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参观中世纪博物馆,居然有水龙头 -- 莫无非

共:💬406 🌺3633 🌵1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roi的法语读音是霍娃
                      • 家园 roi连读不就是'王'吗?要听原文发音,不能看翻译

                        中国过去的很多翻译刻意强调中文和外文的区别,很多翻译很别扭。比如PAUL,应该接近于"泡",结果给翻译成了保罗。比如JOHN,应该接近于"涨",结果给翻译成了约翰,差出十里地了。当然,这里也有从古代拉丁文翻译成明清老汉语的原因。

                        再有很多是上古时代几个民族曾经互通,互用的称呼,可以直接转换,比如:

                        I 就是"俺"(很乡土)

                        STONE 就是石头

                        WOOD 就是木头

                        SAND就是沙子(老汉语没有ZH CH SH,只有Z C S的发音)

                        RAIN 就是雨

                        等等很多

                        • 家园 这些走样的翻译大概是从日本人那里来的

                          先把拉丁文字分节,再用假名表示,再换成汉字,于是就走样了。比如保罗,英文是paul.分为pa,u,l,然后换成パ、う、る,然后就读成了保罗。

                          从学英语开始就很奇怪这几个不靠谱的音译,最近想了一下,恐怕这个是最好的解释了。

                        • 家园 John的翻译不是那样来的

                          是从圣经里的Johann来的,只不过英国人把Johann又翻译成了John而已。

                        • 家园 我说的就是原文发音

                          我会说法语的。roi的法语读音感觉和王没什么关系,但是用英语读的话倒是很像。另外法国人说什么东西都会加上阴阳性。所以一般称呼le roi,绝对不会直称roi,而且我看电影的时候也注意到过这一点(就是去年看的法语原版电影)。

                          • 家园 古汉语和英语德语在第一人称上的惊人类似

                            ROI法语的分解读法听起来象:虎-娃,以H开头。但中国古汉语也是王、黄不分,W、H不分,粤语把王、皇都读成王,而闽南话把王、皇都读成皇。虎-娃差得也不算太远。当然,英语里也有很多一听就是同源的词,比如:I(俺),YOU(汝),’S(是-古汉语读‘似’)

                            最有意思的是I这个人类最先使用的单词之一,在中国最古老的方言-粤语中,俺被读作“义-姆”,而英语的源流之一德语里读“义”。而到比粤语年轻一些的客家话里,俺被读作“义-安”,已经向现代汉语的A开头的读音开始转化了。而客家话的“我”有两个读法,一个就是读“矮”,和英语I已经很接近了。

                            目前我们使用的汉语是在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湖广中州韵(京剧里的老生说的话)基础上,由满洲人学说之而形成的北京方言(京剧里小丑说的话),加上一定修饰而成,不能代表过去的古汉语的很多读音。

                            我的翻译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读音,最好大家自己去听听,自己比较一下。关于外语方面的,请用: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auto/de/I

                            关于中国地方话方面的请用:

                            http://cn.voicedic.com/

                            不过我不清楚古代的英语和德语是不是和现代的很接近。

                            通宝推:西瓜子,
        • 家园 古代这个范围太广了,准确的说大多数古代西方城市基础设施是

          落后于东方的。因为有一句名言:排水系统是城市的良心就比比谁更早有良心好了。世界最早的排水系统是印度河流域哈拉帕与中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雨水排水系统。中国最早是4300年前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的陶排水管。如果以欧洲作为广义西方的话,最早排水体系也是希腊米诺斯文明后期了,比中国龙山文明晚了一千年。以后古代西罗马供水系统是比同时期汉长安发达,可是排水系统就远不如了。以后黑暗的中世纪就不用提了。宋元排水航运一体的城市水系估计只有威尼斯能比,恩,威尼斯利用潮汐自动清洁,更先进说个事情,一直到法国大革命,街上还有人做这个生意:拿披风替你挡着在街上方便。谣传为什么男女都戴大沿帽子吗?是防止沿街高楼直接倒马桶在脑袋上要不为什么鼠疫号称发源于东方可是西方更惨烈?和糟糕的基础设施直接相关的。

          至于18世纪工业革命后确实是西方好于东方,而且是远好于了,这个大家都承认。不过这在古代占多大比例?也就不到十分之一吧结论是:古代中国城市大多时间比西方有良心得多。

          • 家园 对,对,时间范围确实要相对明确,我想我的意思是

            应该限于工业革命之后相对于中国明清的古代。而中世纪相对于唐宋,应该是欧不如华的。

          • 家园 罗马人不会打井么?欧洲人不会养猪么?

            面对同样的课题,往往中国人会用很直接和很简单的方法很快解决问题,而西方人会花大力气,用很系统的方法解决,各有千秋。

            看这个主题贴很久了,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是古代罗马人会不会打深井汲水?以及罗马城的地质具不具备打井取水的条件?如果具备,那么到底是千里迢迢取明水来饮用更卫生呢?还是打井取水喝更卫生?就算是只为洗澡而引明水来用,那么除了外包好看一点外,其卫生程度恐怕比印度河里倒屎倒尿倒骨灰的河水还不如吧?哪有井水经过地层过滤而干净卫生呢,加上烧开杀菌,这难道不是近代以前最科学、卫生和便洁的供水手段吗?

            第二,关于古代中国的下水问题,大家没去过农村吗?各家各户的厕所盖在什么地方?都盖在猪圈的两侧,这样人的大小便就直接被猪吃了,或与猪的粪便一起搅拌在了猪圈的地泥里面,其他生活污水也往猪圈倒(那会儿又没洗衣粉,洗涤灵,猪怕啥?)。每过一段时间,农家人会用水冲刷猪圈,然后把猪圈的地泥整层刨出,和匀,一担一担挑到庄稼地里去上肥,大补庄稼,给钱都不卖,又肥田又环保,而猪圈的底层又重新盖上新土,让猪也干净两天,开始新的下水处理周期。然后逢年过节把养肥的污水处理器淘旧换新,连吃带腌,几个月都有肉吃。大人高兴,小孩拍手。所以中国的'家'字是屋顶下有只豚-活性污水处理器,中国人走到哪儿都带着, 还提供中国人肉源,别告诉我你嫌猪吃屎恶心,当年粮食也是吃屎长的,有本事你别吃粮食。

            而城市里的人家也是用粪桶收集粪水,卖给农村来的老表,拿去肥田,这是农家一宝,浪费了可惜,哪会随便倒呢?

            这样周期往复几千年如此,真正是环保、低碳和可持续,哪用各位屺人忧天?

            通宝推:加东,
            • 家园 又是在拿中国的农民比西方的匠人

              而且是拿中国现代的农民比西方现代的匠人,估计再说下去还会说中国人保守没有妓院,中国人纯朴不会经商,其实说的都是自己对上世纪80年代的印象,跟中国古代没半分联系。

              如果是同职业的比,自己搜搜茶司、弓弩院的职司和制度,完爆西方同时代的ad-hoc野蛮人

            • 家园 听去过非洲的哥们说

              热带土壤本来就贫瘠,当地黑人却不知道用粪便提升地力,中国人教给他们这招,他们还嫌恶心,觉得这么种出来的东西没法吃,又买不起化肥,真是活该饿肚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