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我所知道的农村学校 -- 会飞的人

共:💬16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说我所知道的农村学校

    这两天在河边看了嘎嘎老大和十八亩段大虾的掐架,河里众XDJM遥相呼应,甚是热闹,使俺这个一直在河边闲逛的人一时也忍不住心痒,终于湿足了一次,见http://www.cchere.com/article/897852

    但却没人回应,俺很是SIGH,决定重新开一贴灌水(俺已经头戴钢盔,身着防弹衣,就等着各位拍砖了)。

    首先声明,俺没有在大队小学念过书,只是在两所公社小学念过,所以大队小学的情况不要问俺。俺是75年到81年上的小学,河里肯定有大虾立马会指出,你丫小学上了6年,骗谁呢!很不幸,俺家小孩多,因此俺6岁就被赶进了学校,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早上考语文,俺用橡皮把卷子擦了个大窟隆,正座在那发呆(俺胆子小,害怕老师批评),突然看到俺娘站在窗口向我招手,原来是俺娘上街买完菜来接俺回家,俺低呼一声立马交卷走人。可想而知俺最后的成绩了,据俺娘回忆俺当时两门课都考了六十几分,老师想让俺升二年级,俺娘却说俺年龄还小,因此俺光荣地加入了留级大军。俺娘后来后悔不已,说要是不留级的话,也许能考少年班。再加上二年级的春季入学改秋季入学,当时俺就一直纳闷,咋二年级都念完了还要再读一学期呢,长大了才明白过来,因此事实上俺小学读了六年半,小学知识扎实无比,河里的众XDJM们在这点上可能比不过俺,俺是有自信的。

     可能会有人问,你丫到底想说啥,俺只是想告诉大家俺的确是七十年代后期上的学,俺对当年的情况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从俺念过的两所小学可以知道,像嘎嘎父亲那样的科班出身的老师极少,大部分是民办教师和下放知青,区里的中学(有初中和高中)情况可能好点,俺念的公社办初中直到初二才有正经的师范毕业生来教书。因此嘎嘎父亲在农村应该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俺们那儿从来没听说有扣学校老师工资的,俺这里是指当年,可没说现在,俺上初三时,俺的很多农村同学的志愿是考上中师,用俺当时班主任的话来说“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俺的表舅五十年代就在俺老家的一所区中学教语文一直到八十年代末,表舅妈在家务农,家里四个男孩,老大和老二八十年代初上的师范学院(本科)。俺的很多同学都是父亲有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包括几任公社书记和区委书记家里都是如此,从来没有听说像嘎嘎家那样悲惨的,在俺们那儿,家里有一个拿工资的肯定要比全家都务农的日子过得要好,这可以从俺的众多同学家里的情况得到验证。

     在中国的南方农村,普遍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像嘎嘎父亲那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生产队队长和普通农民眼里,那该是高山仰止了,不应该有那么过分的叼难,因为谁家的孩子不念书呀,没准就会在嘎嘎父亲的班里呢。再有就是家里有一个在外工作,对于当时闭塞的农村来说,不亚于海外关系了,生产队队长也要掂量掂量,没准嘎嘎父亲认识公社书记什么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像嘎嘎所说因为倒找款而到家里搬东西那样的事,俺没听说也没见过,不敢评论,倒是在近来的农村报道中屡见不鲜。俺老爷子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俺只想说七十年代的基层干群关系要比现在纯洁多了,俺当年就亲眼见过一上海下放知青,精神受了刺激,某一天晚上在公社大院里追着打公社书记,从前院到后院,杀了个三进三出,围观的人也没几个上去帮忙的,最后公社书记被追打急眼了,光着膀子举着一个长条凳,大喝一声“日你妈个卖叉,老子和你拼了”,俺被裹在围观的人群中,看得是小心脏扑通扑通,可真是一场状观的全武行呀。这要搁现在,早被派出所抓起来了(当年还没有派出所)。

     还有就是嘎嘎父亲工资的情况,的确让人怀疑,俺娘就是63年农校中专毕业,转正后工资为36(38?有时间打电话确认一下)元,没听说扣过工资的。

     因此俺想说嘎嘎家的情况不具备普遍性,俺知道农村生活很艰苦,按道理嘎嘎家要比普通农家日子要好一点,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俺试着分析一下:一,嘎嘎家在生产队里是外来户,因此受歧视,这在农村很普遍。但从嘎嘎老大的文中来看,嘎嘎家在当地应该是名门望族,不解...二,生产队队长和嘎嘎家有世仇。这很有可能。三,俺不敢分析下去了,不要拍我!!!!!!

     

    • 家园 【原创】给飞人兄送朵花

      从飞人兄和老嘎兄的叙述来看,两位都是前辈,俺说说我的小学和初中。

      正如各位河友所说的,俺们的祖国实在太大了,各地的差异也实在太大了。俺80年上的小学,小学是村办(当时还是大队),初中是乡办。教师大多是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俺小学曾经还经历过复式教学,小学共经历了三个班主任,两个女的是本乡初中毕业的代课教师,一个男的是县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初中老师也大半是民办,也有个别代课教师,主要是地理、生理等这些副课。尤记得我们初中的化学老师章老师民办转公办的那周,他到看守所把他的儿子接教工宿舍,走过操场的时候,正好下课,全校的学生看见章老师抱着被子,满脸铁青,我的那个流氓师兄笑嘻嘻的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

      教我初中地理的代课老师现在在街上开照相馆,美术老师在乡派出所,政治老师在乡信用社,外语老师的弟弟是我们乡第一个留美博士,是我们小时候老师们教育我们的活标本,后来听说成了轮子的坚定信徒……

      俺平生遇见的第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是初二的时候我父亲单位的子弟高中过来支教的外语老师——郑老师。郑老师是迄今为止我印象中最美丽的女教师,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肌肤胜雪,小家碧玉。郑老师教我的那一年是我人生中外语成绩最好的时候,也是我对外语最有兴趣的一年。等我考上子弟高中,郑老师已经调走了……

      • 家园 也给西北望兄送花兼谈当年的知青和右派

        你家乡和俺那儿差不多,不过俺们那儿上海知青多,知青当老师的也多,俺从小学到高中至少有四年的班主任是上海知青,就连俺高三的班主任都是上海知青,所以俺要说这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确对俺们那儿的农村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就是右派的劳动改造,大部分高学历的右派后来都被网罗进学校,举例来说吧,俺初二初三的英语老师就是大右派,前国民党南京京陵日报记者,据说和蒋经国是同学,名头响亮吧,俺高中的数学,哲学和物理老师分别是复旦大学数学系,哲学系和厦门大学的海洋物理专业。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俺高中毕业后,由于落实政策他们绝大部分都调走了,听说俺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下差了一截,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

    • 家园 你的例子与我的话并不矛盾

      对不起,没有及时回你的第一个帖,这次就跟在你此帖后一起回吧。见谅!

      我的帖: 链接出处; 你的跟帖: 链接出处;

      你的置疑是::

      爸妈当年在小县城是属于高工资了....由于手头宽裕,几乎是每个星期吃一只鸡,猪肉恐怕就不用说了。这还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不久,因此您所说的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外,别的地方很难做到 "三天两头鱼一下肉一下"恐怕并不成立。

      我认为你的例子与我的话并不矛盾。

      我这句话:

      我想当时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外,别的地方很难做到 "三天两头鱼一下肉一下"

      涵义是:

      1), 这里的"北京","上海"是指生活在这两个城市中的普通居民,那些高工资或低工资的人应该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没有普遍意义。

      2), "别的地方很难做到" 的意思并不是别的地方一定做不到。

      中国那么大,本人阅历有限,我哪敢说"别的地方一定做不到"。况且,我还就知道有那么一个地方,在70年代,可以基本做到"三天两头鱼一下",肉就可能是"四天三头肉一下了"。但是,这个地方对全国来说,没有代表意义。

      再举一例。我认识一个在安徽无为的人,国军起义的军官,工资高(好像是>100)。喜欢吃鸭子。今天烤鸭,明天板鸭,后天盐水鸭....。买不到就上饭店吃。但是我们不能得出: 安徽无为做到了"三天两头鸭一下"。你说是不是?

      对于你的第一帖:

      1),"由此可见爸妈当年在小县城是属于高工资了"

      2), "三年自然灾害"后一直到"文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物资充足。67-77年物资就不行。

      3),还有那年月,鸡鸭在小城镇好买一些, 猪肉不行。

      所以不能说:你爸妈当年所在的小县城可以"三天两头鱼一下肉一下".个别人可以, 大多数不行.

      • 家园 当时“三天两头鱼一下肉一下”大部分家庭都办不到。

          七十年代中期前包括北京上海。北京上海只不过是供应相对充足些,员工工资与外地相差不大。

          当年有一个传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带来不少记者,有的记者在北京乱窜。有一位窜到一平民家见到一小孩吃午饭,菜就是咸菜。问你家天天这样吃?答曰今天因母亲没回来,平时都有鱼肉的。

          当时认为小孩是维护了中国人的面子。

          我家在南京算是比较好的,也不过大约一周能吃一次肉,而且也就是炒肉片什么的,象红烧肉等要到过年过节才能吃到。

          当时大家都这样,富的很少,至少在城里非常穷的也不多。有钱些的能经常吃到鱼肉就算好的,很穷的也不至于饿死。

          这是指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平均生活水平是七二、七三年开始上升的。

        • 家园 那时生活水平很平均

          就拿俺家所在的公社来说,街(音gai)道上日子过得最好的是双职工家庭,并且子女少,一般是两个,这样的家庭大都集中在学校和医院里,这也是街上高级知识分子最多的两个单位,不要笑,对农村来说的确如此。就连公社书记,区委书记家里也不如他们,那时还不兴送礼,即使有送的,也很少,还没有慰然成风,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然后是单职工家庭,再就是全家没有拿工资的。不过差别真的不是很大,也没听说有谁饿肚子的。俺家虽然是双职工家庭,但由于子女多,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勉强算中上。俺有一个小学同学,父亲在街上的机械修配厂工作,母亲务农,家里兄妹八人,最小的是妹妹,号称七郎八妹,兄弟七人一个比一个壮,日子过得好像不比别人差。

          那么这种情况到什么时侯改变的呢,俺的印象是从83,84年开始有了单位的好坏,如在区委会,公社里当官的,供电站,税务所,工商所这几个单位逐渐变得火热,而供销合作社,食品站这些以前的热门单位渐渐衰败,另一些单位只能拿死工资,差距开始渐渐拉大了......其实俺家就是即得利益者,俺就不敢说了。

      • 家园 您说的有理

        诚如您所说,的确是那样。我小时的记忆,七十年代中后期,基本的农产品不是很缺乏,除了猪肉要在食品站买,当然也没有什么奢侈品。我感觉那时在小地方生活可能要比城里还好一点。

        • 家园 花谢"小同乡"回复

          你还在合肥么?安徽是我的第二故乡,花谢"小同乡"回复。

          • 家园 也花你!!

            俺已经背井离乡七八年了,很是怀念俺的家乡,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俺的童年时光很美好,呜呜!!!冒眉地问一下,你在安徽什么地方呆过?

    • 家园 没得啥事:)))欢迎分享!

      我们老家“尊师重教”是在解决了肚皮之后罗,之前谁把你当回事啊?“臭老九”是谁啊?而且象我家那种现象,真的不是特例,咋不信呢?我父亲那么多一人吃皇粮的同事,还有多少家都是这样啊。至于我家确实还有别的原因,但这不能解释当年就该过这么凄惨的日子啊,因为“包产到户”后那些原因照样存在嘛。至于地方差异,我都想不通,你看半个老乡njyd也提到了当年算得上“丰衣足食”了,可别的地儿买豆腐都要票啊。至于川内的差异,我还看见有人说文革期间都没拖欠工资的说法,有人调查过没有啊?而十八亩的皖南当年是个啥境况呢?

      • 家园 俺只能说,中国太大了

         俺只能说,中国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俺们那儿的情况的确和您家乡有所不同。俺老家七十年代吃饭基本没问题,穷的人家可能杂粮多吃点,即红薯。俺和俺同学家里很多是XDJM四,五人的,没听说谁饿着的,就是肉类吃的少,很多人馋肉。

         还有就是俺们那儿一直是对老师比较尊重的,您所说的“臭老九”现象估计在城市里比较严重,在农村则没有什么影响。

        • 家园 “臭老九”现象文革开始后才有的。

            至于农村,至少在我插队的地方对老师还是很尊敬的。

        • 家园 安徽当年到底是咋个样呢?

          我见过的仅一人似乎能好点,记不得挨饿,仅仅没有肉吃:))))你家算双职工了,有别的负担没有?我上初中时有哥们家里就不错,因为父母都是干部。老家老师的地位,现在回忆起来真的不高:((((而请老师吃年饭啥的,在“包产到户”之前,记得只有九大队的人请过(那也是78年左右了)。九大队当时是我们公社最富的一个地方,主要是具有充分地理优势,而这得走近20里路。“包产到户”之后,请老师吃年饭的地方越来越多:)))安徽很可能是历来尊师重教,你看我的学硕博士同学比例越来越高。与之相反,我的四川同乡一直很少。虽说南京离安徽近,可能很多安徽学生都考到江苏高校了。可在北京应该也能多见几个老乡,可当年所里只有另外一个来自达县的硕士生,而我11个博士生同学中却有3个安徽人!。想想四川总人口占多少啊!

          http://www.cchere.net/article/896433

          • 家园 安徽的确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安徽的确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安徽的中南部人文气习浓厚,几乎没个地方都有一些人文古迹。俺所就读的高中是创办于1904年的一所新学堂,前两年才举办100周年校庆,如果再算上老式学堂的历史,那就要追溯到明末了。俺上高中时,县里刚给建了两栋新教学楼,连当时的县政府都还在老楼办公。不过很可惜的是至少有五六十年的老教学楼被拆除了,那可是一水的木地板呀!从俺那一届起,没学期年级前五十名拿奖学金,好像最高是200元,俺现在有点记不清了,凡正俺是从高一拿到高三,不是二等就是一等奖,嗬嗬,俺从上高中就开始挣钱了,后来有没有就不清楚了。后来上大学的奖学金也没有俺高中发得多。

            八十年代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分数线,这也是区域歧视呀,要不然安徽读高校的人数就更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