时间: 2003-6-26 20:19:28?

                

                毫不客气的说,华沙起义的领导人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我个人认为,苏军的反应并没有错,从客观实际来看,华沙起义的领导者宁可接受几千公里外的遥控,也不愿意同几十公里外的盟军合作.

                

    • 家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惜

      在国际上出头露脸的

      任何时候

      都是可憎的波兰政府

      而不是可怜的波兰老百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